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古地,不知起源,不知终结,但古有相传,天地动荡妖魔现,百世大劫恶鬼出。
不知其名者,无知无畏;知其名者,且做一笑谈。武者、道者,修身、修道,掌运势,把命脉,跳出轮回始明心见性。对于妖魔鬼怪,更多的是见怪不怪,甚至更有喜闻乐见,拔剑斩妖除魔卫道获功德。
然而,叶秋明白,阴山之地,不同寻常之地,是真正的人间禁地。甚至古籍之中,先人猜测极有可能涉及宇宙洪荒、天外奥妙。
人,自生而明道、仰望天空的那一刻起,瑰丽的星空便映入眼中、心中。
崇拜、畏惧。
只是天地之间多凶险,未知之中多艰难。
时至今日,涉及到天外天的,叶秋只知一人,那便是前朝国师、当朝先生。
深吸一口气,叶秋脸色沉重,冷冷的道:“这与白狐有何关系。”
心中虽有猜测,但还是希望阎罗说的明白。剑神也是人,若能避免很多麻烦,自然也是十分愿意。只可惜…
“尊者身死,金身消散,自此阴山再无抵抗之力。”阎罗神色惆怅的看着眼前的图,“但此处是我族生养之地、存世之根,不能弃、不敢弃、不愿弃。”
“地府传承,天地气运所钟,有大功德于众生。天授重器,六道轮回盘,阴司阎罗令,地府印鉴,判官笔。以此四器为阵眼,以四位道境尊者为引,辅以周天之数的鬼族高手,不下镇族之阵,封渊锁喉,困天锁地。”
阎罗漠然的看着叶秋,“然而白狐将判官杀死了,判官笔被盗走了。”
叶秋沉默。剑心通明,当知阎罗所言非虚。
眼前的阎罗是道境尊者、甚至是得道强者,叶秋早有感觉;剑者锋芒,战力非凡,更何况叶秋被尊为剑神,纵然此刻身上有伤,也丝毫不惧。
而对于阎罗所言地府的另外四位道境尊者,叶秋也并不意外。纵然遭遇大劫,但若是真的只剩下一位阎罗尊者,未免也太过寒掺。
只是白狐,为何要盗取判官笔?
叶秋看着阎罗,眼神之中充满疑问,“为什么?”
问的突兀,可是阎罗却是明白。
为什么?白狐生于鬼族,受鬼族栽培,为年轻一代的翘楚,为什么会置鬼族安危于不顾,盗取判官笔?鬼族大阵,号称镇族,自然不可能只会对外强势、对内毫无保护,为什么白狐竟然能够旁若无人的走进去?山神庙前,判官不堪一击,只因此判官非彼判官,能够执掌鬼族重器之人,必然是道境尊者,白狐最多不过半步道境的实力,如何能够杀手握重器、占尽地利的判官呢?
叶秋不懂。
“我不知道。”许久之后,大堂之中响起回话。声音绕梁,充满惆怅与无奈。
“白狐因果,我来承担。”叶秋道。
“如何承担。”阎罗冷笑,嘴角带着一丝不屑。
看着图,整理了一下衣冠,叶秋慨然前行。一步向前,竟是诡异的踏入图中。
画如深渊。瞬间仿佛闯入光怪陆离的红尘之中一般,五颜六色,斑斓成景。
有江山如画,青山绿水,天蓝云白;有美人如花,倾城之貌,沉鱼之色;有百态众生,善恶到头,生老病死…
到最后,有三百六十五尊鬼神般人物,矗立天地间,身与天齐,只手遮天;有三尊道者,跌迦而坐,气息平和,却仿佛世界中心,分立东方、西方、北方,目光如炬,紧盯南方。
南方,昔日判官镇守之地;判官死后,判官笔失踪,地府一时之间再无余力派人驻守,成为大阵的致命破绽。随着时间前移,更隐约能够听到有莫名吼叫声传出。
声音既然能够传出,显然通道也有可能随时被攻破。
阵破之日,已然不远。
此时此刻,不论是阵中镇守之人,还是阎罗,都被那已然走入画中、阵中的一袭白衣吸引。
步伐平稳,神色坦然,仿佛毫无察觉的走向南方,甚至未做片刻停留、犹豫的走进深渊。
“舍身入深渊,一力镇鬼妖。叶秋不死,妖鬼不出。”
阎罗看着逐渐消失的白衣身影,原本挺拔的身躯突然变得佝偻,喃喃的道,“陛下,我等是不是做错了?”
神色间第一次出现迷茫之色。
“不,我们没错。”不知何时,阎罗身旁出现一道苍老的身影,赫然是茶楼之中的说书老者。
只是当初的说书人,此刻头戴皇冠,腰缠玉带,是为鬼中之帝、道中之圣。
半步合道,尊者鬼帝。
“这是白狐的命,也是叶秋的命。轮回交缠,至死方休。”
“若说有错,那么错的便是这天,这地,这轮回。”
冰冷无情的声音传出。
久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