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嘉信鼎钟集团的实力抓到手里,就要从现在开始就要夺权,真等到18岁,别人就没有对付你的计划么?自己没准备好,潜在有想法的人也没准备好吧,心动不如行动,行动就是先下手为强。
了解一个企业过去现在未来,除了财务报表之外,各种合同也是重要的渠道。毕竟合同必须说的清楚明白,这是现实和法律所要求的。当然读懂交易内幕也几乎是令人崩溃的艰巨任务,仅次于对数字报表的高智猜谜游戏,只要你认得中国字,肯去啃书,总会懂点,属于低门槛非专业人士的水磨笨办法。
没日没夜啃了2周合同、文件、计划书和数字报表的方闲道又一次被自己的老爹方清之弄崩溃了,这是一家什么企业集团。一个地下金融私募市场中负责总结算的,带有“私募央行”性质的最后结算中心和交易担保中心?
脑袋还转的过来的方闲道大致理解,表面上进行金融资产管理的嘉信鼎钟集团公司,实际是负责运转着一个庞大的“地下”资产交易网。
只不过它的对象严格的界限在个人与个人,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拥有巨额资产的个人对民营企业,不涉及个人和国企,银行。没有有效的法律文书,一切都是由个人之间的“信任”和“信用”为基础的私下协议支撑起来的结算平台,嘉信鼎钟集团就是这个平台,储备着股东巨额的风险赔偿金。
这个平台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以自身作为防火墙,将业务扩展到合法的资金市场,债券、股市、商业银行、地方国企和国企,不碰央企,进行资产交易容易,以满足资产交易当中的巨额资金需求和风险担保资金的储备,功能类似影子银行背后的联邦央行的特殊角色。
嘉信鼎钟集团的生意通常只针对股东,只有股东才有权力向嘉信鼎钟集团提出“项目”交易。要么找到嘉信鼎钟集团的股东代理这个项目,要么就加入进来成为股东。而成为普通股东也没什么门槛,更不要什么身份验证,只要每年认购一次嘉信鼎钟集团的交易保证保险基金发行的一年期返本付利的债券,一股等于一张票面100万融资债券。获得是在股东会议上和交易场上的发言时间,100万换1分钟的发言权利可以相互转借,方闲道觉得这真是一个天才的设计。
比如,以缺钱贷款的融资类项目。
通常是股东A提出一个融资项目,经过专业评估,包装和评定风险等级后。可以选择公开面向全体股东融资;也可以选择隐匿股东A的信息定向融资。总之,募集成功后交付给股东A。
但是融资项目通常有很多,竞争激烈,而1分钟的时间能有多大的推广力度,确保项目融资成功。吃过亏的股东通常都会认购更多的时间,而认购的过多又占用自己身的资金,毕竟嘉信鼎钟集团给的利息并不算高。
这就成为一种很有意思的博弈。
发卷融资成功后,无论项目成败,到期都必须准时返本付息。嘉信鼎钟集团向股东发行的资格认证债券建立的保险基金就是负责确保无论项目成败,融资-返还本息的资金链不会断档。而每年嘉信鼎钟集团也会返还股东资格认证所购买的债券的本息,并从新开始新一轮的股东资格认证募集交易保险和保证基金。
至于其他问题,则全部由嘉信鼎钟集团负责,至于怎么负责,方闲道是没找到蛛丝马迹,想来这种高利息融资借贷,敢融的和敢借的是能人,敢做平台担保的,呵呵。
与高利融资相伴随的是“五花八门”的资产交易。
这些项目通常都是“灰色”性质的。或者是走正常渠道和方式,极其耗费时间、资源和精力,所以打算走捷径的,通常都是极其复杂的资产重组与收购项目。
比如资产出借和出租。
要冲刺上市的企业需要维持利润增长,大单合同包装;或者注入优质资产注入,好同学助力扭亏为赢的ST股;或是提升企业运行业绩好发行债券、贷款、私募等等。只有平头老百姓想不到的事情,没有这些精英做不出来的资产游戏。100家店面同时开张,大肆宣传,引来无数加盟者,事实是那100家都是注入进来漫游3个月就跑路的托,来糊弄考察取经的投资人的。小打小闹。
更大的局,不良资产处置,国退民进等与政府、公共事务、上市、兼并重组、破产等等项目周期漫长,不确定性很多。政府干预,法律问题,资质问题,要求和限制条件极多,极其难以处理。然而资产的紧缺性,只要有耐心,很容易以小搏大,收获百倍,千倍。
怎么解决其中的限制和难点,有需求就有出借和租赁的,把“实物资产”合法的矗立在那,经得起“检验”,嘉信鼎钟集团凭借庞大的壳公司资源库存,可以把目标包装成符合相关要求的公司,在漫长的持续拉锯战中帮助股东取得最终的胜利,只是代价也不菲。
最赚钱的项目就是“资产洗白或者变色”业务。这是方闲道自己进行定性的,发明出来的概念,供自己来理解的。太过高端,小市民们也接触不上,没有相应的资历的方闲道也搞不太明白。
中国资本市场本质上是“工业实体”资产缺稀,人话就是能赢利,赢的行业未来的企业缺稀;垄断行业,垄断地域的赢利企业缺稀。尽管脱实向需,地产、金融保险理财的投资欺诈横行,有追求的企业都在极力兼并优质企业。做强做大做成垄断者,为什么一定要走收购兼并扩张的道路呢?这是智商不够以及市场不规则的必然结果。
嘉信鼎钟集团通常做方案谋划和结算担保,不参与具体交易。与其他竞争对手经常以某种残酷的方式实现资产转移和重组相比,嘉信鼎钟集团从来都是和平的方式来办事,而且更快更隐蔽的。因为嘉信鼎钟集团下面有层层叠叠的有数十个子公司、孙公司。这些公司在法律上与嘉信钟鼎集团毫无关系,但却处于层层嵌套的管控之下。都是用这些壳公司做平台,来协助股东完成各种收购和扩张交易的。
股东A相中目标C中的一部分优质资产D。
第一步,借助嘉信鼎钟集团下的壳—B公司拿到C公司的产权。
第二步,进行产权分割,把需要的优质资产D协议交换股东A手里的垃圾资产E。
第三步,就是股东A向嘉信鼎钟集团付支付“佣金”。
而壳,B公司带C公司和垃圾资产E走上另外一条道路,即便出现巨亏和其他麻烦,嘉信鼎钟集团做也会负责到底,从此与股东A没有任何关系。
嘉信鼎钟集团敢如此“义气”的关键在于它掌握了一个复杂的产权交易网络,视野上更高,更广阔,能够将A眼里没有价值的BCE交易出去。
兜底的也有职业性的赖账公司来承担这一切,破产消失掉。而这些公司在法律上与嘉信钟鼎集团毫无关系。
虽然过程麻烦,能够处理麻烦才能挣钱。
因而嘉信鼎钟集团所针对和处理的“目标”都是一些实力公司、集团或者组织派委托给嘉信鼎钟集团进行“处置”项目,甚至有些是一些地方政府、银行不好出面做,也由嘉信鼎钟集团来代做此类项目。这些客户都是爱惜羽毛声誉的,手上不想沾血、需要保持欣赏和中立状态,或者没有时间与债主、银行等拖的起时间,要抢市场机遇的。能完全的满足客户的要求,并保证客户的隐秘隐私,将一切隐藏在错综复杂的控股关系当中,这是嘉信鼎钟集团的核心竞争优势。
从表面上看这种方式固然简单,但是这种委托项目能做成凭借的完全口头承诺,纸面的文书只具备把这些人送到监狱里面的功能,根本不能丝毫增加口头承诺的可靠性。而高风险交易对促成交易的中间人而言也是十分危险的,所以每一单孤立的交易都如同走钢丝一样。
方清之却敏锐的发现了相反的一面,为什么风险如此之高,灰色交易却总是存在,屡禁不绝呢?
越是高风险的交易,利益也是越大的。只要利益不消失,交易的意愿就不会消失,促成交易成功的动力和愿望就不会消失。破坏交易的主要原因往往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非理性冒险——比如某一方因为某种意外导致没能力完成交易,迫不得已进行冒险欺诈;错误的单向透明信息引起某一方吃独食的打算等等。而且这种交易通常很少出现第三方竞价的问题,都是1对1,快速而隐秘的完成,变数只局限在买卖两方之间,成功率极高。
只要程序设计的得当,一在信息上控制好风险信息,二是在出现意外的时候抹平意外,将意外变成一份新的权益债卷,只要利息得当还会有有人接手,从而用长期收益均摊解决短期内的困难。
以平台化交易方式,做所有中间人背后的总结算人,完全是无风险一本万利的事情。比如做所有银行背后的央行是绝对不亏的,因为它能印钞决定利率决定风险,几乎是绝对安全的。
方清之提供买卖双方的“地下”担保,缴纳足够的保证金。提供壳公司,由委托人占据壳公司的51%的股权,提供白手套、操作人员和各种融资,资质。并负责最终交割和结算,保障参与各方的利益。虽然每个项目上只赚的很少,看似承担了高风险,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国内的当时的情况,毁约只有坏处,没有任何好处,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交易网络平台,嘉信鼎钟集团当前的模式。
能做成这种事情,方闲道不知道自己的老爹方清之是有实力还是有头脑,还是是两者兼有?只是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简直就是坏人界的大善人,这可能么?
用脚趾头方闲道也能想到藏起来的令人恐惧和残忍的反面,只是利字当前,利令智昏而已。
嘉信钟鼎集团,也是方清之每促成一档交易,每当攻陷一个目标的时候,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优质公司和优质资产,嘉信钟鼎集团也不会放过。一般情况下,这些优质公司是不容易被跨行业的金融投机者所击垮的,但是暗箭难防,背叛他们的往往是曾经在一个链条上曾经同生共死,共同发展的“朋友”,行业内的翘楚。
方清之借助这些引路人的示范和教学。
有他们在充当引路人和示范者,暴露了行业内的秘密和弱点。
委托人目标只是一家公司的时候,而嘉信鼎钟集团的目标是把整个行业、产业链条和某个地区的优质资产都血洗一遍。有时候还会血洗到委托的股东(委托人)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每年都要重新认定一次股东资格的原因,有些股东已经消失掉,它的资产已经成为集团资产的一部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在嘉信钟鼎集团则是后面张网捕鸟的猎人,只是收网的取决于嘉信鼎钟集团什么时候需要而已。
无论嘉信钟鼎集团还是委托生意项目的公司、股东、投资人对此毫不奇怪,金融投机市场赚的从来不是生产力的钱,而是智力不够,棋差一招的人钱。
翻译成人话,就是,合法抢劫,用智力去抢劫,去欺诈。
如果有机会能坑了嘉信鼎钟集团和方清之,这些“股东”随时会翻脸成为死对头。金融杀手之间的相互信任就是绞死自己的绞索。只是迄今为止,倒在嘉信鼎钟集团和方清之手下的是多数。
大多数情况下,方清之主并不参与这种残忍的金融投机活动,只是提供这样的猎场。山外总有山,强人之外总有强人,在猎场上没有安全的地方,枪瞄准着别人,也会被别人瞄准,能不下场就不下场,当然方清之也不是仅仅在场外看热闹,而是兼做操纵拳击擂台的经理人,以及打劫每一个筋疲力尽下场的猎人和猎物。
这个交易网络平台,在方清之手里不断变换升级,日益趋向合法与正规化,运行方式和构架也日益清楚,股东和合作伙伴也日趋稳定。
差不多600亿的资产分属在27个子公司之下。而每个子公司,嘉信鼎钟集团都是参股管理,不是第一大股东。而这些子公司欠着嘉信鼎钟集团差不多大约500多亿的债务,每年要付给嘉信鼎钟集团高额的利息。
而嘉信鼎钟集团欠着嘉信鼎钟集团的股东,董事合伙人,上下游金融机构,持股企业差不多也有400亿的债务。而这些人、机构和企业又恰恰是这27个子公司的实际控股人,实际控制着这些子公司的资产和运营。形成自己借给自己钱,左兜和右兜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历年积累的集团资产在逐步洗白。嘉信鼎钟集团的股份也都方清之也逐步转给了自己的儿子方闲道,并逐步走向了规范化。
只是,马老师也有漏题的时候,黎叔也有失手的故事,嘉信鼎钟集团和方清之没有栽倒在同行的精明算计之下,却在中州市被人识破面目,掉进坑里,在中州市新城再造项目上出了纰漏,接手了一个大炸弹。直接“炸”的方清之人没了,嘉信鼎钟集团的“洗白”过程也直接来了个大转弯,变成了洗黑。
方闲道看着这份“重组”计划,有点无语。这么精明的爹,怎么就栽在中州市,这么个小河沟里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