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欲晓依旧在羊渠河矿学校紧张的学习,愉快的生活:
每天早上,他一到六点便起床开始收听英语广播......然后洗漱、吃饭、上学......
放学后,因为和同学们越来越熟悉,他也开始在学校后面的操场上打会儿篮球、踢会儿足球......他也越来越喜爱足球这项体育运动。
他也喜爱上了唱歌,爱上了那些富有个性、脍炙人口的歌曲,他也喜欢上了许多歌手:邓丽君、齐秦、张行、程琳、毛阿敏、朱晓琳、张蔷、费翔、张明敏等,他的歌声在家里,在学校在矿山唱响......
他依旧保留着在星期天看课外书的习惯,他读了中外的一些文学名著,甚至还读了时下流行的金庸的一些武侠小说......他也养成了写日记,记心得的一些习惯......
不久,教室里、学校的师生大会上,赵欲晓的名字一再被提起;教室和学校的报栏前一直都有署着“赵欲晓”姓名的文章。赵欲晓饱蘸激情的抒情散文《哦,父亲》还参加了峰峰矿务局中学生作文大赛,并获一等奖。
赵欲晓每天中午仍在收听着“长篇小说评书联播”,他爱听刘兰芳所讲的《岳飞传》和《杨家将》,爱听袁阔成播讲的《三国演义》和《水泊梁山》。现在,他更爱听李野墨演播的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他觉得自己和哥哥就好像是书中的孙少平、孙少安兄弟,只是家庭环境要比他们好多了——他感谢时代的进步,更感谢他伟大的父亲和母亲的辛勤劳动......
快到85年的年终了,赵厚实又被评为矿上的劳动模范,还多发了两百多元的奖金,而且工资也涨了许多,每月都能挣到将近二百元了。赵欲晓的母亲因为和善和勤劳,她的文具摊儿的生意做得很好......这不到半年的时间,她竟也积攒了一千多元。劳动为人们带来充实和快乐,赵欲晓家租的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自己在文科方面的特长,已使赵欲晓坚定了明年高考报考文科的决心。每当他捧起历史和语文书刊,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他太爱它们了......在这里,他和古今中外的伟人们交流着思想感情,感到心中是多么的快慰啊!
现在最让赵欲晓激动的是,亲爱的哥哥梦晓写信说他过些日子就要来峰峰与家人一起来过春节了......
一晃赵玉山在老王的这个餐馆儿里也干了将近两个月了......
这段日子,他已逐渐适应了餐馆的生活,每天已不觉得像先前那么劳累了。
由于他的勤奋和好学,老王夫妇对他很满意(老王的老婆不久前已从乡下回来了),老王还为他加了工资,他这个月就能挣到100元了,老王还亲手教他各种厨房技艺,让他学做面点和各类炒菜......
每当赵玉山在不经意间看到自己细小的左臂时,他是自卑的;可老王一家好像从没留意过他这一点,一再鼓励着他——说他的面点和炒菜一定能做好。
每当忙完一天的活儿夜深人静之时,赵玉山都要悄悄披衣下床,到餐馆的后院去练一会儿......他往炒勺里放些沙子,不断琢磨老王教给他的炒菜技巧和动作要领,不断进行这样的重复练习,以增加自己的臂力......直到累的小臂酸痛才肯回床休息。
在来石家庄的第二天,赵玉山便把自己找到工作的事告诉了父母,他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要尽快把厨艺学好——人活着是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人活着也是要争一口气的;他不想因为自己学艺不精而让关爱他的王师傅一家失望。
又一个月过去了,赵玉山惊奇的发现自己原先细小的左手臂突然变粗、变得强壮了......
快到春节了,这天老王突然对赵玉山说让他带着女儿春英去他家看一看......
对于王师傅的这一决定,赵玉山的心里除了意外就只有感激了。这些日子他了解到:王师傅原来在部队炊事班里待过几年,以后便一直在石家庄棉纺七厂食堂上班。他的一对儿女也一直随妻子在老家故城乡......去年他的儿子在石家庄HB经济学院毕业后留在了石家庄,王师傅便有了把老伴和女儿也接到石家庄来的想法。这两年,他女儿春英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一直在田里帮她妈做农活......几个月前,老王看到这个地面做个餐馆还合适,就租下了这个门面。他向单位请了半年病假,就张罗着开张营业了。不久前因老伴儿收秋、种麦回了老家,餐馆里的活儿他和女儿春英都忙不过来了......多亏正好有玉山帮忙,这个店才干的这么有起色。眼下,王师傅的假期快到了,他又要回厂上班了——这个班可不能不上,以后还指望着那点退休金呢!这些天,他感觉玉山的厨艺可以独当一面了。因为玉山的勤快和平和,他和老伴儿也越来越喜爱这个平时不爱言语的小伙子了。
玉山比春英只大两岁,平日里俩人打打闹闹,一般情况下,玉山都让着春英。春英脾气急躁、性情泼辣,而玉山老实木讷、性情温顺......春英整日里踹他一脚、拧他一把,就觉得身边好像多了一个“开心果”一样。而玉山因为自小就知道让人——在家里对妹妹玉香就很宠爱,不知不觉就把这个春英当作玉香了,所以也就由着春英的性子闹下去......
这一天客人散罢,玉山和春英一起收拾桌子,玉山不小心把一杯子还有些温的水撞翻了,弄湿了春英的毛衣袖子......春英夸张地尖叫着,顺手抡起一把筷子拍在玉山的头上,疼得玉山双手捂着头,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儿。春英看玉山都疼成这个样子了,也把她心疼坏了,忙跑过来替玉山摸头,嘴里一再说着“对不起”......之类抱歉的话。后来,她看到玉山摸着头笑了,才又忍不住亲昵地踹了他一脚,笑骂着说:“你这个装蒜相,敢骗我”......玉山看她的脚又踢了过来,忙又闪身躲开,还直冲着她在笑......
这一切,老王夫妇都看在了眼里。他们觉得女儿春英要是能嫁个像玉山这样知道疼人的丈夫,也就是女儿的福气了......儿子大学毕业后工作稳定,他们感觉自己的晚年有了着落,而唯一让他们牵挂的也就是女儿春英了;而市里的青年他们又放心不下,唯恐女儿受委屈——能找个像玉山这样三里五乡、知根知底的人家有多好啊......
这天,老王让老伴儿去探探女儿的口风......看来一切很顺利:女儿“黑妮儿”也早就相中这个“傻丈夫”了。这春英一直都盼着能找个像玉山这样能事事都让着自己,能让自己欺负、让自己撒娇的人......
眼看春节快到了,老王便很自然地把这事儿跟玉山说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