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1600000033

第33章 说川菜(3)

最近,报上曾载美国正在试验之雷达炉,据说:煮鸡蛋七秒钟即熟,以纸裹包饺入之,三秒钟熟,而纸仍完好,科学诚科学矣!然而未必艺术,亦惟美国人能发明之,能利用之,何也?因其距吃的艺术之宫,尚有十万八千里途,此途又非飞机可达,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走也。然而高等华人,未必解此,据说他们已科学化了,早饭是白蒸猪肝和花旗桔子,如此的自卑自贱,还有何说?自然雷达炉子首先采用的,便是此等人了。

上面所举用温火之例,未免太贵族,其实家常菜之可贵,是不讲形式,不讲颜色,只考较香与味。比如作笋,如上面所说,馆派则难免加上一些二六芡,厨派则不用芡,但必须将其漂之至白,取其悦目,而味则无有,家常作之,乃有菜之真味。又如上面说的冬寒菜——川人以为胜于莼菜——馆派就根本不能作,若叫强勉作之,必仍油大味重,而菜未必熟。厨派作之过于精致,每每只摘取嫩苞,不惜好汤火腿口茉以煨之。好却好吃,然而绝吃不出冬寒菜之味,这就须家常作法了:连苞及嫩叶先以酱油炒之,加入米汤烹煮,不加锅盖,色自碧绿,若于沸之后,再加入生盐合度,菜既熟而微带脆意,无其它佐料,乃有清香,有真味。然而为其寒伧,只好主人自享,以为奉客,客则不悦,故为显客者,殊无此口福。不过已往士大夫之家常菜,重在精致刁巧,以求出奇争胜,故往往在大厨房之外,更有小厨房。主持小厨房者,多半为姨太太,或由太太训出之丫头,收用了为姨太太者,如西门大官人府上之孙雪娥焉。初不解为何必用姨太太,后闻人曰:凡雇用的厨子,每不可靠,学到了手艺,不是骄傲得忘其身份,就是动辄喜欢跳槽,或一跳就跳进了馆,而自立门户,于是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发太太,以地方色彩太浓,不必具论——已无姨太太制度,故此种封建风尚,不愁不连根拔去。得亏我们许多有识的太太们,尚未整个走出厨房,故家常菜仍得保留一部分,将来之变化如何,不可知。或许再进步后,此种古典派的艺术,便将成为历史的名词而已。

譬如为山,馆派是基层,厨派是中层,家常派则其峭拔之巅也。无论走到何处,要想得其地方风味,只到馆子中吃吃,未可也。能进而尝试一下私家厨味,庶乎齐变至鲁矣!除非你能设法吃到若干家的家常菜,而确乎出于主妇之手,或是主妇提调出来的,那才是鲁变至道,你才可以夸说登了山顶,不管风景如何,奇妙不奇妙,总之是山顶也。本此途往,便知中国菜到底算是何处好,何处更好,何处最好,何处绝好,殊不易言!何哉?以无此一人吃得遍全中国之馆、之厨、之家常,而又非常内行,起码也得像清道人之“狗吃星”一样也。无此种人,便不可表论中国菜,尤其不可作食谱;食谱或亦可作,但不可妄标科学方法,譬如说某菜煮若干分钟,今试问之:用何种火具?而火的温度,究在华氏或摄氏之若干度上?如不能表而出之,则所云科学者,只半吊子科学,亦只一知半解之高等华人信之耳。何况说到底,好的菜品,根本就不能太科学,例如利用外国机器切刀来切肉丁,你用最精密的尺子来量,几乎每颗肉丁,其六面俱相等,但是你炒熟来,却绝对没有用不科学的手,切出来的其大小并不十分一致样的肉丁好吃,何也?盖面积大小相等了,则其受热和吸收佐料的程度亦相等,在味觉上显出的只是整齐划一的一种激刺,而参差不齐的激刺,好不好吃分别在于此;馆派、厨派、家常派之差别,高低亦在于此。本此孤证,便知道一门艺术,真正说不上科学也。

成都人的好吃

中国人对于其它生活要素,由于顶顶重要的“自由”,大概都可模糊,有固然好,精粗美恶倒不十分计较,只要有哩,并不一定拼身心性命以求之。独于食,那便不同了,在川人中间,按照旧习,见面的第一句话,并非是“你过得怎样?”

“你好吗?”而是“你吃了饭没有?”或曰“吃过了没有?”而且在询问时,还带有时间性,在上午,问的是早饭;过午,须问午饭,四川语谓之“饷午”,读若“少午”;入暮则问晚饭,谓之“消夜”;其严格犹洋人之问早安、日安、晚安也。其它,凡与人相交接,团体与团体相交接,大至冠婚丧祭,小至邻里往返,庄严至于纳贡受降,游戏至于“撇烂”打平伙,甚至三五小儿聚而拌“姑姑艺儿”——黄晋龄的餐馆名,引用为“姑姑筵”,亦通——无一不有食之一字为其经纬。笔记载:以前漕河总督衙门,顶考较吃了,诸如吃活猴脑,吃生鹅掌,一席之肴,可以用猪八九头,每头只活生生的取肉一块,余皆弃之。

这种暴殄之处,姑不具论,甚至一席之肴,必须吃到三整天方毕,这真可以表现中国人好吃的整个性格,而且不吃不行。乡党中许多事故,大都由于不具食而起,谓人悭吝,辄曰:某人是不肯请客的,“要吃他么?除非钉狗虫!”言之痛切如此,甚至“破费一席酒,可解九世冤;吝惜九斗碗,结下终身怨。”可以说,中国人对于吃,几乎看得同性命一样重,这不但洋人不能理解,就是我们自己,亦何尝了解得许多!

枕江楼

节选自《大波》,标题为本书编者所加。

他当然不能推辞,只好说两句应该说的抱歉话,便一同朝着文庙前街,再沿上莲池边,插向南门走去。

枕江楼是前年重修南门大桥——一般叫做万里桥时,才趁热闹开张的一家小饭铺。地点选得还好,恰处在大桥上流的岸边,临着锦江江水,砌了一道短短的石堤。堤上简简单单地修了一排仅蔽风雨的瓦顶平房。平房尽头处,也就在石堤尖端,盖了一间圆形草亭。石堤得亏比大桥低,向下流头望去,靠岸第二孔石拱桥洞恰似它的大门。大门外景致甚好:天竺寺的后围墙,墙外临河小路,路边的大黄桷树,树脚下的石碛,石碛上面的水波,那么远法,看来真像画面。只是近处岸边一座积得山样的垃圾堆,成天都有一些穷妇女穷小孩蹲在上面刨渣滓,找东西,不免有点杀风景。毕竟因为地当桥洞,又在水流湍激之处,无论何时,好像总有一股凉风拂人,在天气热时,这地方的确是一个乘凉饮酒的雅座。而且上流头也是一大片鹅卵石坝,坝上河岸边一排斫折不死的老杨树,树下是个卖鱼虾的小码头,好吃嘴的客人每每亲自去买了鱼虾,烦厨房大师傅趁活做出来,非常好吃。这一切都合上了成都人的口味。于是它便从一个普通小饭铺摇身一变,变成一家馆厨派而兼家常味的、别具风格的中等南堂馆子。座头幽雅,又有天然景致,更兼价廉物美,首先来照顾它的是南门一带生意人,就不办会酒,也常来打平伙。其次的常客是学生们。到学生们作了常客,才悬上招牌,不知是哪位雅人给它取了这个切合实景而又带有诗意的名字:枕江楼。虽然这时还只有楼之名,而无楼之实。

枕江楼只有五个座头,寒冬数九还好,从初春赶青羊宫的日子起,它这里就生意兴隆。如其在下午两三点钟来,包你不能够随来随坐,人少也绝不能独霸一个座头,不让后客来镶一下的。

这天,顾天成三人来时,刚从大桥这头走进一间柴炭铺子的过道,再下几级石阶,踏上枕江楼的石堤,就听见全排平房里全是高声大嗓、癡拳闹酒、谈家常话、讲生意经的声气。从没有糊纸的菱形窗格中看过去,只见盘着发辫的头,精赤条条的背脊和膀膊,原来正逢上座时候。

吴凤梧站在石级上说:“好生意!”顾天相说:“我的估计没错罢?依我说,还是到北新街的精记去。不然,就总府街的崧记也好。”顾天成前天来吃过这里的醋溜五柳鱼和醉鲜虾。觉得精记、崧记都只有蒸菜、炖菜,没变化。光是吃饭倒方便,泡菜都不差。但这里……隔着木栏杆,看见厨房正在癶鱼,炉火好旺,岚炭火焰从耳锅边冒起来好几寸高。四五个人站在菜案边挤虾仁。另一个厨子从炉子上一个挺大砂罐里,热漉漉地舀了一中碗黄焖鸡,把旁边耳锅里刚焯好了的三塌菇盖上两汤杓,递给身旁一个堂倌道:“亭子上的。”堂倌打从身边过时,啊!好香!顾天成决心不打退堂鼓。“喂!找个座头。只有三个人,镶一镶都使得。”

一顿家常饭

节选自《大波》,标题为本书编者所加。

摆在桌上的,是昨夜特别留下的一大品碗莴笋红焖鸡,一大品碗芋头煨羊肉。今天早晨旋做的,是素炒黄豆芽,素焖小菠菜。并非逢年过节,又不是红白喜事,两荤两素吃早饭,这在陕西街三圣巷中是稀奇事,在吴凤梧家中,当然也不平常!

吴凤梧一手挽着四岁不到的幺娃子,精神饱满的样子,从节孝祠茶铺吃了早茶回来。进门之前,特别给幺娃子擤了一泡浓鼻涕,用自己锁有狗牙边的蓝花布手巾,把一张胖胖的小圆脸揩得一干二净。一面叮咛说:“娃儿家第一要学爱干净,第二要学讲卫生!莫跟巷子里那些滥娃娃学:不管啥子脏东西都要抓一把!也不管吃得吃不得的,捞到了便朝嘴里塞!要不得!不听话的娃儿家,妈妈见不得,我也不再带他进茶铺,也不再买和糖油糕跟他吃了!”

“我听话,明天你再跟我买一个和糖油糕哈!”

刚刚掀开木板门扉,一股油香味直扑鼻端。吴凤梧摔脱幺娃子小手,抢到桌子跟前,只一眼,便欢然叫道:“吆!好阔啦!两荤两素。大女子,快拿饭来!”大女子提起尖嗓子高应一声:“就来!”立即从堂屋后面的灶房里,把一只钱花大瓦钵捧出来,放在靠壁一张大茶几上;顺手舀了堆尖尖一大碗糙米饭,端给坐在方桌上首,已经在动筷子的父亲。“你妈呢?”

“妈还在弄菜。”

“有这们多菜,还要弄,哎!哎!有福不可重享!”他不由想起上次只有一盘臭豆腐乳的光景。

老婆穿着蓝布围腰,双手端了一只海碗出来,翘起厚嘴皮笑道:“并没弄啥子菜,只是打了一碗酸辣蛋花汤,你喜欢吃的。”

“哎!难为你啦!”吴凤梧今天会说出这样客气话,足见今天的脾气格外好。

他的老婆也像叫化子中了头彩,喜欢得合不拢口。那只有毛病的眼睛癋得格外起劲。小心翼翼地把海碗放在桌子当中,把两样荤菜尽量挪在上方。然后拉围腰揩着手指笑道:“有啥子难为头!”

同类推荐
  •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商到周,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到宋元明清……一位帝王就是一部演义;一个朝代就是一部历史。迄今为止,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了。在五千年的岁月里,既有正直强国的明君,也有荒淫误国的昏君,既有贤臣良将,也有奸臣小人。于是,在纵横捭阖的政坛上,演绎了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笔锋之战。
  •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本书在作者实际课堂讲课的基础上,以散文式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和对作家创作秘密的深度发掘,多方位阐释文学的魅力。登堂入室,引领读者全方位进入文学的殿堂;启迪智慧,打开看文学看人生的多种视角。以专业的眼光、新颖的角度解读二十多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点评十多位经典作家的多彩人生,建立文学与多种学科领域的联系,拓展文学理解的空间和视角。
  •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内容不仅涉及到回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说唱艺术等,而且还对回族民间文学形成与发展史以及理论架构作了比较细致入微的分析与探讨,许多材料与观点较之以往的研究都有较大的充实与突破。
  • 中华谚语(第一卷)

    中华谚语(第一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花鼓戏

    花鼓戏

    《花鼓戏》主要内容分为走进花鼓戏、瑰丽的艺术、花鼓戏的种类等。 花鼓戏是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各地的花鼓戏、采茶戏、灯戏和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主要曲调来源于民间小调,如花腔、打锣腔、川调、口子调、筒子腔等。
热门推荐
  • 残山断海

    残山断海

    妖境妖尊,佛界佛祖;儒家天帝,法域大圣;兵掌战神,道法真仙!这是一个百家纵横的大世界!这是一个诸天并起的大时代!一少年两次重生,来到这遗失之地。身负惊天之谜的他,将在这波澜壮阔的天地间,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觉得归一的书不错,或者对归一的书有些建议的朋友,希望你们能加一下群419158073,跟归一讨论一下剧情,谢谢大家。
  • 八荒狂君

    八荒狂君

    少年以武逆天,八荒之狂君,不管什么势力,以实力粉碎,你有势力,我有兄弟。
  • 古穿今:称霸娱乐圈

    古穿今:称霸娱乐圈

    季桑轮回了五世她很幸运的因为第一世喝下了万年一滴的往世水,记得每世的记忆。这一世她可以选择人生,季桑毅然的选择了娱乐圈的通天大道,只为了完成自己第一世的梦想。这一世,她注定要让整个娱乐圈和世界为她疯狂。【哈哈哈哈男主线一直很少但也是贯通的前期和中期主要已事业哈哈哈】
  • 情似生死噬入骨

    情似生死噬入骨

    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故事,离去时谁也不必给谁约定阮已注定要分开,那么天涯的你我便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 神魔之果

    神魔之果

    一个少年意外捡到一颗神秘石化种子,从此他平静的生活麻烦不断,且看他是如何逆天成神。我是新手,作品有不好的地方多多提醒我会及时更改的
  • 仙路渺渺不可言

    仙路渺渺不可言

    大道三千,我愿做仙。仙道之路,渺渺不可言。一把瑶琴,一个苍凉的背影,扶着琴弦的手因心情的起伏而微微颤抖。他时而仰望苍穹,时而闭目低吟。转过头来,竟露出的是一张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的容貌。而他的理想很伟大。我要重回男风,重振我华夏好男儿的雄风!只因为,老子不想被那个啊!更加不想当百合啊!老子我命苦啊!于是,文涛为了这一伟大理想,斩妖魔,斗恶龙,开始了他漫长里程碑上的男人之路。
  • 炎灵石

    炎灵石

    补心、补情、补天,世间没有完美之人,唯有逝去的才是完美
  • 身体是座城

    身体是座城

    穿越到异界也就算了,突然发现身体变成了一座城,皮肤是城墙,心脏是皇宫,到处都住满了“人”,这些“人”全都指望着自己养活!
  • 疯魔大陆

    疯魔大陆

    我只有我的战斗方式,我有只属于我的魔法,不管是加持流,还是结界师,不管是正统,还是邪教,不管是命运,还是属性,来吧,我是……还是一起上吧!
  • 网游之邂逅星缘

    网游之邂逅星缘

    邂逅之地,星际情缘,这是一场有关于宿命的邂逅!遭遇家庭巨变的谢小峰心灰意冷,进入到虚拟网络游戏《星际》中逃避一切。然而,宿命却如影随形,一只和谢小峰曾经养的非常相似的白猫,背叛而离开的女友,他意图逃避的亲朋,再一次出现在他的身边,父母留下来的财富又一次让他陷入漩涡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