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绝对是乌龙!
当时王向科好不容易说服皇后,让她确认那个山东省太原市静乐县“新越镇”的“镇卫生所”,设施一流,环境优美,技术先进,医风端正,是治疗皇帝陛下心血管病的最佳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究竟是如何说服的,当事人没有任何透露,史书也没有任何记载。后来大明社会科学院,大明日报都问过崇祯皇帝陛下,但是崇祯皇帝反而责令他们认真研究,一有结果就告诉他,于是这个问题被研究了整整几百年,还是没有答案。
皇后是同意了,毕竟她不太知道兵事!但交给“劫帝小组”二位副主管,也就是王承恩和骆养性讨论的时候,卡壳了!
骆养性没什么问题,他是锦衣卫,专门负责做一些不能理解的事,所以也从不喜欢多问,最说主管王向科就住在他们家,几天下来周杰伦的歌他都唱熟几首了,对王向科更是象菩萨一样供着,还会有什么意见?
可王承恩不一样啊,他是皇帝的第一大秘,大局观不是一般般的,马上就提出:
“荒唐,如今建奴顷刻就会破口入关,到时陛下不在,天下兵马谁人会来勤王,这京师还守不守了!最说,到山西山高路远,万一路上出个什么差错,那还了得。更不要说,山西两头闯贼献贼虎视眈眈,陛下若去,若是他们一齐攻入山西,该当如何?”
这些问题骆养性是回答不了的,只好拿出对讲机去问王向科。
王向科第一句话是说“打个电报去问问你们家元默,献贼还在吗?”
好吧,元默的嘉靖版密码本才送出去不久,电报不加密码等于电信局说什么就是什么,那自然不行,那就再等等吧,看看到底为什么献贼不在了呢?
王向科第二句话是“打个电报去问问你们家张达仁,再派人去催一下你们家应昌的步队,到了底爬到哪了!”
好吧,这两支也没朝庭的密码本,好在路不远,那就直接快马去问!顺便再把正统和弘治年间的奏折抄本给他们送去,然后也还是等着。
王向科第三句话是说:“告诉应昌那货,再不到天津,以后一毛好处都不给你!”
于是大明重臣张居正出马,万历又多了一大征!
“什么?应昌要跨海北上?”王承恩惊的眼珠都掉了!
“王公公,你别急啊!你没听见那宋王刚才说,我们大明其它兵马快要兵临辽阳了!”骆养性捧着对讲机提醒王承恩。
对讲机不是手机,一说话大家都听得见,只不过王承恩一听应昌的动静已经吓呆了,那里还能听明后面的话。
“你,你,你说什么?兵临辽阳?我大明?荒唐,荒唐!关宁军也能听那宋王调度?”王承恩连忙把自己的脑线接一接,一接上就闪出关宁军字样,难道那人除了调动三关的兵马,还能调动关宁军!
“不是关宁军,吴襄祖大寿还敢出兵辽阳?大凌河他们都没胆子过去!”骆养性马上纠正王承恩的乱猜!
“不是他们,我大明还有什么兵马,大同,不可能,宣镇?更不可能!哎哟,骆大人,你快问问到底怎么回事!急死咱家了!”象这种猜法王承恩肯定受不了,急的拉住骆养性的胳膊就拼命摇。
等王承恩终于明白了这惊天计划,飞也似的朝皇后宫中奔去。
“什么?兵临辽阳,应昌要登陆盖州?”周后惊的跳了起来。
“回皇后,正是,说是有一万人马,再加上应昌千余马队,而建奴大军都在宣大,锦州一线,现在沈阳空虚。”王承恩马上汇报。
“那会怎样?”周后问。
王承恩急促的回道:“至少建奴必定退兵,甚至可能等其回到辽东之时,沈阳已陷!噢不,沈阳已被我大明光复!”
“啊!光复沈阳!”周后又重新跌到凳子上,这去南洋买买米,她已经咬破了银牙,可现在竟然告诉她要光复沈阳,这如何能够承受的住。
乌龙就这样产生了,在周后和王承恩看来,刚刚还想着这京师保不保的住,突然间建奴退兵都不是最理想的,最理想的是光复沈阳,等陛下醒来,呵呵。。。不过也不好说,谁知道他到时怎么想!
但是不管他怎么想,这沈阳一定要光复!因为王向科说这支光复大军的组成是这样的:大明三关兵将1200名,大明各族民兵8000名,大明中华新越临时特区武警2100名,反正,都给你们加了大明标记,委屈蒙古人变成了“各民族”,鞑子成了大明的“民兵”。
想想,这是大明军队多少年第一次主动进攻,而且一举克复偽都沈阳,如此一来建奴还能有翻身之日?我大明边关岂不是从此安宁!
面对这种想法,如果王向科知道,也只能在远处暗自叹息,不是我做不到,是我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因为我有一个朋友也是满族!布仁巴雅尔还是蒙古族呢,话说这蒙古和“我大宋”的血海也深的象马里亚纳海沟一般,多少年后他们还分了一块出去,可是唱过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朵花,这仇没法报!
当然,日本友人自己也有,可是五十六个朵花里面没有日本花!这能怪谁?
作为太监王承恩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就相信某人,但是无论是皇帝的病,还是沈阳的功,这诱惑实在太大,而且还不能说是诱惑,实际上就是救命的稻草。所以他又和皇后密谋,把一个宋朝的王爷扣为了人质,只等各路消息传来。
至于皇帝的病,那是不能等的,只好由骆养性包装了一支商队,混出了北京城,随行的还有田贵妃,袁贵妃,几个宫女和几名太医。两位贵妃是一定要走的,不带走就只能杀掉,否则一定不能保密。同样,太医也得走,好在皇帝病重,他们家里也不会来催,走不露消息。
700名阎百户的值卫,先期陆续放出去300名,一路警戒,做为保护,反正到逐州自有人接应。实际上,整条路现在都在景慧瑶的严密监控之下,以她的情报能力完全不可能出任何差错。
“你们要南渡就南渡,本宫不拦,不过,今日皇上不在,本宫代皇上和太子作主,我大明绝不南渡,不但不南渡,本宫还要跨海北上,收复辽东!”
“......”
“......”
“......”
“......”
“怎么,你们不信?”周后向前走了一步,逼近温体仁。
“皇后...保重!”温体仁马上把头低下,心里面都快要哭了,皇帝病了,还丢了,如今皇后又疯了,怎可如何是好?我温体仁怎么这么倒霉,赶在这个时候当首辅。
一张纸出现在温体仁面前。
周后随即吐出一字:“念!”
“。。。都督府都督同知,领三关总兵应昌急奏:我军已达辽东,一举刻复盖州耀州海州鞍山辽阳五城。。。大军直抵沈阳城下。。。。。大明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