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时期:教孩子认识性别角色,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注意孩子社会行为的发展。配合认知和情感的发展,给孩子提供适当的生活素材。
儿童时期:由于孩子认知能力的显着发展,父母必须多给孩子思考、讨论、求证与发展的机会。同时帮助孩子树立健全的自我概念,学会愉悦自我、接纳自我。
青年时期:孩子将面临许多的挑战,父母要帮助他们认识身心改变的现实,培养责任感,协助孩子完成学业,并对职业选择、恋爱、婚姻进行指导。
要与孩子及时交流沟通
现代社会最宝贵的品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父母不仅要和孩子及时沟通,还要和孩子的老师、同学等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很多家庭存在这样的情况,早晨家长上班的时候,孩子还没有醒;晚上孩子已经进入梦乡,家长还因为加班、应酬等这样那样的原因回不了家,根本没有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导致大批有父母的“孤儿”出现。要想理解孩子,就应该及时和孩子交流,专门制定出和孩子谈心的时间,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事去完成。平时孩子和老师、同学、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比父母还要多,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比父母更了解孩子,对孩子的评价也更公正、更客观、更一分为二。因此,多与他们交流的好处是,能够及时从“旁观者”的角度了解孩子的思想、行为动态,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孩子。
多听少说
不仅听孩子表面的语言,而且听孩子心灵深处的呼唤,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倡导民主理解式的教养方式
在做人上要求严格,做个正直的人。不要求子女非得考多少分,不施加压力,只要尽力即可。为子女尽量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身教胜于言教。
家长要想真正理解孩子,让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就应该经常反省、检查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家教水平。
为什么给孩孑端的爱就等你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当爱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时,对孩子的爱就成为极端的爱,这往往会导致孩子的身心发展出现障碍,心灵发生扭曲,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有着不良影响。对孩子爱的极端表现有。
(1)认为只要无限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是爱孩子,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爱。孩子对爱的需要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生活中,有的家长只注意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品,却忽视了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许多书籍或买了电脑,却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去读书或正确地使用电脑,也不明白对孩子的精神鼓励、赞扬、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等都是爱。实际上,这种精神上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
(2)家长过分保护孩子,为孩子做了许多本应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这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降低了他们的自立精神与自信心。这种爱限制了孩子的自我发展,对孩子将来独立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常常批评,甚至体罚孩子。这种做法往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这种爱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这种望子成龙的爱往往会形成相反的情绪或情感——恨,对家长、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己的恨。家长应该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培养其自信心,而不是发现问题就批评、指责或惩罚,这样,才能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溺爱与体谅的性质有何不同
孩子是以父母为榜样成长起来的。所以,如果父母在曰常生活中以体谅的态度来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将会受到父母的感染,并模仿其行为。只有充分感受到父母的体谅,孩子的体谅才会成长起来,否则,即使责怪孩子说“你能不能体谅一下爸爸妈妈”、“一点也不会关心别人”,那也是无济于事的。
必须注意的是,以体谅的态度对待孩子,与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听任孩子的摆布,尽心尽意地为他服务,或者是想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这种培养方法叫做溺爱。被溺爱的孩子由于控制欲望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想买的物品越来越昂贵,即使被父母拒绝,他也会因无法忍耐而纠缠不休,甚至有的大孩子会以暴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近年来,双职工家庭比以前多了起来,由于无法很好地照顾孩子,便有很多父母以无限度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作为补偿,给孩子买这个买那个。这种控制欲望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经常受挫。
还有,在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常有这种情况:老人对孩子百求百应,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这同样培养不出孩子对物欲的控制能力,体谅他人自然也无从谈起。
完全满足孩子对物质、金钱的欲望,与对孩子灌注爱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如何满足幼儿的合理要
对于幼儿的合理要求家长一般都会尽量满足的。当你觉得幼儿的要求正当时,不要给予答应就了事,应该在满足要求的同时讲清为什么要答应他。如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头盔帽,很羡慕,提出要求。家长可以对他说,这可以,因为天冷了,坐在自行车上风大,爸爸也正想给你买一顶。
要让幼儿知道,只有合理要求家长才会答应。
在满足幼儿合理要求的同时,要让他知道这不是轻而易举的,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如幼儿过生日要求父母陪他去公园,这时就该对幼儿说为了你的生日快乐,妈妈放下手中的工作陪你,晚上回来还要再把工作做完。这样,既让幼儿得到了快乐,体会到了父母的关怀和爱护,也明白了父母为他所作的牺牲,从而使幼儿更珍惜这份亲情。
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幼儿的合理要求因条件所限,家长无法满足的情况。这时,家长应适当让幼儿了解一些实际情况,并以切身体会向幼儿讲清道理,大一点的幼儿是可以理解的。
如何确对待幼儿的过失
幼儿有了过失时,家长不应简单指责或听之任之,而要找出过失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必要的处罚是处罚幼儿所犯的过失,而不是幼儿本身。要让幼儿明白是为什么事而处罚他,不能新账老账统统算。只有及时处罚,让幼儿明白哪里错了,该怎么做,教育才有效果。
如果幼儿是因为好奇而拆坏了新买的电动玩具,不要不加询问就先打骂。要看到这是幼儿对事物好奇而有的一种探索精神,要保护并激发这种可贵的精神,同时引导其多思多问,尽量不损坏玩具。
幼儿都喜欢表扬和鼓励。如果因为一点过失家长就无休止的批评?很可能会滋长幼儿的对立情绪?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增加教育的难度。幼儿出现过失是难免的?也是不可怕的?要正确对待幼儿的过:第失。幼儿既有天真的一面,又有顽皮的一面,为人父母者,不仅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也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当幼儿犯错时,父母应当循循善诱,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幼儿改正。
当幼儿有了过失时?经过及时批评教育后?幼儿改正了旧的毛病又可能有了新的过错?就又需要对其再进行引导教育。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由于每个幼儿的年龄、性V别、智力水平、家庭结构、生活环境等条件的不同,幼儿的性格特征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幼儿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由于父母不恰当地拿自己的幼儿与邻居、同事?或亲朋好友的幼儿比较?甚至夸大其他幼儿的聪明,有意无意中贬低自己的孩子,这不仅使幼儿产生己不如人的想法,还容易导致自卑心理,造成幼儿情绪不振、孤僻冷漠,而且还可能使幼儿错误地认为父母不喜欢他,影响幼儿与父母的感情。
批评教育幼儿不在打骂惩罚上,贵在平心静气,耐心疏导,让幼儿在父母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中自觉改正自己的缺点。对幼儿的过失,无论是父母或长辈,都有进行批评教育的责任,但要注意批评教育的度。过多的批评不仅有可能伤害幼儿的自尊心,还会把幼儿弄得晕头转向,不知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久而久之,在高压下成长起来的幼儿,十有八九会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遇事优柔寡断,没有主见。
幼儿有了错误时,应直截了当提出。幼儿的思想比较单纯,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限,幼儿在受到挖苦后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产生对抗情绪或逆反心理,疏远了与父母的情感。
对幼儿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是关心、爱护幼儿,也是衡量父母修养高低的标尺。幼儿有了过失时,父母一定要采取科学恰当的教育方法,以有益于幼儿的成长进步。
孩子在探索中学习与成长,“缺点”或“错误”伴随着孩子成长、成熟的过程。成人往往对孩子知之过少,因此要慎用奖励或惩罚。必须使用时,所选择的具体方式应具有意义和效果,只有真正爱护并充分理解孩子,才能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1)用语言、态度表示对其错误行为的不满意。
短时间停止活动,让其坐在规定的椅子上,罚坐几十秒到几分钟,可用闹钟计时,规定时间一到,处罚即停止,罚坐期间暂不要惩罚的具体方式理他。
(3)取消某种活动一次,如停看电视或停骑童车一次,让其体会犯错给自己带来的不利。
如孩子因不爱惜,损坏了物品,可取消原定购物或娱乐计划。
奖励的具体方法
用语言赞扬孩子的正确行为。
⑵用关爱孩子的行为,如拥抱、抚摸、轻轻拍打孩子身体的行动作奖励。
用孩子喜爱的活动,如讲故事、郊游等作奖励。
以满足孩子一个心愿,如选购一本书或一件玩具作奖励。
以“信任”作奖励,交给孩子一项具体任务,表示相信他能完成,待孩子完成后,及时给以肯定。
(6)把劳动作为奖励,如分配孩子做一件家务劳动使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帮助家里做事了。
在实施奖励时要注意两点:少用实物奖励,更忌用贵重物品奖励。不滥用奖励,要让孩子体会到只有经过努力,有了进步或表现很好,才能获得奖励。
锯罚孩孑要注惫什么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都有受家长惩罚的时矢,如何使孩子在惩罚中进步、提高,不致因惩罚而使孩子心头积聚压抑的情绪,进而造成V家长与孩子双方对立,这其中很有些学问。
处罚要恰当。对孩子的错误要进行分析,让孩子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及错误的程度和危害。千万注意不可联系孩子过去的错误而加重处罚,否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不可重复处罚。父母不论谁进行了处罚,另一位不能再给予处罚。重复处罚只能使孩子产生对抗心理。
严宽结合。“严”是指孩子必须明白所犯错误的危害性,不要言过其实,也不要轻描淡写。“宽”是指家长应谅解孩子的错误,因为孩子犯错往往是不自觉的,尤其对孩子的第一次错误不要处罚过严。
处罚的标准不可随意改变。如果家长因自己情绪的好坏而随意处罚孩子,往往使孩子养成看家长脸色行事的习惯。
处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在孩子兴奋时,处罚易使其产生抵触情绪。孩子不高兴时,处罚如“火上加油”最好的时机是孩子刚犯了错误,正在思想矛盾时进行处罚。妈妈常在孩子犯错时对孩子说“爸爸回家后就有你瞧的啦!”这种作法对孩子来说,很不恰当。因为小孩子没什么时间观念,等到他被惩罚时,他早忘了惩罚的原因了。大一点的孩子如犯了重大错误也需要立刻处罚。处罚孩子还要注意场合,千万不要让孩子当众出丑,否则会伤害其自尊心。
(6)考虑孩子的性格。家长处罚孩子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决定处罚的轻重和方式。
犯错就要处罚。如果孩子生气时把一片玻璃打碎,虽非故意,你也要教育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然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他仍要负一定责任。
要把你的要求对孩子讲清楚。假如你要求孩子做完家庭作业才准看电视,你就要对他讲得清清楚楚,让他记在心上。如果你发现孩子不做功课而先看电视,你就罚他几天之内不准看电视。你先要定下你的要求,他犯了错再惩罚,不可不教而罚。
在惩罚之前,先对孩子警告,一二次警告就会让孩子警惯,他必须改正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10)惩罚的开始与结果要明确,不要让家中一整天都充满了怨愤气息。惩罚完毕,一切便算过去。
(11)在惩罚前」一定要向孩子解释一遍惩罚的原因,否则孩子不懂他们为什么受罚。
(12)要言出必行。假如你警告过孩子当他犯某一种过错时要惩罚他,那么在他犯错后,你就一定要实行你惩罚的诺言。假如你不处罚,你以后便难以下达命令,你的惩罚也就失去了意义。
该怎祥对待说谎的孩
孩子的说谎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类。无意说谎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年幼的孩子分不清自己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界线,企图用言语描述某种幻想的东西。孩子会把他自己想象的东西当做事实加以描绘,形成无特殊目的的谎言。这种“谎言”,实质上是孩子想象的反映。有时,孩子的软弱和退缩,导致他们一时冲动,编造了谎言。这种谎言属于防御性的。
有意说谎通常带有明显的欺骗目的。有时,孩子说谎是他们推理的产物,如,当他们知道一旦讲出事实真相将要受到惩罚时,就可能用谎言来掩盖事实。或者,当孩子意识到不隐瞒事实将得不到社会承认或家长表扬时,也可能采用说谎的手法。有意说谎容易变成一种习惯行为。
对于孩子的无意说谎,家长不必过于追究,因为随着孩子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而对于有意说谎,则要严肃对待。首先,家长要在家庭中形成宽容的氛围,不要过于苛求和责难孩子,更不能用体罚来对待孩子的过错,不要让孩子形成恐惧感,是防止孩子说谎的重要条件。对于孩子的有意说谎,要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用事实真相来点穿谎言,可用形象的事例来帮助孩子了解说谎是一种不良行为,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会失去朋友等,让孩子懂得说谎是要受批评的,从一开始就堵住孩子说谎的企图。此外,要着重从正面教育孩子从小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让他们懂得不说谎的人才能心里平静,精神愉快。
蒙台梭利说过,说谎是心理畸变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为了防止孩子说谎,成人首先要做到诚实、坦然、正直,真诚地对待孩子,给孩子表现诚实的机会。
孩孑为何趑打趑攀
许多家长在“鞭子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引导下,教育孩子时,动不动就非打即骂,以期孩子长大成才。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家长们发现,孩子是越打越不听话,越打越犟。为什么孩子会越打越犟呢?
国外行为学专家研究发现一见孩子犯错误就大发雷霆,大声训斥,甚至打骂,这样重复下去,孩子对训斥的适应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天长日久,孩子就会对一般的训斥持无所谓的态度。许多父母这时候不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而是对越来越犟的孩子采取更严厉的训斥,结果仍是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