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焕领来两乘花轿的时候,借口家里有急事,将安丙留了下来。安丙一再向程松告罪,说没法陪宣抚使游玩,但请宣抚使一定尽兴游玩,有什么要求尽管吩咐。程松有了美人陪游,骨头都酥了,哪还在乎有没有安丙陪同,大手一挥说:“你忙你去吧,回头我再找你谈话。”
望着程松左拥右抱,在随从和卫兵的簇拥下远去,安丙心中满是愤懑。朝廷重用这样的人来主持西线北伐事宜,这不是在国际开玩笑吗?这种人拿什么去与金人斗智斗勇?拿老鸨子?拿******有那么一瞬,安丙简直恨不能程松在游玩途中失足掉下山摔死,或者被吴曦派来的死士给刺死。这种人就不应该活在世上,更别说活在四川宣抚使这么重要的位置上了。
可是,这个混球还不能死!不仅不能死,安丙还指望着他能采纳他的建议,整顿西北,钳制吴曦,同心北伐呢。
安丙当然无法放心地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这种人身上,他得另起炉灶,别图良策。
程松整整在山上游玩了一天,安丙也就几乎整整地在二堂呆坐了一天。他想不出自己能有什么别的良法,只好等着和程松一叙。
然而程松却不急于与安丙一叙,傍晚回到酒店,又要安丙山珍海味、酒林肉池地招待他。安丙为官清廉,特别注意个人形象,一年难得下馆子海吃一顿。耗用公帑接待上级更是谨慎,不愿意给百姓留下穷吃海喝的坏印象。因此对程松大摆筵席的要求,从心底里十分抗拒。可是上命难违,不摆显然不行。没办法,他只好叫来陪餐的县令、主簿等人事先说清楚,接待费用按惯例支付,不足的由他个人补齐。
丰盛的宴席,醇厚的美酒,妖娆的女人,早把程松迷醉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安丙原本以为宴席散去,二人可以好好闭门谈谈了,不料程松酒足饭饱之后,只想上床与两个**成就好事,哪里还顾得上和安丙谈国家大事?对他来说,酒醉饭饱之后最大的事,就是和女人干那事!
安丙只好耐着性子先等一晚,次日一早再去拜见。哪知程松因为晚上玩得太过,老骨头被折腾得差不多散了架,浑身酸痛,根本就起不了床。
安丙对这种人几乎彻底失望,懒得再去理睬,干脆回衙安心做自己的本职。不料午饭刚过,程松却带着大队人马闯进了官衙,要兑现他对安丙许下的诺言,和他好好谈谈。
两人在阳光充足的午后,晒着从窗口斜射进来的太阳。安丙从金国的内忧外困谈起,到韩侂胄的北伐意图,边疆将士的军事才能,国内的财政状况等等,最后谈到西北形势。为了让这次谈话起到预期的效果,说服程松提防吴曦,安丙可谓做足了功课。他的条分缕析让程松大以为然。安丙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提醒说:“大人,下官昔日曾在吴挺吴大帅手下办事多年,对而今西北这个吴大帅的性情脾气颇为了解,那可是个常怀不臣之心的人。下官担心,韩丞相的北伐大计,早迟会坏在他手里。大人此去,还望明察,早做预防!”
刚才还对安丙的分析大加赞赏的程松,听了安丙这话却很不以为然。他说:“安大人多虑了!吴门忠烈,别说这西北边境妇孺皆知,就是全国上下,甚至北方的金国人,又有几人不晓的?韩丞相也正是因为吴门两代忠烈,抗击北兵功高,才不顾众人反对,让吴曦返回西北领兵,担当北伐重任。安大人,你所知道的什么不臣之心,莫不是空穴来风?这种中伤上司的话,以后快不要说了!”
安丙见自己说了半天才引出的这句最关键的话,被程松轻描淡写就给化解了,心里颇感难受。他不由想起一些关于程松的小道消息和这两天对程松的观察,心中哀叹,知道多说无益。从短暂的接触中,他已清楚程松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平庸昏聩,毫无战略头脑,更无洞察世事的敏锐眼光。他做一个太平盛世的庸官也许还行,到这乱纷纷凶险无比的西北前线来,以后怎么死都很难说!
话不投机半句多。程松尽到了他礼贤下士的本分,安丙也尽到了他知无不言的职责。话题也就断了,喝过一杯清茶之后,程松起身告辞,并说明天一早启程前往兴元府。程松临别,还不忘向安丙要几只土鸡。他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说是兴州的土鸡养人,他昨晚被两个**差点掏空,需要补一补。
安丙对这种人彻底无语,静看着他离开,恨不能一脚踢飞脚下一只在他面前绕来绕去的土狗。土狗是更夫老万养的,跟安丙还算熟悉。安丙莫名其妙地觉得,程松那老东西,连这只土狗都不如。
安焕实时地来到了安丙身边,就像知道安丙有事会召唤他一样。安丙便朝他使了个眼色说:“去书房。”
二人回前衙,转后宅,进书房。安焕见安丙闷闷不乐,小心地问:“哥,都跟那混球说了些什么?吴曦通敌的事情,跟他说了吗?他怎么说?”
安丙先听了听房外的声音,这才叹口气,摇头说:“吴曦通敌的事,还没来得及说。他根本就不相信吴曦会坏事,说也无益,说了反而可能会落个中伤上司的罪名。”
“这混球什么脑子啊?既然约你长谈,谈了又不听,那还谈个什么劲?还不如把这点时间拿去嫖****安焕愤愤地说。
“安焕,”安丙愁眉紧锁,“不说他了,说说咱们吧。”
“说咱们?咱们有什么好说的?”
“可说的多了!”安丙说,“哥原本指望朝廷能派个人品、学识和才干均足以制衡吴曦的人来当宣抚使,节制其行动,使之不敢轻举妄动。现在看来,咱们是指望不上了。为了咱们的身家性命和国家安危,咱们得另做打算才行。”
“哥,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吧?那吴曦不是都没把咱们怎么样嘛!”安焕有些不以为然。
“你知道什么!”安丙不满地说,“哥要是料得没错,姚淮源到北边去,一定是跟金主见面去了。如果吴曦真跟金国人勾搭上,那么朝廷下诏北伐时,西路吴曦一定会按兵不动,金国人没有西顾之忧,必将倾全力迎敌我东路军。单纯从军事角度讲,东路军根本就不可能胜得过金国军队。”
“也许韩丞相会采取不宣而战,突袭金国呢。金国人没有准备,必然会吃败仗,毕竟咱们准备这么久了。”安焕不无侥幸地说。
安丙却冷笑连连:“安焕,说你傻吧,你居然晓得韩丞相会不宣而战搞突然袭击;说你聪明吧,又忘了姚淮源北去的事。这种邀功请赏,卖主求荣的情报,吴曦能不事先通报?韩丞相事机不秘,金国人应该早就有准备了!”
“这,还真有些麻烦!”安焕也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麻烦的事情还在后头!”安丙忧虑地说,“如果东路北伐军失利,金国人必然大举南下,逼我朝与之签订城下之盟。而西北吴曦,也一定会有不利国家的行动!”
“什么行动?”
“年前那封密函里不是都说了嘛?依附金国,脱离大宋,称王蜀中!”
“不会真有那么一天吧?”
“必然会有那么一天!”
“为什么你这么肯定?”
“因为程某人根本就约束不了吴某人!姓程的是个什么东西,这两天你也看见了!我真不明白,韩丞相在朝廷争斗中大刀阔斧,所向披靡,手段何等犀利,眼光何等老到。为何在北伐这件大事上,用人却如此糊涂?他难道把程松安排来只是为了升他个官当,却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吴曦身上?”
“应该就是这样!”安焕说。
“这岂不太可怕了?”安丙感到浑身一阵寒意。
“咱们该怎么办?”安焕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这会儿竟然也有了怕的感觉。
“安焕,哥有个想法。”安丙凑近安焕耳朵,低声说,“西北民风剽悍,民间不乏正义之士和武功高强之徒。你一向在江湖行走,替哥多物色点敢死之士,咱们说不定啥时候就用上了。”
“这个没问题!只是这样一来,愚弟就不能随时跟随在哥身边了。”
“没关系!相信哥的能耐,就算你不在哥身边,也没人能把哥怎样!”安丙说。
“那愚弟明天就出发?”
“不,今天就出发,不要给群芳留下套取情报的机会。”
“哥,有那个女人在身边,迟早是个祸事,依愚弟的意思——”
“住嘴!”安丙不快地说,“安焕,哥就是死在她手里都毫无怨言!以后不许再说你那背时的意思了!”
安焕耸了耸肩,苦笑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