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5200000006

第6章 渐晚东风又经年

一九八六年九月的一天,身为罗岭乡永红小学民办教师的父亲将五岁的我领到一间教室前,说,进去吧。我仰头看看父亲,发现他是很认真地对我说的。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教室,走进小朋友们中间,仿佛一滴水投进大海的怀抱,等我再回头,已是二十四年后的今天!

1

最初,矮小的我被安排在讲桌的一侧,一个独立的角落,我的身后是其他的孩子们,他们的眼里除了老师,就只能看见我的后脑勺了。这应该是父母的意思,他们事先就合谋好,然后在这个早晨把我丢给一年级班主任老师,也就是我的二舅妈之后,就忙他们的事去了。他们总好像有永远忙不完的事,比照顾我更重要的大事,据对门元华小奶奶后来回忆,某个冬日他们曾把不满三岁的我一个人反锁在家里,我一边哭,一边从门缝里往外撒尿,全身冻得通红。我已无法记起这样的情景,我笑着问他们,他们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这让我自觉美好的童年突然就弥漫了孤独的寒意。

教室里很安静,因为我的到来,打断了他们规规矩矩的听课。二舅妈老师用一截细细的小竹鞭敲了下讲桌,继续讲课。粉笔灰在我的眼前胡乱地跳动了几下,就飘散了,只感觉鼻尖痒痒的,想打喷嚏,然而终究忍住了。我就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左手抱着右手,一动也不动,盯着近在咫尺的黑板,却始终不敢回过头去,其实不用看也知道,一定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眼神,正等待我的转身。

终究没有转过身去。

2

一直以来,我试图回忆起1986年那个早晨的天气,阳光灿烂,还是阴雨绵绵。遗憾的是,努力的结果只是换来一尘不染的空白,我能想见的只有永红小学两扇朱红的木门,漆已经掉落不少,斑斑驳驳的,总是敞开着,像是某种游戏的召唤。还有那个角落里的我,不言不语,或是自言自语,显出异常的不安、脆弱和无助,像个不敢见光的小老鼠。而我是多么惧怕老鼠,在我和哥哥同居近二十年的小房间里,多的是这样贼头贼脑的家伙,让我无比僧恨又十分畏惧。它们从房间之外甚至房屋之外的各个阴暗潮湿的角落投奔到这里,聚集在我头顶的横梁上,床边,甚至我的枕边,窃窃私语,唧唧复唧唧,仿佛是在庆祝它们每天晚上准时的欢聚。我嘘了一声,得到片刻安静,然而声音又起,我愤怒地把床板踢得嗵嗵作响,也无济于事,它们鼠多势众,肆无忌惮,而我只能在它们的热闹中昏昏睡去。

昏睡其实是幸福的,尤其是在冬日的清晨,许多年后,当我躺在宽大的席梦思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时候,我格外怀念那种简单而深沉的睡眠。当然,这样的好日子只能是在不上学的寒暑假里停留片刻,上学的早晨是难得有这样的幸福时光的。“破坏”这幸福的往往是父亲,他总起得格外早(他把更充足的睡眠留给了我的母亲),先把煤炉打开,煮一锅稀饭,把后院鸡圈的门打开,然后站在我们的门边喊一句“起来了”,三分钟后如果我们没有动静,那么他会再次出现,推开门更大声地喊一句“快起来”,他的耐心和坚决让我们不敢违抗,并一定会为自己的懒惰而羞愧。这样的情形一直是父亲从1986年到1995年之间重复又重复的日常生活景象,从小学到初中,近三千个早晨,父亲就这样恪尽职守地充当着我们的闹钟。很长时间,我都对父亲的声音有着条件反射般的敏感,即使在工作、成家以后,我的耳畔依然常回荡着他的喊声——“快起来”,低沉,有力,不容置疑,不容懈怠。其实根本不需起得太早,家离学校只有一分钟的路,只要依次经过江华家、严家才家、余其斌家就到了,躺在床上,我甚至可以听见同学们移动桌椅或相互打闹的声音。然而不管怎样,还是得嘟着嘴心犹不甘地起身,洗漱,背上母亲缝制的小布包,走向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我和哥哥不得不离开父母的床,开始单睡。说是单睡,其实是我和哥哥两个人,在隔壁的小房间里。我没有问过他当时的感受,他比我大三岁,也就是说他比我多享受了三年与父母同床的时光。在当时,我只知道再也不能捏着父亲饱满的耳垂贴着母亲暧暖的身体入睡了,却根本不知道此后这样的日子也永远不会再有。那天晚上,母亲许诺如果单睡就给我们每人五分钱,那是一笔十分可观的财富,因为过年时我们的压岁钱才两毛,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拿到母亲许诺的那五分钱。

3

现在,我应该描绘一下我亲爱的小学校园了。只是它那么小,那么寂寞,而且还显出无可救药的颓败,像一个人断壁残垣的内心,经不起他人意味深长的凝望。

校园里原先只有一排旧瓦房,八间教室。墙壁都是用土坯砖砌的,时间久了,风一吹便簌簌地往下掉石灰,谁也不敢随意地靠在墙上。教室里常年昏暗,因为没有灯,所以即使是最明媚的晴天,坐在后排的同学脖子伸得老长也还是看不清黑板。而黑板其实只是一块长方形的刷了黑漆的拼装起来的木板,用两根粗木棍支着靠在墙上,呈现出凹凸不平的一个斜面。黑漆早已淡却,木板的裂缝里满是经年的粉笔灰,一道一道的,用力一拍,便会震出许多粉尘,甚至几只在其中生儿育女的飞虫来。

虫儿们飞得累了,总会停歇下来,就像热衷于游戏的我们。那些原始却生动的游戏,总散发着诱人的魅力,紧紧地吸引着我们,甚至因为过分关注而互不相让,动手动脚。于是,常常看到两个人抱在一起,滚在地上,小拳头你来我往,甚是激烈。结果往往是让老师跑来给拉开,各领上一顿严厉的训斥。

我们终究是惧怕老师的,即使这老师是我的二舅妈。有一次作业记错了,布置的未做,却做了另外的几道题,早读的时候,我哭哭啼啼地站在二舅妈家的门外,等着承认错误,二舅妈摸摸我的头,并没有责怪,现在想来,那时我真是个老实的孩子,而那双温暖的手和关切的眼神似乎还一直在我的头顶盘旋。二舅妈也一直在这个小学任教,她所教的班级成绩几乎年年优秀,只是她的双手此后经常出没在菜地里和麻将场上,她的眼神因为儿子愈来愈重的精神疾病而阴翳密布。她的头发已经早早地离开了她,她不得不带上假发套,虽然看上去足以以假乱真,但终究抵挡不了时光的风从她的眼角、脸上、脖颈上以及心上猛烈地吹过。

还有两位数学老师,一个姓汪,一个姓严。(我记得他们的名字,但我不想说出)汪老师是个又痩又矮头发花白的老头,戴厚厚的老花眼镜,常从眼睛上方看人,极为严厉,他要求做他的算术作业绝对不允许涂改,这让我很为难,所以每次做他的作业都格外小心,生怕出错,交去的作业往往比我的脸还干净。这种严谨的作风对年少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苛刻的锻炼,若干年后,我对我的学生们也提出了如此的要求,却遭到了这些大学生们强烈的抵制,世易时移,越来越多的东西可以复制,而也有许多东西却是无法复制的。他的小女儿与我同班,叫洁梅,很雅致的名字,我记得很清楚,清秀的脸,营养不良的身体,笑起来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淳朴,可惜我几乎没有和她说过话,小学毕业之后便没有再见过。汪老师退休后,也仿佛消失了,不知现在是否还健在,从他的角度来看,或许消失的是我吧。严老师是罗岭小学真正消失得无影无踪的人,2002年他突然死于一场讳莫如深的车祸,乡教委照顾他的大女儿顶职做了罗岭小学的老师,女承父业,对死者或生者都算是比较圆满的安慰吧。偶尔我会在回家的路上遇见她,已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她那白皙痩长的脸庞还是让我禁不住想起她的父亲;她的母亲前几年改嫁给罗岭中学的一位死了前妻的老师,在二舅妈家的麻将场上我曾见过几次。对于她们,被时光冲刷之后的悲伤似可忽略不计,生者的生活远比对死者的怀念更为重要,我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然而却也分明感觉到命运无常、物非人非的苍凉。

4

直到今天,母亲还后悔在罗岭小学待过的那十三年。那是她人生中最青春最美好的一段,然而母亲却不得不把它奉献给了罗岭小学的厨房。那间低矮破旧的厨房,蜗缩在西北角的围墙根下,终年密布的油烟,熏黑了她的八九十年代,并在她的脸上潜移默化地留下一大片至今无法褪去的黑色阴影。我知道,在母亲心中总有许多难以忘却的记忆与小学有关,而这些记忆大都含着苦涩、无奈以及悲哀。比如有一年寒冬腊月,母亲依然未讨到属于她的那点工资。她的工资当时是生产队里发放,一年到头也只有一千多块钱。当别人家都在兴高采烈地忙着置办年货的时候,我们却没有过年的钱,只能愁苦着脸。母亲跑到外婆那里哭诉,外婆掏出省吃俭用的两百块钱塞给母亲。许多年后,每逢过年,母亲总会提起那个辛酸异常的春节,提起外婆,提起那少得可怜的工资,神情激动而黯淡。

要是早点出来挣钱,说不定早就发了,母亲不止一次地这样说。我无法迎合和这样的猜想,准确地说,我惧怕这样的假设,因为在我看来,生命中的假设除了加重过去的遗憾和现在的失落,对实实在在的生活却是于事无补的,况且即使真的得到了“一定”的回报,失去的恐怕比现在得到的更难以承受吧。回想母亲离开学校后颠沛流离的打工生活,看看现在罗岭规模庞大的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部落”,我反倒感谢那时小学闭塞的庇护,是它让我们拥有了一个贫穷却完整的家,让我们的童年温暧、生动而没有遭遇爱的缺失。

5

2009年2月,六十岁的父亲正式退休,这意味着——“小学教师”——这个父亲一生唯一从事的体面的职业宣告结束。我不知道父亲心里是否有些许的落寞和不适,比如他最终因为学历不合条件而未能评上小教高级职称。然而不管怎样,父亲现在成为“罗岭辅导小学”的一名退休员工,享受着每月两千多块钱的退休金。他觉得很满意,仿佛他一生的困顿、苦痛和平平淡淡都得到了回报。他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三十余年的时光仿佛那些依旧纷纷扬扬的粉笔灰,有的停在他的头发上,有的停在他的老花镜背后,而有的则可能永远潜藏在他的身体,甚至梦里。

装满我们吵闹和嬉笑的教室早已拆掉了,手挥教鞭对我们指指点点的老师们也有不少已不在人世,即使在世也已经难得一见了。在旧址上建起的是崭新的教学楼和办公楼,拥有和城里一样的多媒体等现代电教设备。现在站在学生面前的一律是新鲜而年轻的面孔,他们大多是师范生,懂得新的教学理念和知识方法,他们中有的还是我小学的同班同学;现在的学生也自然是新世纪的花朵,和那时胆怯、朴素的我们似乎有些不同,学生的父母有的也是我小学的同班同学。有时我在路上遇到他们,看着他们的模样,便不由得想起他们的父母来,想着想着,却发现其实我已经忘了他们父母的名字了,而他们更是一脸好奇地望着我:除了陌生,我们彼此找不到任何故乡的印记。

当某个周末的黄昏我站在小学的一间教室外朝里张望的时候,我发现,教室里空无一人,讲台还在那里,黑板还在那里,粉笔也在那里,连夕阳的余晖也还在那里。而我已不属于这里,父亲也不再属于这里,现在,连二舅妈也不属于这里了。似乎我和这个学校没有了任何实质的关系,我不能再陪着母亲穿过曲曲折折的黑暗去厨房封煤炉了,我不能再在课间一蹦一跳地到父亲的办公室玩耍了,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堂而皇之地走进我的小学里去了……

纸鸢未负学童意,渐晚东风又经年。呜呼!

同类推荐
  • 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本书汇集老中青三代著名作家,涵盖传统名家、畅销书作家、80后偶像作家、当红网络作家、著名诗人、以及著名文学评论家、出版人、教授等各个文学领域的顶尖人士,一起探讨文学,将他们对文学的看法、观点和见解,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为广大读者揭开这些名家及其优秀作品的身世之谜。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胥惠民教授《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与杨启樵《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沈治钧《红楼七宗案》同为近年批评周汝昌红学谬误的三部最重要著作。本书立足文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周汝昌以上主要错误观点做了详尽有力的分析批评。周汝昌晚年出版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号称是最近真的校订本,本书却通过大量例证,具体分析周汝昌对曹雪芹的原文乱加改动,不懂装懂,破坏《红楼梦》的有机结构,其实是离曹雪芹原本距离最大最坏的一个本子。本书还对周汝昌的方法论和主观唯心论做了深入的分析批评。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热门推荐
  • 种下的种子,却化作了

    种下的种子,却化作了

    世界变了,在关押着希望的囚笼里,一粒黑暗的种子在此萌发。这究竟是涅槃的生机还是失望中的毁灭。
  • 风月之异世逍遥

    风月之异世逍遥

    这是风与月在异世界的轻松故事,穿越者的金手指?各种系统,各种修炼法决,各种神器法宝,各种天赋?不不不,穿越者就应该有穿越者的样子。我会说在这背后有着一个惊世秘密和一个惊世“阴谋”么?再重申一遍,这是穿越者与穿越者与穿越者的故事,当然前期是暂时没办法展开的啦……这是两个主角和一打配角的故事,主角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子(萝莉)和一个“可爱的男孩子”呦~
  • 踏破星辰记

    踏破星辰记

    谭家家主谭宇在一场各大家族利益的斗争死去,双子逃过仇家追杀一切的一切都在两个孩子身上,家族的荣誉、、、、、、赵家家主赵友德阴险狡诈,导致谭家家破人亡的始作俑者,对于谭家两子、是必斩草除根。这件事的影响太大以至于军方的介入.......唯独自己的女儿爱上了谭月,这使得他猝不及防李家家主李钰不甘屈于谭家之下联合赵友德使得谭家落魄他的恨由来已久、对秦慧明的爱从未减弱、当初和谭宇就以积下太多的恩怨、、、、、、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健余扎记

    健余扎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英雄联盟之剑锋对决

    英雄联盟之剑锋对决

    世界级ADC叶修,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了英雄联盟相似的世界。“什么?我竟然成了自己的本命英雄,伊泽瑞尔。”----------(本人声明,内容虚构成分较多,不要与英雄联盟这款游戏及历史背景深究)【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斗罗大陆之刹那湮灭

    斗罗大陆之刹那湮灭

    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傅寒宇,在玩DNF时被雷劈中,穿越了,而且穿越的地方是斗罗大陆!然而他还发现自己顺便带来了DNF中男法师的技能,可与此同时,他还发现不止是男法师的技能,还有一个未知的人物技能。会是什么呢?PS:主角的取向是男……PPS:取向不会影响剧情的走向。不是主写耽美PPPS:此文的人物形象全部以漫画中的形象塑造,个别细节也是参考的漫画,并非原著。例如:真身甲
  • 守望先锋之智能危机

    守望先锋之智能危机

    【正更】【同名游戏改编守望先锋国服预购中】“这个世界需要英雄!”“兄弟们站起来!”猎空“死吧死吧死吧!”死神“又一个...”夺命女.........
  • 心碎的声音

    心碎的声音

    友情与初恋的终极较量,现实为什么那么残酷?没有!没有!什么都不留下!!!!!为什么?星雨望向天空,为什么我已经做的那么好了?为什么还要被冷漠???一场复仇正悄无声息的展开。。。。。小编初次编书,多多提建议,小编会努力改良,争取编出更好看的小说!!!^_~
  • 开放孩子智能的全脑科学游戏

    开放孩子智能的全脑科学游戏

    本书涉及悬疑推理、脑筋急转弯、科普知识、空间智能开发、逻辑智能开发、语言智能开发、数学智能开发、身体运动智能开发等诸多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