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哒哒哒……哒哒哒……”“砰、砰、砰……”“轰隆……轰隆……”
战场之上,尘土飞扬,硝烟弥漫,宋义周围不时有国军士兵被鬼子的子弹带走性命。宋义手中的枪不时打出,虽然鬼子的人多但因是冲锋队形,所以即使以宋义的枪法也并不能精准的打中每一个鬼子。战时许多部队都喜欢接收上过战场的老兵,那不仅是因为老兵上过战场见过血,更是因为上过战场的老兵能把所训练的的东西,在再次上战场时发挥三到五成,而接受过训练的新兵却只能把所学发挥一、二成。宋义手中的三十发水连珠子弹,在大规模数千人战争中打中八名鬼子,已属老兵行列。
宋义心里默默的数着所杀的鬼子数,只等完成杀死300名日寇的任务就立即回家去。翁嗡嗡的机械声传来,远处驶来八辆青绿色的坦克,八辆坦克仗着自己体大壳硬在战场上不断肆虐,宋义手中的水连珠早已打光子弹扔掉,而换上了三八步枪。老班长见宋义打枪极准,特命他专打鬼子坦克车上的重机枪手。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三个……
一个个的重机枪手被宋义敲掉,刚刚干掉第四个坦克机枪手的宋义,看着那辆坦克指向自己这里,顿时一惊,向周围的战友大喊一声:“趴下。”急忙一个猛扑向前翻滚卧倒在地。
扑倒在地的宋义只感觉身上压着一个重物,爆炸声在耳边响起,被炸弹冲击波震的天旋地转的宋义,推开压在身上的人影,晃了晃脑袋。摆正歪在脸上的眼镜,辛亏用绳子系在脑袋上不然早不知道飞哪儿去了,宋义
看着一旁身下淌出大滩鲜血的老丁,大惊,一把扶起老丁的上身,看着腰间被炮弹弹片切开的大创口,大叫道:“丁伯,丁伯,你别吓我。老丁,你不能死啊!你儿子在家等你呢!德子还等着你回去呢!”叫着叫着,宋义通红的双眼中滚下了大颗的泪珠。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一个十六岁的半大少年哭的像月子里的娃,脸上因疼痛而微微拧结的老丁,伸出血手,想擦去宋义脸上的泪水,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手,只在宋义脸上胡乱抹了两下,哆嗦着嘴唇,老丁断断续续道:“德子……没了…年前来的家信……要活着…活着。”声音越来越低,渐渐没了气息。
原本哭嚎着的宋义也停了下来,含着泪水定定的看着死去的老丁,他原以为老丁对自己好是因为自己与德子年龄相仿或相貌有些类似,可没想到德子已经死了,老丁竟把自己当成了亲生儿子。从小丧父的宋义本就很珍惜老丁的感情,平时也多愿意听老丁的嘱咐,可没想到老丁竟为他挡了炮弹。
红了眼的宋义一把捡起地上的三八步枪,凭借枪感,以最快的速度打出枪里的子弹。宋义拿出身上的桥夹,再次压上子弹打出,也不再数杀敌数,不再问任务不任务的。宋义只想杀鬼子,杀光鬼子,从此他宋义真正的与鬼子国仇家恨,势不两立。
一个个鬼子倒在宋义的枪下,鬼子越来越近了,已经冲到了阵地前200米,营长史恩华已经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掩护百姓撤退的任务已经达成,不能再往里面投兄弟们的命了。战士们边打边撤,栓子看着还在阵地上不动,对着鬼子打枪的宋义,匍匐到他身边,一把扯住宋义,想要将其拉走,可没想到竟没拽动。栓子忽然看到地上老丁的尸体,一下子明白了平时脾气最宽的宋义此时为什么倔的跟头牛似的。老丁与宋义的关系好全排都知道,可也只有平日与老丁关系很好的栓子才清楚,那关系说是亲如父子也不为过。平日里,有人说老丁坏话,老丁从来都只是笑笑,并不在意。可谁要是说宋义的不好,让老丁听到了,绝对能舍了自己一身老骨头也要把这些老兄弟打的鼻青脸肿,而宋义手里有了好东西,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老丁。
栓子往宋义的脸上就是重重一巴掌,在其耳边大喊道:“丁叔死了,你要活着,活着才能报仇。走啊!”一把拽走了将要掏出石灵手枪的宋义。
队伍撤了,只在水塘,土坪,屋角,菜园里留一一地尸体。
最后看了老丁的尸体一眼,宋义随着队伍边打边撤,此时的他忘记了回家的事,只想痛痛快快的杀鬼子为老丁报仇。此前的宋义杀鬼子虽说有国仇在身,但主要是完成任务、回家的成分居多,可老丁的死狠狠的刺激了宋义。他从没想过这位原先半年不发一次火,发火一次又能倔死的地道农民,就这样死在了这里。
宋义扶着小腿中枪的栓子随着队伍撤退,身后留下了四十多名兄弟,身前就是那位嘴里镶了两颗金牙的史营长。史营长对电报员命令道:“给师部发电,既:报告师部,我乃1131团第三营史恩华部,于今日凌晨五时,在金仙隆遭日军奈良支队两个联队共5000人进攻,敌坦克八辆,轻重机枪若干,双方交火,我部亡四十余人,伤六十余人,此时已将此地百姓撤出,现正往十里外笔架山撤去,请师部指示。”
“营长,师部回电。”
“念”
“史营长,我乃师长覃异之。今日,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陆军、特种兵、海军陆战队计以10万余人,分数路进攻我195师新墙河北岸防线,笔架山草鞋岭迤东大云山,跨临岳边镜,南为沙港,北为油港,山下长岳古道乃日寇进攻长莎必经之路,是我军事前进据点也,形势严峻。笔架山退则一片平原,地势开阔,无险可守。特令,你部在笔架山扼守三天,以迟滞敌军,为我军后续战斗部署调整争取时间。”
“回电,收到,遵命。我部一定守住笔架山三天时间,势与阵地共存亡。”
“是”
“全军加快速度,赶往笔架山草鞋岭”言罢,史恩华也架起一名伤兵,向笔架山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