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申姜讲述这段往事时,今日宴会的喜意便开始渐渐褪去,最后露出原本并不属于它的忧伤。
我不自觉地摩挲着酒杯的边沿,静静不语;姒早已哭成了泪人儿,无声地跪在放置神剑的案旁;洪德只是在不停地喝酒,双目无神;嬴开却浑身杀气腾腾,捏碎酒杯的手中渗出好些鲜血。
“夫君,奴家讲完了。”申姜柔声说着。
见我没有回话,她又解释道:“说来也巧,数年前,有一个楚国官员在丹阳犯了事,逃到了申国,父侯接纳了他。那名官员念父侯之恩,又恨楚子无德,在朝堂传了许多楚子的坏话,其中就谈到了这件事。想来这异象倒是真的,不过那故事原尾倒未必是真的。夫君也不必挂怀,免得伤了身体。”
申姜是在劝慰我,她不希望这种弑君的故事变得合情合理。
我淡淡一笑,摇了摇头对申姜说道:“爱妻,你心中不是也相信这段往事是真的么?”
申姜闻言留下两行泪来,轻轻点了点头。
“唉......”我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弑君之事,天下诸侯恶之,可也需要就事论事。那熊徇无道,寡恩心狠,能有此祸,也是昊天上帝开眼!他该死!”
“王上大仁!臣弟敬王上!”洪德听我说完举杯遥敬。
“臣弟同敬!”嬴开的酒杯已碎,他竟抱起整瓮的酒。
这杯酒还未来得及饮,姒那边惊叫一声:“啊!这......”
不待我们看向姒,殿外就先响起一声炸雷。
咔嚓!
原来,适才还星空万里的夜色竟已被乌云遮掩,瓢泼大雨随雷鸣而落!
“夫君,它们!”申姜指着神剑掩口惊呼。
只见干将莫邪双剑,居然渐渐地由金转银,露出了本来面目。一阵阵耀眼的白色柔光把殿内映得通明,虽不复见七色神雷,但却可听到清晰的龙吟虎啸与凤鸣鹤唳之声。
姒看着感受着那动人心魄的异象,低声呼道:“阿母的话应验了。同心男女指间血,可现干将与莫邪。”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干将莫邪双剑的真身,它们看似很普通,通体银色没有花纹,只镌有这对铸剑夫妻的名字。但双剑给我的感觉,竟好似帝剑一般。
而当我回头看向架上的轩辕夏禹剑时再次震惊,它竟在颤动!
我快步请下帝剑,持着它来到干将莫邪剑近旁,一探究竟。
下一幕发生的事,把所有人都吓得跪在地上。
只见轩辕夏禹剑自行出鞘一毫,迸出万丈金光,继而我们听到了铺天盖地的大悲之音!
无数男女老幼的哭声,飞禽走兽的哀声,甚至连那些山摇、水流、雨落、风动之声也显得无比忧伤。
那金光融作一团,绕了干将莫邪剑一圈,便再回到帝剑之中,所有异象瞬间全部消失。
帝剑已合鞘,干将莫邪又变回了金色。
洪德被帝剑之威吓得浑身都有些颤抖,小心翼翼地问道:“刚才可是一场梦?”
“是一场梦,三弟不要多想了。姒,将它们收好吧。”我挤出一丝很假地笑容,对洪德和姒说道。
申姜擦着眼角的泪花对我说道:“夫君,夜深了,不可再饮。”
“好!”我此刻也再无心情饮酒,只想安静片刻。
等嬴开与洪德拜别,我嘱咐申姜和姒各回寝宫,而自己却捧着帝剑来到了政殿。
我抚摸着帝剑的剑鞘,轻声说道:“你认可了它们,干将果然超越了欧伯同啊。”
帝剑轻轻震动了一下,似乎是在肯定我的答案。
到此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但转瞬又有些茫然,离席走到殿门处,看着未停的雷雨继续思考。
一道闪电划过夜空,直达地面,滚滚雷声振聋发聩,我突然懂得了。
轩辕夏禹是天道,干将莫邪是地统;轩辕夏禹是帝君,干将莫邪是臣民;轩辕夏禹是父母,干将莫邪是儿女。天道包容地统,帝君胸怀臣民,父母心系儿女,这才是无疆大爱!
想到如此,我心中有了决断。
次日早朝,王四年仲夏,五月初七,我在朝堂上做了一件震动天下诸侯的大事!
“寡人姬宫湦,继先王之遗位,承宗周之社稷。
履位初年,周原大旱,不以为意,草率应对;及至次年,宗周震、三川枯、岐山崩,亦只当天责,并非已过;后又得诸侯加奉岁贡,骄傲自得,以为四海咸服,民心所向。熟不知宗周外有强敌为患,内有饿殍为忧,处境艰险,已至末路穷途。
轩辕黄帝不忍宗周礼乐渐失,夜前梦中斥责寡人怠政废治,不肖于历代先王。寡人惊醒之际,只见轩辕夏禹剑立于榻旁,终于跪而悔罪。
寡人之罪有三:
一、不修仁德,天罚连年,以至宗周社稷几毁于一旦;
二、不尊礼乐,愧对先王,得诸侯财帛以为喜,享一时安乐以为吉,不识内忧外患;
三、不念民生,不恤民情,天灾人祸数岁,宗周亡人竟达十万户,以至哀鸿遍野,盗贼频生。
寡人得此三罪,当痛改前非,作三诰以赎:
一诰,命太宰虢公翰、太师尹球、太史伯阳父为三察,赐玉圭节钺,察王之过、察官之惰、察民之愿;
二诰,命太傅姬友、太保赵叔带为二辅,一辅政,二辅军。开王室府库,振民强军。公田所获,十中取三,商贾余利,十中抽一;鳏寡孤独,月供禽肉,老弱病残,日养一餐;独子之家,不可充军,兄弟满堂,可收一人;军旅新卒,五年为期,战功赫赫,当赐士卿。
三诰,干将莫邪双剑得天授神权,上可斩无道公侯,下可护黎民苍生。遂命王后申姜、夫人褒姒奉干将莫邪剑临朝听政,四时之季随三察巡视宗周,但见有违礼乐者,依罪而罚,可先斩后奏!
三诰已命,三罪犹存。寡人当思黄帝之责、遵先王之诲,供三牲以奉社稷,祭太牢以祀宗庙,理朝政以顺王道,富国人以强宗周。
此罪己王诏,宣毕即传华夏九州各国,展于都城城门示以天下臣民!”
当勇智高声宣读完我的罪己诏时,朝堂一片安静,百官呆立不动。
虢石父率先拜倒,高声呼道:“天子仁德,宗周中兴!”
“天子仁德,宗周中兴!”百官们面色各异,但皆知王诏已下绝无更改,便索性跟着虢石父纷纷跪拜。
两个月后,各国国都城门处都挂上了这个诏书,诸侯哗然,百姓惊异。
“胡闹!”齐侯姜购看完诏书扔下一句话,拂袖回了侯宫。
“王上这是何意?”晋侯姬仇坐在席上疑惑自问。
燕侯姬常面露笑容,点头不语。
鲁伯姬称大赞道:“礼乐再兴,礼乐再兴啊!”
楚子熊仪都没让王诏贴在丹阳,气得咬牙切齿说道:“宗周欺人太甚,包茅断不再贡!”
“呵呵,”申侯姜胡冷笑说道:“听说南申的谢弘气得直吐血,缯国的曾成摔了半间屋子的陈设,许国、卫国和吕国那三位倒还好些,不过他们闭门不出也有半月了吧?哼,姬宫湦,你可知自己做了什么?”
郑国世子姬掘突在密室中放下王诏,淡淡一笑,自语道:“大事可成矣。”
至于另外几十个诸侯,大多数是冷嘲热讽,少部分不做评语,极少数才表示赞同。
到了年根,诸侯们的岁贡几乎都恢复了往常,甚至略有减少,楚国的包茅没有了,使者们的热情也淡了几分。唯独燕国和鲁国的岁贡增加了一倍,倒让我眼前一亮。
待礼送了各国来使,我顶着飘雪站在城墙上,看着回返八方的各国仪仗,面露冷笑地轻声说道:“你们的心意,寡人全收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