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本奇书名曰《上下策》,如其名这套书分为上下两册。据传说上策保富贵,但是学者无后,下策荣后代,学者一生凄苦。所以大多数人对其都敬而远之,仍旧有不少人在欲望的驱使下对这两本书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甚至终其一生去寻找。
相传这《上下策》原名为《古今纪要》是贞观年间太史局一名中丞所编,此书从编写开始就一直怪事连连,尤其在太宗翻阅此书之后更是有了天灾,并且在同年发生了太子李承乾意图谋反之事。
所以在平息了这场政治风波之后,太宗将所有的怨恨都集中在这本书的身上,不仅将其焚烧,更是鸠杀了编写此书的中丞。
可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那个诅咒依旧围绕在太宗的身边,无奈之下太宗不得不求助于太史令李淳风,于是便有了天下闻名的奇书《推背图》。
至此记载着前朝诸事的《古今纪要》与算演未来的《推背图》皆成书于世,所以当世的人就将其称为《上下策》。讽刺的是这两本书的命运与他们所记载的内容一样,一本归了土,一本则流传于后世,不过关于这两本书的传说却一直没有停过。
由于《推背图》成功预言了女皇掌权与后来的安史之乱,所以这本书在五代之时被人们尊为神书,所以名震天下。而当年与之其名的《古今纪要》则要暗淡许多,到最后干脆被人单称为了《上下策》才有开篇的那些话来。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已经无从考证,不过关于他的传说却一直延续至今。在如今的湖南、贵州、重庆一带依旧流传着各类的关于此书的传闻,由于版本过多,也不逐一来述。可以肯定的是这本书的流行或多或少都与一个职业有关,这个职业就叫做祝由。
这祝由原是上古轩辕黄帝时期的官名,担任此官职的人基本都是当时的社会精英,所以从另外一方面说这祝由之术其实反映着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程度。
而且在医生这个职业诞生以前,古人们大小病事几乎都求于祝由,就连《黄帝内经》对其也有记载,随着民智的开化,以及皇权的更迭,原本高高在上的职业也都随着变革沉沦下来。
在历经千年的发展后,这种奇特的职业虽然没有消失,却演变出两支派系来,一支是承古法画符念咒,另外一支则善用丹药。其中这用丹使药的一支却在明末的时候突然消失,至于什么原因却不得而知。在他们活跃的时候,却留下了些许传说。
说是在五胡乱华期间,在上党附近有一个鲜卑的部落,其中有一对父女,父亲随着将军去了前线,就只剩下女儿孤身一人待在家中。
当年这父亲出征的时候女儿小,转眼几年过去了这女儿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因许久未见父亲的女儿自然是心里着急。
不知道是因为思念成了痴,还是天命使然,这个做女儿的在一次放马的时候,对着马儿说:“马儿啊马儿,别人都有爹,可是我的爹爹不知道在何方啊。”
这马儿听完姑娘的话,自然是不会有所应答,只是继续地低着头吃草,这姑娘也自觉没趣,对着河边打量着自己。虽然说她容貌称不上沉鱼落雁,但也确实是个百里挑一的美人。可能是姑娘兴起,竟然突然起身惦着脚在马儿的耳朵边说上:“马儿啊马儿,你若能将我爹爹给寻回来,我就嫁给你。”
马儿听了仍旧是低头吃草,见马儿这样反应,姑娘在叹了一口气后便继续坐在河边享受这午后的阳光。突然这马儿像发了疯,在一声长啸之后脱缰疾走。
对于鲜卑人而言,骑马打仗乃是家常便饭的事,同样这个姑娘也是有两下子的,正当她准备出手的时候,却看见这马儿似乎变化成了一个白袍地俊生,姑娘以为自己入痴,顿时手中一软,眼睁睁地看着马儿的背影消失于地平线上。
失去一匹马对于部落来说也算是件大事,所以姑娘就被安排在一族的姑婶家居住,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慢慢将此事忘记了。
然而就在一个月圆夜里,姑婶家的院子里突然狂风四作,接着就是马蹄声与嘶鸣声,这番吵闹自然是惊醒了众人,当房门被打开的时候,映入眼前的是一人穿着甲胄骑着白马等在院子的中央。
这女姑娘上前一看,顿时悲喜交加,喜的是这铠甲的肩披上缺了块甲片,所以系绳收紧的时候,会有一个明显的缺口,所以这件甲胄是父亲当年出征时穿着的。只不过现在坐在马背上的那个早已不是人,却已经成了一具骷髅。
看到这里姑娘顿时哭成泪人,而在这个时候一旁的姑婶围了上来,大家一边劝着姑娘,一边将那具尸体从马上拉了下来。
之后没几天就将那老父亲的尸骨给埋了,同时姑娘却开始觉得有些异常,因为那匹马儿总是跟着她,它既不喝水也不吃草,像个人似的跟在她的身后。
起初姑娘沉浸在悲痛之中,这事她自己也没多想,可没过多久族里长辈命它嫁给同部落的一位勇士,才让姑娘突然想起当年的对于马儿的承诺,联系起最近马儿怪异的举动,让姑娘顿时感觉不妙。
但毕竟姑娘也知道,这轻易许诺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所以没有对外人说,但是这事情拖的越久,这马儿就越是奇怪。到最后这马儿甚至跟着姑娘走进房门,如果得到族人的帮助,这马儿是决计不会离开的。
于是乎同样感到奇怪的未婚夫,找了个机会便询问了姑娘,从而得知了事情的始末,可这一听那还得了,天生神力的勇士二话不说,提着砍刀就冲了出去。
结果当天就把那白马给宰了,即使这样还是不能消除那勇士的心头只恨,于是还将白马的皮给剥了下来,由于刚剥下来的马皮有股血腥味,所以未婚夫就将其吊在一棵树旁晾晒,这是对于鲜卑人来说这只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不过这被剥下来的皮虽然始终散发着一股怪味,但实在是漂亮的很,所以这未婚夫打算将这皮交给那位姑娘,让她稍后做做女工将其置办成婚后的用品。
随着结婚日子的临近,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中,过来看望姑娘并送上祝福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是他们每个人都被门前这张白如雪的马皮所吸引,于是便向姑娘询问来由。姑娘本是不愿说的,却又经不起别人的多问,当她将事情的原委一说,众人纷纷摇头表示惋惜。
却有几个顽皮的小娃儿,拿起一旁的马鞭对着这马皮抽了起来,一边抽还一边骂:“你这个不自知的畜生,还想娶人做老婆,落得这剥皮的下场也是活该,活该啊!”场面一下变的混乱起来,那姑娘却也当没事发生,站在一边任由这群小娃儿打闹。
不知道是几个娃儿用劲大了,还是突然吹来的风劲强,只见这马皮突然从挂绳上挣脱飞了起来。远看之下像是脱了缰的天马一下子就扑向了那位姑娘,瞬间将其给卷了起来。
成了球形的马皮却没有停下的意思,一直向前飞着,此时出现的情景就是这白球在前面飞,人群在后面追。那身为勇士的未婚夫虽然射得一手好箭法,此时却拿这皮包肉是半点主意都没有,只能老老实实地在后面跟着跑。
从黄昏跑到了午夜,天空中像是挂着两个月亮,这马皮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追着跑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到最后就只剩下那未婚夫一人,等他反应过来,却发现已经身在一片森林之中迷了路。
好在这马皮也是渐有倦意,突然来了个下沉,挂在一棵桑树上。而那未婚夫却抽出腰间长刀就劈了过去,那刀砍在马皮上却被重重地弹了回来,这让他惊出一身冷汗,同时放出怀中的响箭。
一道红光射向天空,这本是鲜卑族用来御敌的信息,所以不多时几乎全部落的人都聚了过来。
但等他们过来时,却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这棵粗壮的桑树下挂着个巨大的茧,白马裹成的圆球与发出响箭的未婚夫都失去了踪影,有人猜测是在这茧中,于是将其剖了开来却什么也没发现。
不久之后部落里的人发现只要用这棵树上的桑叶来喂蚕,那蚕就会长的很大,有些竟然能有小孩手臂那般大小,所以从这以后部落里的人开始尊这颗树为神树。
然而这事并没有因此而结束,之后有位行商途径此处听到了这则传闻,一下子就起了兴趣,在央求许久之后,总算是见到了神树以及那硕大的蚕茧。眼前的一切,令这位见识颇广的行商啧啧称奇,他在趁人不注意的偷偷带走了一只蚕茧,这也为之后的事情埋下了祸根。
回到家中的行商开始仔细钻研这只蚕蛹,在机缘巧合下还真让他发现了一个秘密,通过这个秘密他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不过奇怪的是,从那之后这个富甲一方的行商就带着他的财富消失的无影无踪,人们只知道当年在吴越边境有过这么一个长着罗锅的祝姓老爷,至于他到底是做什么的,靠什么营生的,却无人知晓。
可以确定的是,曾经有人见过这位祝老爷使用过符文,于是有人便猜测他其实是一位祝由,是因为得到了秘法而遁形,也有人说他是一位道士,那些财富都是他变出来的幻术,可即使如此依旧是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直到那隋末唐初,一名误入山林的年轻人,意外发现了这个宝藏,才让这沉寂在历史长河中的事再次浮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