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暮春,北斗七星接近天顶,今日天气又保持了这些年一贯的晴朗,所以十分显眼。
“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形状像一个斗,全年都在北方天空,故名北斗。其中,天字四星组成斗身,另外三星是斗柄。从斗身的天璇天枢向外延伸五倍,看到那颗特立独行的星星没有?那个叫做北极星,也就是‘北辰’。军事上来讲,这颗星星呢,是整个星空最重要的星星,没有之一。因为在中原大地上,任何时候,它都在我们的正北方向。晴朗的夜间,只要我们通过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我们就能确定我们的北方。”
花雪本来生活在外星,星图与地球并不相同,但北斗七星在华夏文化中占据一定的分量,姜家又是传承相当久远的家族,所以对于原始行星的很多文化都有传承,这其中屡屡提及北斗七星,也算是让花雪耳熟能详了。刚刚拉着陈沅出来看星星,是因为作为宇航时代的孩子,星图是基本常识,所以他忘了这不是同样的角度,以为自己对这片星空很了解。结果真的抬头才反应过来,这与他看了十三年的星空,完全是南辕北辙,对不上,他也不是很了解原始行星的星图。还好记得这北斗七星,才算没丢了丑。于是只能拿这北斗七星大说特说,以期蒙过今晚,明天从资料中了解其他的星辰,或者直接找借口遮掩。当然,作为与北斗七星直接相关的北辰,花雪是不会弄错的。
第二天寅卯之交,两人便已经起床。花雪常年习文练武,自然起得早,陈沅常年练习歌舞,也不是懒惰之人。
花雪将陈沅领到院中:“姐姐,我之前跟你说过,先生教我的是心学正宗的《浩然正气》,这是内修。习武,分内外,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和皮’。这内修的《浩然正气》大气磅礴,威力绝伦,但并不适于女子修炼,并非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而是男女身形特点所限。男子身形威猛,就该正面硬碰硬,而女子灵活娇巧,该走灵巧的路子。”
陈沅把花雪拉到身前,比划一下身高,因为花雪比陈沅小一岁,而且女子发育较早,两人身高反倒是陈沅稍稍占优:“你这也好意思说比我高大威猛?”
花雪脸又红了,心里埋怨前身几句为什么这么容易脸红,回答道:“什么啊,我比你小一岁啊姐姐,明年我就比你高了!”
“明年你还是比我小一岁!”
花雪无奈扶额:“好啦,我接着说功夫!当年呢,因为我年龄还小,所以先生也教了我一套灵巧路子的武功,据说是阳明先生从《易经》中领悟的,所以叫做《易武》。”
“这《易武》是外练还是内修?”
“内修外练当然都有,不过这《易武》的内修心法,我虽然知道,但没有练过,等我详细了解之后再教你。这外练之法,我却是熟极而流的,毕竟这些年我还小巧灵活,平常与人争强,用的都是《易武》的招式。”
“那好吧,你是说今天就教我《易武》的外练之法了?”
“不错。姐姐你读过《易经》吗?”
陈沅看白痴一样看花雪:“就算读过,我又不是鸿儒,能看懂吗?”
花雪点头:“里面很多东西,我也看不懂。尤其是将易经看做一个整体的话,我几乎无法理解。但是分开看每一句话的话,大部分我还是可以弄明白的。好在先生说过,《易武》只是用的《易经》的理念,不懂易经也可以练成,毕竟真正能够完全读懂《易经》的,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
“那你问我看没看过?”
“我是想知道姐姐的基础,我好决定从什么地方讲起。”
“难道不是模仿动作就可以吗?”
“我双腿迈开,两手高举,你真的能看出来我腿迈得多开,手举得多高?”
“也是,只是模仿的话,或许可以形似,但细节做不到一样。”
“首先,给姐姐说说八卦方位。”
“我好像听人说过,八卦对应八方?”
“不不不,你说的是普通的八卦方位,与我要说的易武的方位无关。”
“好吧,你说吧。”
“因为我们常用的手是右手,所以《易武》中,我们以右为正,为阳。八卦有三爻,每一爻分为阴阳。第一爻代表左右,左为阴,右为阳;第二爻代表前后,后为阴,前为阳;第三爻代表上下,下为阴,上为阳。如此一来,从我们自身为视角,周天方位尽在其中。右前上方为乾,左前上方为兑,右前下方为巽,左前下为坎;与之相应的,左后下方为坤,右后下方为艮,左后上方为震,右后上方为离。”
“不对呀,我自己在我自己什么位置?”
“随便一个卦象,加上零零零就可以了。”
“你呢?”
“我在你的正前方,前为第二爻阳,所以为前方四卦随意一个加上零一零即可,如果要更加精确描述方位,就要对距离的单位进行确定,为了描述方便,我们通常以常见的距离单位作为标准来确定数字,又为了喊起来方便,每个数字不超过十,远于十的,我们默认在攻击范围以外,一概用十。以人体的行动能力,小于寸的距离难以发力,大于丈的距离,难以达到,所以通常就用寸来描述发力距离,用尺来衡量位置距离,所以我在你身前三尺,你用‘乾零三零’描述最佳。”
“还是很不习惯。”
“当然,你才刚刚知道这些,谈何习惯?等你多练习一下就好了。”
“通常不是只要知道前后左右就好了?这上下两个方位有什么用?”
“打架的时候,为了自身的稳定与发力,我们尽量避免起跳,所以应对跳过来打我们,或者投掷过来的重物,就需要上这个方位。而同样有些路数专攻敌人下盘,所以下这个方位也很有必要。其实这种描述方位的方法,是阳明公在战场上领悟的。平原上对决,固然很少要顾忌上下,但攻城与守城,以及水战之时,平面的方位就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