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书店,我喜欢特意关注一下女作家,而中国的女作家,当代的言情或者似乎格调少许过关的确有,却也寥寥。好在买好了一套张爱玲全集,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本,但是基本都看过电影或上学之前读过,在少女求偶时代饥渴夜读爱玲书可是一口气读完,谈及思想性,空濛理想与现实之间隔阂人生无奈的岁月里的寂寥感实在觉得宿命和庄周的中国的洗礼中寻不到自我。
那么寻求人生之所思,人为何会空虚或者会在生活满足饱食状态里尤为突出精神状态呢,如现在的年龄继续读张爱玲和三毛,那是根本找不到丝毫人生答案的。
有时读读外国女作家谈谈思想,少些情爱和骚怨更觉得痛快,人生的三个境界,先懵懂,随后求知求欲,最后顺达看破回归本性的平和。翻看一下美国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真的不错,也是一种洗涤平凡固执的小家碧玉感是非常好的灵魂救赎。
汉娜·阿伦特生卒于1906年--1975年,是20世纪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她求学期间攻读哲学,她1941年来到美国定居,1954年以后来到美国加尼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等好多著名大学开办讲座,曾经担任过芝加哥大学的教授。
《精神生活》是汉娜最著名的哲学著作。我平庸的脑涡里是无法真实理解汉娜的,但是我尊敬聪慧的女性,女性聪明尤其思想性聪敏有时要比男人更具有说服力,汉娜在书中提到的柏拉图,海德格尔和康德等等,一个慧敏的女性穿梭在世界精神历史的时代里与这些全世界思想最复杂的男人为伍,真感到人生视野的漩涡确实作为人,在一生里仅仅拘禁在吃喝拉撒睡是一种浪费,读书,做一个读者尤为重要,一个人可平庸但不能庸碌的平庸的扑倒下去,汉娜是一位旁征博引家,她读了太多的书,一个人头脑里有了绝大多数聪明者的思想,又能从思想家云集的思虑里涤荡出最终自己的响彻灵魂的独具的思想性是读出了道理,走出了自己的园囿,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一个人的有为从来不多于他的无为
一个人的孤独从来不少于他独自一个人时的孤独
--------加图
汉娜说:思维以沉思为目的,并以沉思告终,沉思不是一种主动状态,而是一种被动状态,这就是精神生活的支撑点。
是的,汉娜先生,精神生活,我们都需要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