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二哥、老六。”孙化城抱拳同众人打招呼,相互间寒暄片刻,于靖三开始支派人手将大车拉到库房卸货,再吩咐人去到厨房准备饭菜、又着手下把俘虏带走集中看管。
六大车东西,听起来不少,可挡不住山寨人手多,很快便尽数卸下,再有师爷手下读书人打着火把帮忙清点进库物品,进行登记造册。对寨主同志出门一趟顺手捞回如此多财物军械,他们也甚为钦佩,特别是那三百多杆洋枪,引起众人极大兴趣,若不是库房乃山寨重地闲人免进,不得眨眼间变成闹哄集市。
不过洋枪可以暂时放在此处,火药铅弹却得上火器堂,危化品,丁点火星都能引起爆炸,实在不能与其他类物品一起堆放。
把东西搬进仓库码垛,一干闲杂人等便尽数离开,只留下门口守卫与跑里面当守财奴的孙化城--这毛病众人都知晓,自家寨主从月前不知得了什么失心疯,一有空闲便跑到此处,挨个打开箱子的查看,也不嫌麻烦。为此当初还让于靖三吃味不已,以为不知在哪儿恶了大寨主,以致对其不放心,后来才发现,他是纯粹想看自己家底,每当有进项都会欢欣雀跃。
虽然曾经开过无数遍箱子,可每次进来,孙化城还是忍不住再开一遍进行查验,这都快成强迫症了。有心不愿再麻烦一次,惜心底那种抓耳挠腮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把手搓过几遍,他还是乖乖走上前。
库房整个占地面积不小,分有东西走向的十几间房子,东面部分是粮油与禽蛋肉类等吃食,近期山野菜开始冒头,为此还专门分给它们一间;西面则是杂物与各类兵器,什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一应俱全,外带成堆的弓箭与少量鸟枪、抬枪,就连半人多高的盾牌都有不少,这些东西部分是自己开炉炼制,也有孙化祥储存在此,全部为以前造反所准备,不过如今多为孙化城嫌弃,近段时间压根没做过保养,很多处于生锈状态。
若不是兄弟伙手里实在没凑手家伙,孙寨主早就将其回炉造炮了,这些东西连同吃食不在他的查看范围,他是守财奴不假,可对它们兴趣不大,至于他的兴趣所在,却是中间俩屋子--一间放置有书籍,另一间则是财货宝物。
书屋里各类书籍很多,从经史子集到天文历法农书兵志等等不一而足;藏宝室则略显寒碜,只堆叠了几箱子制钱跟银锭,不过这可不是山寨全部家当,真正大头在房间下面地窖里,孙化城第一次下去时虽有记忆中资料,可还是给晃了个趔趄。
铸成西瓜的银子、成摞小黄鱼、字画珠宝,每一件都能给人视觉造成极大冲击,而在某个角落的架子上,甚至放有珊瑚玛瑙,他实在不知道,孙化祥与孙化清两位同志到底贩卖了多少私盐、洗劫了多少富户才能积攒如此家底。
而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如果领兵大将干起无本买卖,财货的累积速度将会是何等迅速。只不过财帛动人心,此等重地除了他与师爷、二寨主等少数几人能进来,其余人等一律不得靠近,至于通往此地的地道盖板钥匙,更是只有他与师爷、二寨主三人才有。
有时从睡梦中醒来,他都寻思是不是得在此地周围布上火药硫酸等危化品,亟待敌人攻破寨子,便拉财货一起陪葬,绝不做出资敌之事。
将财货再看一遍,心灵再次得到满足,孙化城熄灭蜡烛,依依不舍的离开此地,去往自己房间,而在那里,还有比这些财货更为宝贵、重要的东西。
身为大寨主,他拥有一套庭院两间屋子,于拥挤不堪的圩寨算作独一份,其他有家室者多了也就三间,甚至有嫌弃内里空间狭小自个跑去寨子外面建房屋的,孤身一人者更不用说,全去睡大通铺,反正这种人多是职业匪兵。
其实从这方面来说,寨子并不像一般土匪窝,更像某些聚族而居的村寨。来到自家那放后世都嫌小的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门框上一副对联“东狩获麟,寝其皮食其肉;中原逐鹿,大者王小者侯”,这墨宝出自师爷手书,临的是老师刘淑愈当年为岐山大营营门提联。
这还不算完,进到院内,在火把映照下似乎显露有狰狞面孔的则是堂屋门前贴着的另一幅对联“圣主本仁慈,都被赃官污吏破败二百年基业;我是真貔貅,全靠强兵猛将扫清十八省山河”。
仍然是刘淑愈所做,李平惠手书,先不论上半联是否合心意,关键下半联有气势啊,又是老师所做,贴上去也可显本人誓与清廷不共戴天之意。
不过这两幅对联贴在此处略显格局较小,可谁让先前寨子并不敢把其明目张胆的糊在大门口呢,小打小闹还凑合,真为这事儿引来清廷围剿可不得哭瞎双眼,他们就是伙小小的坐地寇,非行踪不定的捻军能比啊。
先把门锁打开进到屋里,顺手摸下设置的小机关有没有被触动,再垫着脚掌上油灯,借用些许光亮看看地面,石灰粉上脚印只有寥寥几个还是自己的,不错,倒没人违背禁令进到屋里,说明人们并未对他身份起疑,也没清廷探子进来搜寻。
堂屋格局倒也简单,八仙桌、椅子、长凳,北墙上贴着副山野画师的丹青之作,西墙挂着大枪与腰刀,其他便是坛坛罐罐,显得较为空旷,此地兼做待客之所;相比于此,里屋则拥挤的很,除了土炕,还有衣柜箱子与桌子、书架。
此处书籍分类比较极端,除了些前人总结的所谓武功秘籍,剩下皆与军事有关,什么孙子兵法、司马法、三略、阴符经、八阵总述、练兵纪实等兵法,纪效新书、兵录、武备志、神器谱、武编前集、武经总要、阵记、太平御览、天工开物、朔方备乘等兵工制造,甚至物原、物理小识、徐光启集、东西洋考、西洋番国志等开眼看世界的书籍也有列入。
孙化城前身文化课水平不太高,这些包罗万象的书籍他没本事也没心思收集,当是便宜老师刘淑愈跟众位学生的杰作。而刘进士不光为山寨搜罗出大量书籍,决战之前还把部分与其牵连甚深的读书人与家眷送到此地,对寨子发展提供不小助力,甚至他在当地的名声,都能让孙寨主很能吃上几年利息--刘淑愈辞官归家后设草堂讲课,鼎盛时有过千人共聚一堂的盛况,弟子众多并深受爱戴。
这位爷旗下弟子很有几个混出名堂,光考到进士的就有道员尹开勋、知府密云路、县令张鲁瞻等人,其他举人秀才不知繁几,他兵败被杀后更有沂州南关秀才赵宝善帮忙收敛尸体,葬在岐山南麓。
为此孙化城不光恩人多出一位,还又加上了两个仇人--刘淑愈乃兵败被俘之后给人害死在当地监狱里,当然,不是说他不该被清廷杀死,双方立场不同,就算死也只能说一声技不如人。关键此事不该由兰山知县长庚与团练练总地主王殿麟代为执行,他俩根本没这资格,二人往上所呈报刘淑愈的死因也是因病暴毙。
不过报仇之事还得等等,刚弄死宋三岗,再接再厉容易引来清廷围剿,好孬也得等此次事情热度下去再说,二来寨子实力也不行,就这二百来号匪兵就算全员出动也打不过拥有千把人武装的王殿麟麾下东圩团练,更何况憋县城不出来的长庚。
对这些书籍,孙化城并没做过多关注,除了来自后世对竖排版书籍阅读习惯深恶痛绝,另一个原因则是大部分书中军事思想或战法已经落后,而放之四海皆宜的孙子兵法之类又过多触及军事哲学,看看可以,用来作战是嫌死的不够快。所以他当先翻起土炕被褥,露出下面地道盖板,接着钻进内里。
借着火折子些许光亮点着地道油灯,则是又一间地下密室,这家伙却是孙化城前身所挖,耗费很长时间,里面有几个装衣物财宝的包裹与两把燧发手铳,旁边还有条通往寨子外面的地道,暂时被石板封死。看来那位爷也很怕死,提早做好了准备,其实寨子本身也有条比较大的地道通向后山,那个几位重要人物都清楚,是兵败突围的最大保障。
在密室角落墙壁上抠唆几下,扒开外面浮土,露出一绳子,使使劲往外一拉,一张覆土木板被拉开,底下小洞里有一旅行包,取出打开看去,厚厚一摞书赫然出现在眼前,而这,就是比那些珠宝财货更为贵重的物品,也是孙化城敢在天平天国快要嗝屁着凉的时代行造反之事的最大依仗。
里面有几本老版小学语文数学自然课本,基本的物理化学常识类书籍,这些还算正常,但其他,却不得不让孙化城怀疑,当初在小巷里转悠,一脚踏空失去知觉,醒来后发现除了身在里屋地面、衣装大变样,还有年代的变化,而那包书籍却静静立在炕头之事,那位朋友会否早就知晓?
要知道,那些书的针对性太强,有练兵类的北洋真影,乃袁世凯小站练兵所有操典章程的归纳总结,从步兵内务、列队、步法、变阵、操枪到骑兵马队举刀、站队、分排、并行,还有炮兵、工兵、辎重兵、新兵等等的训练章法不一而足,而北洋新军练兵操典本就是排队枪毙时代的末日余晖,放在这年头,稍作改动就是绝佳训练兵书,弄好以后敢放出去出版,绝对的洛阳纸贵,其人得个知兵名头混进清军没丝毫问题。
除了这个,尚有书籍介绍当代重要战争战役、兵器改进与对应战法;还有号称穿越神书一类的军地两用人才、赤脚医生手册,民兵作业教范教材与训练手册;更有甚者土法炼钢、制作三酸两碱,各类危化品在土八路根据地简易或因地制宜的生产方法等等等等。
这都是些什么书啊,财货珠宝跟它们比,简直就是米粒之光与日月争辉,起先害怕之下孙化城都想一把火将其烧个干净,省得不小心泄露出去被列强所得,那自个造反没成功还得惹一身骚,彻彻底底变********。可思来想去却又非常不甘心,为此才慎之又慎的跑到地下密室里再挖一处藏宝洞。
就这,孙化城仍觉不保险,除密道盖板处全部加厚加重加铜锁,上面堂屋里还放着火油,就等哪天兵败陪着自个葬身火海,咱死了没事儿,还有希望再穿一回,可千万不能给革命后来者们增大难度。
朋友这把坑他算是坑的不轻,可两人这辈子见面希望渺茫,孙化城也便熄了找他兴师问罪的心思,生活反抗不得只能承受,还是乖乖躺好吧。
从书堆里珍之又重的挑出一本,把旅行包锁链拉上,复又放回盛满生石灰的坑洞,放下盖板,再覆土掩盖让一切重回原样,吹灭油灯,翻身上到房间里。不把这本书重要部分抄写完毕,孙化城不会再次开启旅行包,忒麻烦。而为此他还专门制作了鹅毛笔,否则毛笔写起来不说速度慢,耗费纸张也多。
刚收拾妥当,外面来人喊他吃饭,却是两个侄子,孙化祥与孙化清各自遗孤,俩孩子一个八岁唤作孙正容,一个五岁叫孙正泽,俱都父母双亡,凄惨的很,好在还有当匪头的三叔,不过指望一整天不着家的糙老爷们照顾也是不太现实,孙化城便将其托付给寨中某户人家。
两人父母战死时大的已经懂事记事儿,小的模模糊糊也知道再见不着爹娘,故而跟剩下唯一亲人三叔很亲,经常缠着他,孙化城也不厌其烦,时常指点二人练武读书。等三叔驱壳里变了一人,他甚至还会给俩孩子讲故事、谈人生,管他听不听得懂,孙寨主日后需长年征战,不小心就得身死灯灭,到时俩孩子可不得靠自己活在这世上么。
二人不光是孙化城前身的精神寄托,也是他的寄托。
换身衣服推门出去,一手抱起孙正泽,一手牵着孙正容,三人信步朝兼做聚义厅的公厨走去,也就是平日说的食堂。路上小不点咋呼疼,低头看去,才发现手枪握柄顶在了他腰间,赶忙放下孩子把手枪换到后腰位置,再想抱孩子时却发现路旁房屋后面有一鬼鬼祟祟的身影。
把小孩交到大孩手里,着二人在此站好,比划个嘘声手势,孙化城信步走向那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