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8900000015

第15章 名将风采(5)

将士们顶着暴风雪,急行军70里,天黑时抵达蔡城的前哨张柴村。村中守敌做梦也没想到,这个天气唐军会来偷袭,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全丢了性命。唐军就地休息,吃了干粮,李愬留500人守护张柴村,防备其他方向的敌人,派出500人切断通往洄曲(今河南沙河与澧河下游一带)方向的桥梁,然后命令全军开拔。

军队重新开拔后,李愬才向众将宣布,进军蔡州,捉拿吴元济。众将一听,惊出一身冷汗。吴氏家族盘踞蔡州数十年,朝廷一直拿他们没有办法。如今李愬指挥9000兵马,就想拿下蔡州!可是,李愬治军极严,大家不敢作声,只是趁着夜色,急速前进。

半夜时分,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经过几个时辰的强行军,唐军踏着厚厚的积雪,来到离蔡州城不远处。这里,有一个圈养鸭鹅的池子。李愬让士卒击打鸭鹅,鸭鹅高声乱叫,掩盖了部队的行进声。

吴氏家族拥兵自立30多年,唐军从没有到过蔡州城。所有的蔡州人都没想到唐军会在这个风雪之夜攻打蔡州城。所有的当地人都在睡梦中,没人发现数千唐军的到来。四更时分,李愬率军直抵蔡州城下,守城的士卒仍没发现唐军的到来。

李祐和李忠义让士卒在城墙外侧凿出一个个小坑,然后身先士卒,蹬着墙上的小坑,爬上了城墙。士卒见将领们奋勇当先,也不甘落后,一个接一个爬上了城墙。守城的淮西兵正在被窝里呼呼大睡,便被唐军杀了。城头上,只留了一个打更人,唐军让他照样敲梆打更,迷惑城里的淮西军。李祐和李忠义指挥士卒打开城门,李愬带领大军,神不知鬼不觉,迅速潜进城来。

唐军悄悄潜到内城墙下,用同样的办法打开城门,进入了内城。驻扎内城的淮西军,仍然没有发觉唐军的到来。

不到五更,唐军占领了吴元济的外院。黎明时分,大雪停了,吴元济还在呼呼大睡。

淮西军一个亲兵发现了唐军,顿时惊恐万分,慌忙闯进吴元济的卧室,大叫:“官军到了!”

床上的吴元济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却没有想到大批唐军到了。他躺在床上,生气地说:“一定是犯人在闹事。看我起床后怎么收拾他们!”

又有几个士卒跑进院子大叫:“不得了啦,官军打开城门,已经冲进来了!”

吴元济说:“你们看错了吧?一定是驻扎洄曲的军队派人讨寒衣来了。”吴元济说罢,慢腾腾地起了床。他刚穿好衣服,院子外响起一片喊杀声,他这才发现情况真的不妙,慌忙带着亲兵爬上院墙,进行抵抗。

李愬知道,吴元济敢于顽抗,是因为他在洄曲还有上万的精兵。吴元济是想顶住唐军进攻,等洄曲的部队前来援救。驻扎在洄曲的淮西将领董重质,家在蔡州城。李愬派人找到董重质的家人,进行慰问,劝董重质的儿子去洄曲劝降父亲。董重质见大势已去,家人也落在了李愬手中,就来到蔡州城,投降了李愬。

吴元济继续顽抗,不肯投降。唐军砸烂了院子的外门,占领了军械库,不停地向院内放箭,院子内外插满了利箭,吴元济还是不肯投降。双方对峙到第二天,李愬下令放火,焚烧院墙南门。蔡州百姓早就受够了吴元济的欺压,一听说唐军要烧吴元济的院门,扛着柴草来了。太阳落山时,院门被焚毁,内院被攻破。吴元济走投无路,只好向李愬投降。

李愬大获全胜,派人用囚车把吴元济押送长安。不久,吴元济被朝廷斩首。

李愬平定淮西,活捉吴元济的消息传出,各地藩镇惊恐不已。河北、山东的藩镇,害怕唐军征讨,相继归顺朝廷。唐代藩镇叛乱的局面暂告一个段落,大唐王朝进入了一个新的稳定时期。

雪夜袭蔡州,一战惊天下。李愬因此名垂千古。不少著名诗人写诗赞颂他的功绩,唐代诗人刘禹锡一口气写了3首《平蔡州》,对李愬奇袭蔡州的场面作了逼真的描绘:“汉家飞将下天来,马棰一挥门洞开。贼徒崩腾望旗拜,有若群蛰惊春雷。”

蔡州之战后,朝廷拜李愬为上柱国、凉国公,后又出任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李愬因病在洛阳去世,享年49岁。李愬英年早逝,是唐王朝的一个重大损失。唐穆宗闻讯非常震惊,追赠李愬为太尉。

陇右风尘天一柱:元代名将汪世显和汪德臣

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多事之秋。公元1232年,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征服高丽后,与南宋王朝达成协议,双方夹击金朝。金朝末代皇帝完颜守绪,奔走河南蔡州,企图作最后的挣扎。金朝的巩昌(今甘肃陇西县)便宜都总帅完颜仲德得到消息,将总帅的位子让给汪世显,率军东去勤王,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西北重镇巩昌府,乃至整个陇右地区,从此成了汪氏家族的天下。

陇右汪氏家族原籍巩昌盐川(今甘肃漳县盐井乡),后大部迁居巩昌府。13世纪以来,汪氏是陇右地区影响最大的豪门望族,仅在元代,被朝廷封王者3人,封公者10人,娶元朝宗室公主者3人,《元史》列传者4人。如从金代(公元1232年)得势算起,到元末明初(公元1369年)失势为止,汪氏家族控制陇右地区近140年,势力范围达今天的甘肃中东部、陕西和四川的大部分地区,是名副其实的“西北王”。元代著名诗人、学者、政治家王恽,赞其为“陇右风尘天一柱,将坛恩礼汉元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140年间,从漳县汪氏家族走出的名将数以百计,限于篇幅,这里仅介绍汪世显和汪德臣父子两人。

汪世显,字仲明,生于公元1195年,卒于公元1243年。汪世显青年从军,勇猛过人,金宣宗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因屡立军功升任千夫长,历任甘肃平凉府同知、陕西陇州防御使、巩昌府同知。金朝末年,汪世显与完颜仲德驻守巩昌,共同抵御蒙古军。金哀宗开兴元年(公元1232年),汪世显代替完颜仲德,任巩昌便宜都总帅。

哀宗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大军的夹击下,金朝迅速灭亡。在金国灭亡前夕,汪世显兼并了秦巩地区的24座城池,开始割据陇右。元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窝阔台下令蒙古军两路出击,攻打南宋荆襄、江淮和四川地区。这年十一月,皇子阔端亲率蒙古骑兵,打到巩昌城下,见汪世显仍坚守巩昌城,就派将军按竺迩入城劝降。汪世显纵观当时天下大势,金国灭亡已一年有余,目前只剩下陇右一隅。若与蒙古军硬拼,绝无取胜希望,只能使十数万军民作无谓的牺牲。为了保护当地军民免受刀兵之灾,保护陇右地区生产不再被战火摧残,江世显召集部属商议对策。他伤感地说:“金朝已经亡了,我平时高官厚禄,为朝廷而死是应该的。但是,数万人的性命在我手上,他们没有罪,不能为了我个人的名节,让他们死于刀下。”于是,他率城中官吏,归顺蒙古军队。

汪世显投降后,阔端生气地问:“金亡已久,我征讨有年,所到之处,守城金将都投降了,你为什么坚守不降呢?”汪世显说:“有君王在上,做臣子的怎么能背主失节呢?”阔端又问:“为什么现在又降了?”汪世显说:“殿下仁武,不滥杀无辜,为了保全城中军民,才来归附。”阔端对汪世显的忠臣气节和爱民情怀大加赞赏。按照蒙古惯例,归顺的各族武装,只要交纳贡赋,遣子入质,出兵从征,就授以官职,承认他们对当地的统治。因此,汪世显归降后,阔端仍命汪世显任巩昌便宜都总帅一职,汪世显原节度的24城,仍归他节度。汪世显也按蒙古惯例,遣长子汪忠臣、次子汪德臣分别入质窝阔台汗及皇子阔端帐下听令。

汪世显的归附,为蒙古军统一中国西北和西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由于汪世显及其家族在西北强大的影响力,西北各地的金军残余力量除会州(今甘肃会宁县东,辖境相当于今靖远县、会宁县、定西市安定区等地)外,很快都投降了蒙古军。

汪世显降蒙后的首要任务,是夺取会州。当时,会州金兵守将为郭虾嘛。汪世显多次派使者与郭虾嘛谈判,要求郭虾嘛投降,郭虾嘛拒不投降。迫不得已,汪世显指挥大军攻城。最后,会州守军弓尽矢绝,郭虾嘛自焚而死,汪世显夺得会州城。

元太宗八年(公元1236年)八月,阔端率领蒙古、西夏、回族等各族大军50万,命汪世显率部为前锋,攻打四川。当时汪世显“统郡县数十,胜兵数万”,作为蒙古军的前锋,声势异常浩大。汪世显是土生土长的西北人,经营西北地区多年,金朝灭亡后的3年间,一度想投靠南宋,与南宋四川守将关系密切,对南宋川军和川北地理非常熟悉。在他的带领下,大军由陕西宝鸡大散关南下入蜀,一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直打到阳平关(今陕西宁强县西北)。

阳平关地势险要,是川陕甘交会处,也是由陕入蜀的交通咽喉。南宋名将曹友闻在此驻守,他精心调度,妙布伏兵,迎击蒙古大军。尽管蒙古军队数量占优,但是,两军打到第六天,仍未分胜负。后来,汪世显率军在大安击溃当地的土司军队,回头增援阔端,战场这才出现转机。在汪世显的配合下,蒙古大军很快击败南宋军队,并杀死了曹友闻,占领了阳平关。

阳平关大捷,汪世显立了首功,阔端皇子一高兴,赐汪世显“名马佩刀”。

蒙古军攻克阳平关,四川门户洞开,蒙古军长驱直入。接着,汪世显率部夺取四川资州、普州等地。在战斗中,汪世显身先士卒,奋勇当先,曾单骑闯入南宋军大营,斩杀数十人,震惊南宋川军。

元太宗十一年(公元1239年),汪世显率大军攻占开州(今重庆开县),直抵万州。万州位于长江边上,是由川进入江南的门户。夺取了万州,蒙古军可以顺江南下,直捣江南。因此,汪世显对夺取万州非常重视,制定了一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术。一方面,组织力量在江北大张旗鼓地造船,摆出渡江攻城的架势;另一方面,暗中在长江上游造了大量皮筏,准备利用皮筏运送军队。南宋军队的眼睛,只盯着江北的造船活动,提防蒙古军渡江攻城,没想到蒙古军乘皮筏顺江而下,猛攻南宋大营。宋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蒙古军占领万州,进军夔州,杀过巫山。蒙古军要想顺江南下,必须夺取重庆,以防备南下时自己腹背受敌。可是,重庆久攻不克,蒙古军无奈之下,只好全军北撤。

汪世显率部随蒙古军入蜀作战,功勋卓著,元太宗十二年(公元1240年)秋,窝阔台汗召汪世显觐见,表彰了汪世显的功绩,赐他金虎符。金虎符是调动大军的凭证。按元朝惯例,非万户总管者,不赐金虎符。汪世显得金虎符,说明他取得了万户总管兼领一方军民的特权。

元太宗十三年(公元1241年),汪世显率部随蒙古军再度入蜀,一直打到成都。南宋四川制置使陈隆之坚兵不出。成都城池坚固,防守严密,陈隆之又号称有百万之众,如何攻取成都,成了皇子阔端头疼的事。汪世显分析了成都守城将领的情况,提出诱劝陈隆之的部将田显投降,然后智取成都的方案。

阔端同意了这一方案。

汪世显立即派人潜入城中,对田显晓以利害,劝田显投降。田显也认为南宋朝廷大势已去,同意投降。就在这时,消息走漏,田显处于危险之中,智取成都的计划将成泡影。关键时刻,汪世显决定亲率部分精锐将士,连夜架云梯入城,救田显出城。这一战术,完全出乎成都守军的意料。汪世显潜入城内,不仅救出了田显和7000多军民,还俘获了守城主帅陈隆之,出其不意地夺取了成都。

蒙古军夺取成都后,汪世显亲率500骑兵直扑汉州(今四川广汉市)。汉州南宋守将派出3000人迎战,被汪世显悉数歼灭。汪世显马不歇鞍,乘胜攻击,不出三日,攻克了汉州。

在大约8年的时间里,汪世显担任蒙古军前锋,两度入蜀,夺关斩将,横扫四川,屡建奇功。乃马真后二年(公元1243年)春,蒙古论功行赏,赐汪世显虎符、锦衣、玉带,正式拜汪世显为便宜都总帅,辖20余州,包括今甘肃中东部和四川北部的广大地区。

不久,汪世显病故于巩昌,享年49岁。元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追封汪世显为陇西公,赠太师,谥号“义武”。元仁宗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元仁宗下诏,又加封汪世显为陇右王。

汪世显有7个儿子,均随父从军征战。次子汪德臣,14岁入侍皇子阔端,赐名田哥。汪世显去世后,阔端让22岁的汪德臣承袭父职,出任巩昌等二十四路便宜都总帅,统帅汪家军继续征蜀。

汪德臣,字舜辅,生于公元1222年,卒于公元1259年。乃马真后二年秋,汪德臣率兵入川,驰援攻打泸州的蒙古军,随后撤回。3年后,蒙古军再次进军四川,汪德臣率部为前锋,先后攻占忠州、涪州等地。

窝阔台病逝后,蒙古贵族争夺最高权力,致使大汗人选迟迟不能决定,迫使其放缓了进攻南宋的势头。南宋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认为反攻机会已到,即调集兵力与汪德臣部决战于运山。运山位于今四川广元、阆中、巴中的要冲之地,汪德臣决心攻下运山,为蒙古军南下铺平道路。运山城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宋军将士在余玠的指挥下,士气高昂,英勇拼杀。汪德臣也不甘示弱,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坐骑被飞石击毙,便步行指挥冲杀,最终攻克外城。就在这时,三弟汪直臣阵亡。汪德臣悲痛欲绝,只好下令北撤,返回巩昌休整。

同类推荐
  •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是领袖还是战士?单枪匹马拯救一个国家!是圣人还是枭雄?用微笑让全世界都爱他!曼德拉作为全世界政坛最知名的文化符号,他何以让所有大国领袖都对他推崇备至?人人都爱曼德拉,他的出生背景和童年生活相比常人又有哪些不同?作为全世界的精神偶像,他是否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强人?在完美而耀眼的圣人光环下,他的个人生活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缺憾?一切的一切,这本书都将为您解答!
  • 指鹿为马:赵高

    指鹿为马:赵高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气的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指鹿为马:赵高》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赵高的有关内容。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许多主人公都给人以迷惑、怅然若失的印象,即使在那些现实性和倾向性很强的作品里,也涂上了浓重的迷惘色彩。在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的众多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性等特点,最受人称道。他的“冰山”理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以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起来翻阅《海明威》吧!
  •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本书按历史顺序精选了中国古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讲述了他们从小立志立德、文武兼修的成才过程和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事迹。虽然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不同,但他们的智勇韬略、精忠报国、出奇制胜的品质与精神,给读者以新的启示与鼓舞。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女皇:武则天》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得失莫叹,随遇而安;忍辱为上,慈悲为怀;佛家的智慧与幽默;欲变其世,先变其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
  • 婚情难测,前妻休想逃

    婚情难测,前妻休想逃

    三年前,他是S是最负盛名的钻石大亨,他心狠手辣,他冷酷无情,而她是所有所有女人中最为失败的典范。她带着满心的欢喜嫁给他,一张离婚协议书甩在她面前,她带着满身的伤痕离开他,发誓总有一天定要卷土重来。三年后,她蜕变成全新的自己,身边桃花不断,他成了不断掐她桃花的霸道男人。他说,这一辈子我穆念琛只要禾瑾。他还说,倘若这个世界上没了禾瑾那么再也不会有穆念琛这个人。她忘记他所有过错,为他披上一袭白纱。一场婚礼,险象迭生,他随着一声爆炸消失在她的世界,连渣都不剩。从此她方才明白,此后这世上再也没有一个爱她入骨的人。四年后,他是低入尘埃的废人,她带着五岁的儿子出现在他面前,俯身牵起他的手,我们回家......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电影情节,不是荡气回肠的言情小说,而是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愿意同你白头偕老。这是一个非你不可的爱情故事,有暖有虐,有笑有泪,请慎入。
  • 都市通灵医

    都市通灵医

    巫医是一个具有两重身份的人。既能通灵神鬼,又兼及医药救人,待业青年刘岩巧合中得上古巫医神器,与其合二为一,从此走上了请神除灵的“神棍”之路,并兼备无痛为人医病的本事,从此刘岩平步青云,御姐萝莉蜂拥而至,金票别墅不是梦想,且看小巫医如何玩转完美人生!
  • 伤则痛

    伤则痛

    时光冲淡了回忆你狠心地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心就碎得再也无法拼凑了我……怎么原谅你
  • 猎灵师日记

    猎灵师日记

    陆东,三年前的一场除灵行动失去家人至亲。三年后的一次东城区闹鬼事件遇到了欢喜冤家拾幽幽,在两人逗比搞笑的打闹下逐渐遇到了一位位能人异士的帮助与跟随,但也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一个家人死去的真正原因…………
  • 绣球缘

    绣球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DNF史诗武器背景故事

    DNF史诗武器背景故事

    介绍史诗武器后面的故事。。。。。。。。。。。。。。。。。。。
  • 盛世世子妃

    盛世世子妃

    前世,她是一卧底,当她看见同伴的死去,她愣住了整整一个星期吃不下饭,当她知道真相,可已不在这个世上,当她穿越了她发誓不管前世如何,她今生因该为自己而活。他无情冷血,可只为一人融化他的冰,他不知道怎么就被她吸引,可他无悔今生遇到,他只想为她袖手天下。
  • 黑鱼千岁:叶广芩中篇小说新作

    黑鱼千岁:叶广芩中篇小说新作

    《黑鱼千岁》包括黑鱼千岁、第二篇老虎大福、第三篇山鬼木客、第四篇雨、第五篇雾、第六篇风、第七篇上镜、第八篇寂宽尼玛路、第九篇菜子坪手记、第十篇醒也无聊、第十一篇醉也无聊、第十二篇瘦尽灯花又一宵。
  • 百武戮魔传之重临天下

    百武戮魔传之重临天下

    一族千年的美好,化作一夕之后的毒怨。蛰伏百年再出,却是已渗入整个武林,不搅个天翻地覆又怎可罢休?惆怅于命运与抉择之间,随风浪推动而行的彼岸又何曾有渴望的美好与光明?唯有责任不变,却誓要灭那不变的春秋人心、险恶江湖。那一日是这一族重临天下的开端,仿佛也是它与它之间的终曲,无情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