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在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方面效果肯定。在退黄、降酶、促进食欲及恢复消化功能方面比较明显。国内这方面的报道相当多。有人统计近年来应用本方治疗的1184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近期治愈率在95%以上(26)。不少报道通过中西医药物分组治疗的对比观察,证明茵陈蒿汤是一张有效的方剂。
——本方治疗重症肝炎也有疗效。有人用本方加黄连、黄芩、黄柏制成的注射液治疗重症肝炎32例,结果治愈29例,退黄迅速且完全,降低了病死率(27)。还有用本方合小陷胸汤加味,合桃核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治疗重症肝炎有效的报道。
——本方对新生儿溶血症有效。有报告用本方去山栀,加黄芩、甘草制成的冲剂治疗此病40例,其中ABO型16例,Rh型2例,感染2例,原因不明20例,除3例采用换血外,均于3~4天恢复,有效率高达92.5%,血清试验证明本方对抗A、抗B、抗O抗体均有一定抑制作用(28)。
——本方也可用于蚕豆黄。有报告用本方加茯苓、泽泻、丹参、甘草、田艾治疗本病16例,均获痊愈(29)。
——本方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有效,一般配合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加减。有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11例,抗胆道感染均用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疗效较好(30)。
——此外,有用本方治疗过敏性皮炎、牛皮癣、荨麻疹、肝脏创伤性黄疸等有效的报道。
应用本方的关键是阳黄的鉴别。前面说过,黄疸伴大黄证者属于阳黄范围,一般理解是不难的。就黄疸的颜色来分,阳黄的色泽鲜明,黄红隐隐,色如橘皮;而阴黄的色泽晦暗,如烟熏一般。此外,患者舌质舌苔,身热身寒,便秘便溏也是鉴别点。
黄疸病使用大黄,其目的不在通大便,而在泻热活血。所以,大黄的用量要比承气汤小。用于汤剂时,还可以使用酒制大黄。大黄经过酒炒以后,泻下作用有所减轻,而清热活血作用有所增强。黄疸消退后,可以减少大黄的用量,也可转换成茵陈四苓散(茵陈蒿、茯苓、猪苓、白术、泽泻)。
防风通圣散
《宣明论方》
防风、连翘、荆芥、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大黄、芒硝各五钱(10g),黄芩、石膏、桔梗各一两(15g),甘草二两(15g),滑石三两(20g)。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
“大黄体质”具有里实热的特点,前面已作介绍。一般而言,里实者表多虚,即平素容易出汗,面色红润有光泽等,但也不尽然,如“大黄体质”的患者感冒风寒,也可以出现发热无汗、面色黄红而暗、头痛头昏、咽喉不利、目睛赤痛、咳嗽喘息、皮肤痒疹等表实与表热的表现。同时,里热证与里实证也将更为明显,表现为便秘、腹胀腹满、胸膈痞闷、鼻涕唾液黏稠、口苦腻、舌苔厚等。此时光用单纯的泻下剂尚不全面,防风通圣散正是针对以上的病情而设立的。
防风通圣散是金元名医刘完素创制的一张大复方,但其配伍法度森严,绝不是简单的药物堆砌。方中有麻黄、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的疏风解表,有生大黄、芒硝的泻热通便,有生石膏、黄芩、山栀、连翘的清热除烦,有桔梗、甘草、滑石的清热利咽,还有川芎、当归、白芍的养血活血,全方无一不动,重在开通一切孔窍,让体内壅滞的热毒外出。可以说,防风通圣散治疗其实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表里俱实的体质状态。
防风通圣散证如下:
1.皮肤痛痒红疹,恶寒、发热、无汗身热,头痛、烦躁;
2.便秘、腹胀、胸隔满闷,小便短赤;
3.或然证:或头晕头昏、或关节痛,或鼻流浊涕,或咳喘,或目赤肿痛,或月经不调或闭经,或惊狂谵妄,或头面疮癣。
临床上对有以上见证的皮肤病,如急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银屑病、酒皶鼻、痤疮、毛囊炎、玫瑰糠疹、带状疱疹、扁平疣等本方效果显著。对一些体格壮实患者的感染性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鼻窦炎、腮腺炎、急性眼结膜炎、脓疱疮、产褥感染、急性乳腺炎、盆腔炎等也有效。特别需要推荐的,是防风通圣散可以治疗当前常见的一些内分泌代谢失调性疾病,如单纯性肥胖症、多囊卵巢综合症、闭经、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服用本方,可以使得大便畅通,皮肤光滑,而且体重也会有所减轻。所以,本方可以作为减肥药使用。
现代研究发现防风通圣散有发汗、导泻、利尿、祛痰、抗过敏、减肥、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动脉硬化等多种功效,是现代临床值得重视的一首好方。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大黄三两(15g)附子三枚(30g,先煎1小时)细辛二两(10g)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以上所介绍的,均为清热泻下的方剂。“大黄体质”的体质倾向偏热、偏实,但并不是说“大黄体质”的疾病无寒证。如过度的疲劳,或长期使用泻下药及清热药,或过食损伤胃肠,“大黄体质”也可以出现寒证。临床可见便秘、腹痛而恶寒发热、四肢冷、舌苔白腻等。此时可以使用具有温下作用的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规定:“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有较强的止痛作用。《金匮要略》中附子类方多用于恶寒、身体四肢及骨节疼痛,或沉重,或不仁,或厥冷,尚治腹痛下痢等。细辛类方多用于胸满、咳喘、水气、上逆、胁痛。药理实验证明附子吸收后对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有麻醉作用,对黏膜皮肤神经末梢先兴奋后麻痹,故有镇痛作用。细辛的挥发油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水煎剂有镇静镇痛、催眠作用,低浓度的细辛挥发油能使平滑肌的张力下降。张仲景强调本方主治“胁下偏痛,脉紧弦”。胁下多指腹部,偏痛为疼痛为主而不胀;脉紧弦是痛脉。疼痛剧烈,故用附子、细辛;大便不通,腹痛难耐,故用大黄。本方是温下方,是止痛方。
麻黄类方中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方,即本方大黄换麻黄。治疗麻黄证见精神萎靡、面色晦滞无华、手足冷、脉沉者。故本方证可以理解为大黄证见以上诸证者。
大黄附子汤证如下:
1.腹痛剧烈、拒按、便秘;
2.精神萎靡、面色晦滞无华、汗出恶寒、手足冷、脉沉紧弦;
3.舌苔白腻、舌面比较干、舌质坚老。
大黄附子汤证多见于体质虚弱者的肠梗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泌尿道结石、阑尾脓肿、咽喉肿痛、肿瘤疼痛等。近代宁波名医范文虎擅用本方加味治疗乳蛾(扁桃体肿大),药用生大黄三钱(9g),细辛三分(1g),淡附子一钱(3g),玄明粉三钱(9g),姜半夏三钱(9g),生甘草一钱(3g)。凡乳蛾见舌苔白,舌质微红及有其他“寒包火”征象者,用之常一服热解而肿痛愈。(31)
与本方作用相似的是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大黄四两(20g),附子大者一枚(10g),干姜二两(10g),人参二两(10g),甘草二两(10g)。治疗冷积便秘,或久痢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者。现代临床极道温脾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肠梗阻、肝癌介入术后腹痛(32)等有效。
参考文献
1.湖南省防治肠粘连、粘连性肠梗阻协作组.湖南医药杂志,1978,(2):11
2.顾选文.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2):15
3.曙光医院内科五病区.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4):14
4.汪朋梅等.江苏中医杂志,1985,(8):342
5.王荣根.浙江中医杂志,1980,(3):113
6.谭正宇等.中级医刊,1985,(10):629
7.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医药,1977,(2):52
8.刘涛等.中华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全国危重症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杭州:1982.209
9.辽宁中医学院.中华医学杂志,1978,(1):57
10.天津市沽汉医院.天津医药,1977,(29):75
11.汤宗明.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1):19
12.薛芳.天津医药,1980,(9):566
13.薛芳.中医杂志,1981,22(9):664
14.薛芳.新中医,1983,(10):21
15.刘桂莲.中医杂志,1985,26(10):766
16.沈继泽.江苏中医杂志,1983,(1):40
17.王云峰等.浙江中医杂志,1982,(10):472
18.樋口和子等著,濯书利节译.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1,(6):19
19.赵冠英.祖国医学资料选编.1978.201
20.牛淑华.医药科技简报,1977,(4):23
21.有地滋.医学と药学,1983,9(3):901
22.郑晋丰.新中医,1979,(1):37
23.陈厚忠.湖南医药杂志,1984,(3):44
24.赵士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6):20
25.盖世昌.中医药学报,1987,(1):34
26.韩德五.中草药通讯,1978,(5):28
27.姚光弼等.医学情报交流,1977,(4):54
28.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儿科.新医药学杂志,1973,(8):21
29.吴吉庆.云南中医杂志,1983,4(5):42
30.马荣庚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7):402
31.上海中医学院.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136,
32.洪仲思.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