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天亮的还是比较早。叶墨清还未睁开眼便听到客栈外喧闹的声音。推开窗,看见街道上忙碌的人群,或挑担,或背筐,或沿街叫卖,好一派热闹的景致。叶墨清穿好衣衫,下到楼下退了房,便走出了客栈,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漫无目的的在街道上逛着,看着。那些沾着露水的青菜嫩绿嫩绿的,旁边的卖包子的店铺门庭若市,阵阵香味钻进鼻孔,令叶墨清食指大动,忙走向前去排好队。
约莫过了半柱香时间,付了银钱,拿好早食,叶墨清一边啃着手中热气腾腾的肉包,一边四顾地走着。不觉间,包子已经快吃完了,热闹却刚刚开始。
不远处的路口围成了一个圈,不时的传来叫好声。到底是少年心性,叶墨清好奇心大发,三口两口就吞去手中的包子,脚下生风,来到圈外。
只见圈内是一个江湖艺人,手提一根细绳,绳子的另一头确实一只乖巧精明的小猴儿。随着艺人手中动作的不断变化,猴儿时而抓耳挠腮,时而拱手作揖,时而前后翻滚,颇具灵性,引得围观路人拍手叫好。末了,那猴儿从一侧行囊中拿出一面铜锣,一步一摇地走到人群前鞠躬。围观的人群纷纷投出身上的散碎零钱,猴儿却也乖巧,时不时放下铜锣空翻,引得路人叫好声不绝于耳。
叶墨清心中也为这只猴儿暗自叫好,右手伸入衣中拿出一粒碎银子,正准备将其投入盘中,却不防被人从后撞中,一个踉跄险些倒地。墨清暗自恼火,抬头却见一大汉挤入场中。
只见那大汉双目如灯,络腮胡须,一脸匪气。
不等大汉站定,那江湖艺人便碎步近身,陪着笑脸道:这位大爷,不知有何吩咐?那大汉却未说话,一把抓住江湖艺人的前襟,一用力,竟将他甩在了一边。江湖艺人年近五十那禁得住这样的力道,抽搐了两下,竟晕了过去。
大汉撬了一眼艺人,抬起头,这才开口道:以后谁若不识抬举不交钱卖艺,后果便如这厮!话音未了,便走向那艺人,抬起右脚脚对准艺人的胸口,这就要踹上去。
叶墨清自山中学的是诗书,讲的是侠义,这种事怎么看得下去?当即将手中的碎银子掷出,不偏不倚,正打在那大汉的左腿膝盖处。大汉只觉得左腿一软,竟跪在了江湖艺人身前。
原来不交钱卖艺的后果是你给他们下跪啊。
众人闻言哄堂大笑。大汉听得此言,双目圆瞪,循声望去,却只见一少年身穿黄色劲装,脚蹬皂青布鞋,腰别短刀,手拿竹笛,正戏谑的望着他。
大汉面皮一紫,双手撑起,跳将至叶墨清面前,故技重施,意欲封住其衣领。叶墨清却也不避,满脸戏谑的看着大汉,上半身纹丝不动,脚却抬起,对着大汉的左膝踢去。大汉怎料到叶墨清有如此身手,猝不及防,竟又单膝跪了下去,双手撑在面前。
叶墨清大笑着拍手道:这位壮士,及时我说的对你也不必行如此大礼,叫我怎受得起啊!
大汉恼羞成怒,站起身来,从后腰处拔出一把匕首,刺向叶墨清。惹得众人连连惊呼。
却看叶墨清哇呀呀的叫着,躲着,随看似惊险万分,却总是在匕首刺中的瞬间避开身来,仿佛全凭运气躲避一般。大汉连刺数十刀,早已气喘吁吁,却连叶墨清的衣角都未曾沾到。时间一长,大汉的动作逐渐慢了下来,叶墨清瞅准时机,一招螳螂腿再次踢中大汉左膝。那大汉本就气喘如牛,不妨脚下一趔趄,又一次跪倒在地。
玩弄了许久,叶墨清也有些倦了,一抬脚踩在大汉脊背之上,冷言道:以状欺老,恃强凌弱,非好汉所为,此次给你个教训,如有下次,定当不饶!话音未落,抬脚踢在壮汉腰肋处,将其踢出丈许。
大汉知是遇上硬茬,未敢言语,挣扎着爬起来,钻入人群中逃开了。
经过这番事故,围观的人却多了许多。大家平日里深受那大汉的欺侮,见到如此结果,纷纷拍手称快。叶墨清笑着向四周作了个揖,抬脚便离开了人群。
刚行至街口,叶墨清忽听背后人言:壮士留步。
叶墨清回转身来,却见是一三十来岁的捕快。叶墨清微微一笑道: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只见这捕快进步前来,抱拳道:在下姓郭名义,适才幸得见壮士街头仗义出拳,在下一旁观战,见壮士身手了得,如今外敌入侵,内忧未绝,正值朝廷用人之际,壮士有如此身手,可否随吾等效力朝廷,进可保江山社稷,退可护一方安宁,不知壮士意欲如何?
叶墨清微微一愣,道:此事兹事体大,在下先行思量,待思量之后再作定夺,不知足下以为可否?捕快闻言,大喜道:壮士大可放心,在下于城中县令府衙役馆静候壮士佳音。
二人谈毕,当街分手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