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5200000040

第40章 [德国]海因里希·伯尔

Heinrich Bll(1917——1985)

1972年获奖作家

笑声的人

每当有人问我干什么工作,我就十分发窘。在其他场合下沉着自信的我这时便脸色涨红,结口结舌。我羡慕那些人,他们能自我介绍说我是瓦匠。当我不得不回答这类问题,说我是提供笑声的人时,我很嫉妒理发师,记账人和作家。因为所有这些职业说起来简单,一听就懂,无需长长的解释。而我的回答就需要再作一次解释,我不得不回答第二个提问“你靠这个生活?”并老老实实地说“是的”。我确实靠笑谋生,活得还蛮不错,因为我的笑声,用商业用语来说,是供不应求。我笑得非常好,经验丰富,无人能与我媲美,没有人能如此掌握我这一行艺术的独到之处。很长一段时间,为了避免作令人心烦的解释,我自称是演员。但我实在缺乏表演笑剧和朗诵的才能。自己觉得这个头衔太名不符实。我喜欢讲实话,实话实说,我是一个提供笑声的人。我既不是丑角,也不是喜剧演员,我扮演欢乐。我能像罗马皇帝一样笑,也可以像神经质的小学生一样笑;我既能轻松自如地发出19世纪的笑声,也同样精于17世纪的笑;如果情况需要,我可以流畅地笑出所有世纪的笑,各阶层的人的笑,所有不同年龄人的笑。简单地说,这是我学到的一种本事,和修鞋之类的本事差不多。在我胸中贮藏着美洲的笑,非洲的笑,白色、红色、黄色的笑——只要合理付费,我就按导演的要求,使它滚滚而来。

我已是必不可少的人才。我的笑声灌进唱片,录上磁带,就是电视导演也敬我三分。我悲哀地苦笑,温文尔雅、不高不低地笑,歇斯底里地狂笑。我笑得既能像公共汽车售票员,也能像杂货铺里的帮手。早晨的笑,傍晚的笑,深夜的笑,黎明的笑,一句话,若需要各种场合,各种方式的笑,我都能笑出来。

几乎用不着说这种职业是多么费劲。特别是我还掌握了发出富有感染力的笑声的技巧,这是我的拿手好戏。这样,我对三四流喜剧演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了。他们害怕观众会漏掉他们的连珠妙语,所以大多数晚上我在夜总会度过,有点像一个雇来的不露马脚的捧场的,我的任务就是当戏演到笑料不足的地方时,我发出富有感染力的笑声,不能来得太早,但也不能太迟,必须恰到好处。在事先约好的时刻我放声大笑,全场观众随我哄堂大笑,演员的笑话总算没有白说。

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到更衣室,穿上大衣,为终于下班了而高兴时。回到家中我通常发现电报在等我:“急需你的笑声。周二录音。”几小时后我坐在供暖过头的快车内,悲叹我的命运。

然而,我下班后或度假时,却一点也不想笑。牧牛的忘掉牛才高兴,瓦匠不想灰浆才开心。通常木匠家里不是门有毛病就是抽屉拉不开。做糖果的好吃酸泡菜,卖肉的喜爱蛋白杏仁奶糖,面包师喜欢香肠胜过面包,斗牛士养起鸽子作为业余爱好。拳击手看到自己的孩子流鼻血会脸色发白,我觉得这些都合情合理,我下了班就从来不笑。我很严肃,大家认为我是个悲观主义者,也许还说对了呢!

在婚后头几年,妻子常对我说:“笑呀!”但后来她渐渐明白我不能满足她这一愿望。当然沉浸在严肃之中,随意放松脸部绷紧的肌肉和紧张的精神时,我感到高兴。真的,即使别人的笑声都会刺激我的神经,太容易使我联想到我的职业。因而妻子也忘了如何笑,我们婚后生活平静、安宁。有时我看到她在微笑,我也微微笑了。我们低声交谈,我厌恶夜总会的喧哗和充斥录音栅的嘈声。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沉默寡言,也许我是这样,就因为笑口太常开了。

生活中我脸上并无多少表情,仅时而露出一丝微笑。而且我常怀疑我是否真正笑过,我想没有。我的兄弟姐妹知道从小时起我一直不苟言笑。

就这样,我发出各式各样的笑声,但属于我自己的笑,我从未听到。

(陆玲译)

写作的风险

7年前,我去拜访一家著名杂志的一个编辑,想给他看一份手稿。我被召见时,把手稿递给了他——那是一个短篇小说——可是他看也没看就把它放到了堆满稿子的写字台上。他让女秘书给我倒了一杯咖啡,自己却喝着水说:我会看您的稿子的,不过要过些时候,也许几个月之后吧。你看到了,这里摊着多少稿子。但是请您回答我一个问题吧,这个问题您前面的几个人一今天早上已有7个人到我这里来过了——都没能给我满意的回答: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天才——我说这话绝无讽刺的意思——而像我这样干事务的人却寥寥无几呢?我很喜欢自己现在办的这份杂志,但是,如果要我重操旧业,我也不会死的。我原是一家剃须刀片厂的广告部主任,当时只是业余写些戏剧评论而已,因为它给我带来了乐趣。您现在有工作吗?干的是什么工作?

眼下我是一个统计局的职员。

您是不是恨这份工作,觉得干它是一种屈辱呢?

不,我说,我不恨它,也从来不觉得干它是一种屈辱;我靠这份工作养活妻子儿女,尽管这样的生活并不宽裕。

那么您是不是觉得必须带着这些皱巴巴的、字打得很糟糕的手稿东奔西跑,或把它们交给邮局投递,而当它们全都退回来时又重新开始写呢?

是的。我说。

您为什么要这样干呢?求您好好考虑一下,因为这也同时可以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

还从来没人向我提过这个问题。当编辑开始看我的小说时,我思考着。

我……我终于说道,我别无选择。那位编辑从稿纸上抬起头来,扬着眉毛说:这是夸张之词,这句话我曾听一个银行盗窃犯说过。当法官问他为什么要蓄意盗窃并付诸实施时,他回答说:我别无选择。

也许他说得对,我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也正确。

编辑沉默了,他继续读我的小说。这篇稿子的篇幅只有四张打字纸,他用了10分钟的时间阅读。在这当儿,我还在考虑,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答案来回答他的问题,可是我没有找到。我喝着咖啡,抽了一支烟,同时在心里想,如果我离开这儿,让他一个人读我的小说,也许会更好些。他终于读完了,这时我刚点燃第二支烟。

您的回答使我感到满意,他说,可是您的小说我却不喜欢。您还有别的吗?

有,我说。于是我从随身带在包里的另外五篇稿子里选了一篇短的递给他。您最好让我出去一下吧!我说。

不,他说,您最好留在这儿。

第二篇小说的篇幅还要短,只有三张打字纸,读完它只需要抽一支烟的功夫。这篇小说很好,编辑说,它好得使我难以相信,这两篇稿子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可是它们的确,我说,的确都是我写的。这我无法解释,编辑说,事情有点难以置信:第一篇的辞藻华丽,是一种宗教的、迎合低级趣味的感伤作品,因此特别俗气;而第二篇——在这里我没有丝毫的理由来恭维您——第二篇我却觉得了不起。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吧!

我没法向他解释,我直到今天也没有找到一种解释。事实上我觉得,作家是完全可以拿那个银行盗窃犯来作比较的: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谋划了一次偷盗,在阴森可怖的黑夜里独自一人去撬保险箱,可是他并不知道将获得多少金钱与珠宝,并不清楚即将获得的财物是什么样的东西;他孤注一掷,结果坐了二十年的牢,遭受了驱逐与流放。而作家与诗人。我想,也是以他们每一次新的创作在作孤注一掷的尝试。这就是风险:罪犯可能撬开了一个空的保险箱,可能被逮住,也可能一举获得前所未有的收益。诚然,作家又不同于这样的罪犯:作家有自己的风格,有区别于所有其他人的标志——大师的印记。可是一旦其他人,即他的读者和批评家给他贴上了这种标签,那么,原来的写作模式就会重新出现,因为这时候写作不再是“别无选择”的事情,而纯粹是墨守成规了;当然,这种墨守陈规是带着大师的印记的。高明的银行盗窃犯和拳击手都知道,每一次新的偷盗,每一次新的拼搏,都要比前一次更加艰难,更加危险,因为他们有过闪失,人们对他们已经有所了解;同样,作家想必也有类似的情形。我确信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尽管在他们的书房里挂着同业公会颁发的工匠合格证书。对一个艺术家来说,他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唯独一样不会有,那就是退休。“下班”,这是两个伟大的、人道的字眼,值得成为嫉妒的对象,可是艺术家却不熟悉这两个字眼,除非他永远或在某一段时期内“终结了自己的艺术”,并决定承认这个事实;要是那样的话,他就不再是艺术家了。当然,这只是一种想象而已,它对我来说不可能是现实。我曾经读过一篇书评,可惜我无法引证它的作者了,因为我忘了他的名字。他说:一个人怀孕不可能是半吊子的事情,而我则觉得,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能当一个半吊子的艺人。

“别无选择”是夸张之词,可我对为什么要写作这个问题还是一直没有找到更好的答案。对于那些创造和接受艺术的人来说,艺术是他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少数几种可能性之一。犹如生老病死很少能成为经验一样,艺术也很少能成为经验。当然,有人生活得很有经验,但是这种生活已经没有生机可言了。有些艺术大师后来也成了纯粹按经验办事的人,这样,他们也就不再是艺术家了。即使他们不向自己,也不向别人承认。一个人不能成为艺术家,并不是由于他干了什么坏事,而是由于他在开始创作的时候对所有的风险产生了畏惧。

(林伟中译)

同类推荐
  • 幸福智慧(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幸福智慧(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现代散文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这一百多篇优秀作品,并在吸纳当代专家学者评析的基础上,对每篇作品进行分析鉴赏,介绍了现代散文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成就。
  •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文字清丽、平易而富有感性,同时涵有女性的精致与细腻,是朱文颖这本作吕的最主要特色。作为20世纪70年代作家的群的代表之一,读者更多了解的是她在小说中创设的优美竟境,本作则以散文随笔和对谈两种形式,从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和阅读习惯等多重角度的为我们展示了其鲜活立体的内心世界。
  •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2010年,曾经引起无数话题的80后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们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依旧潇洒单身还是家庭美满?又能否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本书与众多80后一起面对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迷茫彷徨与坚强,共同探讨这2.04亿人群集体的怕与爱。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热门推荐
  • 每天懂一点糖尿病防治知识

    每天懂一点糖尿病防治知识

    《每天懂一点糖尿病防治知识》为众多糖尿病患者及广大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的读者们提出了理想、专业、可行的防治细节。囊括了日常保健、饮食方案、用药细节等方面,旨在为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资讯、最实用的养护细节,让每个糖尿病患者能够轻松生活,享受健康和幸福。
  • 恋爱77次:腹黑竹马你好坏

    恋爱77次:腹黑竹马你好坏

    “小鱼哥哥,为什么他们睡觉起来要割手指?”3岁的白栀眨巴着眼睛,奶声奶气的问。“因为他们在画画。”“小鱼哥哥,啪啪啪是什么?”6岁的白栀转悠着圆溜溜的眼睛到处看。“嗯,形声词。”“从校服穿到婚纱,好美。”14岁已经长的亭亭玉立的白栀,一脸羡慕憧憬的说。一旁的傅煜面露不屑,不说话,心里却暗道:“定要陪你从穿开裆裤到婚纱,陪你从婴儿到白发。”
  • 王源:青春我可不负你

    王源:青春我可不负你

    席卷了整个青春的薄荷香,恋了整个青春的薄荷少年一夕之间都不在属于她了?喜欢是什么?也许就是千歌喜欢王源那样吧爱是什么?也许就是王源爱千歌那样吧————曾逗欢的同居,他调侃似的告白,只当是玩笑所以玩笑不能多开,不然就变成“狼来了”再遇的爱恋却又是匆匆走过可能是缘未到吧但那都是从前,现在的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嘘,让他们告诉你
  • 武神狂潮

    武神狂潮

    当圣战已为传说,当先贤陨落!当万族蛰伏,人类独霸大陆!当科技与武道争辉,灵能文化主宰世界!无论甘与不甘,愿与不愿,在这恢宏的命运前,无数慷慨激昂的英雄和心有不的巨擘都汇入了滚滚的时间长河,灰飞烟灭!百万年后,彼时,凛冬将至。一个心怀不甘的少年杀出了血腥炼狱的罗家矿场,身怀远古传承,手持八方神器,脚踏天地奇物,携手交命挚友!一往无回的奔入了这浩瀚的历史狂潮之中……
  • 最强仙警

    最强仙警

    一个实习期的小民警,被一颗从天而降的六芒星砸中,波澜壮阔的一生随之打开!华夏最优秀警察?亚洲最厉害警察?地球最牛逼警察?不!刘芒说,“我要做最强仙警!”
  • 独家病宠

    独家病宠

    心理医生最忌讳的是跟病人有私人纠葛,在颜欢看来蒋雍栾就只是个严重偏执症患者,可蒋雍栾身边的人都知道对于他来说,颜欢的属性是他体内循环的血液,注定一生誓死也纠缠。颜欢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个昂藏七尺、气宇儒雅的男人只不过是披着衣冠的温柔禽兽,他优哉游哉的一步步接近,最后逼得自己无路可退,却只得干净利落的掉进他嘴里。可他的爱是温柔的病态,似水却又歇斯底里,偏执的让她恐惧,一度认为他的怀抱是痛苦的深渊,却想不到那是自己曾经遗失最珍贵的温暖。所以,我有没有见过你?要知道我走了很远很久,历经百折千挠与颠沛流离,涉过黑丝苍茫与白发寂寥,来到这里,遇见可以把我妥善存放的你。(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花开七月天

    花开七月天

    一纸休书,与君恩断义绝;一方玉玺,与君擦肩相忘;一弯笑色,与君共走世间。十里埋伏,与卿生死相许;十里红妆,与卿琴瑟相好;十年蹉跎,与卿终成陌路。情本深,何怪缘分太浅;爱本痴,何怪红尘太美?千年贵族,静看百世覆灭;一家酒肆,闲观爱恨情仇。一场埋藏了二十年的恩怨,一场算计了两国家的阴谋,一次永生不再相见的爱恋,一次蔓延十里街道的红妆,静等繁华落尽,谁一夜青丝染霜华。又是谁放手一搏,只为与卿执手走世间。【若君不弃,卿定不离】酩酊一醉,前尘皆忘。
  • 所闻录

    所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凌天仙君

    凌天仙君

    地球上的杀手之王被兄弟陷害,死后灵魂穿越到一个叫仙魔大陆的修真世界的一个小乞丐身上,没想到废脉的小乞丐竟得到魔君修罗的传承,从此所向披靡,炼丹炼器,样样精通,霸气侧漏,无人不服……
  • 大啸苍穹

    大啸苍穹

    从巴乌山小溪里捡来的弃婴,通过学习能力超强,一步步名扬武界,声动五大界,纵横混沌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