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看完这几篇例文,你是不是也想试一试?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静物,按照“来历——外形——构造——作用——你对它的喜爱之情”的顺序把它写出来,相信你一定行哦!
第二课状动物
一、什么是状动物作文
动物是小朋友们所喜爱的,也是小朋友们经常写的对象。选择你最喜爱的一只小动物,描述它的外貌,介绍它的生活习性,说说它的趣事,让读过你的文章的人也喜爱它。就是状动物作文。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动物呢?
二、状动物作文的写法指导
1.观察是写好动物的前提条件
要想把动物写好,首先就需认真细致地观察,在动物“静”的时候,认真观察它的形状、大小、颜色,甚至一个细小的局部也不能忽视。如兔子嘴的形状,猫的脚掌。另外,在动态中,注意它的走、跑、跳、吃、玩、睡等具体动作和神态变化。留心、细心、耐心的观察是写好动物的前提。
2.要抓住特点
动物分外形和生活习性两方面。(1)外形:包括头(眼、耳、嘴、鼻、胡须)、身子、四肢、皮毛、尾巴等。写外形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或从头到尾,或从整体到局部。二要有所取舍,写那些最能反映动物特点,与它的生活习性联系紧的地方,不必面面俱到。如《燕子》一课是这样写的:“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就构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2)生活习性:包括吃、睡、玩、斗等。在这方面,也要抓住主要的习性细致刻画,突出特点。如猪的能吃能睡,猫的捕鼠。
3.运用拟人或其他修辞手法,把动物写得活泼可爱
假若干巴巴地把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写下来,这只是一个“死”的动物,要写“活”,必须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动物的喜怒哀乐,由“静”到“动”的变化,这才会体态逼真,活泼可爱。如《翠鸟》一文中写道:“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壁虎》一文作者为了突出壁虎的特点,就写到:“趴在墙壁上,静静地一动不动,像沾在墙上的一块水泥。”然后写它捕虫时的动作变化,很具体。
4.结合动物特征,说明一定的道理
描摹动物往往表达我们的一种思想感情。或借物寓理,或借物喻人。我们常常赞美春蚕的忘我,蜜蜂的勤劳,狐狸的狡猾,所以在选材时,要选择有意义的材料来写,在字里行间融进自己的感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好写活动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状动物作文的文章结构
1.交代动物的出处或来历。如:外婆家有只大黄狗……
2.描写动物的外貌特征,包括动物的大小高矮,皮毛(长短、毛色、疏密、手感、花纹等等),头、尾、脸、耳、鼻、嘴、眼、牙、须、额、颈等等,还有四肢、爪子、膀子、腰身等等。当然不同的动物的外貌是不同的,要抓住特点写外貌,不要罗列,还要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3.结合小故事写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它的吃、睡、行(飞)、叫、玩等方面的特点。
4.写故事,发生在动物身上的有趣故事,目的是要进一步突出主题。
5.写出你对这种动物的喜爱之情。
范文:
爷爷家的大母鸡
星期天,我跟妈妈一道去看爷爷。爷爷家里有一只大母鸡。(交代出处)
这只母鸡身体胖胖的,一身金黄的羽毛,格外招人喜爱,尖尖的小嘴露出乌黑色,冠子红红的,脖子一伸一缩,羽毛也跟着抖动,一双小脚总是不停地在地上挠来挠去。(描写外貌)
午饭前,我听见那只大母鸡一直叫个不停,就问:“鸡为什么叫个不停?”妈妈告诉我:“因为它饿了,你如果喂一点食给它,它就不会再叫了。”我拿来稻谷撒在地上。大母鸡吃了食,真的不叫了。
过了一会儿,它飞进了鸡窝。妈妈说:“鸡要下蛋了。”几分钟后,它果然生下了一只蛋。我从窝里拿出热乎乎的蛋,交给了爷爷。大母鸡得意地“咯、咯……”喊了几声之后,就一摇一摆地走远了。(生活习性)
下午,我和妈妈要走了。刚出门,就发现大母鸡紧跟在我们后面。我想:它是舍不得我们离开。我们只好又把它送回到爷爷家才走。(故事点明中心)
一路上,我回头望了好几次。我喜欢爷爷家的大母鸡。(突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四、优秀作文范例
麻雀
屠格涅夫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点评:
《麻雀》是一篇世界名篇短文,作者通过麻雀这种普通小动物舍生忘死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写状物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写出这种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
小猫
余荷(四年级)
奶奶家养了一只小猫,它有一身乌黑发亮的毛,尖尖的耳朵,长长的眼睫毛下面长着一双黄灿灿的大眼睛,在夜间还能发出闪闪的亮光。一张三瓣嘴的两旁长着细长的胡须,尾巴一翘一翘的,样子可爱极了!
这只猫真是一只既顽皮又可爱的动物。白天,它总是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一到晚上就出去玩耍或是抓老鼠。它的耳朵在夜间可灵敏啦!只要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它便立刻警戒起来,臀部翘起来,胸部挨在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好像马上要扑出去的样子。当它一发现老鼠的踪影,就迅速扑过去,把老鼠一爪子打翻在地,然后右爪抓住老鼠的头,左爪抓住老鼠的尾部,把它死死地摁在地上。更好玩的是,它把老鼠抓到以后,还要当做玩具玩耍一会儿,一忽儿抛向空中,一忽儿又压在地上,抓住,放开,抓住,再放开……或是轻轻地咬上一口,直到把老鼠弄的半死不活。最后等它玩够了,才把老鼠吃掉了。
有一次,它两天没回家,我和奶奶急的四处寻找,两天以后,它竟然自己回来了,还“喵喵”地叫着,好像在说:“我饿极了,快给我食物!”看到这些,我可高兴坏了,连忙去给它拿食物。在我给它喂食物的时候,它总是友好地看着我,还不停地用身子蹭着我,毛茸茸的,感觉真是舒服。吃饱了以后,还用爪子轻轻地挠我的手,逗我玩,显然它已经把我当做它的小主人和最要好的朋友了。
去年,它生了五只小猫,可惜这五只小猫因为生下来就有疾病,所以都死去了。此后,我经常看见它无精打采地趴在地上,或蹲在门旁边,仿佛在伤心流泪,就连它平时最喜欢吃的小鱼也不吃了,我的心里也为它感到难过。今年,它又生了三只可爱的小猫,其中有两只是黄色的,身上还有淡淡的褐色条纹,一只是黑白相间的。它们刚满月时可淘气了,有一次我给它们一个绒线团,它们三个就你争我抢,抓来抓去,抱着打滚,玩个不亦乐乎。它们时常互相打闹,或抢吃妈妈的奶,看着它们玩的这样开心,它们的妈妈好像也十分开心,一会儿闭目养神,一会儿又舔舐着它的小宝宝。看到这些,我心里高兴极了!
它们快长大时更淘气,或跑到草丛里打架,或抱着院子里的花枝荡秋千,玩过的地方,花草被弄得七零八落,有时候甚至会闹出在粮食堆里撒尿,或把老鼠抓到炕上的恶作剧,但我丝毫不会厌恶它们,反而更加喜爱它们,因为它们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活泼。
点评:
细节描写是本文最大的亮点,小作者把小猫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描写得惟妙惟肖。
小白鸽
强鹏嘉(五年级)
人人都有喜欢的动物,而我最喜欢的是小白鸽。因为它是和平的象征。
外公家养着几只白鸽,一身洁白的羽毛,一张红色的小嘴,就构成了漂亮、机灵的小白鸽。每次去外公家,我都要给白鸽喂食,当我喂食时,鸽头济济,它竟只身往里钻,抢先尝鲜。吃完食,白鸽就一字排开站在屋檐上,或是打盹,或是用红红的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这身光滑的羽毛,可是滴水不入,倘若遇到大雨,它总能安然回来,而且身体不会被淋湿。
以前,外公把一只小白鸽给了很远很远的一个朋友。那个人把这只白鸽喂了几个月,有一天,他发现那只鸽子不见了,心里十分着急。他赶快跑到山坡上、小河边、田地里找,可总是没有白鸽的踪影。最后,他突然想起小白鸽会不会飞回到他原来的主人家去了呢?后来,他就到外公家去找,果然不出所料,那只白鸽正在外公家房顶上悠闲地望着湛蓝的天空。我问外公:“它在看什么?”“它在望天空飞旋的‘老朋友’。”外公得意地指给我看。果然,在天空中飞翔的三只白鸽看见了,迅速飞了下来,站成了一行,像欢迎老朋友到来似的,它们嘴里“咕咕—”叫着,好像在说:“欢迎!欢迎”。其他的白鸽,在天空中一起一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丝带,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给宁静而湛蓝的天空,增添了一道洁白的风景线。
此时,我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白鸽也懂得怀旧感恩,它有人的灵性,无论离开亲人多久多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养育过它的人!
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要把鸽子当作和平的象征,那是因为鸽子具有一种强烈的故土情,就像一位游子,哪怕远在异国他乡,祖国却永远在他心中。
我爱白鸽!
点评:
本文不但写出了鸽子的机灵可爱,更突出了鸽子的怀旧之情,由此联想到游子的爱国之情。文笔优美,寓意深刻。
老狼夫妇
何齐(五年级)
在一个山沟里,立着一个老狼碑,每天都有一位老人和一位青年来这个碑前放下一些食物,来纪念那匹老狼。
事情是这样的:很久以前,一位老人和他的孙子住在这里,他们俩相依为命,天天一起去放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有一天,老人和孙子像往常一样去放羊,忽然发现有一个黑点正在洁白的“海洋”里缓缓地移动。孙子定睛一看:“啊!原来那是匹狼!”孙子大叫起来。爷爷听见孙子的叫喊叫,立马给猎枪安上了子弹,牵上猎狗费特就向那儿冲去。费特见了狼便扑了上去。那狼见势不妙,随口叼了只羊就飞快地往深山里跑。那速度如闪电一般,费特怎么追都追不上。这时,爷爷端起猎枪,只听“啪”的一声响,那狼便倒下了。但是爷爷仍然皱着眉头,因为在山里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如果这里有狼,那么狼窝就一定在附近。
第二天,爷爷和孙子没有去放羊,而是起了个大早去找狼窝了。果然,在一个小土包后面,有一个深窝,老人牵着孙子悄悄地走过去一看,里面躺着一只母狼,母狼正在睡觉,而且挺着大肚子。爷爷恍然大悟,怪不得公狼会在白天出现,原来是为了母狼和他的孩子啊!母狼在有宝宝时,是不能出去捕猎的,只有靠公狼来觅食。而公狼却被老人打死了。这时孙子悄悄说:“爷爷,快杀了它,不然他又会回来偷羊吃的!”可爷爷最终还是放了母狼,因为他如果那样做的话,杀的并不是一匹狼,而是一窝狼。
自从这以后,老人每天都要杀几只羊,然后给母狼送去,尽管这样,母狼还是对老人时刻保持着警惕。
几个月过去了,马上就要入秋了。老人坐在小院里,看着红彤彤的太阳慢慢西沉。当太阳完全消失时,意外发生了:几只豺闯进了羊圈。爷爷见状,急忙领着孙子跑进小木屋,放出了费特与豺搏斗,但是费特显然处于下风,因为豺的数量很多。当费特快撑不住时,一道黑影闪过。那黑影一口就精确的咬断了一只豺的颈部。因为天已经黑了,窗外模糊不清,爷爷和孙子看不清那黑影到底是什么东西。
终于,外面没有声响了,爷爷悄悄地推开门,外面黑洞洞的,只能看见满地很多黑乎乎的豺的尸体,还有一道黑影凝固在那里。这时,天空划过一道闪电,映着闪电的光,爷爷定睛一看,原来是那匹母狼,它一动不动——死掉了。它像是一座雕塑一样站在那里,像是羊群新的守护者。
点评:
本性贪婪凶残的狼,却也有知恩图报可贵的一面,本文立意新,构思巧,叙述流畅,语言简练准确。
点评:
一只被人遗弃的“丑陋”的小狗,却用生命去救助收养它的主人,故事曲折感人,寓意深刻悠远。
小狗卜卜
李雨璇(六年级)
邻居沈阿姨养着一只狗,叫卜卜。卜卜是一只黑色的狗,出奇地丑。
卜卜是沈阿姨捡来的。一天,沈阿姨刚打开院子的门,就发现一只躺在门口奄奄一息的狗,出于同情,沈阿姨就把它抱了回家,硬把它从死亡线的边缘救了回来。
卜卜很乖,也很听话。它只吃沈阿姨喂的食物,别人扔的理都不理。沈阿姨常常抱着卜卜对它说:“卜卜,这就是你的命啊!你注定是要和我在一起。”这时的卜卜,就会用粉红色的粗糙的舌头舔沈阿姨的脸,用头蹭阿姨的手,发出“呜、呜、啊呜”的声音。
很长时间过去了,我来到沈阿姨家,却不见卜卜。我纳闷了——卜卜和沈阿姨形影不离,阿姨走到哪儿,卜卜就跟到哪儿。“阿姨,卜卜呢?”我问。一听“卜卜”,沈阿姨的眼眶红了,眼睛里闪着泪光。那么坚强的沈阿姨竟然哭了,我有点不可思议。“阿姨,您怎么了?”我给她递过一张纸巾,担心地问。沈阿姨告诉我,卜卜被小偷刺伤了,一根骨头差一点点就被刺断了。原来那天,阿姨半夜听见卜卜“汪、汪、汪”地叫,便下楼看。只见卜卜死死咬住了那小偷的腿,小偷那把寒光闪闪的刀子插进了卜卜的身体。沈阿姨撕心裂肺地哭了:“卜卜,我的卜卜呀……”最后,小偷被抓进了派出所,生命垂危的卜卜被送进了兽医院。听着,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模糊了我的视线。
卜卜终于出院了,骨头虽没断,但筋断了,走路一拐一拐的。沈阿姨更是加倍地小心。晚上,也不让卜卜留在院子里了。
邻居都说沈阿姨简直太傻了,一只丑得没人要的狗还比屋里的所有财物重要。每次,阿姨都笑眯眯地说:“卜卜才是我们家里最重要的东西。”
沈阿姨那么小心翼翼,无微不至地保护它,关心它,但它还是走了。
“5·12”大地震发生时,全村的狗都叫了起来,卜卜也不例外,人们都说这些狗全疯了。可全村五六十条狗里边只有卜卜把主人往外扯。卜卜用牙扯阿姨的裤子,用头推阿姨。阿姨只是摸了摸他的头,没理会它焦躁的叫声。卜卜急了,用身体挤阿姨,把阿姨往外撵。阿姨生气了“卜卜,不许胡闹……”话还没说完,房子便猛烈地摇晃了起来。卜卜更奋不顾身地把阿姨往外扯。房子摇得越厉害,阿姨眼看着房梁掉了下来,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