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爱觉得自己的阅读不能只局限于战争、爱情等一类的题材了。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当初出于私心,公公买来的胎教磁带因录制鲁迅内容而被她强行覆盖了,这个缺失必须弥补。于是,她问公公:“爸爸,市面上有哪些适合年轻的妈妈看的书籍?”
李政一听,乐得合不拢嘴,媳妇在谋划怎么教育小孙子了,他哪敢耽误?想了想说:“我考虑一下,然后再给你列个书单。”
李政在哲学领域颇有建树,但对哪些图书适合年轻的妈妈们阅读,不是很了解。于是,他在办公室拨通了邓竹的电话。
“老邓,请帮我家媳妇列个书单!”
“重点指向哪方面呢?”
“年轻的妈妈怎样影响、教育孩子的书。”
电话那头的邓教授,沉思了片刻,说:“有几本苏联读物可以看一看!像《米嘉的幸福》《家庭会议》《鸟兽和它的娃娃》之类的书籍,内容不错。”
“国内的有哪些呢?”
“国内也有一些比较好的儿童读物,像《大橹的故事》《铃铛再也不响》《拴柱和铁蛋》《侦察小英雄郭滴海》等等。”
“好的,谢谢你,老邓!哪天有空请你到我家来喝两杯。”
李政放下电话,把这些图书的名称一一记在了一张纸片上。那天,他提前了一点时间下了班,到SH市新华书店去了一趟。结果只买到了《鸟兽和它的娃娃》。他问营业员那些图书什么时候再上架。得到的回答是,有年代无日子,今后,会不会来,都不好说。
媳妇需要的图书买不到,李政不是个心思,他不相信偌大一个SH市,买不来这几本图书。
一个星期天,李政带上几个馒头作为干粮,骑着单车,把申城几个主要的新华书店逛了一下,“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买齐了这些图书。
公公为这些图书逛了小半个SH市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邱爱。她觉得如果不好好地消化这些图书的内容,对不起公公。于是,她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并开始尝试写读后感。刚写读后感时,前言不搭后语,标点符号、遣词造句等等都有问题,有的地方问题还很大。李子不厌其烦地帮她修改。
在这些图书中,邱爱对其中的一本读物,印象特别深刻,它是《米嘉的幸福》。该书是从俄罗斯著名作家蒲宁的小说《米嘉之恋》改编而来的。
她读完了《米嘉的幸福》之后,觉得不过瘾,又请求公公买来了《米嘉之恋》。她是流着泪读完这本书的。
米嘉和卡佳原先有着纯洁的爱情,卡佳爱着米嘉,米嘉更爱着卡佳。恋人之间如果有第三者插足,那么这种爱能否持久?这对恋爱双方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卡佳热爱艺术,这本身不是错,但爱艺术难道就一定要爱上戏剧学校的校长?每次彩排节目,校长和卡佳之间黏糊糊的样子,米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有时会产生醋意……。当初小英和李子接触的时候,邱爱也同样有醋意,和米嘉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所不及。
米嘉为了让自己的眼睛清净一些,选择了躲避,他从莫斯科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沙霍夫斯科耶庄园里的丁香花、白桦林;故乡的黄昏、田野、明月、河流……慰藉着米嘉因爱情而受伤的心灵。在故乡的那一段时光里,他是幸福的。
但是,米嘉幸福的感觉伴随着一个期待,时而强烈,时而寡淡。他天天都在盼望着卡佳的来信,可是,等了一天又一天,等了一季又一季。他每次满怀渴望去邮局,可总是失望而归。这心情像不像李子在驴子坡村时期待李莉的来信一样呢?邱爱不好下结论,但她坚信这种失望和焦虑,李子肯定有过,尽管现在问起来,李子不一定会承认。
米嘉在乡村的时候,有几个女人走近了他的身旁,比如,松咯、阿莲嘉。他与她们甚至都有过身体的接触,但米嘉丝毫没有感觉到兴奋和愉悦,因为他的心中只有卡佳,他祈求卡佳离那个动机不纯的校长远些、远些、再远些!祈求她能从莫斯科来到沙霍夫斯科耶村!
千等万等,卡佳的回信来了。信的内容是:“亲爱的米嘉,我有对不起您的地方,请原谅吧!恳请您忘掉过去的一切!我不好,是坏人,是堕落的人,配不上您,但我热爱艺术!命运已定,决心已下,我要走了。您会明白我和谁一起走的……”
米嘉在风雨之夜,把这封信看了上百遍,最后饮弹而亡了。邱爱对米嘉为卡佳的负心而殉情,感到痛心和惋惜。她认为,对一个已经堕落的女人,哪怕曾经多么地相爱,也没有为她去死的必要。她忽而想起在驴子坡村时,渔业村一对恋人因双方父母的极力反对而双双殉情的事。这两个人是为了爱一起去了天堂,一起来,一起走,这死的多少还有点价值。
邱爱问自己:如果李子最终是和李莉牵手,她会不会像米嘉一样去死?她似乎也不能解答这个疑问,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如果会,那么李子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不会,那她为何义无反顾地一口拒绝方青的殷殷爱意呢?
邱爱读作品,把作品中的故事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读,由此而产生的思考尽管有些牵强附会,但谁能否认这不是阅读作品的一种好方式吗?
邱爱把阅读《米嘉之恋》的读书笔记送给邓竹修改,这位大牌教授为她的进步喜极而泣。她从目不识丁的农村少妇到能基本看懂外国作品,这是一个奇迹啊!
邓竹曾经对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成就有过质疑:他认为齐白石少年仅仅跟随祖父读了几年的书,后来因家贫而做起了木匠,五十多岁时才开始学绘画,最后,居然成了世界级的大画家。现在他一点都不怀疑了,因为邱爱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一个人后天的努力与成才的关系。
邱爱虽然还算不上是一个人才,但她从最初看书把书抓倒了,到现在能读懂一些中外文学作品了,这难道不是很大的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