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半个时辰,这青山楼二层的那些诸侯之子,便是悉数将那些对联投入了对应的竹筐之中。
守楼的老者睁开了刚才微闭着的眼睛,扫视了这诸多竹筐一眼便是对着早就候在一旁的诸多童子说道:“你们将这些竹筐搬到四楼去吧。”
那些浅蓝衣衫的童子便是将这些竹筐抱在怀中,上了楼梯。
那位老者这才转回头来对众多二楼的诸侯之子说道:“诸位学子,请一一入座吧,待会儿便会有侍者将茶水奉上。”
如此一说,这二楼中的学子才一一入座。
青山楼四楼,如今在这里坐着的无不是这黄州文道的大儒,而那对秦阳等人谆谆教导的韩师赫然在列。
看到有童子将盛满书卷的竹筐抬上来,那居上座的老者说道:“这些小家伙的答卷来了,诸位座师坐在这里想来也是太过枯燥了,就一人拘来一筐书卷随意看看吧。”
当下,这位老者便是直接从其中拘来一个竹筐,这老者并没有离开座位,而是微微一揽手,便是从那些竹筐中飞来一竹筐到其面前,这位老者随手在竹筐内挑出一副书卷,便是仔细审阅了起来。
其余诸位座师看着老者都这般动了,于是便是一一效仿,从中拘来竹筐。
韩师随意看了看,刚揽起手,便是眉头一皱,只见坐在对面的一位座师笑了笑说道:“怎么?韩师也看中了这一竹筐?”
韩师认得此人,这是一位来自夏侯氏的座师。
韩师嘴角上扬,这几年因为某些缘故,自己和这夏侯师的关系并不是太融洽,当下也是笑着说道:“夏侯师也看中了吗?”
夏侯师笑着点点头说道:“这竹筐之中只有几副对联,如果猜的不错,应该就是上三联之一,我也想看看这届的文曲学子,有怎样的把握才会有信心选择这幅对联。”
韩师收回了自己的手,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成人之美了,夏侯师,你先请吧。”
夏侯师一笑,也不客气,直接出手揽回那个竹筐,笑着对众人说道:“本家夏侯氏娜侄儿这半年对这对联颇为用心,去年游学天州,在长孙王室的典籍馆中,便是让王室的太史公赞赏不已,所以我也好奇他在今天的青山宴中取得什么样名次。”
任谁都不难听出,这夏侯师言语中的自炫耀之意已经颇为明显了。
还是首座那位老者说道:“还是别让楼下那群小家伙等急了,诸位座师先把手头上的对卷审阅完吧。”
于是众人便是一一伸出衣袖,直接各自揽回一个竹筐,韩师看看周围,发现其中还有一个少许对卷的竹筐,心里猜测这也应该是那上三联之一,当下也就是直接揽入面前。
韩师伸出手,随意在竹筐内挑出一副对卷,便是直接摊开在自己面前的桌案上,仅仅打开了还不到半尺,韩师眉头便是皱了起来,直接再次卷了起来,丢在桌案旁边。
无他,这副对卷的书法字体实在是不敢恭维,文人四道六艺中便是囊括琴棋书画、礼乐射御书数,一个“书”字便是占尽四道与六艺,可见书法对文人的重要性,可是刚刚这对卷的书法字体虽说并不是晦涩难认,但是实在是太过于稚嫩了,这样的字体如果是放在其它时候,也就是凑合过去了,当时青山宴的上三联如果让这样的字体入榜,那岂不是说黄州文道无人了,用这等货色滥竽充数,所以说不管这对卷写的如何,都不可避免被韩师抛弃掉。
韩师刚放下自己手中要抛弃的对卷,就听上座那位老者说道:“唉唉……如今这些小家伙,连字体的练习都忽略了。”
没人迎合这句话,首座的这位老者,且不说在这黄州就是文道领袖,就是在那天州的文坛,也是有着一席之地,入长孙氏的王庭,元王也得用九卿的礼仪对待,眼下这般说,其他人在附和,岂不是说他作为黄州的文道领袖太无作为了吗?
韩师也是停住动作听这老者说一声抱怨的话,当下也就再次挑一对卷看了起来。
不过显然韩师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对卷,仅仅是接着两副对卷,韩师是展开半卷便是匆匆丢了,到了第四副对卷的时候,韩师终于没有再次迅速丢开,而是完全摊开了,看来是这副对卷的书法终于是入了韩师的眼了,不过显然这副对卷的内容还是不符合韩师的期待,当下只是打量了会儿,便是直接将对卷合在了桌案一边。
然后韩师在伸手进入竹筐中,不过这一次没有一手抓住对卷,韩师抬起头看向竹筐,竹筐内只剩下两副对卷了,韩式眉头一皱。
不过也没有细想,便是从其中挑出来一副对卷,在桌案上展开来。
韩师这次也只是展开了半尺书卷,就停滞住了动作,韩师这才微微点头,心道【好俊秀的字!】
这副对卷上的字体平和畅达,灵动秀气,仅仅是才露出的两个字,便是让韩师赞叹了,韩师在心中暗暗推测,仅仅凭借这对卷上的书法,便是现在这青山楼四层在座的诸位座师,也是不乏有人难以写出这样的字体的。
【如果不出意外,这副上三联之一的胜者便是眼前这对卷了】
眼下还没有看玩整副下联的韩师这样想到,能够写出这样字的主人所拥有的底蕴也不是普通人,想来这对卷的内容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
韩师于是怀揣着期待展开剩下的字体,待看尽最后一字,韩师忍不住拍案叫绝,这样的书法以及对联的平仄对仗,真的是无可挑剔。
韩师这边是忍住了,可是这四楼上另一案却是直接惊起了,说道:“文翁,我的这副对卷可入上三联胜位。”
在首座的那位老者正是明翁,虽然文翁并不直接审阅上三联,但是上三联毕竟关于青山宴文魁的选拔,怎么也要过问明翁的意见。
而刚才说话的正是那夏侯师,如今的他正手奉着书卷,朝着明翁的方向坐着。
文翁闻言,缓缓抬起头,看着夏侯师说道:“我来看一看。”
说着,文翁就揽起夏侯师手中的书卷到自己手中,徐徐展开来,仔细审阅了几息,然后点点头说道:“嗯嗯,不错,这个小家伙的下联有夺胜之姿。”
一闻此言,夏侯师立刻大笑了起来:“文翁明见。”
有人见夏侯师这般兴高采烈,不由得问道:“夏侯师这般高兴,是否因为这副下联出自令高徒?”
夏侯师闻言,轻抚自己的须髯说道:“哈哈,这幅下联的字体正是是我那夏侯侄儿,前些年天州的白老来黄州,便是落榻了夏侯氏的封邑,见夏侯侄儿颇为聪慧,便是特地将白氏书法的精义教授了夏侯侄儿。”
“天州白老,可是白承渊白老?”有人问道。
夏侯师点点头说道:“不错,正是他。”
首座的文翁也赞许般点了点头说道:“当年黄州石岗亭,与那白氏老翁琴曲作弈,也有幸见到这来自中原的白石书法,如今回忆起来也颇为叹为观止,如今夏侯氏有子,书法虽然有些稚嫩,但也能看见白氏老翁的影子,不错。”
文翁一句“不错”,几乎已经奠定了这副对卷是上三联胜者之席了。
夏侯师趁热打铁:“文翁,这下联可能入上三联佳对之一?”
言语中已经无多少疑问之意。
“嗯,”文翁点点头,然后从对卷上抬起视线,扫了一眼周围说道:“这对卷可四众传阅一周,如无异议,就定入上三联胜联吧。”
文翁这行动已经多此一举了,不过却是不得不为,毕竟这黄州文道文翁虽是执牛耳者,受文曲城众师敬仰,但必要的文道客套还是要有的。
尔后自然无异议。
几乎是传阅一周中,几乎都是赞叹之语,韩师接到手中之后,第一眼看上去之后,顿时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