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8900000025

第25章 文臣谋士(4)

李冲的死,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一个叫李彪的人。李彪出身寒微,少年孤贫,却胸怀大志,好学不倦,成人后被举为孝廉。李彪刚到京城时,孤身一人,于是投靠了李冲。李冲器重李彪的才干和学识,对他敬如上宾,并把他推荐给孝文帝,得到孝文帝的提拔和重用。让李冲没想到的是,李彪得宠后,不仅背叛了李冲,而且横行不法,为非作歹,祸害臣民。李冲忍无可忍,上书孝文帝,要求惩处李彪。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李冲随孝文帝南征途中,再次深受李彪恶行的刺激。他懊悔自己所荐非人,一时怒气伤肝,引起精神错乱,医治无效,溘然长逝,时年49岁。

李冲英年早逝,对孝文帝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为自己失去左膀右臂而悲痛欲绝,接连几天伤心落泪。李冲的丧葬事宜,由孝文帝一手安排。后来,孝文帝由邺城(今河南安阳市北)回洛阳,路经李冲墓,又带着病体到墓前祭奠。看着孤坟野草,孝文帝哽咽不止,热泪长流。陪同的大臣们看着孝文帝悲伤的样子,也都伤心不已,泪流满面。

李冲为臣20多年,竭力推行各项改革,为北魏的政权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协助冯太后和孝文帝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对鲜卑族迅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对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评价李冲的一生,《魏书》的作者魏收写道:“李冲早延宠眷,入干腹心,风流识业,固乃一时之秀。终协契圣主,佐命太和,位当端揆,身任梁栋,德洽家门,功著王室。”应该说,这个评介是公允的。

鞠躬尽瘁天子赞:唐代尚书李揆

唐王朝是李氏天下。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唐朝289年间,李氏人物一个个登上历史舞台,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悲喜剧。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人虽然姓李,却与唐朝开国君主李渊无直接血缘关系。李揆就是其中之一。

李揆,字端卿,生于公元711年,卒于公元784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后客居荥阳(今河南荥阳市)。李揆出身豪门望族,祖父玄道曾任文学馆学士,父亲成裕曾任秘书监,都是朝廷大臣。李揆“性警敏”,勤奋好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年轻时代就能诗善文,闻名遐迩。

开元末年,李揆虽然考取进士,但官居何处还是一个谜。根据唐人钟辂所撰《前定录》记载,李揆考中进士后,待在京城,等候皇帝召见,盼望能得到一个理想的官职。一日,李揆闲来无事,想上街走走。他听说长安城最热闹的宣平坊,有个叫王生的人,善于卜卦,便悄悄来到宣平坊,找王生询问自己的前程。

王生为李揆卜了卦,看着李揆,笑着说:“你是来问官职的吧?你虽高中进士,却时运不佳,暂时只能补个县尉的缺。”李揆才华出众,考取进士,却做这样的小官,心里很不高兴,不由甩袖而去。不久,李揆果然被朝廷派往汴州陈留(位于今开封市),补缺做了个县尉。

虽然做了县尉,李揆却不灰心。一个人要做大事,必先学会做小事;一个人要做大官,必先做好小官。李揆在陈留期间,勤政爱民,屡屡上书朝廷,陈述政见。他博学多才,每次上书,都很有见地。很快李揆被擢升为左拾遗,调他回京任职。不久,李揆转任起居郎,负责记录皇帝日常活动与国家大事。后来,李揆又任中书舍人。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也就是唐肃宗李亨继位后的第二年,身为皇后的张良娣有些按捺不住了,暗中操纵皇亲国戚,纷纷上书,要求唐肃宗封张皇后“翊圣”尊号。张皇后精于算计,与宦官李辅国勾结,经常干预政事。在古代,“翊圣”是辅佐皇帝的意思。如果封张皇后为翊圣,可能会对朝廷带来危害。也许唐肃宗意识到了这一点,虽对张皇后宠爱有加,该不该封她为翊圣,却迟迟不予表态。

一天,唐肃宗召见李揆,问李揆对加封张皇后翊圣尊号的意见。李揆说:“臣观历代后妃,去世之后才有谥号。后妃生前加封尊号,还没有听说过。景龙年间,中宗皇后韦氏干预朝政,引起朝廷大乱。如今陛下若给张皇后加封翊圣尊号,与韦氏干政有什么区别呢?难道陛下要让韦氏的悲剧在我朝重演?”肃宗听了李揆的话,猛然醒悟,连声说:“差点误我家事!差点误我家事!”从此,他打消了加封张皇后翊圣尊号的念头。

张皇后未能得到尊号,心中隐隐作痛。她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提出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唐肃宗的长子李豫,原封为广平王,后改封为成王,立有战功,而张皇后的儿子只有几岁,按惯例,应立李豫为太子。可是,唐肃宗宠爱张皇后,对于张皇后的要求,一时难以拒绝。唐肃宗拿不定主意,只好问李揆:“成王年长,对国有功,我想立他为太子,卿以为如何?”李揆听了,非常高兴,连忙跪倒在地,大声说:“陛下此言,社稷之福,天下幸甚,臣非常高兴!”肃宗见李揆赞成自己的意见,也很高兴。不久,成王李豫被立为太子,他就是后来的唐代宗。

通过这两件事,唐肃宗进一步了解了李揆,对李揆更加尊重,提拔李揆做了礼部侍郎。

李揆任礼部侍郎期间,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纠正了朝廷取士不考实的弊端。当时,朝廷选取进士,很少考察考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防范考生挟带作弊方面。李揆认为,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即使面对成堆的典籍,也做不出像样的文章来。好的文章对策,绝不是随意抄来的。因此,考进士时,李揆让人在大院里摆上案几,在案几上放满四书五经和各类典籍。他对考生们说:“我朝选拔进士,只想得到真正的人才。现在,我把经书史籍放在这里,请你们随便查看。”

李揆的做法,在考生中引起轰动,一时间好评如潮。很快,对李揆的赞美之声传到了唐肃宗那里。唐肃宗听到大家都在赞美李揆,非常高兴。不久,拜李揆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封姑臧县伯,专门从事国史编纂。

国史编纂结束后,唐肃宗对李揆的工作赞不绝口,夸他“门第、人物、文章当世第一”。唐肃宗赞语一出,李揆即被人称作门第、人物、文章“三绝”之人。

李揆才华出众,为人正直,敢作敢为,从不巴结权贵。唐肃宗时期,宦官李辅国等人专权,搞得朝廷乌烟瘴气。面对这种局面,李揆不妥协,不迎合,依旧我行我素。唐代宗即位后,李辅国等人气焰更盛,胡作非为,无人敢管。为了挟持皇上,李辅国等宦官妄图取消南衙和北衙,代之以御林军,遭到李揆的坚决反对,他们的阴谋才未能得逞。

李揆敢于直言,得罪了不少小人,吕諲就是其中之一。后来,吕諲做了宰相,处处刁难李揆,把李揆贬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区)长史,一年后又让李揆去任歙州(今安徽歙县)刺史。即使这样,李揆也未向吕諲屈服。

李揆一表人才,瞧不起獐头鼠目之辈。当朝重臣苗晋卿,坚持推荐元载为宰相,李揆坚决反对。他对苗晋卿说:“龙章凤姿的人都不见用,你还推荐獐头鼠目的人为宰相?”元载做了宰相后,千方百计报复李揆,最后把李揆赶出朝廷,让他去江淮养病。李揆在江淮一待就是16年,由于断了俸禄,生活穷困潦倒,全家上百口人,靠讨饭为生。直到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元载获罪,被代宗处死,李揆才有了出头之日,出任睦州(今浙江建德县)刺史。不久,李揆再次得到朝廷重用,回朝出任国子祭酒、礼部尚书。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长安发生泾原兵变,唐德宗出逃,朱泚被哗变将士拥立为帝。李揆跟着德宗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当时的宰相卢杞,相貌丑陋,面色如蓝,阴险奸诈,却能言善辩。李揆看卢杞不顺眼,卢杞就想陷害李揆。恰在此时,吐蕃要求唐王朝派会盟特使,前往吐蕃洽谈盟约。卢杞提出让李揆去。这时的李揆,年过古稀,老态龙钟。他担心自己死在路上,就以“年老多病,路途遥远,恐难完成使命”为由,请求辞去会盟特使一职。唐德宗也同情李揆,想免了李揆出使吐蕃的差事。可是,卢杞不同意,他说:“出使吐蕃的重任,只有了解国情、善于应对的大臣才能完成,此事非李尚书不可!如果李尚书这样有经验的老臣能出使吐蕃,那些年轻的大臣,谁敢不为朝廷效命!”唐德宗听信卢杞之言,派遣李揆出使吐蕃。

李揆推辞不掉,只好出使吐蕃。吐蕃王见了李揆,开口就问:“听说号称大唐第一的李揆要来,是阁下吗?”李揆害怕吐蕃王扣留自己,就对吐蕃王说:“那个李揆,说什么都不肯来,只好派我来了。”吐蕃王一听号称大唐第一的李揆没有来,感到非常失望。

李揆看出了吐蕃王的心思,借故辞别吐蕃王,起程返回长安。卢杞本想借刀杀人,让李揆有去无回,李揆却机智应对,化险为夷,安然脱身。可惜,李揆年迈体弱,归途中得了重病,挣扎着走到凤州(今陕西凤县),终于撒手西去,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大唐王朝,享年74岁。李揆死后,唐德宗追赠司空衔,谥号恭。

腥风血雨40年:唐代宰相牛僧孺

唐朝中后期,发生了震惊天下的“牛李党争”。这场党争,持续时间40年,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唐王朝的衰落。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首领为牛僧孺,李党的首领为李德裕。牛李党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问题,这里仅对牛僧孺的生平业绩作以客观的评价。

牛僧孺,字思黯,生于公元780年,卒于公元848年,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县)人。牛僧孺出身于陇右名门,八代祖牛弘曾任隋朝吏部尚书,封奇章郡公,为隋代名臣;曾祖牛休克,大约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出任集州(今四川南江县)刺史;祖父牛绍,官至太常博士;父亲牛幼闻,曾任郑县尉。牛僧孺出生时家道已经衰落。他7岁时成为孤儿,寄生外族周氏家中,15岁时离开周家,去长安读书。

受家庭的影响,牛僧孺从小学习勤奋,特别注意结交名流,以博取社会声誉。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牛僧孺成长为一名青年学者。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牛僧孺拿着自己的诗文,向身居高位的韩愈、柳宗元等文学大家请教。韩愈很欣赏牛僧孺的诗文,曾派他的学生皇甫湜登门拜访牛僧孺,柳宗元、刘禹锡也曾专程看望牛僧孺,给牛僧孺多方面的关怀和鼓励。广交社会名流,给牛僧孺带来了良好的声誉。

同类推荐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同时还不忘在维新派身上下赌注……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本书资料翔实、语言凝练,作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多角度阅读定会受益匪浅。
  • 端木蕻良传

    端木蕻良传

    作者大量援引一手材料,更通过与一些亲历者的访谈,得出自己对于端木蕻良在现代文化史、文学史上地位的独到见解。
  •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他是一名机智勇敢的武士,年少时身为质子,步步为营。最终脱颖而出,在日本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南征北战;首开江户幕府,填海造陆;在航海时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奠定了日本繁荣的根基。
  • 中华帝王(第四卷)

    中华帝王(第四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6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热门推荐
  • 总裁太霸道之总裁的独宠妻子

    总裁太霸道之总裁的独宠妻子

    他,Z市最有名多金的商业巨子.她,普通的职工家庭出生.一场暗算,一场情伤,两人相遇.最初,她说:既然我救了你,你做我男人吧,我养你.;他勾勾嘴角:好而在她被现实伤的狗血淋漓时,他宛如最帅气的王子,拿着闪闪发亮的钻戒对她说:既然你救了我,我的生命中又怎么可能没有你,女人,我养你,嫁给我.
  • 嗜血公主的复仇

    嗜血公主的复仇

    她们。是这个世界上的王者。喜欢伪装自己。她。喜欢用冷漠伪装自己的懦弱。她。喜欢用调皮伪装自己的懦弱。她。喜欢用可爱伪装自己的懦弱。为了复仇她们准备了十年。等的就是让那些曾经伤害过她们的人生不如死。她们的复仇结局到底将会如何呢?
  • 你是我的小人鱼

    你是我的小人鱼

    卓陌:从五开始,倒数计时,数到一的时候,我就转身离开。罗列:我只是想等你再长大一些,却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你已经长大的时候,我会永远的失去跟你一起走下去的机会。叶乔森:轮回太长,下一世太久,我怕我再也找不到你,只好牵着你的手,跟你一起走。——爱情不是年少的憧憬,也不是一味的苛求。纵然结局是生来便已注定好的,有人也会愿意倾其所有去赌一次。命运和机会,你会选择什么?这是一个宛若童话小美人鱼的故事,故事的最后,你会看到一个安徒生也不知道的结局。
  • 那些年的电竞梦

    那些年的电竞梦

    那些年最火的网络游戏还叫热血传奇;那些年除去星际争霸最热的竞技游戏叫Counter-Strike(反恐精英);那些年游戏还是玩物丧志的代名词;那些年黑网吧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个角落;那些年16岁的林飞第一次触摸鼠标键盘。鼠标和键盘,看似轻巧的两件东西,谁也不知道它们竟会伴随林飞走过一个时代——一个从不被理解到逐渐兴起的时代;一个属于他和他们的时代……
  • 潇潇雨下泪倾城

    潇潇雨下泪倾城

    当一切都可以回归原位的时候,我又有何意义赖着不走
  • 总裁夫君咱们造反吧

    总裁夫君咱们造反吧

    穿越前他是华夏帝国赫赫有名的华宇集团公司的首席总裁,从军时还曾获得国家特殊荣誉,可谓是根正苗红、家世显赫,回到古代却要扮做土匪头子,搞军火,当海盗各种钻营为保家卫国造反大业而努力,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现代剩女穿越到了类似明末的大华末朝,卫忠贤、李献忠、秦淮河让她感觉很不好,看来是没法种田了,明末这种地狱级别的副本她一个弱女子怎么刷得下来,男神带我一起刷吧。直到最后她才恍然大悟男主才是亲妈为她准备的最大金手指。1v1,双处,美男,独宠。男主外貌人设原型是动漫《秦时明月》的张良,子房殿下英气逼人帅帅哒。
  • 你好,长安

    你好,长安

    春风散尽花正愁,夏雨惊雷又扶苏。秋寒乍到集落叶,我亦言秋不堪留。都言文人皆命苦,郁郁欢欢散千裘。回首红叶吹不走,无可奈何赖枝头。
  • 废柴小姐逆苍天

    废柴小姐逆苍天

    一次约定,使得她成为了绝世废柴,紫丹被碎,无法修炼玉体成为斗士。可一次偶遇,她遇到了他,他叫做怜苍,一个绝世强者。他怜她,爱她,一生守护她,最终让她成为绝世强者。“嘿,小苍苍,奴家会保护你了,因为奴家是绝世强者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希灵帝国同人加吧文

    希灵帝国同人加吧文

    还在为找不全精品而担心吗?丢掉节操,轻装上阵!爆笑欢乐,严肃认真尽在希灵帝国吧。
  • 无食桑兮

    无食桑兮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无可说也。“我从来都没有爱过你,你只是我拿下南宫家的一枚棋子,只是没有想到你这枚棋子这么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