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以上几个老师一个定位的形象后,该说一下当时我们班另外几个老师了。
有时候人对人就真的像那句话一样:“有人对我好给我们一块糖,我们可能会不记得。但给我们一巴掌,我们会记一辈子。”记仇不记恩。这时想来,虽然话说的有些绝对了,但是事实往往如此!越是对我们放任不管的老师,与我们的交集也就越少,对她们的印象也就越为模糊。慢慢他们就像一缕青烟永远在我们的脑海中飘散,不再复燃!
在我左思右想之后,还是把她们的样子与形象慢慢地回忆起来了。我的化学老师,当时的我记得在我初三之前没有学习化学之前,我所了解的情况下,老是把物理和化学混为一谈。但是虽然看似如此,等到真正学习物理与化学的时候,就发现这是个如此愚蠢的想法了。
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化学书上有句话:“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来讲,一个不生小孩,一个生小孩。或许会有点无稽之谈的感觉,但是或许这样理解很直白易懂。
第一节课是什么样的情形,我也不太记得清楚了。只记得每节课的感觉,就像是安逸的生活,不像死一般的沉静,也不嘈杂,但让人如此舒适,是睡觉的最好氛围。但是这不能否定她的上课水平,她的课应该算是各科中讲的最细致、最易懂、最完全的了。
对于英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再怎么精神亢奋。在那个如天文一般的英语从张寒的嘴里念出犹如经文一般让人昏昏欲睡。无声无息地就被带入无声的世界,所以直接选择了睡觉来拒绝你的课。相信每个人的学生生涯里,都会有那么几个老师如催眠大师一次又一次的把我们带入梦境。不过我倒是很感谢他们,让我在那个年纪做了一次又一次的“白日梦”。
世界上七大艺术,音乐和美术中包含的的雕塑与建筑三大艺术,竟是如此轻飘的副科。我们的音乐老师叫做张乐声,并且搞原创,经常在音乐课上把他的歌拿来放给我们听,并且教我们怎么唱。不过他的那些歌主显美声风格,而作为90后的的我们当时听的都是流行音乐,所以对他的歌没有任何兴趣。
只记得他原创的第一首歌中,歌词中有一句是:“忆当年,寻梦想!”好一句“忆当年、寻梦想!”虽然只是简单的六个字,仔细想来又是多少人人生路上的心声!到现在仍还清楚地记得我们欣赏他的歌曲时候,他的那种欢喜与激动。听完一遍,就开始教我们怎么唱,他唱出来的时候,换在现在的我想起来,是那么的饱含深情!或许在当时的我们看来,又怎会懂得执着的人对梦想的那份追求!
有时候觉得学生时代,真是傻得不行!自以为是,心高气傲!还浪费了大好年华!若是日后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执着和追求,倒也不枉费了那段年少轻狂。
尽管我们对他的歌没有多大兴趣,但是我仍然感觉他对音乐的热爱,就好像周文墨对文学的那种不舍与追求。即使众人不理,不过在他自己看来也是他自己心中追求的世界。如今的我真羡慕那样的他们,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追求自己想追求的。尽管生活那么平淡,但是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很灿烂!后来张乐声由于一些事,就找了一位美女代替了一段时间。当然这位美女还是他曾经的学生。
这位漂亮可爱的女老师,她的名字叫做韩雪。由于她的漂亮与可爱,很快就被我们班的人给接受了。毕竟谁也不会和美女过不去的。她和张乐声不同的是,她虽然也是音乐老师,却没有我从张乐声身上感受到那种对音乐的那种追求。或许她也有她自己的路,对于她来说音乐老师这只是个暂时的工作。
她人脾气也很好,课上经常和我们班的学生有说有笑!过了一段时间,张乐声快回来了,今天是韩雪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过了一会她和我们说道:“我给你们班照张相吧!”就这样在那个瞬间,平时死活也不愿坐在前排的那群人,比兔子都窜的快坐到前面,好在这张照片里露个正脸。就连我的同桌老徐,也半坐半站着冲镜头招着个手。而此时的我却不以为然,只是习惯性的抬了下头,果不其然后来看到照片,我只有半张脸。而那里的瞬间总是永恒不变的,因为那个瞬间被永远定格在那里。
我的美术老师,她叫张丽敏。不同的是这个女老师戴着眼镜。她和张乐声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她的头发是蓬卷式的,脸上也抹了很厚的粉,总感觉像是在隐藏些什么。给人一种很浮躁的感觉,大概也就那么着吧。虽然是教美术的,但是她给我的确实一种极强的物质感,丝毫没有一些艺术气息,反而使我对这个美术有点反感。首先我们也不懂美术这门艺术,或许也压根就没那份兴趣。她也总是在给我们讲这些东西,可是当时我们身上真的是没那些“艺术细菌”啊。
又该讲我们的体育老师,叫做胡健飞,是个五十来岁的人了。一天到晚胸前挂个小口哨,估计这就算是体育老师的标志了。这个时代没个好身体还谈什么!毛主席曾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如果说其他的课都是为了文明我们的精神,那么我只能说体育是唯一一门能够野蛮我们体魄的课了。
还有我们那不值一提、几乎素未谋面的信息技术老师与生活与设计老师。我的信息技术老师,三十多岁的男人,在我了解知道计算机这个东西开始,一直感觉玩转这个的都比较牛掰。尽管他只是教我们计算机一些基本的编辑与操作。但是对于在此之前没触摸过几回电脑的我来说,也是一种学习与进步。我很喜欢甩鼠标的感觉,就像是一种手里紧紧抓住自己的一切,那样心里会很踏实。
至于那个什么生活与设计的那个老师,我已全然不记得她是何模样。只记得她上了有几节课,让我们画了一些日常要记要背的东西,以后我的课堂生涯里再也没有过这门课,再没见过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