战事停歇后,段鹏等人先安顿好继续的守卫人员,再把死伤的将士处置好后,这才回到了城主府,而此时的杨倩儿,早已焦躁不安的在府中来回走动,自缅军进攻,她就被段鹏下令由十来个亲兵严密看守,不准她离府。虽然刚开始时,她也闹了,也叫唤了,可她并不是个鲁莽之人,战争无情,生死两茫茫,转瞬间,也许就是阴阳相隔了的。
当段鹏一踏入府中,看到了那张焦悴的面孔时,一下子愣住了,这几年来的兜兜转转,俩人却是相逢次数并不多的。只见他上前两步,双手揽住她的双肩,轻拢她在了自己的怀里,这也是他(她)们第一次有如此般的亲昵动作,杨倩儿这次很顺从,没有像以往那样的挣扎,贴紧在他的身上,能闻到那浓烈的硝烟味道。
活着,已是人生的不易了,何苦还要再去计较些凡人间的琐碎之事呢?
许久之后,二人这才分开。
“我给你去弄点吃的吧。”杨倩儿有些轻声地说道,她并没有去过问上午的战况,能回来,这已昭示了战局的结果。
“不用了,等军士们送来吧。倩儿,这些日子,你也走访了城中不少地方了,你看看哪有合适的地方,找块大点的空地,好安顿好那些“走了”的将士。”段鹏在说这番话时,有些怅然。
“嗯,还是像铁壁关那般吧?”杨倩儿问道,她自小在军营里长大,对“一将功成万骨枯”是深有体会的。
“是!这次损失很大,得妥善安顿好才行,军心需要稳定,这些活,一来是敬重故去之人,二来是做给活着的人看得,马虎不得,辎重营负责此事的。”段鹏道。
“嗯,这也是“仁义礼智信”里的,理应如此,我下午就去办这事。”杨倩儿这么应承着。
此后的整整一个下午,段鹏几乎都是待在辎重营,由他自己亲自领人处理将士们故去之事,包括新衣,面容等等,都尽量让“他们”保有着完整的一面。
但杨倩儿的“寻地”,却遭遇到了麻烦,她在城南寻到一大片空地后,欣喜若狂的立即招呼官衙“雇来”的人准备动工,但才开工不久,即遭到了附近几户百姓的“不寻常”意见,他们认为此举坏了他们的“风水”,并特意找寻了位“德高望重”的人来充当“说客”,希望腾冲卫军方能改修在它处。
对此,黄真的巡捕房进行了雷霆的回击,他遣人警告了这些百姓,如果再有“不满”,巡捕房将着手捕人,“空地”之事这才得以继续下去。
由于城中的寿材不多,而故去的军士又是如此之多,段鹏也就没有刻意去计较这些,待到晚上时,这些“将士们”被分批地转移到了这里。而段鹏如此做的目的,一个是敬重这些将士,能给他们一个安稳的场所,二来是及时离开“活着”的将士们身影,以免影响到“士气”。不过黄真的做法就简单多了,他知道段鹏的心思,既然这些百姓没有这种“思路”,那就用“暴力”去强加于他们先接受。
夜间时分,空地中央已修砌了一个大冢,军中各营空闲的军官们,均来此拜祭了下。
而这一夜,却是让段鹏难以入眠,他想到了很多。
华夏历史,何尝不就是一场场大大小小的争夺江山战争史?什么时候不是杀人放火的勾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把被征服者的宫殿一把火烧掉就是胜利的最好证明,再把之前的历史大肆诬蔑,甚至篡改,就是继任者最喜干的一件事。历史就如此般的,在不断劳民伤财的大兴土木建宫殿中,然后又不断地在战火纷纷中烧毁的轮回中循环。这种因果行为,首先就是对人的蔑视,对“故者”的不敬重。
。。。。。。。。。。。。。。。。。。。。。。。。。。
翌日一早,段鹏就匆匆的赶往了官衙之地,随后不久,以崔荣泰为首的商会众人,开始敲锣打鼓的抬着几口猪及近十口的大箱子,送至了衙门,围观的民众不计其数。
对于这种状况,段鹏却是极为的理解,姑且不论他们出自何种目的,但此行为,对稳定城中百姓的情绪,还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的,这是城中最具“权势”的一群人。
“崔掌柜,大家来,衙门里坐。”段鹏听闻禀报后,连忙出门迎接道。
“段大人,我等草民欣闻官军昨日大胜缅军,连夜准备了些礼物,以来“孝敬”下将士们,聊表下小民们的心意,望大人您能接受。”崔荣泰说着,刻意在衙门口前就打开了这些箱子,里面装的全是白银。
“哈哈哈哈,大家客气了。”段鹏笑着说道,他对崔荣泰这种“大大方方”的做法很满意。蛮莫城是座商城,他们这些人能如此“坦荡”的公然占在自己这一边,这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段大人,这是吾等小民连夜筹集到的银两,共三万八千两,请您过目。”崔荣泰更进一步的呈上一张纸来,上面是众商家的具体数目。
“来人啊!把这些物件都先抬进衙门去!”段鹏开始吩咐道,然后,他热情的把众人领进到了里面。
蛮莫城官衙会客大屋,待众人都坐定后。
段鹏这才对着崔荣泰说道:“不错,昨日围城的七万缅军,悍然在早上发动了攻击,其从南北两路出击,想抢占我蛮莫城池。不过,”段鹏陡然把语气一转,“经过一上午的鏖战!我腾冲卫将士们,歼灭敌军上万人!彻底粉碎了缅军的此次攻击!为保我大明疆土,立下了赫赫功绩!我段鹏很感谢他们!”
“上万人?”有些商人惊呆了,久居外邦,很多商家还是知晓缅军实力的,他们有些狐疑段鹏的说法。
“不错!我南北两座城门的守军,在多次击退缅军的进攻后,方才取得了如此的战绩!”段鹏继续坚持他的说法。
“段大人!小人代全城的百姓感谢大军!”见有人发出疑问声音,崔荣泰连忙制止了这种话语。
“崔掌柜,无妨,这事我也正想找你呢,希望你能领着大伙先去城楼上看看,再起个表率,要让城中百姓的“心”给稳定下来。”段鹏道。
见自己的目的达到,崔荣泰连声应道:“好!好!那就有劳段大人了!”
此后,段鹏亲自领着众商人,分别巡视了南,北两座城门。从城楼上,能够清晰的看到城外的缅军大营,及依然还在熊熊燃烧的大火,地上散落的兵刃,旗帜,死去的缅军尸体,还有那些孤立无援的伤兵,在寒风中的哀鸣。
不仅如此,为更加加深这些人的印象,段鹏还让他们观看了自己所囤积的军需,堆积如山的粮草等物。
事实胜于雄辩。
众商人返家后,崔荣泰第一个做出了反应,他亲自把自己三个儿子中的两个,送至了“军营里的念书和训练”,紧随其后动作的是其他各商人们。这种“权贵”人的“示范”,马上引起了全城百姓的效仿。一时间,学堂和军营里的新增人员立刻爆增。于百姓们来说,无他,这些“生意人家”的目光敏锐,既然他们都能如此般,那肯定就是没错的了。姑且这是否属于“盲从”,此时已无人再愿意去追寻根结了。
。。。。。。。。。。。。。。。。。。。。。。。
陈超方面,其所率的一千军官,在经过了四天四夜的急行军后,方才抵达了腾冲卫城,随行人员中,有一位“神秘”的年轻人,此人是在蛮莫城被围后,历经了层层艰难,这才与铁壁关方面取得了联系,这次回城的另一目的,就是要查验此人的真实身份。
而杨镇宇,经他所携大珠宝商和王定义的鉴定,此次王新会,王新繁,王新荣等人秘密带回腾冲卫的珠宝,作价一百二十一万两白银,将由这五大家当场“瓜分”兑现,大部珠宝将由城中的腾冲卫军护送至昆明,再转往江南各地。其中,杨天罡将携大笔银票随同一起返回昆明,按杨镇宇的意思,杨天罡将先与黔国公商量,再一道转去云南都司,设法拿到募兵的批文,最后按段鹏的意思,主要在曲靖卫、越州卫、平夷卫、六凉卫、洱海卫、蒙化卫等卫募兵,有银钱开道,这些就都不是什么难事了。
对于陈超等军官,他们将主要对杨镇宇所带来的这一万人马进行整训,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成军!这也是段鹏给陈超下达的指令。
PS:求免费的“评选年度作品”票,在书的首页位置可投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