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铁木真在和自己的安达扎木合的一次战争中,双方列队准备冲锋。突然乌云滚滚,晴朗的天空瞬间变得暗无天日,巨雷震山响,闪电如天神之怒剑,大雨倾下。成吉思汗的兵将因为畏惧长生天的巨怒,而躲在了盾牌下面瑟瑟发抖。成吉思汗高举战刀,在电闪雷鸣之下,分外镇定地策马前行。他的兵将看见主帅如此镇定神勇,都纷纷站起来,跟随主帅英勇地冲锋。战局毫无悬念,扎木合惨败。还有个类似的故事,名存实亡的魏国在司马氏的经营下,保持了强大和稳定。而蜀汉自己折腾自己,一天不如一天。司马氏欲灭亡蜀国,但是又怕灭亡蜀国的将领在蜀地自立为王。便安排两个说不到一起的大将各自统帅一支大军。军事才能更高一点的大将邓艾统帅一路人马,我们称这路人马为西路军。军事才能稍微逊色一些的大将钟会统帅的是主力,我们称之为为东路军。钟会统帅的主力,被蜀军阻拦在险地剑阁,无法前进。西路军统帅邓艾在攻占沓中后,向钟会建议说:“如果从阴平偷越,直向涪城,剑阁守敌必定回救涪城,大军即可乘势前进,如果剑阁守敌不撤,涪城空虚,定能攻下。“钟会反正没法子,所以接受这一建议,邓艾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施。阴平地势险要,蜀军也没有设防。邓艾从沓中出发,通过了阴平小道,直扑涪城。在这个过程中,碰到一个很陡的自然坡,根本没有路。将士们都畏惧,而不敢下这个陡坡。邓艾身上裹上铺盖,向坡下滚了下去,众将士看见主帅如此,都纷纷学者主帅滚了下去。蜀汉涪城守将马邈面对从天而降的魏军,不战而降。魏军从此迅速连下涪城、绵竹,逼近CD,刘禅投降,蜀汉灭亡。还有一个现实的例子,我有个朋友整天闲的没事干,想找个刺激的地方玩玩。我们几个朋友商量好带他去玻璃栈道走走,因为闲得无聊的朋友想找刺激。为什么带他去玻璃栈道呢?因为我这朋友恐高。可能是玩的太忘情,我那恐高的朋友不知不觉地走到了玻璃栈道上,毫无知觉。当我们大声向他喊,看脚底下,顿时他被吓得趴在了地上。
说了这样多,其实就是表明一个意思。当危险进入了自己内心的时候,这道坎是不容易过去的。该积极争取的时候,有所顾忌、优柔寡断,最后本该得到的利益,反而没得到,就像白白吃了别人一拳一样。该谦逊的时候,自己变得卑微低下,这样是会被对方蔑视的。内心进驻危险,自己将不能自己。
冬天的河面结着厚厚的冰层,有一天如冰面有的地方开始破碎流散,这说明什么问题?气温高了,进一步说明,可能春天来了,再进一步说明,就是冬天不知不觉地走了。好像这全是废话,其实不然,我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不去想后面的事情,而机遇可能就在后面。我们也能想得到,但就是不去想。心像冰一样碎了,人也会像冰块一样流散乃至消失。王朝摧残了臣民的心,臣民是会仇恨这个朝廷的。这个时候,出现一个贤明的君主的话,他会祭祀宗庙里的祖先,在列祖列宗面前诉说帝国的现状,表明自己的决心,无愧于祖先为了江山而流血流汗,希望祖先护佑,帝国兴盛传万代。真诚地祭祀祖先,真诚地面对天下臣民,守好这个帝国。破碎的心有可能才会聚合在一起,但是心灵的伤痕是永远不能消失的,帝国要做的越来越好,去你不臣民的心灵创伤。人心才能齐,国家才能太平。心碎而流散是一种警示,自己要奋力勃发,聚合破碎的心,防止众叛亲离。这样是有利于经历大风大浪的,不然就会被风浪无情地拍死。坚守这种品质,当有一天,这种品质成为自己的品质的时候,自己将受益无穷。心中无比刚强,就算有危险进入心中,自己也会去化解这个危险,不至于让这个坎儿影响到自己的发挥,使自己黔驴技穷。面对现实,要避实击虚,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要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要顺应大环境。
心里有坎儿,就会使自己的精神涣散,自己所想要做的事情,就会因为自己严重斗志不足而失败。当那道坎儿刚出现在自己心里的时候,自己就要坚决地用最快的速度,强力地除去。往往是要借助外力的,这个外力就像自己驯服的烈马,强力而迅速,这一切都要顺从天道。就像一个王朝民心有些涣散,但是刚强地补救的话,还是很快就会赢得民心的。如果不能及时去除心里那道坎儿的话,心里那道坎儿进一步影响自己,会使自己惊惧万分。但是这个时候还不至于给自己带来毁灭性的问题,因为对方严重性不是很大,自己也积极主动而恰当地处理这道坎。就像是一个王朝乱糟糟,但是自己身为君王,目前还是能够安稳地生活着。如果危险已经来临,到了这个时候还执迷不悟,不去积极主动而恰当地处理,等待危险的来临,那将是毁灭性的。就像一个王朝马上就是名存实亡了,皇帝很快就会沦落为傀儡。这个时候作为君王,在这样危急的罐头,就要克服自己的私心,以自己的王朝为重,力挽狂澜,重整河山。在这样乱糟糟的情况下,也是铲除帝国蛀虫集团的好时机,不光能为国除害,而且还能得到无数的资产来充盈国库,以备自己重整河山之需。同时因乱还能聚合民心,因为这个王朝的动乱,主要损害的是老百姓。自己作为君王,铲除王朝的蛀虫集团,巩固自己的皇权,也是为民除害,让利于民。在一个王朝里,能成为一个破坏王朝的利益集团,那是因为依附于某种势力,以私利相互勾结。这个势力一倒,树倒猢狲散,因为利益没了,祸害来了。只有无私的人,用公道让人信服,光明正大,顺从天道,重整民心。说白了就是,在苦难的民间,还天下一个公道,让大多数人受益,不再苦难,或是让大多数人看到建造美好生活的希望。当王朝已经乱到皇宫,君王安全不可揣测。只有君王英明神武才能自救,往往人的潜能非得逼迫才能释放。一旦释放出来,那个能量是巨大的,往往能够扶大厦之将倾。如果这个王朝烂到透顶,丝毫没有气数可言,祸乱将要毁灭这个王朝,君王只能逃亡。
人的一生就是去除心里的坎儿,让自己心里毫无坎坷,光明磊落。年老之时,指着自己的心,向天说,此心光明,那是多大的造化!世间的一切将会顺着自己,因为自己顺着更广大的人们的利益。民间众生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那也只有圣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是俗人,但是我们也要创建美好的生活,我们也要尽可能地幸福。在中国只有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才可能幸福。有的人没读过书,但是他的本性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那这个人祭祀不认识字,他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的思维习惯,以及他的精神意识,完全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是下意识的,这才是文化教化的结果。
文化来源于最不文明的地方,我称之为最土的地方。最后提升到极其雅致的境界,在人类历史中,不能让人类利益最大化的文化终将被淘汰,剩下的都是精华。让人类利益做大化,首先是人类主动接受,获利以后才能更好地发扬文化。只有文化的利益化大众化,大家才能主动接受。关键的一点事,那些文化经典的注解能不能让人信服。因为大家看文化经典,都要看注解的。注解的让人恶心,文化经典将会背黑锅。注解的对不对,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注解的能不能让人信服。而我们都生活在世俗当中,最接地气的就是大家最喜欢的。而文化恰恰是服务于绝大多数人,使绝大多数人利益最大化。所以文化来源于最土的地方,文化的归宿也是最土的地方。
危险进入内心,是会引起人的精神涣散。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节度内心,把危险化解为零,或是把危险转化成资本。那就需要阳刚的内心,守中正之道,勇往无前,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样才能收神不散。这样的人面对危险,才能愉悦。因为危险能够成就自己,危险能够激起自己的斗志,有了危险才是自己的价值所在。也只有不断攀登,才能遇上重重险阻,也才可能成就自己。危险简直就是成就自己的希望,因为艰难险阻后面就是辉煌的明天。这样的人,我们想想都酣畅淋漓。
公元前二零四年,汉王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围困于荥阳。刘邦面对彪悍的项羽,一旦全军覆灭,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刘邦与郦食其商议如何削弱项羽势力。郦食其建议,如果能够效法汤武,重新封立六国的后裔,这样六国的君臣百姓一定都会感恩戴德,归顺服从刘邦,六国遗民不都成了刘邦的臣民。随着刘邦恩德道义的施行,而刘邦就可以面南称王,项羽势力必然减弱。刘邦一听很高兴,马上让郦食其去刻制分封六国后裔的印玺。对亏这个时候张良从外面回来了,刘邦把郦食其的计策说给了张良。张良说,如果这样做,刘邦就要完蛋了。那个时候,商汤讨伐夏桀,而将夏桀王的后代封于杞国,那是觉得自己有把握致夏桀于死命。如今,刘邦有能力致项籍于死命吗?刘邦摇摇头。张良又问,周武王讨伐商纣而将商朝的后代封于宋国,那是觉得自己有把握控制商纣的局面。现在,刘邦能控制项羽的局面?刘邦摇摇头。张良接着问,周武王攻入殷商都城后,在商容居住的里巷大门上表彰他,释放囚禁的箕子,重新修筑比干的坟墓。如刘邦下能重新修筑圣人的坟墓,在贤人里巷的大门上表彰他,乘着胜利的兵车向他致敬吗?刘邦连声说道:“不能不能。”张良继续说,周武王曾发放巨桥粮仓的存粮,散发鹿台府库的钱财,以此赈济平民。目前,刘邦能散发仓库的财物来赈济百姓吗?刘邦回话,现在连自己的粮食都不能保证。张良又说,周武王灭亡商朝以后,把打仗用的兵车改为民用车,把兵器倒置存放,盖上老虎皮,表明将是永远的和平,不再与摧残人们的战争。现在刘邦完全取胜,能停止战事,推行文治吗?周武王将战马放牧在华山的南面,表明再也不用她们去打仗了。现在刘邦能让战马休息吗?周武王把牛放牧在桃林的北面,表明不再运输作战用的粮草。而今刘邦能让牛群不再运输吗?”刘邦的回答都是“不能”。张良继续分析,假如恢复六国,拥立韩、魏、燕、赵、齐、楚的后代,天下的贤士会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乡,帮助他们的君王,又能和他们的亲人在一起。谁还会帮助刘邦干掉项羽呢?见刘邦拿着筷子发呆,张良又说,西楚霸王项羽强悍,其他的诸侯国都很弱小,就算是刘邦扶立的诸侯王,到时候也会投靠项羽。刘邦这才醒过神来,赶紧下令销毁制作的那些印玺。通过刘邦的反应,说明精神还没有涣散,头脑还是非常清醒。虽然刘邦被围困荥阳,但是韩信统领的一支汉军这个时候强大了起来,攻克了好几个诸侯国,韩信出于对攻克诸侯国的稳定,向汉王刘邦上表,要求做假的王。刘邦街道消息以后大怒,骂韩信不来救主,还要做诸侯王。这个时候旁边的张良踩了刘邦一脚,刘邦便封韩信为王,让张良去任命。
这就是能够节度自己内心的危险,抓住机遇改变自己,当然会变的越来越顺的。但是不要因为危险而过度地制约自己,过度的制约,是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天地节度四季,天下万物才能正常运转,用法度来规范万民,才能不劳民伤财。人们用恰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指导自己,才能更好地生活着,才能影响更多的人遵循正道,不伤害他人。
节度自己,那是痛并快乐,是让自己变得顺利安稳。如果过度地节度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只是痛,而没有快乐,使自己动荡不安,这样的节度只能是个祸害。
一个破落的人,想要出人头地,而且是有能力出人头地的,才开始要谨言慎行,就像一个从来就没有出过卧室的人,虽然心里有出去建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享受一切的强烈欲望,但是怕摔倒,也不知道院子里有什么样自己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个时候就要获取信息,有关院子里的一切信息。同时根据信息锻炼好自己,不要让自己摔倒,一旦让自己出了堂屋,进了院子,能够畅通无阻,享受院子里的那一份柔和的欢愉。闻一闻院子里的清新空气,听一听悦耳的鸟鸣声,晒一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中午可以在树荫下放一把躺椅,一张桌子。喝喝茶水,困了在躺椅上小憩一会儿,小日子过得忘情地美呀!这不就是神仙的日子吗?可是一家老小要生活,吃喝拉撒等一切正常的用度总应该有吧!如果就是浸醉在小院子里,过自己的神仙生活,请问能过几天安生日子?!日子不安生,危险就会降临。虽然有建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欲望,但是现实环境制约着自己,所以还要谨言慎行,必须走出去,见多识广,增长能耐,来建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不要过度地节度自己,而不出院门子。不出去,是没有时机的,也不会有能力。没有精神基础和物质基础,这一家老小就会四分五裂。如果这个人行动薄弱,浸醉在院子里这个单独的“世外桃源”,是该自己出去的时候,自己赖着不走。放纵自己,将来他自己会感叹自己的命不好,怨天怨地。只能怨自己,这还能怨得了谁?!如果这个人走出院子,去探寻外边的世界,是要根据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来按照天道来约束自己,也可以说是按照人性来约束自己,人性就是天道的一部分。毫无人性,那就是牲畜。心安理得,光明磊落。顺应自然,不可强制。自然就是天道,就是万物的规律。
一个人英明神武,处事得当,恰好这个人是一位君王。这样的君王将士幸福的,因为他能很好地节度自己,那他也能很好地节度天下,使自己的美名流传千古。一个君王的无上荣耀就是自己的王朝繁荣昌盛,臣民拜服。一个人走出去,就像这个君王一样,披荆斩棘,建造自己的幸福王国。这就是痛并快乐,快乐是永远大于痛的。过度地节度自己,只能让自己不能向前,呆在原地打转,最后转个大窟窿,把自己掉进去。这就是自己葬送了自己,同时自己的生命也不完全属于自己,还是父母的、爱人的、孩子的、朋友的、子知己的。葬送自己会影响到很多人,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和爱人与孩子。过度地节度自己,就好像是另一种危险降临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畏首畏尾,精神涣散。本来节度自己是为了能去除自己内心的危险,让自己和顺安康的。现在节度自己反而成了另外一种危险,扰乱自己的精神。所以适当就好,不要因为害怕吃枪子儿而吃了枪子儿。
一个房子,一个院子,甚至一个世界,都是约束自己的条件。在一个房子里,就得按照在房子里的生活,因为咱们房子里,不是在院子里。在院子里,就得按照在院子里的生活而生活。在一个世界里,就要按照在这个世界里的生活来生活。这样才能和顺安康,约束好自己,是为了快乐。生活本来就是痛并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