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凌晨,五艘“特别攻战分队”的“潜艇母舰”驶抵珍珠港口外水域指定位置。日本帝国海军大尉出羽吉治在其中的I-16号“潜艇母舰”上,其所搭载的“特战潜艇”编号为SPS I-16TOU。当特战潜艇准备与母船脱离时,出羽吉治与SPS I-16TOU号艇长通了话,向这位置身特战潜艇内部的同僚表示祝贺,因为他即将成为率先冲向珍珠港的“十勇士”之一。
出羽吉治,日本海军通信兵
日本帝国海军“千代田”号潜艇
1941年12月6日
当地时间:22时10分
我们都是经过严格筛选而被选中的,可谓“精挑细选的中签者”。对于我们所要执行任务的重要性,我们是了解的,因此可以说,无论我们的任务属于什么性质,我们都无所畏惧。在针对港口和海港的攻击训练中,我们的战术技艺获得了很大提升。
在“千代田”号潜艇上度过的那段时间,我接受了一整套科目的系统训练,还领受了不少关于针对“精挑细选的中签者”专门安排的“精神调教”。大概是在我登上“千代田”号之后的两个月,我才真正知道,我的身份是参加特战潜艇作战任务的全体成员之一。我内心产生了一种感觉,我们正在接受的训练涉及到某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训练期间,他们制定了被称为“港口和海港攻击”的计划方案。根据这项攻略,当特战潜艇与敌人战舰发生遭遇时,要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是使对方的作战舰船、战列舰和军力集结“减量”——也就是缩减敌人军事作战单位的数量,特战潜艇要在此项使“敌方力量缩水”的计划中发挥功效。
我们潜入水下时,要专心致志于“我们自己的睡眠”。当夜间浮出水面时,我们便进行艇船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给电池充电和艇舱通风换气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因为我们配备的电池组体积很大,如果整天让艇舱处于封闭状态,就会造成大量有害气体在舱内聚集滞留。由于发动机在这种污染的空气环境中运转,很有可能因故障起火进而引起爆炸。实际上,已经有人在一次爆炸事件中把命搭上了。所以,我们必须要经常性地、小心翼翼地维护我们的潜艇。此外,我们还要使潜艇保持干净,清洗掉污物。因为在舱底部位,经常会淤积不少的脏水,我们不能只是把它排出去便算完事,尤其是像发动机舱这样的位置,保持清洁和干燥是必须要做到的。
当我们将特战潜艇装载到“潜艇母舰”上并启航出海之后,艇长正式宣布,我们的目标是珍珠港。
我听说,对于我们要去执行的这项任务,高层参谋军官并不是一致认同的,除非全体艇员能够得以生还,但是我认为,特战潜艇指挥官横山直治(Masaji Yokoyama)海军少佐就没指望能活着回来,他常常说:“有这样一句谚语:‘一将功成万骨枯。’”
总的来说,我们预先设想的是,特战潜艇可以完成袭击并成功返回,而美国人并没有产生怀疑也未跟踪搜寻,可是,一旦美国人的反应不是如同我们所设想的这样,那么我们的“潜艇母舰”便将暴露无遗,如果接下来他们再发动攻击,我们的面临的结局将是一败涂地,什么也剩不下。不过反过来看,如果仅仅是付出两名特战潜艇艇员的生命代价,那么攻击便算是取得了最佳效果。这就是我们的思路,我并指望所有人能活着回来。
当特战潜艇离开母艇出发的时候,艇员全都身着飞行员的航空制服,他们取走了日本军刀,吃下我们为他们准备的日式饭菜。
12月6日夜间,我负责“潜艇母舰”和特战潜艇之间的通信联络。我谈了一些诸如保养维护及日常话题。在电话线路的另一端,特战潜艇艇长横山直治海军少佐说,他对我们的工作很满意,对我表示感谢,也对我们为任务所付出的一切表达谢意。我们俩都是讲究实际的人,注重的是事实,这不过是一次很平常的普通交谈。关于死亡的问题,我们没有真正想过,我们满脑子里所思考琢磨的,只是如何圆满履行我们的责任。
太平洋
瓦胡岛以南1英里水域
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
当地时间:2时45分
小型偷袭潜艇一旦从其“潜艇母舰”脱离,各艇的艇长就要设法搜寻到进入港口的路径,因此当空中袭击开始时,偷袭潜艇已经在福特岛周围水下各就各位了。
偷袭潜艇艇员通过潜望镜的观测,可以目睹到夜色笼罩下的檀香山所映射出的灯光,还能够聆听到从当地电台里传来的大型乐队演奏的爵士乐——同样的信号也引导“潜艇母舰”驶往距离港口10英里外的“特战潜艇释放点”。抵达释放位置的过程并没有费多少周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随后,特战潜艇便要寻找机会,隐藏在某一艘进港的美国舰船后方或下面,在未被发觉的状态下滑行穿过反潜网,偷偷溜进港口内的战舰锚地。这个过程则是一个巨大的、艰难的挑战。
负责“特别攻战分队”五艘潜艇具体行动指挥的是海军少佐岩佐尚二,他此前是一名日本试飞员。岩佐负责其他九个人的训练工作,反复对他们强调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尽管这位指挥官没有明言,他的艇员们是在执行一项“自杀使命”,但是大家心知肚明,实际情况就是如此。“谁也没打算想要我们回去”,岩佐曾这样对他的部下说过。岩佐尚二是I-22号“潜艇母舰”的艇长,同时也是特战潜艇SPS I-22TOU的艇长,他当时29岁,是所有艇员中年龄最大的。佐佐木直吉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日本剑客,他是岩佐尚二的艇员。
军曹上田定来自山区,是一名性格文静的青年,充当特战潜艇SPS I-16TOU号艇长横山直治海军少佐的助手。
特战潜艇SPS I-18TOU号艇长吉野茂美已经告知他的父母,因为随时随地都必须要做好献出生命的准备,所以他不能结婚了。吉野茂美的乘员是军曹横山树范。
特战潜艇SPS I-20TOU号艇长广尾晃海军少尉只有22岁,是所有小型偷袭潜艇编组成员中最年轻的。广尾晃的乘员兼机械师是军曹片山良夫,一个农民的儿子。
海军少尉酒卷和男担任特战潜艇SPS I-24TOU号的艇长,和他搭档的是稻垣清军曹长。
3时42分,美国海军“安塔瑞斯”号补给舰缓缓驶向海港入口处,等待反潜网落下以便驶入港内。此刻,恰好在进出海港航道口外巡逻的“秃鹰”号扫雷舰发现,在“安塔瑞斯”号驶过所留下的尾迹处,有一架潜艇的潜望镜正在随舰前行。“秃鹰”号舰员立即发出无线电警报:“向西航向方位发现潜艇,速度5节。”收到警报的“安塔瑞斯”号船员这时也发现了潜艇,并向其他舰船转述警报信息。一架正在港口上空侦察执勤的PBY两栖巡逻机和“沃德”号驱逐舰都收到了发现潜艇警报。“沃德”号是一艘老式的四烟囱布局驱逐舰,从海军后备部队奉调前来,舰长威廉·奥特布里奇海军上校,是一位作风与众不同的指挥官。
在“沃德”号上,第二个收到警报信息的是海军一等轮机兵肯·斯韦德贝格,他新近从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被派遣到珍珠港,刚分配到该舰,还是个面带稚气的海军预备役水兵。接到警报时,头脑中第一个闪念是:那肯定是一艘“希特勒的潜艇”。
肯·斯韦德贝格,美国海军一等轮机兵
珍珠港,美国海军“沃德”号驱逐舰
1941年12月7日
当地时间:6时30分
我是一名海军一等轮机兵,我的职责意味着,我的岗位通常是在锅炉舱,这是接受训练时被告知的。但是,当我履行“紧急战备状态”任务的时候,我的岗位则在战舰吃水线以上部分,要到舱面甲板上来,我被分配的任务职责是操纵一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气球炮”,用它击落那些空中的“飞艇”。
12月6日,星期六,大约下午1时,舰长发出一道“紧急战备状态”操练演习令,目的是对他的预备舰员进行备战情况检测。我认为,舰长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因为这在事后得到了证明。我们奔向战斗岗位,我的位置在我们战舰主炮塔的4英寸口径舰炮一号炮位右方下侧,我进入炮位,操纵我的3英寸口径舰炮,炮口向上升起,直指舰首正前方45度角范围内的天空。我们的操练演习进展不错,结果圆满,舰长也表示很满意,于是我们便恢复了常规级别的警戒状态。
每天黄昏降临时,便会拉起设置在横跨海港入口处的金属网关闭航道,直到黎明时分这段时间内,航道都不会再开启。夜间,我们从容不迫地在海港出入口外侧水域部署了八艘舰船,使用我们相对新型的声纳定位仪进行侦测。12月7日凌晨3时45分,其中的一艘扫雷舰“秃鹰”号发现了一个东西,他们认为是一架潜艇潜望镜。我们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大家急速奔向战斗岗位,搜寻行动折腾了差不多一小时,什么也没发现。随后我们又恢复了常态巡逻。
拂晓,大约6时30分,海港区开始活跃了起来,此刻“安塔瑞斯”号补给舰停在远处,等待金属网开启以便驶进珍珠港。我们在“安塔瑞斯”号尾部航迹处发现,潜艇正紧紧尾随这艘补给舰,指挥塔露出水面大约4英尺,显然,潜艇是想跟着“安塔瑞斯”号潜入港内。我们立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当我们迅速跑向战斗岗位时,空中一架PBY水陆两栖巡逻机投下一颗发烟炸弹,为我们锁定目标位置,当我将炮口操纵上抬时,还能够看见悬浮滞留在空中持久不褪的漂亮色彩。
我的位置在炮位前排,当我们的战舰向目标接近时,看起来已经与对方处在同一条航线上了,似乎要迎面相撞。我们每个人都振作精神,目不转睛地凝视观察水面动静。舰长在最后片刻下令左转舵。他这样做的时候,战舰的右舷,或者说是整个右侧舰体,就会稍微向上抬升。我们海军舰炮下压尺度达到极限,但依然无法够得着目标,所以当我们开火的时候,射出的首发炮弹从潜艇指挥塔的上方呼啸掠过。
现在我们几乎已经与潜艇处于平行位置,设在右舷一侧走廊甲板顶端的三号炮瞄准目标开火射击。我们与潜艇之间的距离过于接近了,以至于当炮弹接触到目标时,引信还不足以使弹体装药解除保险状态,不过,炮弹正好洞穿了潜艇的指挥塔。那是一个不算太大的窟窿,然而潜艇却进了水并开始下沉。很明显,海水是以相当快的速度涌入灌满潜艇内部的。
我们当时认为那是一艘德国潜艇,接着又释放了四颗深水炸弹,直达水下100英尺深的地方。伴随海水压力的增加,已处于进水状态的潜艇的失去了浮力,它就像一块石头,被牢牢固定在1200英尺深的水下。
我们依旧保持“紧急战备状态”,舰长下令把“斯普林菲尔德”式步枪(Springfield rifle)从枪械库里取出来。大约过了一小时或更长些时间,两架从海港内方向而来的飞机出现在我们的上空,我们可以看见涂在机翼下方的“肉丸子”,那个让人看了就心升厌恶感的“红日头”。我们的新式防空火炮向飞机开火,防空火力的确是救了我们,因为那两架飞机突然间就中断了攻击。我们的炮火在战舰一侧击落了一架飞机,而第二架在另一侧也被打中了,只见它从空中直落入水,在水面上溅起高高的浪花。但是,我们接着便遭到了全面的袭击。
到8时15分,我们朝海岸方向望去,可以看到陆地上滚滚升起的浓烟和爆炸引发的火光。大约就在那个时刻,舰长告诉我们,他收听到一条无线电信息,内容是“这不是演习”。
美国海军“沃德”号驱逐舰
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当地时间:6时45分
肯·斯韦德贝格在他的炮位上奔忙,收到警报信息后,他开始留意上面舰桥发生的情况。6时53分,舰长奥特布里奇向第14海军军区司令发出一条电文信息:“我们已经发动攻击,在防御海区范围内用舰炮射击,同时在潜艇航行上方水域投放了深水炸弹。准备发送进一步的信息。”
被分派到这艘老旧驱逐舰“沃德”号服役的水兵舰员,尽管都是预备役军人,但他们却是训练有素、反应敏捷的。
肯·斯韦德贝格的推测没有错,当时,从“沃德”号驱逐舰三号回转炮塔4英寸口径舰炮射出的炮弹,由于反应时间不足,炮弹未进入解除保险的激发状态。但即使没有爆炸,炮弹还是发挥了它的杀伤力,弹体打中了潜艇瞭望塔并击毙了日本艇长,潜艇随后也因进水沉入海底。击沉日本小型偷袭潜艇后,“沃德”号全体舰员持续在海港内水域齐投深水炸弹,他们所做出的“水下可能还有其它潜艇”的判断是正确的。
海军上尉小威廉·坦纳是一位24岁的飞行员,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圣佩德罗,家人对他的昵称是比尔·坦纳。1938年,坦纳从南加州大学毕业后便加入了美国海军,在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接受训练,直到当年(1941年)早些时候,他所在的飞行中队被调往位于瓦胡岛海岸东北方的卡内奥赫湾之前,坦纳一直在圣迭戈服役。坦纳对“安塔瑞斯”号和“秃鹰”号所发出警报信息做出了反应,他当时恰好在潜艇被最后一次发现的水域上空飞行,在黎明暗淡的微光中,坦纳在下方水域发现潜艇——至少有两艘,或许三艘——的时候,他感到了有些轻微的胃痉挛。令他吃惊的是,潜艇刚刚通过了反潜网,正在接近珍珠港内的战舰锚地。在发现小型偷袭潜艇位置的上方,坦纳向水面投放了烟幕信号发光弹,然后将侦察结果用无线电向航空兵基地进行了报告。
坦纳驾驶着他的PBY水陆两栖巡逻轰炸机,在投下那个“冒烟容器”的上方盘旋,对发现目标的水域进行搜索。坦纳准备将飞机上携带的深水炸弹扔向目标,试图将他在夏威夷水域发现的敌人潜艇送入海底。
小威廉·坦纳,美国海军上尉,机长
美国海军航空兵PBY水陆两栖侦察轰炸机
珍珠港空中巡逻区
1941年12月7日
当地时间:6时30分
“卡塔莉娜”PBY水陆两栖侦察轰炸机速度非常慢,是一款不招人喜欢的飞机,但是它的飞行半径却很大,具有遥远航程的飞行能力,可搭载八名乘员,配有两台发动机,也是一种用于远程侦察的水上飞机。“卡塔莉娜”能够飞到约700英里或800英里开外的远方执行巡逻任务,然后再安然返回机场。它不属于战斗机,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侦察机,但是如果我们遭到攻击的话,我们的“卡塔莉娜”上也安装有机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