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安静的田野上,一场激烈的“瞬时枪法”大战,在最后的两声枪响后,刺客玲空默默的倒下了。一枪击毙了刺客后,小哑巴长出一口气,他扔掉手中的枪,正想扬长而去。谁知还没来得及喘第二口气,又一个黑衣人出现在了小哑巴的视线中。
“厉害,厉害,在与对手聊天时悄悄把枪换到了左手对吧?”这人边冷嘲热讽的鼓掌,边从远处走向了小哑巴。“
那你怎么就能断定他会向右躲呢?难道也是运气好吗?”黑衣人好奇的问小哑巴说。
小哑巴一边拍拍身上的泥土一边回答说,“因为他第一颗子弹就是向右躲的,说明他所习惯的第一直觉是右侧。”
“于是你为了增大他向右躲的几率,后面一次进攻也专门把右侧留给了他来暗示和强调他习惯的可靠性,对吧?”黑衣人补充说明着小哑巴刚才完整的计划。为了让各位读者彻底明白刚才最后一个回合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在这里专门再回放一下关键帧画面。
两人在开始决胜回合的最后一句话是小哑巴说的“谁按谁还不一定呢!”话说到此,小哑巴是突然发起进攻的。他举起右手就是一枪,指向刺客的头部,但其实这把枪是没有子弹的,小哑巴在和刺客最后的聊天时偷偷对调了左右手的枪,而刺客此时正在大意的聊着只有一颗子弹谁也杀不掉谁的问题。殊不知自己即将被小哑巴这最后一颗子弹干掉。
话说回小哑巴右手开枪的瞬间,小哑巴右手是真的扣动了扳机,可惜里面并无子弹。但于此同时,小哑巴左手低调的从腰间也打出一枪,指向了刺客头部右侧的逃跑路径,两手同时扣动扳机,刺客根本没有来得及反应出这子弹和这枪声其实不是右手的枪所发出,视觉毕竟还是眼睛的行为,人类的眼睛根本无法分辨出子弹是从哪一把枪发出的,即便是瞬时枪法的枪手做到了分辨出扣动扳机的一瞬间食指的微妙动作,也已经是需要拥有极强的天分加刻苦的训练才能够做到的。
已经充分了解了瞬时枪法的小哑巴,非常明白此刻的刺客玲空,一定聚精会神的观察着自己食指的动作,因为在第一回合后,当小哑巴举起手枪,但没有扣动扳机那一次,刺客冷静的面对着指向自己的枪口一动未动的表现,就充分证明了这位“玲时空”的刺客,与常人的行为习惯已完全不同。他并非是在枪口指向自己时就已经警觉,而是将警觉的时刻调整到了扣动扳机的瞬间。
那么也就是说,他的视觉在小哑巴开枪前,一定会将大部分精力都集中于扣动扳机的手指。这样的习惯性直觉,怎能逃脱小哑巴这种专业枪手的眼睛。小哑巴使用第一回合的第一枪,首先确定了刺客真的是“瞬时枪法”的枪手,小哑巴明白既然对手是“瞬时枪法”的枪手,那么子弹打出去准不准,已经不重要了。因此小哑巴在躲过刺客头两枪后,第二枪仅仅是一次佯攻,也是一次试探。因为他知道对阵这样的枪手,绝对不能浪费子弹,战斗的胜负或生死很可能就取决于自己节省下的每一颗子弹。
他再一次通过佯攻其实是未了确定埋藏在自己心里许久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真正的“瞬时枪法”枪手的基础行为习惯。这个想法来自于小哑巴经常傻傻的望着墙上的苍蝇,他发现苍蝇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苍蝇无论是想要落在食物还是动物,甚至是人类的身上时,不是你轰它,它就会走的。即使你轰走它,它也还是一样会飞回来,这说明苍蝇压根就不怕人类。虽说它们被人类追着打时,经常会慌乱到乱撞的程度,但慌乱并不等同于恐惧。慌乱可能来自于没有防备,或者突然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但恐惧来自于完全的没有胜算。苍蝇被人类轰走,不仅仅没有马上逃跑,反而会反反复复的飞回来,再一次落到人类的身上,引起了小哑巴的注意。因为小哑巴认为,苍蝇一定是拥有着绝对的自信,并且有着可以战胜对手的能力,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于是便开始更加仔细的观察苍蝇。
第二,小哑巴尝试在十分黑暗的状况下接近苍蝇,只要距离到了一米左右,苍蝇还是经常会感知到他的存在而飞走,也就是说苍蝇可以靠听觉来感知周围危险的存在。即便是苍蝇拍的风声,也难逃苍蝇的耳朵。小哑巴曾测试过苍蝇从听到声音,到身体做出行为的时间,可以说是远远快于人类能够观测的范围,实在是太快了。小哑巴根本无法去测算如此迅速的反映速度。
第三,小哑巴发现有的时候,苍蝇能够听到声音,迅速逃跑,有的时候却停在了原地没有动。小哑巴仔细的观察了没有飞走的苍蝇,大部分都在用自己的脚擦着眼睛。也就是说,它们没有逃跑并不是因为它们听见了声音却不想逃跑,而是因为它们实际上当时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于擦眼睛这件事上。于是小哑巴便开始进一步研究苍蝇为何需要擦眼睛的问题上。
因为任何人,任何动物,最在乎的永远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而这件事情上就会体现出它们很多最重要的情报。这是像小哑巴这样的枪手与普通的枪手最不同的地方。他们会通过一些别人认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情,来发现一些惊天的奥秘。比如枪手最在乎的事情,当然就是自己的枪,他们不仅仅会随身携带自己最心爱的手枪,还会无比的爱惜,经常拿出来擦拭、护理,从这样简单的行为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爱惜枪的人一定会打枪,而且枪对他很重要,反过来说,就是如果枪出了什么问题,枪手自己很有可能也会有着什么危险。
同样的道理,苍蝇经常擦拭眼睛,给攻击它们的对手以机会,一定不是因为闲得无聊,而是因为它们的眼睛是它们非常重要的工具,甚至是武器。小哑巴专门寻找正在擦眼睛的苍蝇,靠近它们去测试它们的能力。发现苍蝇的视觉系统是极其发达的。它们在擦拭眼睛的时候,身体甚至是有在发出一种轻微的抖动,就好像人在伸懒腰时候,如果这次的懒腰伸得很成功,身上也会不自觉得抖动是一样得。
从这个现象,小哑巴就充分的分析出了苍蝇眼部细胞和神经系统的敏感程度。小狗尝试过苍蝇的视觉体系,可以远远快于人类的苍蝇拍,每一次苍蝇拍拍打下去时,它们实际上是按照科学的逃跑路线跑掉的。之所以人类经常会成功的打到苍蝇,应该与苍蝇也经常在擦眼睛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小哑巴分析应该是因为苍蝇正在擦眼睛的脚挡住了自己相应角度的视觉,而苍蝇拍所飞来的方向,又正好是苍蝇当时所看不到的角度,才会躲不开这一次的袭击。
正因为苍蝇的视觉体系,远远强大于听觉,所以在擦眼睛的时候,它们才会彻底放弃听觉。或许是因为过分的自信,又或许是因为苍蝇渺小的身体,并没有足够的反应神经同时支持听觉和视觉完美的运行。于是它们会在更多情况下去选择使用视觉体系来保护自己。
苍蝇更加不可思议的能力,是在快速的飞行中,也能够眼观六路。如果你仔细观察苍蝇,会发现它们虽然体型小,但是飞行速度以及拐弯的速度,可是比蚊子要快很多。小哑巴尝试用自己的视觉能力,去捕捉甚至推测苍蝇逃跑的路线,却发现在高速运动过程中,苍蝇视觉体系的反应能力,其实是远远优越于人类的。也正因为如此,苍蝇才会有勇气去一而再再而三的落到人类的身上。其实这是它们对人类的一种蔑视,甚至是进攻行为,只是因为它们过于渺小,人类并没有按照遭到了攻击去定性而已。
有一次,小哑巴正在看着墙上的苍蝇,突然一只壁虎把苍蝇吞了下去。小哑巴很是奇怪,用肉眼可以识别的壁虎运动速度,为何却可以捕捉到视觉体系如此发达的苍蝇?小哑巴首先排除了壁虎完全靠速度来取胜的可能性。小哑巴猜测,苍蝇的视觉应该有一种缺陷,对于善于隐藏的壁虎,青蛙等种类,有时候很难发现。
而小哑巴通过经常用手去捉苍蝇的游戏,发现苍蝇从地面飞起来,和飞机一样也是需要弹跳和“起飞”过程的,这就是捉捕苍蝇最佳的时机。他们总是大约在距离地面或墙壁约2毫米左右的地方开始扇动翅膀,拐弯也无法做到90度的拐弯,大约是在45度。这些细微的数据,都经过小哑巴长期的观察丝毫不差的被小哑巴所掌握。
而小哑巴之所以总是能够成功的用手捉住苍蝇,正是因为他掌握了苍蝇的起飞速度极限以及拐弯角度极限,对于善于隐藏自己的壁虎来说,能够捉住苍蝇,应该也是对苍蝇的行为有着非常详细的把握。
我们回到“瞬时枪法”枪手的行为习惯分析,小哑巴认为,和壁虎捉捕苍蝇一样,没有必要一味的像书中所写的去提高自己的视觉能力,毕竟如果“玲时空”的人压根就和“梦时空”的人不是同一个人种,那么无论自己怎样练习,也不可能把视觉能力突破到比他们还快的程度。不如想一想其他的途径。
于是小哑巴开始通过在脑海中模仿“瞬时枪法”的枪战来思考这种枪手的行为习惯。他推断出“瞬时枪法”的枪手,最大的心里负担,应该是能否成功躲开子弹。至于自己那一枪能不能击毙对手,应该是排在了这个问题之后。而躲开子弹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把握对手扣动扳机这一个瞬间。
他们的视觉能力远远超过于“梦时空”的人类,因此应该在观察对手扣动扳机的食指时能够做到十分细微的程度,去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毕竟无论是普通枪手也好,还是“瞬时枪法”的枪手也好,都只有一条命,无论是什么枪手,都肯定在意自己的安全。因此小哑巴认为,“瞬时枪法”的枪手在开枪的瞬间,因为能够精准的把握扳机的动作以及枪口的方向,那么相反的带来的弊端,则是视觉对焦点的减少,和注意力的过度集中。
正是出于这样的猜想,小哑巴第二枪的试探,才仅仅是轻轻用食指勾动了扳机,却在打出子弹的一刻,停了下来。玲空没有对这个行为做出射击或躲避的反应,说明“玲时空”的枪手已经将扣动扳机的视觉反应,细化到了无比细微的程度。
而玲空第一次在躲开小哑巴第一枪的子弹时,他头部大意的习惯性的向右摆头,其本意是打算让子弹擦面而过,却没想到这个细节也没有逃开观察细致入微的小哑巴的注意。他大胆的猜测,玲空习惯于第一反应向右边侧偏来躲开子弹。
于是第二次进攻时,小哑巴故意先打了头部和左边,目的是进一步强化铃空向右侧躲避子弹的行为习惯。而最后一枪时,小哑巴右手上高调的手枪,仅仅是用来完成对左手的隐藏的幌子。玲空当然知道小哑巴和自己都只剩下了1颗子弹,假如小哑巴这一枪打出来,自己就彻底安全了。后面就只剩下自己这颗子弹怎么打的问题了。他见小哑巴举起了枪,出于无法逃避的保护自己生命的直觉,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小哑巴扣动扳机的右手手指和小哑巴枪口所指的方向上,却完全忽略了小哑巴左手的那把“夺命枪”!
玲空本想帅帅的躲开小哑巴的子弹,让子弹从自己的脸颊“从容飞过”,却未曾想到自己“聪明”而“准确”的撞到了小哑巴的子弹上…
小哑巴通过前两次的“佯攻”已经准确的把握了刺客玲空的习性和头部躲避的角度、幅度,玲空让子弹距离自己头部不到10厘米飞过的耍帅行为习惯,最终帮助小哑巴丝毫不差的命中了自己的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