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5900000020

第20章 影子戏

一吊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主要是重量,放在一起,就是十几斤,沉的要死。

顾黄氏立即便问:“这是多少钱?”

顾益笑了笑,“整整一吊。”

顾黄氏心中担心,接着问:“哪儿来的?”

“当然是挣的。”顾益回答。

顾黄氏哪里肯信,责斥道:“臭小子,又来哄你老娘,快说,到底是哪儿来的?”

也难怪她不信,顾益这个年龄,没什么手艺的话,想找个活干,还真不容易,古代力气活最便宜,要是给人做学徒,白给人家干活不说,还不管饭。像周小乙一样,老老实实跑个堂,辛辛苦苦干上两个月,说不定能够攒下一吊钱。

顾黄氏给人做针线,一个月才七八百文,这自己儿子早上出去,晚上回来,一天的光阴,就挣回一吊钱,让她怎么肯信?

顾益见他老娘不信,再次笑笑,“老娘,我要是说偷来的,你信不?”

“偷来的?小兔崽子,又来胡说八道了,你倒是再偷一个试试。”顾黄氏听她儿子这么说,反而相信是挣回来的了,不为别的,主要是那一袋钱都是铜钱啊,要是银子,一两银子,就那么一小块,你随手拿走了,别人还有可能不知道。十几斤铜钱,放在一起就是一大坨,当着别人的面,要是这都能偷的出来,只除非别人是瞎子。

当下又问:“怎么挣来的?”

顾益道:“给人放影子戏,收来的凳子钱。”

顾黄氏没听出区别,还以为是皮影戏,不相信的道:“放个皮影戏,就能挣这么多钱?”

在古代,不管是玩皮影戏的、耍口技的、耍猴玩把戏的,还是玩杂技的、唱戏的,其实都属于街头艺人的一种。

唱戏的这种,在大城市里面,还有可能有个戏园子什么的。小县城里面,看戏的人少,通常就只有戏班子,没有戏园子。

没有戏园子,也就是唱戏场所不固定。通常都是逢年过节、又或者谁家有喜事、发丧事、祝寿、祭祖这一类的大事情,才会请几个戏班子,唱几场大戏。也只有这些时候,才能挣几个钱,平常的时候,也就是闲着,不愿闲着,那就只能下乡唱戏。

至于玩杂耍的、耍猴戏的、玩杂技的,更是连唱戏的都不如,戏园子那是不要想了,甚至人家逢年过节、祝寿祭祖,都不一定会请这些行当过去。通常也就是在街头卖个艺,观众看的高兴了,打个赏什么的,靠着这个过活。也有耍完之后,挨家挨户串粮食的。当然,还有那种卖武的,顺便卖个跌打药,玩杂技的,顺便卖个蛇药、虫蚁药、一场杂耍下来,能够挣到几十个钱,就是大收获了。

至于一天一吊钱,就算是发丧、成亲,在这小县城里面,七八个人的戏班子,被人请去唱一天,都未必能有这么多钱。

这些行当的收入是很低的,绝大多数都是副业。因此也难怪顾黄氏听说是放影子戏挣的,会心存质疑。

“老娘,不是皮影戏,是影子戏。”顾益连忙纠正。

顾黄氏听了疑惑道:“怎么?这影子戏和皮影戏还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了。”顾益笑着道:“影子戏是影子戏,皮影戏是皮影戏。”

顾黄氏这次是真的好奇了,“什么样的影子戏?你从哪里学来的?放给我看看。”

“这个……”顾益闻言立即犹豫起来,他倒不是怕顾黄氏知道自己的那台电脑。自己放电视给别人看,十里八乡的,早晚每个人都会知道,因此他也没打算瞒他老娘。

就算让顾黄氏见了,问起电脑是从哪里来的,大不了编个理由,就说是一个跛脚道士和一个癞头和尚送的好了。

电脑已经在自己手里了,那就是已成定局的事实。再加上明显别人家谁家都没有,便不可能是偷来的。

顾黄氏作为一个母亲,儿子既不是偷的,又不是抢的,除了接受自己儿子所说的这个理由之外,还能怎么怀疑?难道还能把电脑扔了、砸了?那可是自己儿子吃饭的东西,凭空多了一个聚宝盆,还舍得不要?

至于幻想儿子是穿越过来的,被妖魔附体了。大宋朝的幻想家的想象力,有这么丰富么?更不用说顾黄氏还是个大字不识、头脑简单的普通妇女。多半儿子告诉了她之后,她除了跟着开心之外,只会求神拜佛、祈祷祖宗保佑。古代人可是很迷信的,所谓的癞头和尚和跛脚道士,更是有可能被她当成神仙。

眼下唯一的问题却是:那台电脑还在商城里面放着呢,难道当着老娘的面拿出来?要真的这么拿出来,会不会吓到她?

顾益寻思了一下,还是决定不要拿出来的好,笑了一笑,对她老娘道:“老娘,要有工具,才能放影子戏,工具放在铺子里面,忘了带回来了。以后有时间,再单独放给你看吧。”

“也好。”顾黄氏倒没怀疑,反而有些担心,“放在铁匠铺子里面,不要让人偷了去。”

“不要紧,我藏起来了,别人发现不了的。”顾益回应道。

“那还好。”顾黄氏松了口气,低头看了一眼袋子里的铜钱,随后又一脸欢喜的望着自己儿子,“一天下来,就挣了一吊钱,有了这项营生,就算没了你老娘,你也饿不着了。你那死鬼老子知道之后,在地底下,都不知该多么开心呢。”

“那倒是。”顾益先生附和着说了一句,接着又道:“老娘,谁跟你说今天挣了一吊钱?”

顾黄氏闻言一愣,低头又向手里的袋子瞧瞧,还顺手掂了掂,奇道:“难道没有一吊?我感觉差不多啊,是九百钱,还是八百钱?”

顾益忙道:“老娘,袋子里的,的确正好是一吊钱。”

顾黄氏抢白道:“死小子,正好是一吊钱,你还瞎说?一惊一乍的,吓了你老娘一跳,我还以为少了一百文呢。”

说着拍了拍胸口,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老娘,我说的又不是袋子里的。”顾益看到他老娘的样子,忍不住脸上露出笑容。

倒不是她老娘小气,娘儿俩苦日子过的久了,顾益没手艺,靠着他老娘一个给人家做针线帮活,等闲难得有几个闲钱,好不容易拿到几个钱,都舍不得把一个钱掰成两半花。这种情况下,把钱看的重些,也在情理之中。

“不是袋子里的,那是哪儿的?”顾黄氏心中疑惑,连忙又问。

“老娘,你瞧。”顾益说着,将身上的几块碎银子取了出来。这些碎银子,合起来总共是六两,折合成铜钱,那就是六吊钱。

顾黄氏看到银子,眼睛都直了,失声道:“银子!这么多!”

也难怪她会这么惊讶,在中国古代,市场上流通的,一直都是铜钱。黄金和白银,倒是很少流通。

黄金和白银相比,白银更加常见一些。但是一般的人家,除了少部分富户之外,花钱都是用铜钱。一来铜钱花起来方便,二来银子大小不等、成色不同,价值便不容易定。再加上每一次使用都要用等子称,等子和等子之间,也未必一样,有可能一块银子,用你家的等子称一下,是一两一钱,到他家去买东西,一称却成了一两。

普通的老百姓没什么钱,一钱银子的损耗,就是一百文,有几户损失的起?因此就算有了银子,普通的老百姓也会拿着银子到钱庄里面兑换成铜钱,拿铜钱去买东西。

用铜钱买,虽然沉了一些。但是官铸的铜钱,在当十钱、当百钱出现之前,一文就是一个铜板,不用担心被人坑,也不用担心坑了人,算起账来,十分方便。

只有那种十分有钱的富户,钱太多了,才会把铜钱换成白银或者黄金,私铸成一两、五两,或者五两、十两的锭子又或元宝。

这种铸成锭子或者元宝的情况,不是用来花的,而是用来贮藏的。要是真的用得着花这些钱,除了一些大型交易之外,一般的花钱,还会重新换成铜钱,再拿着铜钱到市场上去花。

以顾益他家里的情况,和他老娘两个,本身就没有什么钱,甚至连铜钱都没有多少,就更不用谈将铜钱换成金子、银子拿来贮藏了,那是真正的大户、富户才做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顾黄氏一看到六两银子,就这么吃惊的原因。这么多的银子,她倒见过,却是在别人手里,自己手里,何曾一下子拿过这么多银子?

每个月给人做针线,散月钱的时候,人家给的倒是银子,但拿到手里之后,就直接去钱庄串成铜钱了。一个月七八百钱,娘儿俩花,月底下来,能剩下几个?

顾益微微一哂,笑道:“六两银子而已。”

“六两,你还而已?”顾黄氏白了他一眼,又道:“让我看看,你老娘我长这么大,除了你那死鬼老子下聘的时候,还没一次性摸过这么多银子呢。”

顾益便把几块碎银子交到顾黄氏手里,顾黄氏一块一块的拿起来,凑到灯火下面看成色,看了一会,才突然想起什么,“这些银子,也是你今天挣的?”

“可不是么?老娘,你是没有见到,今天晚上,咱家铺子门前去了那么多人,聚在那儿看我放影子戏,都快成了人山人海了,这还是头一天,很多人不知道,等以后知道的人多了,人还会更多。”顾益想起现场的情景,眉飞色舞的道。

——————

PS:感谢书友121118232916759的打赏,求收藏推荐

同类推荐
  • 传道侠之霸先道人

    传道侠之霸先道人

    徐谨来到明朝嘉靖年间,号称霸先道人,以十年寿命为代价守护历史。徐谨要帮戚继光练兵,帮胡宗宪种田,帮徐阶高拱张居正倒严,集大明两京十三省之力抗倭。面对已经被“改变者”点了科技树的倭寇,徐谨传道授业,借来乾坤正法,迎战抢先一步出现的日本长矛党、排枪党。传道可霸,侠义为先,孤身传道侠,世间侠道传。注:笔名:黑眼兔书名:《传道侠》因为创世的笔名和书名均被用了,不得不把“霸先”加上去。
  • 盛世不祥人

    盛世不祥人

    江湖之大,容不下一颗心,文坛之盛,存不下一张嘴,庙堂之高,站不下一缕魂……繁华盛世,百花争鸣,英才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谁还记得,江湖之上那泛起过一点浪花的人?他是不祥人,他远走江湖,走近庙堂,点缀文坛,最终何处是归宿?
  • 一本看懂中国史

    一本看懂中国史

    历史是一部书卷,记录的是王朝的兴衰,写下的是将相的勇懦;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忠奸善恶,照出成败兴亡;历史是一面筛子,筛除的是枯木朽枝,留下的是粲花之精。哪怕当时他是多么的风光无限、名闻天下,在历史的网眼里,他也只是一颗无足轻重的尘埃,无声无息地淡化在岁月的长河里。也许他一世清贫、两袖清风,但在历史的网眼里,他却变得分量十足、光彩夺目。所以说,读史使人明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原非一本书籍所能详尽囊括其中。那么,如何能够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中国的历史有所了解,清晰地掌握历史,并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兴趣,成为编纂本书的出发点。
  • 史记(第八卷)

    史记(第八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 汉初三杰之韩信

    汉初三杰之韩信

    在秦末汉初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秦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而我们的主人公——韩信,由一介平民,靠着自己的才华不断奋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先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进取关中;而后在京索大败楚军;独当一面率军下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最后统雄师百万,十面埋伏,逼得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可谓是功高震主、封无可封!之后,韩信却又如何落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悲惨下场,最后又是被吕后诛杀,灭其三族。本书将围绕着韩信一生的起落,来讲述这位大汉的一代名将,中国军事史上的“战神”。
热门推荐
  • 一锦一瑟

    一锦一瑟

    林锦浣一直觉得有些事是注定的,就好像柳瑟琦注定和她有扯不完的关系。许筠泽也是,米溢也是,在那个温暖如夏的季节,我们又将牵扯出怎样的关系····
  • 芃芃的秘密

    芃芃的秘密

    主要写了一个名叫刘芃芃的女孩因一不小心摔入天河而穿越到了刘朝当了一个公主名叫刘灵,从而发生的事情……
  • 殃及阴阳

    殃及阴阳

    半疯半傻的爷爷,靠着扎花圈和纸人把我养大。师父说,我是天生招“殃”命。我不信命,但为了活下去,却只能踏上一条外人无法理解的路。有人叫我神棍,但我更喜欢别人称呼我阴阳先生。
  • 妖孽校草:赖上高冷三姐妹

    妖孽校草:赖上高冷三姐妹

    他,冥家大少爷,恋上了她,家中觉得他纡尊降贵去追她,谁知她说:“你知道我是谁吗?”。他,蓝家二少爷,口是心非,家中觉得她十分合适,谁知他们的回答是:“我不认识她(他)!”他,夜家小少爷,他们情投意合,父母甚欣慰,谁知哥哥姐姐说:“软弱的女人夜家不要。”
  • 特工迷云

    特工迷云

    41世纪,地球遭受外星人入侵,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国际联盟组织特工韩霖驾驶的飞船在与外星人交战时被炸毁,韩霖也被吸入时空黑洞不知去向,生死未卜。。。。。。2000年1月1日,z国b市一家医院妇产科外徘徊着一群人。。。。。。
  • 洪荒冥王

    洪荒冥王

    在这强者为尊大陆,血杀出一方净土。若有人:辱我家人者欺我兄弟女人者‘我屠尽你满门’‘灭你一座城’神来诛神佛来屠佛与整个大陆世界天神为敌又有何惧。那些所谓的什么’天才‘什么‘天骄’你们统统跪倒臣服于我的脚下。你们只能抬头仰视本冥王。。。吾名:姬无伤
  • 大叔.你的驱魔少年掉了

    大叔.你的驱魔少年掉了

    黄安,一个平凡的退伍特种兵现为一司机大叔。没想到不就是上个了夜班,就碰到了百鬼回尘。真是悲哀至极,不过还好还有一个嫩嫩的驱魔少年娃。就顺手把少年郎拐回了家。却万万没想到缘尘就此掀起........辗转千事,黄安早已心陷少年郎。却不知晓得无即虚,虚即无,只挂一执念于心间。辰逸,一个天生就有阴阳眼的少年,手持五芒印。今生今世便只是为了黄安渡劫而降临。“大劫已过,你我无任何关联。”黄安怎肯?你让我爱恨两难心断死,我又怎肯放你离去。心有执念只系身于媳妇,回头无岸跪求一人为妻。愿弃仙位只要媳妇一人。叹一口满目哀求:“媳妇,回家吧。”
  • 非自然现象调查局

    非自然现象调查局

    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用科学难以解释的神秘现象,而我的工作就是调查这些神秘事件,并且把它们用特殊的方法再次掩埋在你们的生活当中。你也可以把我们当成是现实版的黑衣人,因为我们的工作是完全相同的,相信我,这个工作可不简单!我们在守护秘密的同时也在创造未来!
  • 银夜刀刃:高冷男神泥奏凯

    银夜刀刃:高冷男神泥奏凯

    什么高冷男神!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这明明就是一个腹黑奸诈的大恶魔!“阿西吧!离我远点!节操呢!你的节操呢!”“在我亲爱的萌萌面前,是不需要节操这种麻烦的东西呢~”勾起狡黠的笑容,一脸的“你把我怎样”的欠揍表情。啊啊啊啊!遇见一只腹黑大恶魔,怎么脱身?在线等,挺急的!“你以为,你是谁?”冷艳自傲,唯我独尊。想起记忆的她,再也不是那个小傲娇了。她变了,让他措手不及。“现如今,只有她心爱的人的血可以救她了吧。”最爱的人的血吗?为了她,我,义无反顾。
  • 半仙不仙

    半仙不仙

    长不大的天师,浴火历劫的上神。一段奇异的收妖历练。两人携手走过,缘深缘浅又何妨?天命尚可改!--------其实这就是一个轻松的故事。客官请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