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5000000004

第4章 学术篇(3)

要学好语文,必须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史、地、政治等科,都是引叙材料,论证原理。教师讲清原理,学生弄懂原理,就叫做学会了。而语文则不然,它有很大的实践性。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东西,是一个民族积世累代形成的一套传递思想的信号系统。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及其书面形式文字,与它所表示的意义的联系不是必然的,因此,需要反复、多次刺激大脑皮质,才能形成神经联系。这就是语言表达作用的生理基础。语言是口耳之学,学习语言常常从模仿开始,因此,要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掌握语言。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讲授,但是只讲不练,语文一定是学不好的。讲,要精,抓住精要,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为练腾出时间,提供原理和范例,增强练习效果;练就是对讲巩固、加深、扩大,通过实践转化为能力。

练的内容,不外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听的能力训练,往往被人们忽视,有必要强调一下。语言的传递思想作用,是通过对第二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完成的。听,就是输入。一台电子计算机,输入系统失灵,能推验出正确的结果吗?不会讲某种语言的人,首先由于不会听,听不准这种语言的各个音素的音值、音位、音节的声调。常写病句的学生,首先由于听不出别人口中的病句。可见,在听中养成对语言的接受能力、审辨能力是很重要的。听写,是养成这种能力的好方法。

说,除了复述课文,说明词义、段意等外,要组织故事会、辩论会。高考前,学生写作文来不及了,我们就采用了口头作文,节省了时间。说的训练中一定要求严格,出现错音、错词、病句要当即纠正,不通顺、不简练的要求重说,逐步养成好习惯。

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一般说来,讲前读是为了正字正音,初步了解课文;课中读是疏通文意或者品味佳作;课后读是为了熟读背诵。

作文命题,最好与讲结合,与小型单项练习结合,与课外阅读结合。批改,要讲实效,不一定篇篇细改精批。讲评,有计划地每次各抓一个方面为好。批改中发现的问题,再拿到讲读中去解决。

那么,讲读与作文哪个是中心呢?我们的看法是讲读课上,以讲读为中心,联系作文方法;作文课上,以作文为中心,联系讲读教材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四、精讲与略讲的关系。

一般说来,略讲根据特定小阶段的要求,讲一两点,讲后就作单项练习,是分解动作。精讲根据本年级或本学期的要求,讲全面一点。讲完,结合作文,是综合训练。当然,精与略是相对的,精中可以有略,略中也可以有精。比如,高中第三册课本第一单元中《天山景物记》是精讲课,我们重点讲了《迷人的夏季牧场》一段,另外几段略讲。《海市》《风景谈》是略讲课,而这两课中的写景状物的词语则精讲了。

以上谈的正确处理四方面的关系,是保证教法得当的认识论基础。下面再谈谈对讲读课中各种不同教材的不同处理方法以及对作文教学、课外辅导的处理方法。

离开矛盾的特殊性,人们就无法认识任何事物。语文教学只有从学生特点、教材特点出发,才能事半功倍。从学生特点出发,前面已经谈到了,这里着重从教材特点出发,采取适当的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语文教材,按体裁分:主要的有议论文、记叙文、杂文、剧本等。讲论说文,要从结构人手,抓住论点,找出论据,理清论证过程。有些长篇大论,每一部分还有它的分论点,这些分论点,对总论点来说又是论据。分论点又有它自己的论据,好像恒星有行星围绕着它,行星又有自己的卫星,共同组成一个星系。提出总论点,就一目了然了。讲说明文,主要把握它的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着重知识性。讲记叙文,要提着记叙的线索,看它是以时间为线,还是以处所方位为线;是以人物为线,还是以事件为线;是以道理为线,还是以感情为线。当然,人和事,人和情,事和理总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散文,不拘一格,不循一法。既可以娓娓而叙,又可以漫漫而议;既可以缘事抒情,也可以因情设论。诸般写法,多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但是,我们可以以其中贯穿全文的一条为主。比如《泼溜希金》一文,就应提着人物形象这根线,讲清如何通过环境描写刻画贪婪吝啬的地主形象,如果抓事件这根线,这篇名作就成了杂乱无章。而鲁迅的《药》,尽管是小说,按理应以人物形象为主线,但是,如果不首先理清情节上的明暗两条线索,则形象也不鲜明,主题思想也无法充分揭示出来。因为,这篇小说不是出现在大学课堂里,而是出现在中学生面r。说明文有没有线索,写景抒情作品有没有线索?我们认为也有,论文的线索就是作者要说的那个理,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的线索是以情为经,以景为纬。总之,线索是结构作品的一种手段,是把作品贯穿起来的脉络,它也包括了一些非情节因素,抓住了它,就像提住了一串珠子上的线。教学写抒情散文要特别注意意境,语言的美,让学生反复朗诵,有些词要背会;教鲁迅的杂文,离不开写作的时代背景,和讽刺、反语的巧妙运用。教剧本,着力引导学生体会它的潜台词;教应用文,格式则很重要。另外,不同体裁的作品,教学中使用的知识系统也应不同。教论说文,多从逻辑着眼,讲概念如何准确,判断如何恰当,推理如何严密以及证明、反驳如何有力;而讲记叙文特别是抒情散文、抒情诗,则多从修辞着眼,讲清其修辞手法的巧妙。比如用《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熟能生巧,出神入化,在记叙文中我们就叫比喻法,在论说文中,就不妨叫类比推理。“文学是一种艺术”这句话,从逻辑角度看作为定义是不够严密的,因为缺少明确的“属差”,而在一般论说文中,就不必求全责备了。情节完整是一般记叙体的文章或作品所必备的,而在散文中甚至在叙事诗中,则不必苛求。

语文教材按使用的语言材料分,有现代文、文言文、翻译作品。现代文语言浅显,但不等于内容贫乏、含义肤浅,教师要从“浅”中讲出“深”来。比如《荷花淀》中,当水生说“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时,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乍一看很浅,但,深入开掘,就会体会到:水生嫂的话,弦外有音,言外有意,既有对水生爱国热情的赞扬,又有对水生轻做责备。喜悦之情有之,依恋之意有之。将一个农村青年妇女爱国家,也爱丈夫的一片真情,细腻、委婉地刻划了出来。文言文则要注意文言词的多义现象,古今词义的演变,文言特殊句式,特别要设置一定的语言环境。就是说,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谈话时,不妨用浅近的文言介绍作者、时代,用课文的原话变换句式进行课堂谈话,使学生习惯于听文言文,对文言养成敏锐的语感。对文字上难度较大的文言文,如《谋政》中的某些句子,可以深入浅出,译出大意即可,不要在文言语法上做不必要的纠缠。初中阶段应多背诵,掌握语言材料,要一见文言文就译。高中练习翻译,应着重实词的多种含义。其中首先牢记住本义。死记,容易忘,可以从文字学角度加以分析,学生自然记得住,印象深,忘不了。翻译作品,要介绍与课文直接有关的外国的制度,风俗习惯,讲清与现代汉语语法习惯不同的一些句法。

语文教材按篇幅分,有长课文、短课文。长课文,可以在了解全貌的基础上,只重点讲一段。短课文,倒可以抓着几句发挥发挥。以培养学生表达中灵活处理材料的能力——与中心有关的,能细致描述,丰富细节或依事抒情,与中心无关的,会概括选择,一笔带过。

语文教材按课本中规定的教法分:有精讲课、略讲课、阅读课文。精讲教材要讲得精当,练在实处,尽力做到目标明确而单纯,取舍准确而果断,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一件小事》,第一、二节和第十六节是难点,而描写“我”思想转变的心理活动的第十二节是难点又是重点,应讲得详一点、深一点,其余难点,可讲得略一些、浅一些。叙述事情发展过程的部分,容易理解,让学生在自学基础上,抄出写“我”和车夫对老妇人的语句,对比分析,略加讨论,归纳小结即可。略讲阅读课文中浅显的,以练代讲,或者教师读学生听写,或者抄录课文中表现力强的词语,或者学习其开头、结尾的写法,或者独立翻译。对适合模仿的课文,突出重点,读写结合。如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我们就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然后命题《可爱的校园》让学生以方位为线索练习作文,教师不再饶舌。

以上的认识体现于教学中,便是按本阶段的特定要求,学生知识基础,课文特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的,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所需课时,再按教学目的,确定重点、难点、关键。按重点、难点、关键,再确定教哪些字、词、句、段。教字,尽可能用文字学的知识,形象地讲清楚形音义及其在本文中的表达作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讲文不离中心,中心不离教学目的。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小练习为作文作准备,作文以讲的课文为范文。作文中的一些问题,可结合讲读课解决,阅读尽量有助于对范文的理解和作文程度的提高。

作文教学与讲读教学紧紧扣起来。

作文命题要结合课文,要结合课堂练习,减少随意性。中学生作文,特别是初中学生作文,不要执意反对模写仿作,盲目强调“观察生活”。不掌握词汇、句式,即是生活观察得多细致也表达不出来,相反,要引导学生套范文的结构,抄录精美的语句,用之于自己的作文。所谓“师其意不师其词”云云,那是对作家创作的要求,不是对初中生的要求。命题指导要具体,引导学生细致审题。

作文批改。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写作水平低的,先打出错别字,疏通句子,什么逻辑、修辞先避而不谈,否则,处处改,必然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程度稍高的,要求也就高一些。即使对写作水平高的学生,也还要不断提出高要求,不要只是欣赏。这样,每次作文后,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每次批改中,除字、句、标点、格式等基本功方面必须严格要求外,在立意、选材、结构、人物刻画、论证方法等写作技巧方面,可以选一两个重点,不一定全面着眼批改。对高中学生还可以用符号改(打上符号,让学生自己改),可以互相改,可以分组交流改,可以选一两篇典型文章抄出来,全班试改,也可以当面改。如时间充裕,当面批改是最容易见效的一种方法。

作文讲评。在写作方法方面,每次各看一两个重点,在一段时间内,有计划地将立意、谋篇、选材、选句、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方法讲完。对好文章,教师加上眉批、总批,张贴出来,让其他同学观摩学习。然后选存下来,等下一级学生上来再作这个题目时,作为范文一读,再指出其不足处,要求本年级的学生取长补短,超过上一级的。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要指导。指导要围绕课堂教学与作文教学,三者相得益彰。还应该有课外写作,主要提倡写周记,写观察日记。

作为工具课的语文,课外辅导是很重要的,否则就很难将知识巩固,更谈不到转化为技能技巧了。课外辅导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以引起兴趣,并且可以把知识学活。我曾经用这样一些形式:故事会、辩论会、对对联、猜灯谜、顶针续麻、造句竞赛、选词填空竞赛、拼音扑克等。学生兴趣很浓,在课余玩乐中就巩固、加深、扩大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要使语文教学适应“四化”需要,就必需大上快上。而要“快”,除了领导重视、教材编得好外,从教学改革着眼,就必须:突出语文的工具性,不要教成混合课。着重于阅读、表达的能力训练,不必苛求传授系统理论。加强计划性,减少无效劳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要唱独角戏。从学生、教材特点出发进行教学,不要千篇一律。讲读、练习、作文、课外阅读、课外写作、课外辅导结合起来。在适应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不限于书本,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总之,改革语文教学在“科学性”上找出路,不要在扩大时间量上打主意。时间是有限的,是常数。智慧是无穷的,是变数。以大量时间为代价换来语文程度的提高,并非真正的提高,那叫广种薄收,应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但是,我不相信吉林大学附中在初中阶段使学生语文基本过关的经验。因为,不到一定年龄,缺乏一定社会阅历,有些东西势必理解不深,甚至理解不了。对北京景山学校的以作文教学为中心的经验和上海某附中的以讲读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经验,在我未亲见其效果之)

前,也持怀疑态度。前者,必然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降低,因为对学不到手的范文,就不读了。后者,只能培养出一些“述而不作”眼高手低的学生。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本位中心,即讲读课上,以讲读为中心,联系作文;作文课上,以作文为中心,联系讲读。这不是二元论,而是内因论。

附注:本文为作者作为甘肃省中学语文教学界唯一代表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粉碎“四人帮”后,全国第一次教材会议所带的论文,1980年6月脱稿。

涓涓春水浇心田

我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近三十年来,一直教语文课,曾任过九届班主任。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深切体会到:一个人民教师,只有既教书又教人,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如绵绵细雨,渗入学生心田。

一、结合介绍作者生平,进行思想教育。

一九八一级高二有些学生是多次参加理科局考、中专考试落榜后转入文科班的。他们认为转到了“渣子班”,情绪低落。我就结合鲁迅、周总理的文章的教学,讲作者为了“疗救国民灵魂”“济世穷”而弃医就文、“邃密群科”的事例,把学文与爱国、建国、成才联系起来;在介绍《六国论》作者苏洵的生平时,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终于成为著名文学家的故事,来勉励学生为祖国而学。班上有一位年已22岁的同学,多次参加高考落榜,情绪颓丧,经过教育,振奋起革命精神,终于在一九八一年考入了兰大历史系。

二、结合作文命题进行思想教育。

在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的同时,联系实际命题。如,学校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我就让学生写《谈美》《文明小议》等作文。有些学生等着顶替父母工作,不努力学习,我就让学生写《在父辈的大树下》。有个学生在写《谈美》时,公然赞成在青年学生中穿喇叭裤、烫头、唱流行爱情歌曲。大多数学生在作文中认为,这不是我们时代美的标志,更不应该在青少年中提倡这些。我在讲评时,让大家各自念自己的作文,开展讨论。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大家对“美”的认识,懂得了我们时代美的标志。

三、在解释词语、讲解课文内容时,印证某一观点进行思想教育。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比尔盖茨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个性化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

    个性化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

    本专著即是在获得浙江省新世纪基础教育科研重大成果一等奖的《基于学校文化特质的个性化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成果基础上重新整合布局之后形成的书稿。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本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社会工作心理学

    社会工作心理学

    本书从理论性与实用性出发,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并介绍服务对象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以及社会工作者认识自我、调控自我的理论与方法等。
  •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和人文底蕴的文明成果,是大学的灵魂。本书由厦大退休老教授编写,论述厦门大学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以罗扬才烈士为代表的革命精神、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抗战时期内迁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和陈景润院士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这四种精神是厦大优良的办学传统,是厦大人文历史积淀,是厦大的宝贵精神财富。
热门推荐
  • 诡墓奇谭

    诡墓奇谭

    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开棺盗宝,富贵在天。不朽的佛山骨链,诡异的风中鬼穴,奇异的圆月神石。各种诡异的线索背后,真相是否能浮出水面?这一切的一切,是刻意的安排,还是命运的抉择。
  • 宛香

    宛香

    他是铁血军阀,她是贵族小姐,他不爱她,她也不爱他,原以为这就是结局。
  • TFboy之恋爱记

    TFboy之恋爱记

    三位女主在机场遇见了TFboys,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
  • 美人鼎

    美人鼎

    小公务员陆羽某天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仙侠的世界。道法、仙剑、长生……
  • 封龙血

    封龙血

    千古以来,人龙同存于这个世界,屠龙者为了修仙之路杀龙取血,甚至陷整个冰龙大陆于水深火热,楠嫣作为冰龙族唯一的公主艰难的扛起了重振龙族的重担。而在这场混乱的角逐中,随着秘密一点点揭开,经历了的爱恨纠葛又怎样取舍。
  • 止戈之仙誓劫

    止戈之仙誓劫

    他们是七纸书页,被寄托仙人夙愿,化身于世!你既赐我等生命,我等助你长生如愿……纵向时空,平行时空,破空救主,异界穿梭。各种身份,各种阴谋,修仙问道,美女相伴,诠释何为真善美!……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不要说我爱你

    不要说我爱你

    她,沐梓潼,沐氏集团的小公主,本因是个被人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娇娇女,只因一个宴会打破了她的生活;他,寒子墨,寒氏集团的接班人,总是一副多情公子的模样,却不知他内心里整整爱了她十年有余,宴会上表白,直到后来的一天,他却不知,只因他的一个玩笑,让他生生的错失了她七年………直到她的再次出现……
  • 月向槿花明

    月向槿花明

    一国帝姬,一夕之间坠入凡尘,一国世子,受人构陷,竟成质子。她是他路边边捡的野花,他是她劫难之后唯一的安身之所。“槿者,舜华也,以后,就叫舜儿吧。”烟波过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杀局,还是执手相伴的承诺。
  • 小末传

    小末传

    这篇小说的主角林小末,豪门少爷却身体羸弱,有着成仙的梦想。这篇小说有YY,无种马,主要还是想写出一些我自己的东西。回首间,数千年春秋,化作烟云,数万座楼台,退作尘土。成,何以?败,何以?可得长生?余友人曾言:秋悲歌一场,昨日云梦,戈壁万里,桃园酣悌,千百庶子名霁倏然。然!化作历史化作空,皆如梦幻泡影,皆如露亦如电。过往之事不复生,大江东去不逆流。是以,人之活于世,当弃心中悲哀苦,寻世间喜乐欢,踏足丈量大地,伸手触摸云曦。天地山川,日月朝晖,余心之所向久矣!
  • 长明传

    长明传

    一位举世无双的少年,一只秉天而生的神兽,一场灾难让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出北陆,入南荒,游西域,踏东海,万化门,鸿蒙心,少年如何一步步解除封印,对抗域外之敌重返当年战场,不破冥域死不休既成帝,我能永恒一挥袖,天地变幻看少年书写人生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