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律师看过了吗?”“哦,我们看过了。法律上没有什么问题。”赵静赶紧回答。心里想:今儿秦总怎么这么客气,居然先问律师的意见。“怎么会没有问题呢!我们钱都付出去了,什么都没拿到!这个风险怎么控制!”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了赵静身上。“原来不是客气,是要拿律师撒气啊!”赵静心想。这么多年来,赵静已经习惯面对这种局面了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能让责任落到律师脑袋上,这是首要之务。“没有啊,合同中不是这样约定的。”赵静不紧不慢的解释着,“您看,咱们是先付款,但是款项并不是直接付到对方的,是付到一个银行监管账户。只有当对方把目标公司的股权过户到咱们名下,钱才会从那个监管账户中释放出来,支付给卖方的。对方不把股权过户到咱们名下,对方是拿不到钱的。”“监管账户是怎么回事?”“秦总,这个监管账户就是咱们在银行专门为这次交易开设的一个账户,咱们先把收购款打进这个账户,事先和银行约定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的时候,比如目标公司股权过户到咱们名下,银行就把这个账户中的钱支付到卖方账户中。”不等赵静回答,金蟾证券公司的胡晓华就抢先说起来了。赵静微微一笑。投行的人总是这样,总得想方设法地展示自己的能力。眼看客户要追责的时候绝不会多吭一声,一看气氛缓和了,就抢着表现。
这个胡晓华,赵静认识他七八年了吧。在投行圈里应该算是个老实人,所以提升的很慢。跟他同期的人,早就MD(ManagingDirector,管理董事)了,他才刚刚摆脱千年副总裁VP(VicePresident,副总裁)的帽子,升到了ED(ExecutiveDirector执行董事)。投行的人官衔比谁都大。刚毕业的小朋友一入职是个分析员(Analyst)的抬头,过几天就成了高级分析员(SeniorAnalyst),做完一个项目后就成了VP,这个中文翻译很唬人的叫副总裁,再等一年就升为SeniorVP,资深副总裁。30岁出头就已经是,再往上就是MD了。据说这些头衔是他们从华尔街同行那里学来的。不明就里的人们,一看到他们的头衔敬仰之情便如涛涛江水一般绵绵不绝。
赵静还记得几年前和这个胡晓华一起见秦总的场面。秦天是凤凰公司的副总裁,45岁左右,是当时他们公司最年轻的副总。彼时秦总刚接管他们公司资本运作方面的事情。刘总接过胡晓华的名片,一看头衔也是副总裁,连连赞叹:“胡总真是年轻有为啊!这么年轻就当上副总裁了。比较下来,我们真是不知上进啦…..”大概是因为赵静也在旁边,胡晓华一脸的尴尬,赶忙说:“我们这个不一样。就这么个空头衔。不能给您比。”现在的秦总还是副总裁,只不过他女儿已经在投行工作,也是个VP了。
“法律上律师说没问题,我们就听律师的。那财务上呢?”秦总洪亮的声音把赵静的思绪拽回了会议室。“财务上一直讨论的就是能不能合并报表的事情。”“对,林先生。能合并吗?你们内部讨论有结论了吗?”会计师林普生是个新加坡华人。估计是考虑到国际影响,秦总对这位林先生是最客气的了。
“能不能合并呢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控制这个企业。我们觉得可以合并,但是要满足一些条件的。会计上有一些标准啦,当然我们还要听听律师的意见。”“合并报表是你会计问题吧,问人家律师干吗?”董刚插话道。董刚是凤凰公司财务部的,是他们部门脑子转的最快的。别人总说律师说话最啰嗦,前半句都不用听,重要的部分都在“但是”后面。赵静真心认为律师比会计师强多了,会计师的“但是”比律师多太多,而且永远绕圈子,听了半天也不知其所以然。“林先生,法律上控制的界定和您会计上的界定还是有些不同的,能否合并报表您还是从您的会计准则上判断吧。”赵静和林普生很熟了,知道自己这么说何先生也不会不高兴的。“在这种50:50的股权结构下,合并报表呢要满足这样几个前提:我们要控制董事会,在董事会里占多数席位;我们委派的董事单方就可以形成重要的决定……这些就要麻烦律师在公司章程中写清楚了。”林先生的普通话这些年进步神速,从之前中英混杂、磕磕绊绊的已经进步到完全可以用中文解释专业问题了。“这个我们可以先起草一稿章程,然后请会计师这边看一看是否满足合并报表的要求。”赵静知道这个活是推不掉的,就主动接下来了。“赵律师,那你们这稿章程什么时候能够起草出来?”董刚问道。“周五上午吧。”赵静一边说一边看看了旁边的助手小田。小田心领神会的跟着点了点头。
“现在看起来这交易都没问题了,是不是?”秦总一边说一边用目光扫视着会议室,“晓华,你们也没问题了,是吧?今天有问题都赶紧提出来,今天之后就不准再说这不行那不行的了。现在都没问题了,这个交易如果不成,那我们可得看看到底是哪家中介机构的事情。公司内部各部门还有什么意见吗?”会议室里大概有20人,除了律师、会计师、投行,就是公司法律部、财务部、税务部、人事部的人了。在秦总威严的目光注视下,大家都摇了摇头。“好,既然都没有问题了,就按之前的时间表推进。今天的会就到这。”
秦总说完就站起身来。胡晓华慌忙也站起来,快走两步,在会议室外面的走廊上拦住秦总,小声说“秦总,我们这还有点其他情况想向您单独汇报一下……”“去我办公室谈吧。”秦总甩下这句话,自顾自地大步往前走去。
赵静一边收拾书包冲着桌子对面的刘虹说:“刘律师,我们这两天会再修改一下股权收购合同,还有刚才会上提到的为合并报表需要的标的公司章程。我们做完了发给您看看。您提完意见我们再发给整个项目组吧?”刘虹是公司法律部的。30岁出头了,还没混上个副处,赵静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她。她比赵静小两三岁。但肯定不能叫小刘。好像只有她们法律部老总才叫她小刘。不论她的职务和年龄怎样,她都代表了赵静的客户,律师对客户首先得尊重啊。但是,叫赵女士、赵小姐,又太生分了,也不符合中国人的礼节和习惯。叫刘老师也很别扭。老师的称呼现在是彻底用滥了。早就不限于在学校的老师了。老师这个词反而在政府部门用的特别多。去政府部门办事的人,对于有职务的人,当然是在其姓后面加上职务,比如刘处、张局;像没有职务的人,就一律都称为老师,王老师、李老师。这是个绝好的称呼,彰显了求人办事的恭敬和谦逊,同时保全了政府里普通职员的颜面。赵静没有考证过是谁最先把老师的称呼这样使用的,私底里以为应该是SD人。赵静最早知道这个用法就是吴双一起去省国资委开会。吴双是SD人,算是赵静的导师(Mentor)吧,是赵静进了事务所之后跟着的第一个合伙人。恰到好处的老师称呼帮他们打破了初次见面的尴尬和不知所措。凤凰公司是个国有企业,很多方面仍然承袭了一些政府部门的制度和习惯,但是毕竟不是政府,老师的称呼在他们这并不怎么流行。想来想去,赵静决定称她为“刘律师”。这样既回避她的职务问题,也突出了她专业人士的身份,还表明了我们是同行的惺惺相惜。现在司法考试都统一了,公司法务也是公司内部律师,国外公司法律部的人就称为in-housecounsel(内部律师)。这样一下就拉进了赵静和刘虹的距离。再加上两人居然是老乡,都是JX人。年龄差的也不多,又都是女性。赵静和刘虹在工作关系之外就多了几分亲近。
“赵律师,您写好就发给我吧。周四能发给我吗?咱们讨论下,尽快发给项目组其他成员。”刘虹接过话来。“周四可以的。”赵静爽快的回答。“刘律师,我们先走了,我下面还有一个会呢。”“赵大律师总是这么忙啊!忙着挣大钱!”董刚站在门口调侃道。“哪里去挣大钱?每个项目都像你们一样先干活再付费……不赔钱就不错了!”赵静笑着和他们挥手再见,走进了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