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0200000076

第76章 农场内外(1)

4月上旬,省国营农(牧)场工作会议由省农垦局会同省农业厅负责筹划、组织,在乐德地委第一招待所举行。当时,由省直机关下放干部办的几个农场,已明确定性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纳入国家计划和地方财政。曾源他们所在的农场,供给关系仍在军区,农场的人员尚未正式办理退役和复员、转业手续。农场的定性、定位仍很模糊,故而农场场长何仁是作为“特约代表”出席这次会议的。

出席会议在即,农场场长何仁指定曾源作为随行“秘书”,又命曾源再物色一名随员,条件是:懂一点农业技术,原单位在廊中市并在那里有家。曾源翻遍人员花名册,终于筛选出一名符合要求的人员,他叫李崇让,陕西关中道人,参军前上过两年职业学校,来农场前任预备师某团副指导员,现其家属仍在廊中市。

不知因何缘故,农场场长何仁要求曾、李二随员皆着军装,佩戴军衔,还让曾源肩挎“五四式”手枪,而首长仍旧是“关中老农”的打扮,只差手里没拿旱烟袋。此举令曾、李二人茫然又不情愿一一巳经解甲归田了还来这一套干啥?帐篷里乱糟糟的,原先压在枕头底下的肩章只找到一只,另一只不翼而飞,急得李崇让满头大汗,农场场长在帐篷外直吼怎么磨磨蹭蹭老半天不出来?还像个军人吗?”李崇让后来终于在铺草里找到了另一块肩章,总算赶上了趟。曾源也对着军装、扛肩章不大乐意,加之近日因天干上火,嘴角生了疮,着军装有损军人仪表,更不自在,心中有“抵触情绪”,只是不敢吭气罢了。这情景自然被首长看在眼里,心中老大不快,觉得这小子不善于领会领导意图,又不听招呼,有失所望,只是尚未形于颜色。

这次农垦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传达中央农垦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省国营农(牧)场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会议确定了铺摊子,上规模,大干快上的激进方针。鉴于农场的性质、隶属关系当时尚未明确,省上没有给其下达具体任务,作为农场代表的何仁也有自知之明,在会上伸耳朵不开口,虚心向内行们学习。

会议后期安排与会人员参观位于距本市东郊约二十公里的“国营东寺农场”,重点是学习该场认真贯彻执行农垦王部长提出的“五边方针”和因陋就简建设职工宿舍的经验。据该场负责人介绍,他们修建的这种土木结构、一面出水的简易住房,每平方米只有八元左右,一间房子的造价不足百元。何仁对此很感兴趣,他对曾、李二随员:“这种房子省工省料,简便易行,我看咱们回去后,可以照此办理。”

令曾源始料不及的是时隔数年之后,自己也被调到这个农场工作长达14年之久,经历了诸多煎熬和磨炼,付出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此是后话。会上的伙食由招待所承办,副食供应、烹调技术都还可以,唯主食按当时的机关干部标准定量供应,每人每天八两粮,这对于曾源和李崇让这些过惯了军营里“尽饱吃”日子的年轻人来说,不仅不习惯,而且还有点打饥荒。农场场长何仁,地道的关中口味:早餐离不了“油泼辣子夹蒸馍”,晚饭没有二两烧酒下肚,心里不自在。好在李崇让也是三秦子弟,又在本市有家,每晚备有可口的夜宵,三人在一起各吃一碗汤面,再喝上几杯,也就补偿了招待所食堂留下的空缺。

会议共开了四天,按预定时间结束。散会后,农场场长给李崇让准假两天,料理料理家务急需,他便带着曾源搭乘东去的火车直抵凉城,想去看一下农场家属在那里的安置情况。

原文化干校兰州留守处的工作本月初已结束。滞留人员视不同情况,分别做调(动)、转(业)、复(处)处理,原文化干校的全部家底包括大门口立了多年的“停车检查”的牌子在内全部搬到了农场。营房将移交军区后勤,韩杰政委在完成最后的监交工作后将于近期来农场赴任。

原暂住校内的家属,除少数有公职者由其所在单位安排外,其余随军家属(包括住在校外的),一律暂迁凉城军分区家属院,一俟农场房建竣工后再搬到农场。

曾源这次跟农场场长出来开会之前,曾接到妻子许如蕙来信告知:她巳搬到学校集体宿舍居住,“妊娠正常,望勿挂念”。如今有此机会来凉城看望新迁来的家属们,多了解一些留守处那边的情况也好。说实在的,他是多么期盼早日能在妻子身边尽一份做丈夫的责任,给孕期的妻子以应有的关照,直到婴儿哭着、叫着闯进这奇妙的世界。

农场场长何仁带着秘书曾源在凉城逗留了两天,对二十几户家属逐户访问了一遍,看到各家都已安顿停当。令她们最满意的是,这里的肉、蛋、蔬菜等副食的价格比省城里便宜,上市场采购也很是方便。大家最关心的是农场的生产、生活情况!

里都牵挂着自己的男人。农场场长有问必答,报喜不报忧,听得家属们心里热乎乎,没有孩子的年轻媳妇们纷纷要求去参加农场建设,何仁当场表示:“各位主动请缨’有花木兰的风格,本场长表示欢迎,不过我还要同韩政委研究一下,尽快做出安排。”行将组建一个直属场部的“女子排”的方案他已成竹在胸。

来凉城家属队巡视,给曾源留下一个悬念:这位农场场长在他心目中是位“工农化”了的知识分子,其妻也是一位老干部,在省直一个幼儿园任园长,夫妇相敬如宾,膝下二子皆已上学,品学兼优,讨人喜欢。如此家属多为外人所称道,他本人也以称其妻为“老基本”而自诩,给人以正人君子的印象,然而这次前来看望家属和同她们拉家常中,却使曾源有了另类感受。农场场长对于长得好看一点的女人,总是格外垂青,刻意搭讪,甚至说些荤话、酸话,臊得人家羞红上脸,他则大大咧咧哈哈一笑。曾源看在眼里,虽觉有点过分,却又暗自思忖:这大概也是人家“工农化”的一种表现吧!

最后到达的这家却是另有一番风景。农场场长抬脚跨进门,便一迭连声地喊:“小张,小张,张月娥”那声音既亲切又随便,好像到了自己的家。

“哟!是一是校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快上炕坐呀。”女主人从厨房里出来,一面解去围在腰里的蓝底白花小围裙,一面热情地招呼客人。

农场场长说:“我来给你们俩介绍,这位是咱们农场一大队教导员李玉发同志的爱人,这位是咱农场的秘书曾源同志。”

两人行注目礼,相互点点头。

女主人年约三十出头,粉面细腰,眉眼儿甚是整齐,颇有几分姿色,她原是一位国民党起义军官的妻子,其夫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改造,表现不错,被留任军教导团副大队长,当时何仁任教导团政委。因为两家是近邻,低头不见抬头见,张月娥夫妇对何仁夫妇毕恭毕敬,殷情备至,时不时地给何家的孩子送点小衣服。张月娥还亲手给何的小孩子缝制过几件衣服,裁剪得体,做工精细,深得何仁夫妇的欢欣。后来教导团改为文化干校,何仁任校长,张月娥的丈夫继续留任副大队长。

不幸的是文化干校迁省城后不久,其夫突患心肌炎医治无效而亡故,张月娥年纪轻轻守了寡,好在丈夫为她留下了一个5岁的儿子,少了一点孤独却实在耐不了长久的寂寞,终日郁郁寡欢。这般情景,使何仁夫妇动了恻隐之心,经过一番周折,吸收张月娥在何妻所在的幼儿园当了一名保育员。张月娥上过两年初中,心灵手巧,能歌善舞,会哄孩子,模样儿长得又俊,深得园内上下和孩子家长们的好评。张月娥自然对何仁夫妇感激不尽,恩同再造,做上一点好吃的,都要给恩人送去一些,当着众人的面称何仁夫妇为叔叔、阿姨,没有外人时便甜甜地叫“干大”、“干妈”。何仁夫妇未拒绝,默认了这个“干闺女”。

张月娥改嫁做了李玉发的妻子还不到一年。说来也是机缘凑巧:文化干校“审干”中李玉发从学员兼干部一跃成为其所在大队的教导员,大队长正是张月娥的丈夫。军、政两搭挡,自然交往较多。当时李玉发已与山西老家的农家女离了婚,3岁的女儿判给女方,孤身一人颇感寂寞,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常去大队长家串门,一来二去,逐渐与大队长夫妇熟悉、亲近起来。作为非党干部的大队长,自是对老干部的“一把手”谦恭有加,张月娥也觉得这位教导员没架子,谈吐随和,待人热情,长得也还可以,总的印象不错。茶余饭后三人常在一起聊天、玩扑克,嬉笑取闹,互不介意。张月娥的绰约丰姿,一颦一笑,令李玉发倾倒,无奈美娟有主,可望而不可即,只能暗自单相思而已。

张月娥的丈夫暴病身亡,李玉发梦想成真。旷男怨女两相望,自有月老牵线来。李玉发主动出击,表明心意,何校长从中撮合,两人“二婚头”结成一对新夫妻,好在李玉发的女儿判归前妻,张月娥的原婆家怜惜本家根苗,儿子被极力要回去收养。尽管骨肉之情,难以割舍,免不了要发生一些情感纠葛,但事已至此,只能顾一头不顾一头,还是重组家庭要紧。

对再婚的李玉发夫妇来说,何仁校长自是半个岳父,囫囵一个大媒,双双感恩不尽。何仁对此结局,也颇为得意,舒心,“一俊遮百丑”,几个方面都堵严了、抹平了,何惧别人说三道四?但是闲言碎语还是不胫而走。

对于李玉发其人曾源有过两次接触:一次是在文化干校“审干”期间,曾源受命查证一个学员的历史问题,当时李玉发任该学员所在班的支部书记,高强任支部委员。在支委会讨论该学员的问题时,曾源列席了会议。会上李玉发与高强意见分歧较大,高认为该学员与已定为“富农分子”的舅父虽有往来’但仍属于一般社会关系问题,李则认为属于“立场问题”。给曾源的印象是李的观点有点偏“左”一似有小题大做,但他工作还是很负责任,对校部机关下来了解情况的干部很尊重,也很热情,显得挺有修养。

另一次是在来农场之后。起先全体人员分编为五个独立的生产队直属场部,李玉发只是一个生产队的兼职支部书记。后来随着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了加强管理,遂产生了三级管理机构,将全农场分为两个大队,每个大队下辖三个生产队。李玉发被提升为一大队总支书记,成为农场领导层位、是何、韩之后的第三号人物。李并未因此而盛气凌人,反而更加谦虚谨慎,对上温顺,对下谦和,对场部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则更是喜欢套近乎。有天下午,曾源浇水换班回来,路过大队部帐篷门口碰到李玉发,李招手请曾源进来,帐篷内再无别人,他从办公桌柜子里取出半瓶汾酒,一包牛肉干说:“曾秘书,这些日子你们浇水很辛苦,今天我来慰劳你,请不要客气,咱俩今天把它干掉,回去别让校长知道了,影响不好,往后你要是馋酒了,就来找我。”曾源心想,农场里的生活这么艰苦,难得有人请你喝酒,不喝白不喝。至于农场场长那头,我心里有数,他几乎天天少不了二两白酒,没有个自个半身不遂还给旁人治风瘫的道理。

曾源早就听说,李玉发的老婆原是国民党一个军官的太太,长得很漂亮,直到今天才算对上了号,又见她见了农场场长,两人那副亲昵、暧昧劲儿,他意识到农场场长与李玉发夫妻的关系非比寻常,至于何以如此?当时在曾源心中虽有困惑,但不敢妄加猜测。

晚饭后,农场场长告诉曾源:“我准备明天去省城一趟,有几件大事要向军区和省委汇报、请示,还有些具体问题要与韩政委商量,你先回去,至多三五日我就回来了。”

何仁场长自省城返回农场的第二天下午,向全体人员做了一次精彩的报告。

农场场长外出这么长时间,人们期待着他带回来事关农场大局和农场全体人员利益的好消息。他很善于捕捉群众的思想脉搏,用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回答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而且巧妙地将会谈精神、领导谈话融化于自己的讲话之中,既言之有据,又不拾人牙慧,憨憨厚厚,绘声绘色,尽是实话实说。不论能否实现,都能让你着实乐和一阵子,从而把思想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何仁场长两手插腰,站在新梁地西面的一个土台子上,面对数月来战风沙、斗严寒,烈日暴晒下辛勤劳动,灰尘扑面,皮肤变黑的人们,尽讲大家最关心的热门话题:

“咱们这个农场,生下来都快半岁了,还没有名字哩,这次我专门请示了军区和省委,首长们一致同意取名4红星农场’,我看很好,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传统代代传。让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个名字的来历。

“……修房子的事,我知道大家等得不耐烦了。这一次我们在参加省上在廊中地区召开的农垦工作会议期间,参观了‘东寺农场’本着因陋就简的精神修建的职工宿舍,每平米造价只有八元,人家的精神,我们要学习,我们还应当多、快、好、省。我跟韩政委商量过了,咱们修干打垒住房’留下少量劳力负责田间管理,主力向营建工程上转移,分脱胚、烧砖、筑墙三摊子一齐开工。咱们得说话算数,‘八一大团圆’的目标一定要如期实现。你们表个态:谁不愿早日把老婆孩子接来的请举手——没有,那就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幸福吧!”

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

何仁接着说有不少同志反映,大伙在这荒滩上苦干了三个多月,还没看过一场电影,要求把咱们原来文化干校的35毫米放影机拿出来,从军区借几部片子放放。按说同志们的这个要求不高嘛,可是同志们呀,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们知道文化干校的全部家当包括大门口的‘停车检查’牌子在内统统搬到了农场,电影机还能不拿?早就拿来了,藏在库房里。你们不知道这电影机按规定是军区文化部要收回去的,我们舍不得,你去借片子,我怕人家想起机子来。再等一段时间吧,等人家把机子的事忘掉了,我们再放也不迟……”

想“吃”的东西没吃到口,不过从长远看这个主意也很“解馋”,台下的人们立时将怨气化作笑声。

“我再告诉大家一个喜讯,”何仁故意吊大家的胃口,“你们说咱们农场眼下最缺的是什么?”台下听众翘首以待。“咱们的农场生活,就要变得丰富多彩了。好事成双,一个是农场马上就要成立女子排,欢迎身体好,没有孩子缠身的年轻媳妇们到农场来。另外据可靠消息,西安、扬州、兰州、凉城等地有一批青年女学生志愿报名到农场来。这么一来,农场里有男有女,热热闹闹,还不好吗?男子筑高墙,女子种杂粮,田园诗一般的生活哩。女同志们来了,当然正当地谈恋爱、娶媳妇,都是允许的,不过你们都得规矩点,现时条件还男女有别,各住各的帐篷,不能乱了阵脚。第二个好消息是,咱们农场准备成立业余演出队,原有的人员中说拉弹唱,能歌善舞,来自各部队的文艺骨干不少,最近军区决定有几位文工团的团员要来农场安家落户。建立一支业余演出队’咱不缺乏人才,我看必定很棒。这两件事我跟韩政委研究决定,女子排的排长由原文化干校教员、高强同志的爱人何静担任;业余演出队的队长由二大队教导员李玉发同志兼任,他当过军分区文化科副科长,干这事很内行哩。这事情马上就办,指日可待。”

台下又一次响起热烈的—声。

同类推荐
  • 天亮,因为你的脚步

    天亮,因为你的脚步

    小说的特点是思想清浅。半亩方塘,一湾溪水,浅而不露。小小说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朦胧性。朦胧不是手法,而是作者的思想本来就不是十分清楚。有那么一点意思,但是并不透彻。“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正对世界了解得十分彻底而且全面,但只能了解他所感知的那一部分世界。一起来翻阅《天亮因为你的脚步》吧!
  • 火车,火车

    火车,火车

    本书为小说集。作者以冷峻、深刻的笔墨描写小人物的命运,传达来自草根阶层的呐喊和喘息。字里行间充满着温情和关爱,彰显出对人性的的探究和追问,是特定时间段一部分人们的心灵成长侧影。
  • 大波(全集)

    大波(全集)

    李劼人著作《大波》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1937年的老版本。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作者的重写本,两个版本的内容相差很大,几本没有重复的内容。本书是作者1937年版本《大波》,作为1937年版本完整呈现,分上中下三卷。主要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大波》这部小说,在其浓郁的地方色彩之中,反应了一个人心浮动的动荡时代,它描摹了一个轩然大波时代的众生面相,对于研究方言文学和记事文学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 心理医生在吗

    心理医生在吗

    一个四十五岁的中国女人,操着蹩脚英语,向一名美国心理医生娓娓倾诉自己的过往。她对父亲的朋友“贺叔叔”长达三十九年的爱恋、父亲与贺叔叔在大饥荒和文革前后的恩怨情仇、自己远渡美国后与教授间的情爱纠葛……最终,治疗无果而终,女人继续远走他乡。本书(原名《人寰》)是严歌苓的代表作,曾在20世纪90年代末获得华语地区令人瞩目的台湾时报百万大奖,成为继朱天文之后女性作家获此殊荣的第二人,轰动一时,使作者在十多年前,一跃成为华语地区备受关注的女作家。本书结构在当时看来是大胆的,其题材在今天看来仍旧是时髦的。这就是经典文艺作品的共性--永不过时。
  • 父亲的战争

    父亲的战争

    《父亲的战争》的构思初衷,则试图通过一群生动的人物,重塑在共和国诞生之初那场伟大的剿匪运动中的一代无名英雄,是他们在一次次的短兵相接和血肉相搏中,真正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匪的历史。同样。《父亲的战争》也将通过对不同匪类的刻画,重新诠释旧中国形成而遗留的各种人生悲剧。
热门推荐
  • 我的傻子女友

    我的傻子女友

    五年前,他为配得上她而离开五年后,他王者归来可一切,都变了……
  • 风月莫吹灯

    风月莫吹灯

    一场大雨,琴江佛女堤决裂,天下第一药谷当归谷被淹没成为一片寒湖,两年后幸存少女南青灯女扮男装出现在王都欢喜城,有谋划的徘徊在与当归谷被淹有牵扯的七王爷纳兰病楼身边。他这辈子什么都可以认怂,唯有与南青灯的风月之事不能怂,绝对不能轻举妄动,不然得被压一辈子,暗暗决定明天就去良缘街买些画本子好好观摩。一股劲风入帐,烛火瞬间尽灭。他可以原谅他欺骗他,但无法接受他以命为赌。
  • 暗语者

    暗语者

    双头无尸案拉开序幕,暗语者神秘难测,下个被害者会是谁?夜,死寂。素白的月光静静的照射着大地,月下是一片老旧的建筑……
  • 钻五夺情:低调少奶奶

    钻五夺情:低调少奶奶

    一个只想把弟弟妹妹养大成人的平凡女人,突然发现自己很有身价的故事。伊天南:金宇公司老总。就是这厮偷了女主的资料,一个人偷偷摸摸的去把婚给结了。禅让:华夏公司幕后老板。女主前男友。身份很强大。当腹黑男遇到强大男,气场很复杂,特别是作为情敌身份。
  • 青春是一件多么痛的礼物

    青春是一件多么痛的礼物

    这是一支与青春暂别的离歌,这是一首消融了坚实感的诗。这些故事,需要判断力和智慧才能讲得好。这些道理,想通了,你就真的会放下了。这些曾失意的人,是他,是她,也是我们自己。从这里,我们将收获到:如何从不如意的家庭中独立出来,得到安静幸福;如何从迷茫与失意中挣脱出来,实现从容自在;如何在突如其来的变化中,不慌张、有主张;如何在世界的坚硬与冰冷中,心怀温柔,春暖花开。懂得了这些就会发现,青春从不曾走远,只等你赋予她新的意义。过往的一切都是礼物,只需要你含泪带笑去打开,终将满心欢喜。
  • 忘川之畔

    忘川之畔

    忘川之畔,于君长相憩烂泥之中,与君发相缠心无可表,唯有魂一缕灵犀一炉,枯骨曼陀罗孟汤难饮,求一眼回眸千世轮回,终是泪眼望当时空错乱,当面临背叛你的每一步不在改变历史而是在创造历史的时候该如何抉择.....
  • 傲世狂妃王爷你太逗

    傲世狂妃王爷你太逗

    穿越重生,废材逆天变天才。她陌北霓一朝穿越,爹娘不见,没事找。任人欺负,不可能。我陌北霓的字典里只有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犯我必死无疑。
  • 我在你的世界等着你之明瞾篇

    我在你的世界等着你之明瞾篇

    她是一个北京土生土长的南城丫头,在一次车祸中意外的和自己的闺蜜上官尒琪一起神奇的穿越,遇到了这一生让自己无法忘记的人,他是位至高无上的君主,却对她呵护备至,宠爱有加,前世今生他始终把她捧在手心,时空斗转星移,机缘巧合下,她回到前世,找回那曾经刻骨铭心的爱,只为在今生的相遇
  • 金牌导师

    金牌导师

    轩辕:“老师,蚩尤那厮厉害无比,学生怎么才能战胜他?”武庚:“众神残酷不忍,谋害父王,欲毁我大商千秋基业,还请先生帮我!”孔明:“那些莽夫一个个力比天仙,恩师,弟子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出世又能干什么?”孙悟空:“师父,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根本就打不过那些妖魔鬼怪?”时空兽苏醒,历史会被篡改,天地会陷入浩劫。为了保护历史,金小乙不得不回到过去,面对学生们的一个个问题,只见他挥一挥衣袖:“他强任他强,你种你的田;他吊任他吊,你打你的鸟。”“什么?大商亡了,问题不大!”“君子动口不动手,来,为师教你边缘ob大法!”“他们那是对力量一无所知,看,为师让他们变瓜皮!”
  • 英雄联盟之末世崛起

    英雄联盟之末世崛起

    末世了,英雄联盟却变得更加盛行,因为幸存下来的人类发现,全球数据化,深渊大开,怪物横行,英雄进化才是生存的唯一出路。废材青年叶天,无比幸运末世十年重生归来,祖坟冒烟,上天眷顾,不仅抢走了杀魔的剑圣传承,而且还得到了一个英雄联盟客户端,成为了一名唯一的英雄召唤师。庞大的英雄池,古今中外,万千种族的英雄任其挑选。德玛:德玛西亚万岁!主公,看我取他项上狗头!提莫:蘑菇炸弹,埋呀埋,屎尿蘑菇,这酸爽,你值得拥有。艾希:主公,你真坏,人家是个妹子,总让人家射,人家会生气的。........一大波英雄来袭,玩大了!踏尽诸天天才,收天下英雄,我的目标是:“成为史上最强,英雄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