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的速度不快,空中客车的三分之一,因为不想错过浩瀚无际的东海海景。
旭日升海潮,鸟飞鱼潜,气象万千。
既然身上穿的道服剪裁风格是原汁原味的古装,孙一脚下的登山鞋也入乡随俗,变成麂皮靴。
人心苦不足啊,孙一内心感叹。“高”之刻印只能当纯粹交通工具,想要在近战中当挪移位置的作弊器却不行。
而且没有杀伤力,人家哪吒能把风火轮踢出去打脸,孙一想都不要想。
飞在苍茫的东海之上,孙一开始试着提速,身体渐渐放平,和海平面平行。
戴上普通的透明水晶护目镜(在九州界,天然水晶比人造玻璃多),含胸收腹,法力运转,“高”之刻印加速了。
经过区区十秒钟,音障降临。
孙一小吃一惊,惊喜的惊。
当物体接近音速时,会有一股强大的阻力,使物体产生强烈的振荡,速度衰减。这一现象被俗称为音障。
晴天一天震响,音爆。
十五秒,八马赫!(1马赫=1224千米每小时)
孙一暗叹,一来自己仗着“高”之刻印,以后打不过转进当可笑傲修真界,二来也多了一项超远距攻击武器:音爆弹——不过要计算好,到达预定位置正好起爆。
“高”之刻印仍在加速。
孙一看看也快到极限了,停在十马赫。
因为一来,他的化身也有一个承受的极限,虽然无须呼吸但也要承受极大压强挤迫,现在他可没装备任何飞行辅助工具。
二来嘛,就是已经看到武夷群山了。
在出发前,孙一借阅过瑶池藏书阁的纪录。“武夷卷”词条的记载是:
武夷无仙门。修真源自彭祖二子,曰武曰夷。世称武夷君,隐居简出,庇佑一方居民。玄功、法术未详,实力成谜。
好嘛,敢情自己就是问路的那枚小石子啊?
不过话说回来,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坐人家的车要为他解决困难,穿人家的衣服要为他分忧,吃人家的饭要用生命帮他完成事业)。
远的齐王韩信都有这个觉悟(当然他要是三分天下自然贵不可言)先不去说他,近的就是孙一的电工同事,口头禅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
高处俯瞰,武夷山脉绵延数十里,要找一丛甚至一株茶树,难度岂非类似大海捞针?
孙一的办法就是先找武夷山灵气充郁的山峰,鉴于王母寿礼是岩茶,倒不用费心去考虑低洼谷地。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孙一调整一下身势,改水平为垂直,正常的头上脚下,速度也降到小汽车水准。
当然,是凌空的小汽车,犹如《第五元素》里面那辆米黄色的出租车。
孙一前世沾土豪舍友的光,走马观花游过一次武夷山,记忆里面的山水和眼前并无二致。
除了山峰的布置格局外。
孙一探手抚摸山石,触手青苔新嫩而柔软,是实实在在鲜活的生命。
而自己的宿体是莲花,植物之间产生共鸣交感,明确无误告诉自己,武夷欢迎你。
本来孙一还在嘀咕:是高人发现自己的行踪,已经成功将自己引入布置好的迷阵吗?
现在看来则是另有因果,只不过自己还不能透过表象看穿而已。
在瑶池和九天玄女梦中相会,除了做一些男女在一起爱做的事外,就是聊天。
聊一些在修真世界用得着的知识。
比如现在,孙一笔直升到半空,根据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收集的信息判定武夷山脉的灵气峰值和集聚地。
以孙一的见识,前世的风水龙穴之说,并非诞妄。何况是这个充满玄妙幻幻的封神世界呢。
对修真者来说,灵气就像一根吊在赶路驴子眼前的胡萝卜,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不用刻意去探求,化身身体的本能也会全心全意向灵气集聚地靠拢。
所以尽管孙一为了多一条后路打算而尽量绕路而行,总体而言还是不断地向目的地趋近。
孙一用上九天玄女传授的法术:明察秋毫。
目力所视,穿透一团迷雾雾霭背后,是一株茶树。
没法子,孙一记忆再牛叉,也不过略窥光学门径而已,自然做不出望远镜出来。
这个小法术孙一足足练习了一周,才算小成。现阶段在高空使用效果媲美鹰隼。
九天玄女亲身施放的话,可是连目标的心跳意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孙一再次按下云头,伸开双臂,手掌摊开,身体和服饰渐渐变得蔚蓝,溶入风景之中。他可没有云凤公主与自然合一的修为,能多一层伪装保护色,总是好的。
“水天一色”,配合莲花化身的延伸法术之一,至于变得完全透明,孙一的修为火候还不到。
在鲜花周围,不是吸引来采蜜的蜂蝶,就是啃噬的臭虫。
在孙一视野里面,明显发觉了一个采茶人。
一个孔武有力的凡人。
年纪甚轻,二十来岁。肌肉遒劲,目光锐利。这是他给孙一的第一印象。
只见在几乎垂直的悬崖下,青年从背后的茶篓上取下一副弓失,弯弓搭箭,“嗖”一声,三棱箭簇深入崖壁,箭杆末端连着一条长索。
青年拉拉长索,试得牢固无碍,把弓矢系在腰间,赤脚一蹬,开始攀岩。
孙一暗自心惊,一发把羽箭朝斜上方75度角射出五十米远,不仅能穿透坚如钢铁的岩石,还能承受住青年自身的重力和拉力。
微风拂动青年头上的两根羽饰,孙一的目光移动,研究青年的穿着。
浅黄兽皮上衣只遮掩左肩,露出暴涨结实的右侧臂膀肌肉线条,下身黑色皮裤左右各缠上三道绑腿,腰带零零碎碎坠有火石等小杂物,颇有隋唐流行的蹀躞七事味道。
孙一嘴角扬起,无声无息后退,岩茶长在山峰峭壁距离峰顶不足十米之处,如果先从缓坡登到山顶再用绳索坠下来也未尝不可,只是耗费时间更长。
青年舍易取难,从悬崖侧直接攀岩采茶,固然便捷,风险也大,一出意外就是粉身碎骨。
从来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刚才那阵微风里面,孙一闻到了血腥气。
或者说:妖风。
有戏看了。
前世某解读《西游记》的前辈说得好:
神仙住的是公房高楼大厦,妖怪住的是山洞贫民窟。神仙待遇比较高,故气质幽雅,妖怪生活无着落,故贼眉鼠眼。神仙服饰工整讲究,妖怪穿着衣衫褴褛。神仙的举止,经过刻意训练,很注重形象。妖怪的动作,都是邪痞拉胯,用手抓饭吃。
神仙架的是名牌飞船,无噪音无污染,尾气是一片祥云,妖怪开破车在天上飞,排放出又浓又黑的乌烟瘴气。神仙家里烧的都是高档香,老远就闻的出他有钱,这叫祥云瑞霭,妖怪没钱,他烧个球的香!满屋里被菜油烟子熏的漆黑漆黑,此乃妖气也!
他的说辞或许夸张了点,不过也合逻辑。有头发谁愿意当秃子。哪个神仙洞府会搞得腥臭污秽?
至于妖怪把自己打扮成仙人修士当然也有,不过神仙自甘堕落深入妖怪基层,出入一阵腥风,乌云滚滚的,孙一听都没听说过。
果然,在距离岩茶十余米处,青年从腰间摸出一把纯黑的匕首插进岩壁,双手拉起脚下的绳索,绕几圈打结系在腰上。
青年再拔起匕首,往左侧岩壁插进去,抖落碎石,竟是凿洞。
一声阴测测的长笑处,远处山峰的人影已飞了近来:“是彭族大王,在下有失远迎啊,恕罪恕罪。”
青年不接话茬,“噌”又向上蹿一步,转身以背抵岩,脚后跟正好嵌入方才新凿好的两个浅洞里。
上蹿、转身、取弓、搭箭、瞄准,一气呵成。
孙一也暗暗点了一下赞,只从这份随机应变的敏捷判断,青年肯定不简单。
飞来的乌云继续传出阴阳怪气的男声:“好教大王得知,昨日吾已将岩茶做寿礼奉献天庭,不日就有天使来武夷。嘿嘿……功劳和茶叶可都是我铁板仙的。”
天庭?天使?
孙一腹诽:瑶池什么时候升格了?不过对凡夫俗子而言,神仙不是住在天上的吗?这简直就是一定的。
大王终于开口:“铁板怪,岩茶是天赐我彭氏一族的宝物,你偷茶叶送礼,我不追究。现在我要采茶治阿娘的病,识相的,你给我滚。”
铁板怪(仙是自封的吧?)仍不露面,口气稍微平和点:“你要多少,一次取了去,剩下可都是我的。”
回答他的,是青年大王破空一箭。
这次孙一看得更清楚,箭头不是金属制品,而是黑曜石——刻有符文,磨制出三棱的黑曜石。
“呸,给脸不要脸。”滚滚乌云躲过箭矢,气势汹汹对准大王猛冲过来。
大王扬起拳头,就像李小龙打架前发出短促而清晰的一声鸟鸣。
刚才射出的箭矢没有下坠,而是以方才射出两倍的速度迅猛无比地回头,朝乌云扎去。
“砰”,乌云散出,只见一个中年紫面汉子在空中挺住,左手死死抓着箭羽,口中牙齿咬住了箭头。
咦,不是青面獠牙啊,孙一有点小失望。
孙一仔细打量铁板怪,他被大王称一个“怪”字,除了出身精怪之外,估计也有外形的加分。
额头被一层灰黑色铁膜包裹稍显诡异,他的衣着款式和大王并无不同,古朴粗糙,还多了一双深褐色高筒皮靴。
而且,两人的衣饰服装相比,大王的衣着针脚甚至更为粗放。
有趣的细节,孙一瞳孔微缩,盯住大王射出的第二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