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向他投来了橄榄枝,公司主营包装机械的,需要招一名从事进出口销售业务的人员,入职一年后上“三险”,试用期期间工资每月1000元,产品主要销往西亚、中东地区。
公司前景尚好,专业也很对口,基本保证还算齐全,唯一让人犹豫的,便是离家有些远,几乎到了鸟不拉屎的荒山野岭,不能每天回家,需要住在公司里,综合条件还算差强人意。以目前这个情况,廖启望实在没有挑三拣四的资本了,当接到入职通知的时候,他还是手舞足蹈地兴奋了好一阵。
抱着大干一场的信念廖启望进入了这家生产包装机械的公司,生产型企业与贸易公司就是不一样,有车间,有厂房,占地面积相当于几个贸易公司,不过,这家包装企业也就剩下个大了。办公室是一间间小平房,厕所是那种夏天苍蝇脸上叮,冬天会结冰夏天的旱厕,宿舍更加惨不忍睹,小平房一间间,房头竖着一个水管子,里面没有洗浴的地方,也没有厕所,屋里放着一张床,还没有暖气,这一幕幕顿时将生活水平拉回到五六十年代,心里凉飕飕的——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尽管心里翻江倒海,脸上依旧是如沐春风,廖启望不想给带着自己参观企业的副总经理留下“嫌贫爱富”的不良印象。
毕竟不是来这里养老的,外部环境即使再不尽人意,也可以忽略不计,这里有那么多的员工一直死心塌地在这里工作着,一百多口子人呢,过分的挑三拣四并不是一个刚毕业大学生应该做的,这个时候要记住,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在没有具备谈条件的资本时,切勿求全责备,因为这是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所见所闻所知所感都是资本,过于苛责外部条件,就会丧失积累的机会——说白了,又得失业。
廖启望咬咬牙,又跺了跺脚,平复了内心的波澜,安心坐在电脑前面,开始梦寐以求的进出口外贸的工作。
这是一家比较成熟的企业,除了陈旧的设备,简陋的厂房,寒酸的宿舍,业务领域也是开发得比较彻底的。这种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包装机械,基本不能进入欧美市场,当然日韩更是不要的,主要面向国内销售,但是西亚地区的部分国家也会青睐这种“物美价廉”的商品,愿意千里迢迢从中国进口这种设备,转手就能挣大把钞票。国内销售的渠道有很多,国内展会、网络宣传、上门推销……销售策略不胜枚举;而国外销售的途径相较而言要单一得多,最主要的途径还是通过国际性展会,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广交会,即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这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展会,那架势堪比大学招聘会,人声鼎沸,川流不息啊。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大型国际性电子商务平台,比如亚马逊、阿里巴巴、专业性的行业网站等等,但这种成功的概率相对于展会要小得多,毕竟是在千里之外,这facetoface的时候,还能做出不要face的事呢,何况虚拟世界里,对方有没有face可能都需要鉴定仔细。
刚入职的廖启望只是先了解一下大体的业务流程,下午就被部门经理晶晶姐安排到车间学习专业知识了。
学什么,廖启望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晶晶姐一句,你先去车间学习学习吧,预计得一个月。学什么?晶晶姐微微一笑,所有。
带着一个讳莫如深的答案,廖启望走进车间,东瞅瞅,西望望,车间的工人老少各异,上至已退休,下到未成年,参差不齐,形色各异,善于交际的他很快就与朴实的工人阶级打成一片,大家开玩笑似的打赌——赌注就是他能在这里待多久,有人说仨月,也有人说半年,还有人说一年的,甚至有说一个月的,他不明就里,问为什么这么说。有的人含笑不语,有的人唉声叹气,突然大家作鸟兽散,他发现副总经理正瞪着明晃晃的一双小眼睛,盯着这群人。
副总经理提醒廖启望好好学知识,转身告诉这里的工人们,好好干,别没事瞎嘞嘞。
年长的工人低头不语,几个年轻的工人偷着撇了撇嘴,吹起了口哨,廖启望蹲在一位负责组装机械的老师傅旁边,佯装学习,见副总离开车间后,偷偷询问为什么大家打这样的赌。
老师傅边干活边给廖启望讲解了这里的过往曾经。原来这里来过很多大学生,但是基本都是走马观花式,来了,没干几天就走了,然后副总就去人才市场摆摊招人,招进的新人也是糊弄几天就走,根本留不住。至于具体原因,老师傅只是说,厂子位置偏,工资待遇一般,能有几个大学生真心想留在这种地方长干的。企业撑到现在,一是老板有几个固定的客户源,都是当年跑业务的时候积累的人脉;二是尽管大学生来来走走已是司空见惯,但是晶晶姐却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只要有她在,那些出口业务基本没什么问题,至于老板如何“稳”住晶晶姐,老师傅没有多说,只是“讳莫如深”地笑了笑……
经过一天的“学习”,廖启望总结了几点“心得”。第一,这个公司的都喜欢“讳莫如深”——讳莫如深地提问,讳莫如深地回答,讳莫如深地交代工作;第二,这一个铁打的营盘,而大学生们都是流水的兵,人来人往,已经是家常便饭了;第三,这平房宿舍的隔音实在是不好,隔壁两口子已经折腾半个多小时了,哼哼呀呀搅得他实在无法酣然入睡。
总而言之,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都让他百感交集的,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重重地叹了口气,出乎意料的是,隔壁竟“讳莫如深”地随之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