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处决了淳于长之后,特地去了一趟大司马府,与王根交谈了许久,最终满意地走了出来。
等成帝走后,王根看着一旁汗如雨下的王莽,无声的叹息,声音与前几日相比,更为苍老许多:“巨君,为了王氏的今后,你,去做个了断吧。”
“叔父,那是莽的侄儿,您的从孙甥呢!”王莽看着王根,感叹他的果决,也感叹成帝的狡猾。
王根不怒反笑道:“从孙甥,他的父亲想要谋夺老夫的位置,难道老夫还要认他吗?他一人的命,就能让王氏再多出一位大司马,能让王氏再兴盛数十年,难道不值得吗?”
“叔父……”王莽话音刚出,就被王根打断:“别说了,这件事老夫会替你做了,你到时候去想陛下复命吧。”
王莽一揖到底,然后缓缓退出。
王根口中轻呢道:“陛下还是不放心王家,谦恭是好,但是会遭受君王忌惮,自污,或许也是给你,给王家留一条后路吧。”
很快,王莽就收到了消息,淳于长世子淳于酺被杀死了,所有的指向都是自己。
他闭上双眼,一脸惆怅,最终去向成帝复命了。
当王莽口中说出“淳于酺暴毙”的时候,成帝的脸色极好,他高兴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安葬了吧。”
说完,他看向王莽,一脸和善地说道:“告诉大司马,他的辞呈,朕允了。”
“诺!”王莽轻声说道,随后又听了成帝说了一会就离开了皇宫。
等去了大司马府后,与王根说了成帝的意思,王根有些不舍,有些无奈地说道:“从今以后,老夫就不再是大司马了。”
他看向王莽,轻声道:“今后的王氏,就靠你了。”
“叔父!”王莽扶着王根的手,眼眸中尽是泪痕。
第二日的朝堂之上,成帝正式立下了储君,那就是定陶王刘欣。
中山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满眼都是后悔,就因为信任了淳于长,导致成帝对他的评价那就是“不才”
这两个字打消了他入住东宫的可能。
成帝也看到了刘兴的后悔,于是又封刘兴的舅舅冯参为宜乡侯,增加刘兴万户的食邑,来安慰他。
随后成帝又宣布了曲阳侯王根卸任大司马一职,继承这个职位的不是高平侯王逢时,也不是被贬出长安的成阳候王立,而是年轻一辈的新都侯王莽。
成帝竟然以淳于长事件来增加他的功绩“首发大奸,称其忠直”当然了,这也是与王太后商讨过的,犹豫了许久才决定下来的。
王莽在接受大司马的受封之后,更加的约束自己的门人,同时也聘请了许多玉神推荐的贤良之士担任属官,这些人的名望多是传达到宫内的。
然而对于成帝来说,好景不长,位居丞相的翟方进突然向富平侯张放发起了进宫,连番上奏,请求罢免富平侯的官位,将他遣送回封国。
成帝心中怒了,他推翻了案桌,喝道:“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周围的中黄门全都跪下,请求成帝消除怒火。
没过多久,长信宫中突然来了一位宫女,她朝着成帝行礼后说道:“陛下,太后有请!”
“母后?”成帝眯着眼,皱着眉,冷哼一声就摆架长信宫。
当王太后听到自己多年的老对头定陶太后的孙子当上了储君的时候,心中有着较多的不满,又听见成帝是为了张放才没有子嗣的时候,对张放的不满到达了极致,又在意外之中听见丞相上奏罢免张放的官位时,太后立马派人请来成帝,也准备施压一下。
进了长信宫,转眼就怒气冲冲地离开了,这一夜,成帝无法安眠。
在丞相的复奏下,成帝终于同意了,那一份奏章是含着泪定下来的。
《汉书》中有记载:丞相方进复奏放,上不得已,免放,赐钱五百万,遣就国。
本以为事情已经完结的时候,中山王刘兴突然大病,药石无医,直接归去。
有人传闻,是因为那场储君之争,所导致的。
成帝下诏,子刘衎嗣位,谥号孝,史称“中山孝王”
随后有安然度过了数月,直到绥和二年春,火星与心星相遇,世人迷信,认为不祥,成帝也苦恼万分。
这时候一位名叫贲丽的郎官站了出来,他善于占卜星象,此事有着极高的发言权:“陛下,这是臣子应当承担的责任,而非陛下的过错。”
成帝听后,心中暗道:大善!
于是连忙下旨,责问丞相,并且赐册斥责:“皇帝问丞相:君孔子之虑,孟贲之勇,朕嘉与君同心一意,庶几有成。惟君登位,于今十年,灾害并臻,民被饥饿,加以疾疫溺死,关门牡开,失国守备,盗贼党辈。吏民残贼,殴杀良民,断狱岁岁多前。上书言事,交错道路,怀奸朋党,相为隐蔽,皆亡忠虑,群下凶凶,更相嫉妒,其咎安在?观君之治,无欲辅朕富民便安元元之念。间者郡国谷虽颇熟,百姓不足者尚众,前去城郭,未能尽还,夙夜未尝忘焉。朕惟往时之用,与今一也,百僚用度各有数。君有量多少,一听群下言,用度不足,奏请一切增赋,税城郭堧及园田,过更,算马牛羊,增益盐铁,变更无常。朕既不明,随奏许可,后议者以为不便,制诏下君,君云卖酒醪。后请止,未尽月复奏议令卖酒醪。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无忠固意,将何以辅朕帅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传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欲退君位,尚未忍。君其孰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朕。朕既已改,君其自思,强食慎职。使尚书令赐君上尊酒十石,养牛一,君审外焉。”
翟方进看着这份诏书,想起了自己下属中的李寻前些日子也劝说过自己,又复看了一边诏书,心中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蝼蚁尚且贪生,为人何不惜命?但是,他一生严格按照儒家经典的标准要求别人这样和那样,到头来,没有想到成帝也以孔子去说他的事情,这下,翟方进的脸就挂不住了,当夜就自杀了。
一代通明相,最终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