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庶下旨任命王元义为京畿道讨逆使,除了西门的左武卫和左骁卫归他节制,另外调遣了南门的右威卫和东门的右龙武军同属讨逆行营,由王彦师为行营监军。
即使左监门卫在防守战中的表现很出彩,然而禁卫军真正出征的机会少之又少,此次调出四卫一军为讨逆行营,行营的一切事物就要重新安排调整。
王元义在接到圣旨后,立刻召集了众位将领共同议事。
虽然崔致洁统领的左骁卫战力不怎样,但是王元义的命令他确实能够按吩咐执行,然而左武卫的康守疆一向自命不凡,自觉自己的战绩也没比王元义差上多少,虽然王元义的武艺高强,但是在康守疆看来也不过是匹夫之勇,征战沙场又岂是一个人的勇猛能够决定胜利的?
因此王元义要出击,康守疆就要选择防御,道:“王宰相早就和卑职谈过了,这个时候,只要我们固守数天,西北数镇兵马必然赶来勤王,所以,在下非常赞成王铎宰相的建议,与其冒险出击,倒不如等待勤王军队到来,咱们里应外合,则必胜无疑。”
王元义瞥了他一眼,道:“皇上既然下旨让我统军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的剿灭叛军,康将军此举恐怕有违圣意吧。”
康守疆一副杞人忧天的样子,道:“话虽如此,但是皇上总不可能希望我们打败仗吧,况且我们的人马也不比叛军的人多出多少,杨守忠又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外加狡诈难测,现在前方的探子连叛军的营寨都没有一个大致的情报。”
王元义大手一挥道:“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叛军犯上作乱,不得民心,我军朝廷王师,士气十足,而且他们背离朝廷,仓促起兵,就算粮草充足,但是他们的兵器铠甲以及弓弩箭支消耗之后,就很难得到补给,所以我们主动出击,不给他们自身补给的时间,反而比被动防守要好的多。再者,我听说,以前任神策军将军的周宝,也就是现在的泾原节度使,并没有出兵帮助李顺融,我想,以周宝的性格和打算,他也在观望着,若是我们不先发制人,让一些心怀异志的宵小之辈看到我们禁卫军的力量,一旦这些人和李顺融联合起来,到时候就更加不好对付了。”
康守疆不再和他争论了,可是崔致洁却犹豫了,道:“王将军,末将不是要反对主动出击,而是我左骁卫的战斗素质实在太差了,你也知道,末将本来就是上任不久的,对这些长年累积下来的军队习气,并非是末将一个就能改变的,左骁卫的兵员缺口也不少,铠甲武器也大都磨损,昨日守城的时候就已经初现狼狈的端倪,末将担心我左骁卫恐怕拖将军后腿。”
王元义安慰了他一句道:“崔将军能够对我如此坦诚相待,真是好样的,我交了你这个朋友了,左骁卫的状况毕竟也非你一个人的责任,你也不要太过担忧。”
崔致洁拱手道:“承蒙王将军看得起在下。”
王元义思考了一会道:“这样吧,我就让我的副手乔岳带三百精兵充斥左骁卫,乔岳这个人是我一向看好的,治军很严,也很有手段,任左骁卫有什么滑头刺头的,他都能给你治好了。至于装备缺少的事,我左监门卫一向都很爱惜装备,所以损坏的比较少,上一批刚刚发下来的新装备都还没有用呢,正好给左骁卫装备上,如果不够的话,我再去请王宰相调一批过来补充。”
崔致洁这时候真是感激涕零,他一直都自诩正直,正直到有些懦弱的地步,左骁卫里面的乌烟瘴气他不愿同流合污,但是也不敢管,又担心以后上面追究下来,黑锅还得他来背,所以虽然身为左骁卫将军,但是一直活的很窝囊,这时候见王元义如此仗义相助,真是感激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左威卫将军许寿凌见到崔致洁三言两语之间不仅忽悠了一批精兵还能得到一大批装备,眼骨碌转了转,觉得实在不能让崔致洁专美于前,拉着王元义涎着脸道:“王将军,末将的左威卫也是穷的响叮当啊,比崔将军的还要穷啊,末将真是苦的度日如年啊,求王将军大发慈悲,给末将也弄点装备粮草来啊。”
王元义大手拍了拍许寿凌的肩膀,许寿凌苦苦的忍受着肩膀快被王元义拍散架的痛苦,就在许寿凌以为自己触怒了王大将军的时候,却听见王元义豪爽的笑道:“没问题,大家都是兄弟嘛,许将军既然有困难找我帮忙,我自然义不容辞,你想要多少兵器铠甲、马料粮草,我都给你。”
许寿凌如闻仙音的大喜道:“多谢王将军的恩德。”
王元义摆了摆手,毫不在意,然后揽着许寿凌的肩膀煽情的说道:“许将军如此关心军中事宜,必然是心怀大志、不畏叛军、勇于立功之人,既然如此,我就不和许将军矫情了,等物资一到,许将军就为先锋军攻进营寨,以许将军的能力,必然能够大获全胜,我等就先在行营为许将军摆酒庆祝。”
许寿凌顿时如遭雷亟,头晕眼花,差点跌倒在地,好半响才回过神来,哭丧着脸道:“王将军,你不是说笑吧?”
王元义故作生气,高声道:“军令如山,我说过的话怎么能是说笑呢?”
许寿凌的脸一片惨白,讷讷道:“要不王将军把原本给右威卫的物资都给康将军吧,末将忽然觉得自己的右威卫实在是上不了台面的军队,就算得了这些物资,也不过是暴殄天物,还不如给其他同僚以作先锋之助。”
康守疆听到这话就顿时坐不住了,本来他就主张防御,现在许寿凌为了摘清自己竟然要将他推到先锋的位置他如何肯让,顿时站起身来就要反驳。
康守疆刚要开口说话,王元义一甩披风,严酷道:“今日是阵前议事,这是军营主帐,不是几个小孩子在家里过家家,本将命令已下,绝不容改!”
崔致洁自然要以王元义马首是瞻,立马表态道:“末将一定服从军令,绝不敢有违背,许将军,你还不快点向王将军认错!”
许寿凌悔不当初,可是也不敢再和王元义争论下去,只得认错道:“王将军,末将知错了,末将以后一定谨言慎行,绝不再出戏言。”
王元义点了点头,道:“念你是初犯,这次就不计较你的过错了,若是再犯一次,必以军法处置!”
右龙武军大将军宋尚远是在座的唯一一个在品级上和王元义同级别的,本来右龙武军一向属于北司禁军系统,唐朝宦官当权的时候更是将北司的禁军抬到了一个历朝历代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因此身为北司禁军之一的大将军,宋尚远本能的就看不起南衙的禁军,此时见到王元义为了一丁点小事就对其他禁军的将领呼三喝四的,在他看来这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什么?而且,这明里暗里的可都是在敲打着他啊。
宋尚远皮笑肉不笑的道:“王大将军真是好威风啊,这等明正典刑,教育属下的作风,正是让本将佩服不已啊。”
宋尚远虽然自觉自己身份高贵,与众不同,但是现在王元义才是行营都统,自己若是真要和王元义一开始就撕破脸皮对着干的话,肯定不会有好下场,可是他又不愿意低三下四的在王元义的手下干活,这不止是他自己的问题,恐怕右龙武军的将士们要是被南衙将领呼来喝去,也要跳脚。但是现实是自己必须要听命于王元义,这让宋尚远感觉前途不免有些暗淡,说不出一些决绝的话来。
王元义将目光投注在宋尚远身上,宋尚远今年也不过刚刚满五十岁,脸上的杀伐气息还没有被岁月磨得一干二净,面对这个比自己大十岁的大将军,王元义的神思转了又转。
这时作为监军的王彦师明白现在该轮到自己出场了,他作为天子亲自派遣的监军,所要负责的就是替皇上统管全局,制止统军将领做出有违天子旨意的命令,并且要协调各军的情绪,不至于让军队出现内乱的情形。
王彦师咳了两声,道:“既然先锋军已经选好了,王将军还是部署一下具体的战法吧,皇上可是正在宫中殷切期待诸位将军能够齐心协力,早日剿灭叛军呢。”
王元义说了声好,然后招呼众人走在营帐中准备的一个沙盘前面,指着沙盘上长安西面的龙首山,道:“长安建都的时候就是选在龙首山南面的这一带平原地方,所以长安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自从昨日攻城结束之后,李顺融就率军退到了长安城西北面三十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
崔致洁道:“末将知道了,他们在这里安营扎寨就是为了在对战形成居高临下的优势。”
王元义也不肯定也不否认,继续道:“那里是渭水和它的两条支流交界的地方,据前方探子的回报,叛军并没有渡过渭水,而是将军队驻扎在了渭水之南。”
康守疆揣测道:“他们难道是继续打算攻城,或者是在等待援军呢?”
宋尚远肯定的道:“这个时候李顺融攻城已经算是首战失利了,若是现在还有援军的话,援军早就来了,估计是他们的攻击器械准备的不够吧?”
王元义眼神明亮,断言道:“诸位将军考虑的都很有道理,也让我受益良多,我想以杨守忠的心性和他对朝廷诸位宰相的了解,我认为他已经料到朝廷会主动派军出击,所以他们驻扎在那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伐木造营了。”
诸位将领见王元义对他们颇为尊重,也就不再好拉下脸装作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了,纷纷道:“王将军说的甚有道理。”
王元义接着指着沙盘上的营寨道:“因为长安周围是一片平原,神策军虽然在攻城的时候没有多大的威胁,但是一旦在平原地方交手,神策军的骑兵才是最可怕的,因此杨守忠设计的营寨就没有渡过渭水,这不仅能够使骑兵很快的形成攻势,而且我相信杨守忠肯定掐断了叛军从渭水逃离的后路,叛军没有后路,背水一战,很可能战力大增!”
康守疆听到王元义的一番分析,他的防守心思又冒出来了,他知道这次即便是打了胜仗,功劳最大的也是王元义,但是万一败了,很有可能就被人拿来扛黑锅,所以他就只能更可能的保存实力和不打败仗,这样皇上也不会治他的罪。
康守疆道:“既然杨守忠自绝生机,我们何不围而不攻,那么杨守忠的背水一战不就落空了吗?并且他们军中的粮草得不到补给,等到时候叛军军心涣散,我们则可以不战而胜。”
王元义道:“康将军的提议也很好,但是我军目前两万五千左右,李顺融的叛军也还剩下两万左右,以我们的兵力根本就达不到围困的目标,皇上的目的本来就是要尽可能的快速剿灭叛军,这是为了防止叛军的破坏力波及到更多的地方,要是叛军一旦逃脱,你我都难辞其咎啊。”
康守疆顿时闭口不言了,崔致洁和宋尚远也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许寿凌这时更是担忧道:“那敢问王将军,右威卫作为先锋,应该怎样进攻才好呢?”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王元义虽然刚刚训斥了一番许寿凌,但是见他现在也是如此关心战事,也就不太在乎他的功利之心,心中高兴,于是指点道:“最强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弱的地方,许将军的右威卫应该秘密行军,在深夜时分直接进攻叛军中军营寨,那里是李顺融最为倚重的骑兵营,但是只要右威卫和骑兵营的战斗胶着在一起,骑兵营没有了冲锋的余地,就等于老虎没有了爪牙一样,只要许将军能够坚持一炷香的时间,本将必然率大军赶到。”
许寿凌刚刚听到王元义要派他去打中军的骑兵营,顿时就吓得魂飞天外,等听得王元义的解释,他才微微的放下了心,虽然觉得仍然有些不可理喻,但是军令如山,他可不想被王元义当杀鸡儆猴的鸡给宰了。
许寿凌拱了拱道:“末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