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5000000037

第37章 明代土地制度变革:一条鞭法(4)

据《明太祖实录》载,早在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今年租税”,也就是准许各地用银、钞、钱、绢等物折合为米麦缴纳租税,目的是使交通不便地方的税户便于缴纳。当时规定,银一两,钱千文,钞一贯,可折米一石,麦减值十之二,棉布、苎布一匹折米六斗或麦七斗,麻布一匹折米四斗或麦五斗。还有逋赋的折银征收,在明初也已形成定例。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明太祖令户部:“凡天下积年逋赋,皆许随土地所便,折收绢、布、金、银等物,以免民转运之劳。尔百司一如朕命,毋怠。”值得注意的是,在轻赍中,并不以白银为主,而是银、钞、钱、绢等物平分秋色,更是“随土地所便”。

这说明,流通中已经开始使用白银。公元1567年开放海禁,中国在对南洋、日本、英荷贸易中均属顺差,遂有大量白银内流。《剑桥中国明代史》称,中国由于出口奢侈品(即丝绸、瓷器等)而得到大量的日本白银和西班牙—美洲白银。

保守估计,16世纪后叶和17世纪前叶流入中国的白银近1.5亿两,17世纪后叶流入中国的白银2600余万两;扣除商人海外费用、海上损失和抵付中国金银出口,净流入不会少于1亿两,而1亿两将使中国存银量增加三分之二(吴承明,1995年、1998年)。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全新的因素,并延至18世纪。

当然,仅海外贸易,不会吸纳这么多的白银。海外商人之所以愿意积极地把白银运入中国,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追求金银比价的差额利润。1500年左右,中国的金银比价约是7.5比1,即每两黄金的价格,约是每两白银价格的7.5倍。同一时期欧洲的金银比价,以法国为例,约是13比1。在套汇者眼中,这个价差有什么意义?他们知道:在法国13两白银可以换到1两黄金,但在中国只要7.5两白银,就可换到1两黄金。换句话说,欧洲是“金贵银贱”,相对地,中国是“金贱银贵”。所以,只要从拉丁美洲运7.5吨白银到中国,就可以换到1吨黄金,运回欧洲后可以换到13吨白银。夸张地说,运1船白银到中国所换到的黄金,载回欧洲后可以换到2船的白银。扣除运费与风险后,实际利润至少还有60%或80%。1400年时(明代初期),中国的金银比价约是4比1(1两黄金只能换到4两白银),如果这时载白银来中国换黄金,运回欧洲的利润大约是300%。当然,哥伦布是1492年才发现新大陆的。此处的重点是:欧洲与中国之间的金银价差,在这种套汇的积极作为下,很快就收敛了——1650年时,中国的金银比价已高达14比1,和法国的15比1相当接近。这表明两件事:(1)中国的白银存量已大幅增加;(2)已追上世界的金银比价,从银荒时期的“金贱银贵”,转为欧洲式的“金贵银贱”。

白银大量流入,对中国的影响,已被一些学者所注意到。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万历时代还发生一些事没有被人察觉。白银自海外流入,使东南受益却未及西北,西北诸省倚靠中央政府向边防军的津贴才能维持平衡,而且流通于全国的银两总数也有限。例如张居正存积库银时立即引起通货紧缩,重要商品价格因之下跌。”管汉晖、李稻葵2009年在《明代的经济发展与效率》一文中也说,“一条鞭法实行之后,徭役折银加上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得到广泛使用,但是人们使用的只是银锭、银块、银条,政府没有采取铸造银元的做法。与铜钱一样,由于中国产银不丰,很长一段时间流通中的白银很多来自进口,作为货币的白银总量并不充足,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张居正改革使得国库白银存量增加,带来了严重的通货紧缩,例如1570年—1580年农田价格的下降。”根据吴承明的统计,公元1551年—1600年,徽州地价曾出现跌落半个世纪的现象,跌幅高达40%,他认为“这需寻求解释”。

局部的通货紧缩,白银货币的冲击可以说是合理的解释之一。地价跌落与白银货币化过程加速同时发生,不是偶然的。

吴承明估计万历中期,包括地方财政,田赋已有40%~50%纳银,里甲、均徨纳银者可达2300万两,钞关、盐课、匠役已全部或基本纳银(吴承明,1995)。

由于白银的需求集中在政府税赋分配的需要上,还有大量需求集中在商业领域,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受到挤压。前述徽州地价下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农业受到“冷落”,农业领域的“投资”减少所显现出来的一种结果。政府税赋分配的需要,数额巨大。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至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的70年间,中国通过与葡、西、日等国贸易而输入白银约一亿两(《梁方仲文集》第220、222页),但是,刘瑾掌权的短短四年半中,仅搜刮到家中的白银竟达两亿五千万两、黄金一千二百多万两!类似这样的白银,实际上退出了流通领域。由于中国白银的产量不高,很长一段时间流通中的白银很多来自进口,作为货币的白银总量并不充足,国库和一些官员的白银存量增加,却带来了通货紧缩,从而导致前述的农田价格下降现象。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当时的商业发展,的确如黄仁宇所说的那样不平衡,“白银自海外流入,使东南受益却未及西北”。东南沿海工商业经济发达,国际化程度高,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魏斐德(FredWakeman)在《洪业》中,引述马尼拉的港口档案说:“1620年至1660年间,欧洲市场爆发了贸易危机,以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遭到沉重打击。中国尽管与欧洲相距遥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影响。在17世纪20年代欧洲贸易衰退之前,停泊于马尼拉的中国商船每年多达41艘。到1629年便降为6艘。加之当时与中亚贸易的萎缩,新大陆输入中国的白银便大大减少了。17世纪30年代。白银又开始大量流入中国,西属新大陆的白银又从海上源源运至马尼拉。大量日本白银被澳门人带到了广州,而更多的白银则从印度的果阿经马六甲海峡流入澳门。但不久,即17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白银流入两次被严重阻断,而此刻正值长江下游地区高度商品化的经济急需更多白银以对付通货膨胀之时。1634年后,菲利浦四世采取措施限制船只从阿卡普尔科出口;1639年冬,许多中国商人在马尼拉遭到西班牙人和土著人的屠杀;1640年,日本断绝了与澳门的所有贸易往来;1641年,马六甲落入荷兰人手中,果阿与澳门的联系也被切断。中国的白银进口量骤然跌落。”

也就是说,那次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国际经济危机引致的。所以,明朝白银的流通,虽然引起了商品流通的发达,但这种商业“一马当先”的繁荣,并不能引起手工业、农业同步发展。梁方仲后来在《明代粮长制度》一书中,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虚假繁荣”。

我们不妨以何炳棣对清代扬州盐商的研究来说明这一现象。何炳棣的研究发现,18世纪的两淮盐商,在食盐销售中积累了巨大的利润和资本,但是这些利润和巨大的财富并没有用来继续扩大生产,投资于商业活动。当盐商家庭事业上达到小康时,家庭中年轻的成员就被鼓励从事学术活动,目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从政之路。那些科举考场运气不佳的盐商后代,则选择了做文人,过着悠闲的生活。一般说来,商人家庭经过两代或者三代之后,就不再是原来同样的社会身份,家庭的商人成分越来越淡。何炳棣曾考证,两淮地区人数约300人或者更少的运商和场商家庭,在公元1646年—1802年间,造就了139个进士和208个举人。

从何炳棣的研究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盐商后代的生活形态并不有利于资本积累,而是将财富消耗于各种非生产性的活动,使得大量的可生产性资本被投入到各种非经济性的用途上。

从总体上看,明代中国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耕地面积和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公元1700年,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只有40%,公元1760年下降到33%,由此可见,工业革命前工商业在英国经济中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所占比重超过农业。18世纪英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劳动力投入和资本存量的增加。

明代虽然因为张居正的改革而产生了商人资本大户,却没有转化为投资。

当然,这也不能把责任推到张居正的头上。实际上,明代政府采取各种政策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例如实行户役制度,严格控制工匠的活动。对商人的活动也严格控制,包括利用路引监督行商,商人外出贩运货物,必须携带官府签发的“商引”,以便沿途巡检司验查。明代法律规定,对于那些“无物可鬻,终日支吾者”,政府可判处死刑,并要株连里甲四邻,迁徙边远,甚至从法律上严格规定商人的社会地位和衣着,如“市民不许为吏卒”,“农家许着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着绢布,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着绸纱”。以上这些抑制工商业的政策使明代商业利润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各种非生产性的用途上。从明代历史资料看,随着嘉靖、万历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少人从商致富,商人人数大增,许多商人积累了巨额财富和资本,这些资本除极少部分用于商业活动之外,有些用于修宗祠、买族田等宗族消费,大部分用于买田置地,或者投巨资用于捐官购爵,也有一些人将部分财富窖藏起来,留给子孙,大多数商人都不愿意将资本继续投资于生产领域。同时,明代缺少将剩余转化为投资的制度安排,银行业极不发达,金融中介机构严重缺乏,利率非常高。杨联陞认为,尽管中国17世纪已经有了汇票,但最早的山西票号的出现不会早于公元1800年。

同类推荐
  • 历史政治的智慧

    历史政治的智慧

    每个人都是一个智慧的宝库,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研究发现:若是一个人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指出: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对于处在成长重要阶段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早一天领悟,早一天走向成功;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拥有幸福。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相信本书收录的每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太多的人生哲理。
  • 南宋天骄

    南宋天骄

    工科研究生朱恩泽,一不小心来到南宋,本来想金华门前唱名做一名救国救民的士大夫,可宋金战争却把朱恩泽变成地位低下的武将。武将就武将吧!只要能拯救华夏民族,朱恩泽并不在乎自己的职位,可当他为国立下盖世功勋的时候,等待他的却是功高盖主可杀之的命运。是做愚忠的岳飞还是奋起造反?如果造反成功,君临天下的朱恩泽能不带着华夏民族率先开始大航海?能不能在华夏的土地上率先开始工业革命?……一切尽在本书。
  •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历史到底遗留给人们哪些未解的谜团?本书为你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析,从远古传说开始,一一讲述了恐怖预言、民族之根、被历史遗忘的文明碎片、大地奇观、世界历史大事件的另一面、权力围城中的那些事儿、宫廷秘闻、政界名人趣闻追踪、文化名人逸事寻迹、政治名人离奇死亡、文化名人离奇死亡、被历史误读的英雄、弥漫硝烟下的历史玄机、谍海迷踪、离奇巧合、古墓丽影、沉睡在历史角落的宝藏、千年古尸所诉说的秘密、神秘信仰、文化传承的谬误、文学作品中的秘密、艺术作品背后的秘密、自然灾难、人为之祸、失踪事件、奇异风俗、玄秘民族、超时空的科技谜团等世界各个方面的未解之谜。
  • 雄汉再起

    雄汉再起

    每个人都有个三国梦,当然我也不例外,我读史书读到光武中兴时,激动异常,读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就叹息不已,我一直在想如果在东汉末年再出现一位扶大厦于将倾,解黎民于倒悬的汉室宗亲,使大汉得到延续,那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三国是一个热血的年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是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同时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里良将如云谋士如雨。一首临江仙唱尽了多少英雄往事,有让人脍炙人口的也有让人厄尔惋惜的故事情节,故此我对三国情有独钟,不忍舍弃。我读了好多三国类的作品但是我发现了个问题,就是大多数人都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使一些历史上很出色的良臣猛将得不到重用,使我很惋惜,故一时手痒,挥笔写下此文,小弟是第一次写东西,希望各位路过的高人前辈多多指点一下小弟,小弟在此不胜感激。谢谢。
  • 假寐未殇

    假寐未殇

    他本是娄氏之后,天之骄子,只可惜命运弄人,一腔热血,最后却落的满门抄斩!卷土归来后,一改往昔风采,独自沉沦在肮脏的朝堂之上,搅动着天下风云......
热门推荐
  • 训养我的猫咪男仆

    训养我的猫咪男仆

    “喵呜”一声可怜的猫叫简直融化了我那爱心爆棚的心,就这样,我收养了它。没想到,它还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猫咪变成了一个超萌超调皮的男生不说,他竟然还理所当然的赖在我家不走了!这还不算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保密,自己看,哈哈哈】哼,我一定要他十倍奉还,我一定要他心甘情愿地做我的专属男仆!
  • 残梦月熐

    残梦月熐

    五件灵器五段不同的爱恨情仇是千年后的重聚还是虚无的等待
  • 黑洞频率

    黑洞频率

    大学量子物理学教师接到一个两年未联系朋友的邀请去一家矿产研究开采公司南极研究所,同行的还有一名英国记者,此行目的并不明确,据说有改变整个世界能源格局的大发现,但是由于试验出现人为事故,使整个南极基地遭受了大灾难,几个主角要如何才能从这个冰封世界中逃出升天,请看本人处女作《黑洞频率》。
  • 灵济真君注生堂灵签

    灵济真君注生堂灵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WUTHERING HEIGHTSL

    WUTHERING HEIGHTS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道黎明

    天道黎明

    一个少年,只想要找到亲人,去闯荡,去争夺。一念成神,天下欢,一念成魔,众生殇。。且看他如何遨游诸天位面,笑傲人生,,,,,
  • 废材倾城:逆天神女不为妃

    废材倾城:逆天神女不为妃

    爽文+宠文+男强女强+美男三千,女主只取一瓢。从荣耀的巅峰跌落深渊,重生为青楼里的废柴小丫鬟又如何,她照样能凭借无比强悍的灵魂力量,唤醒神器元神化身为美男为她所用!风采绝世的王爷,自负任性的太子,狂傲勇猛的战神,情场如战场,她在战场中运筹帷幄,翻云覆雨。宅斗、宫斗、文斗、武斗……为了复仇和使命,她遇神杀神、无所不斗,却独独因他的柔情而乱了神魂。素手轻挥之间,弹起一曲迷神引,寻找十大神器,修复皇朝龙脉,降服世间神兽,撼动天下英雄!最终,她与他的身份竟然会是?天下存亡,生死爱恨,皆在她的一念之间,如何抉择?
  • 冷血腹黑小公举的现代化小世界

    冷血腹黑小公举的现代化小世界

    前世疯狂工作的现代化科技研究人员,被闺蜜一把推向悬崖,本以为命修已。可一经穿越成平阳大陆的小公举,恶毒妹妹陷害使其身败名裂,渣男罢婚,天赋全无,奇丑无比。这算什么。安语璐笑道:“姐姐自带开挂系统,你耐我何?不服?!不服来辩啊!”安语璐隐藏在工作下腹黑的心正在悄悄爆发-------------本文女主强大,不依赖男主。不懦弱,不屈服,不圣女,不花痴(絕對免疫美男)
  • 海贼王中的旅行家

    海贼王中的旅行家

    这是一个旅行者的故事,一个误入枪神世界(trigun)的16岁少年,在经历3年的磨砺后又来到了海贼王的世界,他将经历怎样的故事呢?主角为原创人物,他会先展开一段属于自己的旅行,作者希望将作品的风格尽可能地贴近海贼王原作,欢迎喜欢海贼原味风格的朋友入坑Ps:序章夹在4章和5章之间,这是上传时弄错的,请耐心的朋友翻过去看一下,不然开头确实有点蛋疼
  • 听风吟

    听风吟

    自上古仙界与妖魔二界大战起始,世间混乱不堪,昼夜颠倒天坎下压,仙界第一战神君焚音主动请缨求和,却被魔界始祖暗算,被关押于九九八十一重天。世人皆认为战神君焚音已经神魂俱灭,仙魔大战愈发激烈,魔界始祖忽然放任大好局势退兵,仙界得以苟延残喘至今。世人传说在战神君焚音“神魂俱灭”的当日,血月当空,千万株柔弱的血色花朵从天而降,花草枯萎,山河浸血,血染长空,诡异又美得勾魂夺魄。那么美的花朵,却带走了成千上亿的英豪忠烈的尸骨——它叫死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