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00赵静被闹钟闹醒了。她9:00钟在金融街那边有个会。怕吵着方兴,她赶紧把闹钟摁掉。方兴已经醒了,不过还想多迷糊一会儿。他离单位近,而且出门也不用怎么收拾,从起床到出门十分钟就搞定了,所以不用这么早。
等赵静洗漱完毕吃了点麦片和牛奶准备出门的时候,方兴从卧室出来了。“我今天应该不会加班,咱们能一起吃晚饭。下午的时候咱俩电话联系。”赵静一边换鞋一边对方兴说。“好吧。”方兴还是睡意朦胧地。
赵静决定去坐地铁。BJ早上的交通完全不可估计。今天早上项目启动会不合适迟到。地铁挤是挤点,不过1个小时保证能到。
8:45,赵静站在了金融街某写字楼的大堂。赵静看看了时间拐进了洗手间。赵静从书包里拿出她的黑色高跟鞋,换下脚上的平底运动鞋。又拿出口红抹了抹,还有小瓶的香水在手腕处和耳后点了点。这才坐上电梯来到了位于9层的会议室。
会议室里已经有不少人了。但中间的位置还空着,人们还在站着寒暄和交换名片。应该是双方的大头还没到。赵静的客户坐在离门口比较近的一边,那是客座。今天是到卖方的办公地点开会,所以应该是卖方会坐在冲着门但较靠里面的桌子另一边。赵静一边和客户财务、法务打着招呼,一边选了个稍微靠边的座位坐下了。赵静的助手小田已经到了,坐在桌子的后排。看见赵静坐下后,递给了赵静一叠文件“赵律师,这是今天启动会的资料。”“好,谢谢。有什么特别的吗?”赵静问道。“我也是刚拿到。翻了一下,好像没什么实质内容,主要是排了个时间表和工作任务单。”小田回答。
赵静接过文件快速地翻阅着。启动会材料一般也就是项目情况基本介绍、时间表、中介机构分工、联络手册。赵静看了一下封面,写着“大力士项目启动会会议材料”。“大力水手吃菠菜?”赵静心想:“这个名字还好吧,不过有点用力过猛的意思,不知道这个名字会给项目带来什么样的运气。”
这些和资本市场、资本运作相关的重组、上市、收购等项目,为了保密的需要,一般都会给项目起个代号。由谁来起这个代号,是很有讲究的。最早的时候,国人的保密意识还不强,这个主意一般都是由境外投行提出的。他们大肆强调保密的重要性以及泄密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在国内此方面法律尚不健全之时总觉得有些危言耸听。虽是如此,但也觉得多少有些道理。何况项目有个代号,就像人有个名字,称呼起来方便许多,不用说“那个项目”、“哪个项目?”“就是那个保密项目”“哪个保密项目呀?”“就是那个收购×××的保密项目呀”。既然是老外提的,就让老外起吧。
老外起的名字有时实在不合国情,尤其是老外只管起英文名字,全然不顾中文的含义和发音。于是我们有BAKU项目、DAIYA项目、SHARK项目。还有一些含义不错,但读起来太拗口,比如用星座名、希腊众神的名字,全是拉丁语,没人敢读。
领导念不出来项目名字的时候或者一念出来就发现有人在偷笑时,就不太高兴了,就问:这是谁起的名字?怎么弄这么个名?
办事的人这才意识到,就像给孩子起名,总是要请家中的长辈、尊者起,这项目的名字也得领导起呀,这才体现对领导的尊重吗。于是,起名的权力自然就回归到了领导手上。于是我们就有了325、819、101,怎么听都觉得像公安局的大案要案,或者“9.11”之类的事件。
俗话说“赖名好养活”。这个俗理在项目代号上同样适用。那些拥有朴素、通俗、直白代号的项目成功的概率似乎要高一些,在杭州的就叫西湖、在厦门的就叫白鹭、夏天开始的就叫夏天,做航运的就叫远航、做煤层气的就叫火炬。那些被称作长城、长江、辉煌、天山、昆仑的项目,都是一波三折、命运多舛。最可怜的是丰收项目,因为是做粮食油料的,“丰收”无疑是最大的期许,可惜事与愿违。还有幸运项目,其结果无疑是不幸的。
起名字讲究吉利,一些名字一看就似不祥之兆。一个项目叫仙境(英文名字叫Fairyland)。仙境本是凡人幻想的、无法企及之所在。仙境项目果然未能完成。同舟项目,取风雨同舟、同舟共济之意,但总给人飘摇、凄惶的感觉。同舟项目亦未能顺利靠岸。
名字或者真的会影响人的运道,许多人相信改个名字可以转运。刚才提到的同舟项目,后改为“龙成”,最终成龙;仙境项目也改成“凤凰”了,还不知能否重生。当然也有不信这个邪的。昆仑项目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开始又停止,每次都用这个名字,坚决不改,终于在第三次时修成正果。
赵静正在胡思乱想中,会议室里突然一阵骚动。双方的首席谈判人员到场了。所谓的首席谈判人员就是各方职位最高的那个人,最中间的位置就是留给他的。Jupiter公司今天出场的又是秦天。
卖方是一家私募基金。今天是赵静第一次见卖方,之前客户让赵静他们研究了不少上市公司收购、重大资产重组的事情,但没有告诉赵静具体的收购对象和卖方,只是说可能的收购标的是同行业的一个很知名的公司。今天卖方和标的公司才算现了真容。双方人员入座后,先互相介绍了一下。
卖方的首席谈判代表Tony是个香港人,投资银行出来的,是个职业投资人。坐在Tony旁边的女士是卖方的财务总监(CFO)倪佳(Christine)也是香港人,“四大”出来的。还有他们的境内外律师也到场了。因为卖方自身是一家美国资本的私募基金,而标的公司又在中国,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所以他们请了美国律师和中国律师各一家。标的公司是“Whiteboard”,从事广告、新媒体业务。Tony强调,由于标的公司及其管理层是被出售对象,卖方认为在此初级阶段还不适合让标的公司的人介入谈判。因为出售公司是股东的决定、是股东的事情,不需要标的公司这么早介入。因此,今天出席会议的就只有股东方——卖方人士。
Tony介绍完他们那方参会人员后,秦天也介绍了买方的人员,包括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业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法务经理,以及公司聘请的财务顾问、中国律师、会计师和评估师。秦天解释了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中介机构参会,是因为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收购,根据证监会的规定,需要财务顾问制定整体的收购方案、制作收购报告书;需要评估师对收购标的进行评估以确定收购价格;需要会计师对收购标的进行审计出具两年又一期的审计报告;还需要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今天全部的中介机构都到场了。
“和国内的上市公司做交易这么麻烦啊?”Tony半开玩笑的说,一边用探寻的眼光看着他们的中国律师。“是的,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有很多要求。”李律师点点头回应到。赵静冲着李律师赞赏地微笑了一下。这位李律师是赵静以前的同事,后来跳槽去了另外一家律师事务所。以前和赵静关系不错的。赵静看到对方律师是他,就放了些心。和李律至少可以比较有效率、直截了当的沟通,省了双方律师之间无谓的争论和比拼。双方律师虽然各为其主,立场和观点难免有些不同。但是一些基本的逻辑、对事情合法性的基本的判断还是应该一致的,没有必要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作用故意贬损对方或者故意以偏概全地误导自己的客户,给谈判增加难度。碰到自己熟悉的对家律师,过去的同事最好,其次是之前打过交道知道彼此的风格的,可以省不少事。最怕碰到那些没有经验的,又争强好胜、认死理的律师,你得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应对他那些好像有法律依据但在实践中根本行不通的提议。
下面一个环节,就是卖方介绍标的公司的情况。卖方准备了一个PPT,包括了标的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业务板块、主要业务模式,主要客户,以及过去两年主要的财务指标,特别是营业收入、利润情况,以及未来两年的预期。由她们的CFO一边播放一边进行介绍。PPT播放完之后,是买方提问时间。买方的财务顾问和会计师问了很多关于营业收入、成本构成、费用、利润的财务问题。毕竟交易中间老板们最关心的就是标的公司财务指标,这些直接决定收购的价格。律师的问题总是被留在最后的。赵静问了问标的公司的历史沿革、经营资质方面的问题,对方法务人员做了简要的回答。赵静她们一一记下,便于将来和取得的资料进行验证。
接下来就是买方的财务顾问——银花证券公司的柴文辉介绍收购方案设想。赵静她们是直到今天才知道具体的收购对象和卖方。财务顾问显然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这些信息,并且做了些先期研究。“说不定这个交易就是财务顾问牵的线呢。”赵静心想:“回头跟公司打听打听。”这种上市公司并购律师往往是最后进场的机构,最后知道确切信息的人。等律师进场再强调参与各方的保密责任和保密义务的时候,可以说是“黄花菜都凉了”,人家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已经做完了。这样对律师的保护就是,律师尽到了责任,在自己知道这个交易的第一时间就告知自己的客户和其他中介机构要注意保密,不要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再有,就是往往律师进场的时候,上市公司股票已经停牌,律师想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都没有机会。不过这个“大力士项目”我们接触的还算比较早,上市公司股票还没有停牌,还真得和客户以及自己团队的人好好强调一下保密、不泄露内部信息、不进行内幕交易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想到这,赵静转身对着坐在身后的小田耳语了几句,要她今天会后就准备一个有关上市公司收购保密和内幕交易的备忘录,发给客户以及参与这个项目的全体人员。
财务顾问提出的收购方案之前也没给赵静看过。赵静听下来,觉得大体没什么问题,但是方案没有考虑到标的公司是个中外合资企业,卖方是家境外公司这个因素,在具体操作环节和时间安排上还需要调整。卖方的律师也提到了这一点。于是,就安排双方律师就方案提出意见,由财务顾问再修改一稿,发给大家。
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可能是和资本市场相关的交易中最复杂、涉及机构最多的一种。除了买卖双方,还会有上市公司聘请的财务顾问、资产评估师、会计师、律师,有时还有税务顾问;对方一般也会有律师、会计师参与。如果涉及境外主体或者资产,还会增加双方的境外律师。每个机构至少有2人参与到项目中来。所以这种项目开起现场会议来,总是乌泱泱的一大屋子人,联络手册也是厚厚一本,单单记住这些人和他们的角色已是不易了。讨论起问题来,更是七嘴八舌的,没有一个好的会议组织者,会议常常就会陷入冗长、低效的状态。国内的投资银行经常对于国际大投行嗤之以鼻,赵静觉得,不论其人员的个人水平如何,整体而言,国际大投行对会议组织、项目的执行的把控能力还是更胜一筹的。
今天的会议进行的比较有效率,主要归功于Tony和秦天。Tony是国际投行出身,很善于控制会议的节奏,也善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诉求,是个很厉害的谈判对手。秦天主持过他们公司那么的收购兼并,谈判经验也很丰富,而且属于那种不喜欢兜圈子、耍手段的人,但是人又很精明,对方的小伎俩也会很快被他识破。赵静听得出来,Tony和秦天在今天的会议之前一定已经接触过了,彼此对对方的背景、性格、处事风格都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基本上是直奔主题的,没有虚头巴脑的东西。
会议最后,赵静强调了上市公司股票还没有停牌,因此保密工作至关重要,同时也提醒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不要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否则这个收购项目会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难以获得审批通过。“我们今天晚上会发出一个有关保密和内部交易禁止的备忘录给大家。大家看一看,一定要认真严肃对待这件事情。如果在咱们的交易过程中,有发生内幕交易,那么不仅会引起证监会对内幕交易的调查,而且我们的交易也会被搁置。”赵静环视了一下会议室。“对,这一点特别重要。”秦天接过话头,“Tony,我保证我这边的人不会出问题,你得保证你们那边的。要不咱们这个交易可就做不成了。”“我们知道厉害。保密协议大家不是都签了的么?再说,我们是外籍,都开不了A股账户。你们放心吧。”Tony笑呵呵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