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成功的简单捷径,可是几乎没有人使用它。这一切只需要一点小小的鼓励和谦虚,以及放弃自大的能力。当你习惯忽略他人的建议,把它们当作批评,或是不听家人的某些话时,尤为如此。想象当你真诚地向他们征询忠告时,他们会感到多么惊讶。
找一个你认为你的咨询对象有能力回答的问题。例如,我经常请教家父有关生意上的建议。即使被他训诫一番,也是值得的。他给我的劝告通常可以让我避免吃许多苦头。
69.
现在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刻
这个观点帮助我认清这个事实:没有方法可以通往快乐,快乐就是方法。
许多人总是不断地将幸福延后,而且是无限期地延后,真是悲哀。倒不是故意如此,而是我们不断说服自己:“有一天我会快乐起来的。”我们告诉自己,等账单付清、等完成学业、找到第一份工作,或是升学以后,我们就会快乐起来。我们说服自己,等结了婚,生了一个又一个小孩,生活就会变好。然后,我们又感到挫折,觉得孩子还不够大,等他们长大时,我们就满足了。然后,我们又烦恼于应付青少年,等他们度过青春期,我们一定会很开心。我们告诉自己,等另一半变好时,等买了一辆好车时,等有能力去度假时,等退休后??人生就会完美了。
同时,生命却在不断向前跑。事实上,没有任何时刻比此刻更快乐。现在不快乐,更待何时?
你的生命总是会充满挑战,你最好承认这个事实,并下决心快乐地过日子。我最喜欢阿佛烈?德苏萨(Alfred D’souza)的一句话,他说:“长期以来,我总以为人生,真正的人生,就要开始了。可是总是有什么障碍挡在中间,总是有其他事得先做,总是还有未完成的事务、该挪出的时间、该还的债。等到全部做完之后,人生就可以开始了。最后,我才猛然发觉,这些障碍就是我的人生。”这个观点帮助我认清这个事实:没有方法可以通往快乐,快乐就是方法。
70.
你最常练习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你会感到挫败,因为你一直在练习挫败。不过,你也可以选择锻炼同情心、耐心、和蔼、谦虚和平静的特质,方法就是反复练习,因为熟能生巧。
反复练习是大部分灵修和冥想的基本原则之一。换句话说,你最常练习什么,你就会变成什么。
每当人生不如意时,如果你习惯变得焦躁不安,反复以自我辩护来回应批评,坚持己见,遇到逆境就容许自己的想法越滚越大,或者把人生当作紧急事故,那么,很不幸地,你的人生就会反映出这类练习的结果。你会感到挫败,因为你一直在练习挫败。
不过,你也可以选择锻炼同情心、耐心、和蔼、谦虚和平静的特质,方法就是反复练习,因为熟能生巧。因此,小心你练习的是什么。
这倒不是要你把整个人生变成一项不断改善自己的大计划,我只是说察觉你的习惯十分有帮助,不论是内在的或外在的。你的注意力放在哪里?你的时间都花到哪儿去了?你是否培养了有益达成目标的习惯?你的生命方向跟你立志要达到的是不是一致?只要问自己这些问题,然后诚实地作答,就可以帮助你决定哪些策略对你最有用。
你是不是总对自己说“我想多利用一些时间独处”或“我一直都想学冥想”,然而却始终找不出时间?可悲的是,许多人浪费时间去洗车,或者看他们根本不喜欢的电视重播节目,却不把时间花在可以滋润心灵的生命层面上。如果你还记得,你练习什么就会变成什么,你或许可以开始选择一些不同的修持方式。
71.
冥想5分钟,静下心来
冥想可以让你达到完全放松,使你的心静下来。它教导你心平气和。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过:“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源自无法独处。”我不确定是否这么严重,不过,我确信一颗安静的心是内在安宁的基础。内在的安宁会影响外在的平静。
虽然有许多技巧可以让人静下心来,例如内省、深呼吸、静思以及观想。而一般最常使用的技巧则是冥想打坐。每天只要花五分钟到十分钟,你就可以训练自己的心静止不动。这份宁静可以融入你的日常生活,让你更少焦躁易怒,让你有宽广的视野,可以把一切看成小事,而非紧急事故。冥想可以让你达到完全放松,使你的心静下来。它教导你心平气和。
冥想有许多种形式和变化。不过基本上,冥想需要放空你的心灵。通常,冥想是一个人单独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的。你闭上双眼,把焦点集中在呼吸上:吸气、吐气,吸气、吐气。思绪进入你的心灵,你轻轻地让它们离开,把焦点拉回到呼吸上,一再反复。过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训练自己把焦点放在呼吸上,同时轻轻打发任何偏离的意念。
你很快就会发现,冥想并不容易。你会注意到,当你尝试让心静下来时,你的心反而充满了思绪。初学者很少能够集中注意力超过几秒钟。做一位有效率的冥想者的窍门就是,不要太苛求自己,并且持之以恒,不要气馁。每天花几分钟,长期下来就会大有收获。
你或许可以在社区中心找到冥想的课程,要不然也可以找书来参考,或是录音带更好(否则眼睛闭着的时候实在很难阅读)。我最喜欢的教材是赖瑞?勒珊(Larry Le Shan)的《如何冥想》,有书也有录音带。我认识的所有心平气和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多多少少花了一些时间在练习冥想的。
72.
练习瑜伽
只要几分钟,你就会感到生气蓬勃、心胸开阔,也更心平气和。你的心灵一片澄明,接下来一整天都会过得更顺遂也更专心。
跟冥想一样,瑜伽也是一种广受欢迎又极有功效的修行方式,可以让人放松,心平气和。几世纪来,人们用瑜伽来净化、释放心灵,获得轻松与平静的感觉。它做起来很容易,每天只要花上几分钟。而且,任何年龄和健康情况的人都可以学习。我参加过健康俱乐部的课程,班上的同学有十岁男孩,也有八十七岁老翁。瑜伽的性质本来就没有竞争性,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和舒适程度来练习和进步。
虽然瑜伽练的是肉体,但它的好处却是身心兼具。在生理方面,瑜伽增强肌肉和脊椎,让动作更有弹性且更流畅。在心情方面,瑜伽是减轻压力的良方,它平衡身体、心灵、精神的联系,给你一种轻松和平静的感觉。
瑜伽的练习包括一连串的伸展动作,有温和的,也有高难度的。这些伸展动作的设计用来放松身体,拉长脊椎。这些伸展动作着重在非常特殊而紧绷的部位:颈部、背部、臀部、双腿和脊椎。你在伸展的同时也专注精神,也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你正在进行的练习上。
瑜伽的效果真的十分惊人。只要几分钟,你就会感到生气蓬勃、心胸开阔,也更心平气和。你的心灵一片澄明,接下来一整天都会过得更顺遂也更专心。以前我常以为自己太忙了不能练瑜伽,总觉得我没有时间。但现在我的想法恰好相反,我不能没有时间练瑜伽,因为它太重要了,不练不行。它让我感到年轻有活力,同时也是跟家人、朋友共度的美妙平和的方式。我跟两个女儿平常不是一起看电视,而是一起放瑜伽录影带,花几分钟舒展身体。
它跟冥想一样,只要去社区中心、基督教青年会或健康中心,就有瑜伽课程可以参加。如果你更爱看书自学,我最喜欢的是理查德?希德曼(Richard Hittleman)的《瑜伽二十八天练习计划》。此外还有许多很好的录影带可以学习,同时也有一份专门介绍瑜伽的杂志叫作《瑜伽期刊》可供参考。
73.
你能为别人服务什么?
服务不是一时的事,也不是为别人做一点善事,然后纳闷别人为何不也为我做点好事。
想变成一个更慈爱的人是需要行动的。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没有什么特定的事可以让你去做,也没有处方可以开给你。大部分真诚的善行与慷慨似乎都是发自内心的,都是出自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经常抱有服务与付出的思维。
我所效法的几位老师和哲学家,都建议我在一天之始就问自己:“我能为别人服务什么?”我发现这个做法很有用,它提醒我助人的方法有千百种。当我花点时间问自己这个问题时,就会发现一整天都在不断涌现答案。
如果你的目标之一是服务助人,你一定会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服务他人的机会是无穷的。有时,我助人的最佳方法就是收容有需求的朋友(或陌生人)到家里来住。其他的时候,是在火车上让位给年长的人、扶小孩吊上单杠、演讲、写书、去女儿的学校帮忙、寄张支票给慈善机构,或在路上捡垃圾。
我相信,关键是记住:服务不是一时的事,也不是为别人做一点善事,然后纳闷别人为何不也为我做点好事。相反地,服务是一辈子的事,这是一种人生观。该倒垃圾了吗?如果是,就拿出去倒吧!即使还没轮到你又何妨。你认识很难缠的人吗?或许他们需要一个拥抱,或是希望有人能倾听他们的心声。你知道哪个慈善机构有困难吗?这个月你有没有可能多付出一点时间或金钱?
我发现最好的助人方法通常很简单,都是天天可以做的小善行,而且是不露痕迹的。比方支持另一半的创新尝试,甚至只是拨一点时间和精力去倾听。我知道,我距离做一个无私的人的目标,还有一大段距离。不过,我也知道,我已经尝试将服务融入我的生活之中,我对自己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满意。
有句古谚是这样说的:“付出就是一种回报。”这是千真万确的。你付出的时候,也是得到回报的时候。事实上,回报跟付出是成正比的。当你更随兴地用你个人的独特方法付出,你就会体验到难以想象的安详感受,人人都会获益,尤其是你自己。
74.
付出就是一种回报
你不需要任何回报,甚至不需要一声“谢谢”。事实上,你甚至不需要让对方知道你帮他做了什么。
这个策略可以帮助你练习将服务精神融入你的生活中。它会让你体验到,助人而不求回报是多么容易、多么快乐的事。
通常,我们在有意无意间,总是想跟别人要点什么,尤其是当我们帮助了他们之后。例如“我清扫了卧房,她应该打扫厨房”或是“上星期我帮她看孩子,这个礼拜应该轮到她了”。我们似乎老记着自己做了多少好事,而忘记了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当我们对他人伸出援手时不希求其他,你会注意到一种平静自在的美好感觉。就像激烈运动会促使你的脑部释放出脑内啡,让你的身体感到舒服,日行一善也可以释放出愉快的情绪能量。你的回报就是知道自己参与了一件善事时所收到的感觉。你不需要任何回报,甚至不需要一声“谢谢”。事实上,你甚至不需要让对方知道你帮他做了什么。
期待回报反而扰乱了这份安宁的感觉。我们的思绪扰乱了心灵,陷入自以为想要或需要的想法中,结果打扰了这份安宁。解决之道是注意自己“想要回报”的念头,并且静静地打发它们。少了这些念头,愉快的感觉就会再度归来。
看看你能否想出真正体贴的事来帮别人,但是不要期望任何回报,不论是把车库或书桌打扫干净,让另一半惊喜一下,还是帮邻居除草,或是提早下班回来带孩子,让另一半喘口气都好。当你完成这件善事时,看看行善不欲人知是否给了你一种温暖的感觉。只要你肯练习,我想你一定会发现这种感觉本身就是很好的回报了。
75.
你把问题想得多大,问题就有多大
当我们接受问题为人生不可避免的部分,把它们视为潜在的老师时,我们也就感觉如释重负了。
大部分人都同意,人生最大的压力来源之一,就是我们现有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的确如此。不过,更正确的说法是,我们感受到的压力程度跟我们如何看待问题有关,而非与问题本身有关。换句话说,我们究竟把这个问题看成多大的问题?我们究竟把问题看成紧急的事,还是潜在的老师?
问题的形状、大小和严重程度或许有差别,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提供的是我们不想要的东西。越对抗问题,越想逃脱时,问题似乎就越糟糕,带给我们的压力也越大。
但幸运的是,反之亦然。当我们接受问题为人生不可避免的部分,把它们视为潜在的老师时,我们也就感觉如释重负了。
想一个你已经对抗多时的问题。你到目前为止是如何处理它的?如果你跟大部分的人差不多,你大概也挣扎了许久,在心中预习了好几遍,一次又一次地分析,却没有结果。这一切挣扎究竟帮你解决了什么?恐怕只有带来更多困扰与压力。
现在,用一个崭新的方法来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推开问题,不要抗拒它,试着去拥抱它。在心中,把问题拉近你的心。问你自己,这个问题究竟可以教你怎样可贵的一课。它有没有可能教你更小心或更有耐心?它是否跟贪婪、嫉妒、粗心或原谅有关,或者是同样强烈的东西?
不论你面对的是什么问题,你或许可以用一种更平和的方式来看待它,包括向它真诚地学习。当你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你的问题时,这些问题就会像一个握紧的拳头松开来一样。
试试这个策略,我想你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大部分问题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紧急。通常,一旦我们学会需要学习的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不抓狂小诀窍」
先认同别人的批评,再看看自己与对方的反应。
通常你只是想要批评,而不是真的看到问题。
秉持万物无常的想法,是要你更平静而非更负面。
不论你走到哪里,都要带着自己的心一起去!
说话前先吸口气,你的话语会更柔和。
心情好时要怀抱感激,心情不好时要保持风度。
把塞车时光当成练习平静、独处的好机会。
别等到退休后才要放松,现在就该这么做。
是我们自己把一件小事夸大成不得了的大事。
不要只抱有一种观点,向你所反对的观点敞开心胸。
一次只专心做好一件事。
当你非常生气时,深深地吸一口气,同时让自己大声数到十。
练习在一团混乱中保持心平气和,就像处在暴风眼之中。
大部分时候,懂得变通比坚持计划更重要。
想想你拥有什么,而非你想要什么时,你反而会得到更多。
没有你的允许,任何负面想法都伤不了你。
向家人学习,通常我们最亲近的人最懂我们。
对当下感到满足,不要将幸福放到明天。
你最常练习什么行为,你就会变成那个样子。
所有心平气和的人,多少都懂得练习冥想或打坐。
瑜伽是减轻压力的良方,身心兼具。
为人服务是一辈子的事,这是一种人生观。
付出但不求回报,因为期待回报反而扰乱了内心的安宁。
不要推开问题,试着去拥抱它,问问自己,它究竟可以教你怎样珍贵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