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07600000019

第19章 沓中屯田

蜀汉景耀五年,也就是公元262年,姜维最后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他这次失败激起了朝臣们的疯狂弹劾,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于是,战败的他不敢回到蜀都,请命前往沓中屯田。

《三国志·蒋琬费祎姜维传》:五年,维率众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

我们知道,姜维和诸葛亮是不一样的,诸葛亮是个复合型全能性人才,治国理政、治军用兵都堪称一流。如果说蜀国还有一个全能型人才能与诸葛亮一较,那无非是大司马费祎了,其任尚书令有着让董允自愧不如的能力,其任大将军有着兴势之战大破曹爽的战绩,堪称文武皆能。而姜维呢,依据其平生战绩,只能说是智勇双全。我们习惯上容易把文武双全等同于智勇双全,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姜维的智和勇只是涵盖在费祎的“武”里。纵观整部《三国志》,我们没有发现姜维在内政、用人上面有什么出色的建树,而蒋舒投降更是其培养人才上的一抹败笔,所以在费祎死后,姜维虽然掌握了更多的军权,但蜀汉的朝政却愈发地腐败,以至于最后,这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军,羁旅讬国,竟难有容身之处。

我看网上有人说过清君侧之类的,其实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先不说姜维继诸葛亮遗志,尽忠蜀汉,无法做出这类犯上作乱之举。即使姜维举兵回蜀都,驻守汉中的胡济会答应吗?就算姜维依仗大将军威望,势如破竹杀回蜀都,也必定是两败俱伤。而且,蜀国此时已无名臣,姜维即使把黄皓、谯周都杀了,又怎么能保证不会有另一个黄皓出来?不会有另一个奸臣当政?姜维是大将军,不可能长期处于政治中心,《封神演义》里的闻太师就是前车之鉴。所以如此一闹,只会加剧蜀国的衰败,令亲痛仇快。

于是,君臣各让一步,姜维不再上书请求诛杀黄皓,后主也不再追究他战败之责。所谓的沓中屯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沓中之地,偏北向西,具体位置大约在我们现在的甘肃省曲周县,是益州东川少有的小型盆地。我们知道,姜维自负悉羌胡之事,故而长年北伐都是偏向西北出兵(狄道、洮西),想依靠少数民族的力量攻占陇西,继而东进兴复汉室,所以,他和诸葛亮的路线是不一样的,诸葛亮北伐的陈仓、天水(渭水河畔)等地,姜维在继任后,是再也没有踏上过。所以如果我所述不错,沓中应该是姜维长期征战以来,离故乡最近的一次了。

只是,地理上的接近,终掩盖不了心理上的遥远。满头白发的姜维,应该可以预料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三国演义》里把这一段解释为屯田避祸,而其实,更像是皇帝与大将军之间的妥协。我们知道,刘备在任时,任诸葛亮为丞相,政事多交付与他,而军权却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而刘禅相反,废除丞相,却设立大司马、大将军,把军权赋予蒋琬、费祎、董允等人。黄皓者,无非一宦官耳,无官职,无实权,皇帝喜欢他就听他说几句,不喜欢的话他什么都不是。所以所谓的黄皓弄权排挤姜维,不过是刘禅内心意愿的缩影。我们习惯了仇视宦官,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也不停地丑化宦官。而其实呢?东汉末年引董卓进京的是外戚何进,自秦汉至隋唐沿袭下来的士族门阀又都干过什么?明朝末年,那些自许翩翩君子的东林党人又干了些什么?任何职业的人都有可能误国,又何必偏偏指责宦官?在现在这个尊重人权的时代,又何必对宦官恶语相向?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残疾,不入雅流吗?

姜维以军屯田,却选了西北方向,足以证明其北伐之心犹在,想在屯田之时为下一次北伐做准备。可是,上天不会再给他机会了。

在魏国,自公元260年甘露事变,贾充公开弑君后,司马昭的野心就愈发地膨胀,替代魏国已是势在必行。为了进一步控制朝政,打压魏廷内对司马氏不满的众官僚,同时稳定朝廷局势,司马昭急需一场大胜,增加威望,为篡位累积资本。

公元262年,也就是姜维洮阳之战战败后,司马昭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认为蜀汉已经“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于是决定了先灭蜀,再吞吴的战略方针。

《三国志·王丘诸葛邓钟传》:文王以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料蜀国小民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

可是呢,司马昭这个方针出台之后,立即便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征西将军邓艾更是数次上表,劝谏司马昭,言时机未到,不可妄动干戈。只有司隶校尉钟会鼎力支持,与司马昭一同“筹度地形,考论事势”。

《晋书,文帝纪》: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

《三国志·王丘诸葛邓钟传》:惟会亦以为蜀可取,豫共筹度地形,考论事势。

那么,伐蜀到底是正确的决定吗?名将邓艾为什么竭力反对,钟会为什么又大力支持?

从结果上看,蜀国确实灭亡了,仿佛这一场战争确实是正确的。然而,在当时我们是并不知道结果的,虽然蜀汉的灭亡是必然的,但这次灭蜀之战的胜利则确实充满侥幸。姜维主力远在沓中不假,汉中守卫空虚也不假,但是司马昭怎么会确定蜀国不会在魏国调集主力时有所行动?怎么确定吴国不会援助蜀国?怎么确定自己不会重蹈曹爽夏侯玄的覆辙?

他不确定,未发生过的历史都是不确定的,所以邓艾才屡劝司马昭不可兴兵。然而,此时的司马昭已经别无选择,他要用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他要稳固司马氏族的地位。比起两次赤壁大战的大败,他觉得蜀中虽艰险,但也不比东吴长江天堑。更何况,姜维屡次北伐犯境,北国不思反击,反倒讨伐相对安静的吴国,这不是更显得自己欺软怕硬,软弱可欺吗?

所以,于情于理,司马昭都只能选择对西蜀出兵。

钟会聪明啊,他从整体战略上分析,看透了天下的局势,也看透了司马昭的小心思,所以对此选择了大力支持。而邓艾只是单纯地从战术上考虑了战争胜负的可能性,认为时机未到,此做法自然会受到司马昭的反感。从中也可以看出,在末期三贤中,钟会的战术才能虽然不如邓艾、姜维,但其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才能,远不是邓姜两人可比的。

就在魏廷为要不要伐蜀而争论地炸开了锅的时候,我们的姜维也没有闲着。虽说是在屯田,但他一直关注着魏国的局势。在司马昭、钟会等人力压群僚,决定伐蜀的时候,沓中屯田的姜维也预见到了魏国的行动。他看到钟会治兵关中,又联想到夏侯霸初降时说的话,(《资治通鉴·卷七十五》:霸曰:“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有钟士季者,其人虽少,若管朝政,吴、蜀之忧也。”士季者,钟繇之子尚书郎会也。)便战略性地预见到了魏国即将伐蜀,于是上书后主,建议派兵把守阳安关(即阳平关)口和阴平桥,作好防备。但后主听信黄皓的鬼巫之说,以为魏军不会进攻,所以封存奏折,不理会姜维的建议。

《三国志·蒋琬费祎姜维传》:六年,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征信鬼巫,谓故终不自致。

此事我们现在看起来可能有些搞笑,身为皇帝,怎么能听信鬼神之说。但是,古代毕竟和现代不太一样,像诸葛亮和司马懿这样的大神出兵都要冠其名曰夜观天象,什么星怎么闪烁,什么颜色的气什么方向来之类的,黄皓的鬼巫之说怎么就不靠谱了,我们不能只以结果来论定才能,那个连魏廷都举廷反对的伐蜀计划,蜀庭又怎会太过相信?怎能因为其战略眼光不如姜维就对其进行指责呢?

要知道,像姜维这样的智勇双全的人在当时可并不多见,拿黄皓和姜维比,太过苛刻了。再者,若是黄皓真的不学无术,只会蛊惑人心,那么,一直支持姜维北伐的陈祗又怎会与其交好?

最重要的是,黄皓只是一个没有权力的宦官,决定权一直都在后主手中。

所以我认为,黄皓摆出鬼巫之说,只是一个托词,他只是想借此阻止姜维北伐。毕竟万一魏国没有入侵,后主无故兴兵北上,结果就只能是让姜维再次北伐。只是,他可能没有想到,他这一阻止,使得自己变成了亡国的罪魁祸首。

姜维上书不被采纳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姜维的后续举动,或许他也感觉魏国出兵的几率不会太大,故而没有继续上书或强行出兵。毕竟钟会虽然关中治兵,但在当时还没有表现出伐蜀的迹象,身为大将军,也不能只靠自己的直觉行事,所以作罢。

然而,不巧的是,这次魏国真的出兵了。钟会、邓艾、诸葛绪兵分三路共计十八万大军分别从长安、狄道、岐山出兵,进攻汉中,围歼姜维。轰轰烈烈的灭蜀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同类推荐
  • 御臣

    御臣

    大秦亡国后,天下七分。宁国皇城,一个不起眼的铁匠铺小主人,自幼与舅父相依为命,历经世间冷暖,心智早已成熟坚毅。却怎知他竟是被驱逐出宫的九皇子,各种阴谋算计接踵而至,又遭逢乱世,山河破碎,年少的九皇子只能鲜衣怒马,身御天下。这里有君临天下的绝世女帝,也有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客,还处处充满满阴谋诡计。年仅十五的九皇子被推到幕前,步步惊心,演绎御臣之术。PS:架空历史权谋剧,希望各位书友多多支持。
  • 彼岸遗梦

    彼岸遗梦

    这是一本有关我和我兄弟量子的书。我不是量子肚子里的蛔虫,何以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呢?只因我对他的了解甚于对自己的了解。他才会找我代写传记,才会给我一个借他来自我发挥的机会。因此,我之所写无非是自述历史。如果我有一百个心态,那就有一百个历史,如果我的心态不稳定,那历史将是一片混沌,这是很恐怖的。为着唯一而明晰的历史,我只留一个心态,其它心态的涌起都被我打下去,仅留的那个是没有意图的心态,没有意图也就不会歪曲历史事实。我以单一的心态回顾历史,走进过去,不是要重塑外在的自己,而是要强化内在心魂。
  • 新秦帝国风云录

    新秦帝国风云录

    为什么人类曾经的守护者,却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妖魔’?仙人又是什么,他们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么在凶兽横行的上古生存下来的?传说中的上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 系统版三国

    系统版三国

    新书【神王之眼】,神与异族大战导致神界实力凋零,为了补充神界战力,大天使米迦勒命智慧之神拉结尔在人间开发出一款名为第二世界的游戏。神界亦正义?异族或邪恶?人类只是平衡两界力量的棋子?希望大家支持!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1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1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热门推荐
  • 有个妹控哥哥——王俊凯

    有个妹控哥哥——王俊凯

    俏皮可爱又懂事的王思思有一个哥哥——王俊凯,王俊凯可疼思思了!这对兄妹会擦出怎样的故事呢?
  • 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

    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裁不按套路来

    总裁不按套路来

    他是最年轻的霸道总裁,她是豪门大户的千金小姐。她一直觉得霸道总裁是要跟小白花凑成一对,而自己则要找个普通帅哥结婚。没想到她把他当兄弟,他却想泡她?放着好好的甜宠专情路线不走,非要跟她死磕。他是个霸道总裁,她也是啊!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环境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环境知识

    进入工业时代以后,人类社会迅速发展。我们在享受自身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在无奈地品尝自身行为造成分的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恶果。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已经刻不容缓!
  • 蜜宠香妻:总裁宠妻如命

    蜜宠香妻:总裁宠妻如命

    他是商政两界,见了都要礼让三分的神秘人物。她是被相恋七年男友跟妹妹背叛,身心伤痕累累的安家大小姐。*一场蓄意已久的阴谋,她前后失去了亲人,事业。磅礴大雨中,他撑着伞走到她面前,心疼地抚着她的脸,为她撑起一片不委屈的天空。她脱下那伪装已久坚强的躯壳,不由自主的沦陷在他无尽的宠溺里……而然,几番风雨突变,当年被公认为柔弱的兔子长出獠牙,步步为赢。
  • 伏羲令之千年绝恋

    伏羲令之千年绝恋

    他明明是学医的,暑假课题研究的不是人体解剖,而是去往海口调查沉没的72座古村落!但古村落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找的是消失不见的第73座古城。小菜鸟跟随众人寻寻觅觅,古城没有下落,却意外发现一座海底古墓。墓道里机关重重,九死一生找到的棺椁,里面躺着的竟然是一个仿佛沉睡公主一般白衣飘飘的女子……
  • 莫问江湖

    莫问江湖

    百族林立阴阳鬼术斗转星移鬼谷纵横剑指天下决战天门莫问成败莫测预言、引发江湖、朝廷的血雨腥风。
  • 重生,英雄联盟

    重生,英雄联盟

    英雄联盟因为人类的强大而解散,英雄们各奔东西,有的甚至被迫隐居山林,远离人世,暴走萝莉变成清纯萝莉,诺克萨斯之手变成铁匠,曙光女神失去了她的子民,刀圣失去了斗志……皇子当起了保安……这些英雄心中有太多愤慨。皇子决定召集英雄,让英雄联盟重生!
  • 婚纱背后

    婚纱背后

    陆澜川对苏绣做尽了狠事,自知在她心里已禽兽不如,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此生不见。可老天偏爱开玩笑,有一天,两人狭路相逢了……
  • 霸道总裁:首席狠爱萌萌妻

    霸道总裁:首席狠爱萌萌妻

    摔下悬崖,醒来却忘记了一切。一个帅的人神共怒的男人站在昔诺面前“从今天起,你是我的人了。~~~~~~~~~”老公,我想出去工作。“”好!“本以为可以不受管束,却没想到,到头来又绕到他的身边当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