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2800000007

第7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尝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时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后见者,各随证治之。

注曰:此言伤寒虚劳之人,都有正气不能御邪致浸淫,脉现证杂乱,不能复分经络。曰“百合病”,谓周身百脉皆病。然若有所宗而主之,以致各病,而各不能专持其病者,但觉行住、坐卧、饮食皆妨,而寒热口苦,便赤吐利诸症,且得药则剧。身形反如和,毫无可捉摸,而唯其脉微数,似属[病邪馀热]转为患现证。不能食,默默不能卧似属[阳明,寒热]口苦似属少阳,小便赤似属太阳,吐利似属三焦。府病未深入藏,故恐邪久留连阳经,抟结于脑,则猝难脱身,而非不治之病,但于溺时而头痛者,知其深。曰六十日愈,谓月再周而阴胜则伤,邪自平也。头不痛而淅淅然,则病稍浅矣,快然而头眩,则邪更浅矣,故愈,日以渐而速也。至其病发之先后远近,无非视内气并邪蓄之浅深,故曰“各随证治之”。乃《千金》曰其状恶寒而呕者,病在上焦也,二十三日当愈;其状腹满微喘,大便坚,三四日一大便,时复小溏者,病在中焦也,六十三日当愈;其状小便淋沥而难者,病在下焦也,三十三日当愈。各随证治之,则知此病有抟邪在内而微有三焦之分者,其治法又当分三焦而和之,可知矣。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

注曰:十二经络皆朝宗于肺,而气口成寸,乃仲景注百合病云“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岂非谓百脉之病,无可名状,一宗于肺而为病乎?百合者,味甘平微苦,色白,阳中之阴,补肺药也。观其用之为主,而即以百合名病。则仲景因肺为治之,意不更晓然乎?然不明言肺,何也?盖百合病,乃伤寒馀邪留连阳经,而浸淫于各府之阴,无正气以统之,各自为病,互相牵引。若出一宗而现证无一是肺,则知病虽[不]在肺,而肺之治节实不行矣。故以百合之夜合属阳,色白归肺,瓣瓣相附,无往不合者,补肺之正气,以合于他藏,而理其滞者为主。其在汗后者,汗过伤阳,阳虚热郁,不可攻补,故以百合同知母之保肺清胃而滋肾者,以养其阴。加之泉水,以清其热,而阳邪自化也。其在下后者,下多伤阴,虚邪在阴,阴虚火逆,攻补无益,故以百合同滑石之通窍,代赭之镇逆者,以通阳气。加之泉水,以泻其热,而阴气自调也。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后合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七枚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一枚](如弹丸,碎,绵裹)右先以水洗百合,浸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去渣取一升,后合和重煎,分温服。

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鸡子汤主之。

注曰:吐伤元气而****不上奉,故百合病在吐之者,须以鸡子黄之养阴者,同泉水以滋元阴,协百合以行肺气,则气血调而阴阳自平。

百合鸡子汤方

百合七枚鸡子黄一枚右先以水洗百合,浸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

注曰:既不经吐下、发汗,则无伤阴伤阳之可虑。但病形如初,初者,即《伤寒论》所谓太阳病是也。如初不解,是阳经之困极,而阴气亦耗竭矣。心为五藏之主,故以生地之凉血补心者,同百合、泉水养阴,以化其阳经之久邪。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七枚生地黄汁一升右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注曰:渴有阳渴,有阴渴,若百合病一月不解而变成渴,其为阴虚火炽无疑矣。阴虚而邪气蔓延,阳不随之而病乎,故以百合洗其皮毛,使皮毛之窍得其平而通气于阴,即是肺朝百脉、输****于皮毛、脉合精行气于府之理。食煮饼,假麦气以助****也。勿食盐豉,恐伤阴血也。

百合洗方

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一宿,洗身,洗后食煮饼。

勿食盐豉。

百合病,渴不差者,栝蒌牡蛎散主之。

注曰:渴不差,是虽百合汤洗而无益矣。明是中之阴气未复。阴气未复,由于阳亢也。故以栝蒌根清胸中之热,牡蛎清下焦之热,与上平阳以救阴同法,但此从其内治耳,故不用百合而作散。

栝蒌牡蛎散方

栝蒌根牡蛎(熬)等分右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注曰:仲景当谓发于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则知变发热者,内热不已,淫于肌肤,而阳分亦热。故以滑石清腹中之热,以和其内,而平其外,兼百合壮肺气以调之,不用泉水。热已在外,不欲过寒伤阴,故曰当微利,谓略疏其气,而阴平则除也。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两(炙)滑石二两右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注曰:此段总结全篇,谓百合病同是内气与伤寒馀邪相并,留连无已,不患增益,而患因循。故病在下后及变渴渴不止,所谓见于阴也势必及阳,至阳亦病而无可为矣。故以滑石通彻其毛窍之闭,百合利其皮毛之阳,在内之阳燥,栝蒌、牡蛎养其腹内之阳,阳得其平,阴邪欲传之而不受,则阴经之邪渐消矣,所谓以阳法救之也。病在汗后及下后,及病形如初,及变发热,皆所谓见于阳也势必及阴,至阴亦病而无可为矣。故以知母[固其肺胃]之阴,鸡子养其血分之阴,生地壮其[心中之阴,热]发于肌表者,滑石以和其肠胃之阴,[阴得所养,阳]邪欲传之而不受,则阳中之邪渐消矣,所谓以阴法救之也。然而救也,非攻也,若用汗下之法,则是攻矣。故见阳攻阴,阴虚阳将袭之,而况云救乎?然使阳即有欲袭之势,非阳之强也,故曰复发其汗,此为逆。谓初误在攻阴,此又误在治阳也。见阴攻阳,阳虚阴将袭之,而况云救乎?然使阴即有欲袭之势,非阴之强也。故曰“乃复下之,此亦为逆”,谓初误在攻阳,此又误在治阴也。

论曰:阳法阴法,即和阴和阳之法也。以此相救,即和其未病意,《内经》所谓“用阴和阳,用阳和阴”也。故诸治法,皆以百合补肺,而使流气于府,所谓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也。皆以泉水清邪热,而使受成于肺金,所谓炎蒸得清肃,而万物容平也。

但病见阳,加一二味,以和其阴病;见阴加一二味,以和其阳耳。

或曰:滑石亦属阴品,以为和阳药,何也?曰:气属阳,窍通阳,小便利,则气化。滑石色白味淡,阴中阳药也,能利窍通便,则气畅,气畅而阳自和也。或曰:然则滑石,既以和阳,逮后变发热,又以之和阴,何也?曰:百合病至发热,此又阴病不已,而阳乃并病,与阳独病不同,故外既热且安其内,而以滑石之凉寒润下者主之。然即不敢与泉水并用,以大伤其阴,则内阴自和,而外阳无忤,亦所谓阴法救之也。若渴不瘥者,乃百合变渴既和,皮毛之阳而不应,则阴中之阳必燥矣。花粉、牡蛎皆味轻色白,阴中阳药,以之退阴火而复元阳,故亦能和阳也。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千金》“肛”字下有“外”字。

注曰:狐惑,虫也。虫非狐惑,而因病以名之,欲人因名思义也。大抵皆湿热毒所为之病,故状如伤寒,谓温热无奈,略似伤寒而病,不在表也。阴分受热,故默默欲眠。然目不得闭,阴火隔阳在目也。卧起不安,病在内外,不自适也。于是毒盛在上,侵蚀于喉为惑,谓热淫如惑乱之气感而生(惑)也。毒偏在下,侵蚀于阴为狐,谓柔害而幽隐,如狐性之阴也。蚀者,若有食之而不见其形,如日月之蚀也。湿热既盛,阴火伤胃,不思饮食,恶闻食臭矣。面者阳明之标,目者厥阴之标,内有毒气去来,故乍赤、乍黑、乍白,变现不一。然上部毒盛,则所伤在气而声嗄,药用半夏泻心汤。谓病虽由湿热毒使中气健运,气自不能逆而在上,热何能聚而在喉,故以参、甘、姜、枣壮其中气为主,芩、连清热为臣,而以半夏降逆为佐也。下部毒盛,所伤在血而咽干,喉属阳,咽属阴也,药用苦参熏洗,以去风清热而杀虫也。蚀于肛则不独随经而上侵咽,湿热甚而糜烂于下矣,故以雄黄熏之,雄黄之杀虫、去风、解毒更有力也。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劈)人参三两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参雄熏方

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

雄黄一味,为末,筒丸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两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注曰:此言人病湿热侵阴,有类于狐惑而加甚者,故继狐惑证。而曰“病者”,乃概词,如《惊悸篇》中论瘀血,先提病人。病者起非即指狐惑病也,观后用药,绝不同于治狐惑可知矣。谓脉数,阴分热也,无热不在表也,更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阴分热可知。但初得之,仅止于热,故二三日目赤如鸠,眼目通于厥阴,热气乘之,故赤。鸠,鸽也。七八日热极而肌伤,则四眦黑,火乘胃,则反能食,肌伤则脓,故曰脓已成也。然狐惑但欲眠,此言欲卧则昏然,欲睡乃邪独乘阴而更甚矣。药用赤豆、当归者,赤小豆善去湿而解毒清热,当归辛散,主下焦阴分之病,故以此引豆入血分,而去其湿热毒,非补之也。

赤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毛出,曝干)当归十两右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阳毒之为病,面赤班班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注曰:《内经》云伤于寒皆为热病,然邪在阳经,久而炽盛,则为毒矣,故有阳毒之病。其病乃热淫荣卫,抟结于胃,上于咽喉,总是阳热,故炽于上焦,而肝脾之阴不交面者,阳明之气所注,故火热盛而面赤班班如锦也。咽喉虽有阴阳之分,大火所冲,玉石无分,故咽喉俱痛也。阳经热盛,心火并之,心主血,则化而为脓,病在上焦,故唾也。阳毒病甚,虽非伤寒传经之比,然人身经脉递运五日,经气未偏,故可治;七日则阴阳经气已周而再行,故不可治。药用升麻鳖甲汤,此热抟气血,不可直折,故以升麻合生甘草升散热毒为主,而以雄黄解毒为臣,鳖甲、当归以理其肝阴为佐,蜀椒导其热气为使。非阳毒反起于阴经而用鳖甲也,盖治病之法,病在阳必兼和其阴,即兵家伐魏救赵之法耳。亦即所谓病见于阳,以阴法救之也,然非补也。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注曰:寒邪直中阴经,久而不解,则为毒矣。故有阴毒之病,其病乃直中于肾,浸淫肝脾,寒气凛烈(冽)所至,疼痛面目者,肝脾之精所及也。土受寒侵,木乃乘之,故色青,寒侵肌肉与卫气相争,故痛如被杖。咽喉亦痛者,少阴脉上至咽,故有伏寒者,咽必痛,喉虽属阳,痛甚则气相应也。然邪总以相传而深,深则难治,故亦曰“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药用升麻、鳖甲,独去蜀椒、雄黄者,盖阴邪为毒,虽阴亦有阴燥之气,则温之无益,即攻之亦偏而鲜济,故去蜀椒之温、雄黄之猛,而但以鳖甲、当归走肝和阴以止痛,升麻、甘草从脾升散以化其寒,谓直折而有刚燥之患,不若辛平而得散解之功也。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蜀椒一两(炒,去汗)雄黄五钱(研)甘草[二两]当归一两鳖甲手指大一片(炙)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出汗。阴毒去蜀椒、雄黄。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大学·中庸(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萤窗清玩

    萤窗清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随园诗话)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随园诗话)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故事的构架和枝叶,可以追溯到《尚书》、《吕氏春秋》、《史记》和《帝王世纪》等秦汉古籍。如《尚书》中《武成》篇有一句:“维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说周武王求助于鬼神讨伐殷纣。这已经是一种神话传说。《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专家们且认为《武成》篇经东晋人改窜。又如《逸周书》之《克殷篇》说周武王攻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九十有九,浮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这里把魔与人分说,已经具备神魔打斗的雏形。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热门推荐
  • 冰神再起

    冰神再起

    神之大陆第一殿的殿主王林在与水火不容的炎极殿殿主司空炎一战后被噬心炎所伤,从此修为尽失不得不堕凡重修.......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15天爱情

    15天爱情

    谎言中的爱情,究竟你爱的是他还是那份悸动?
  • 天地大盗

    天地大盗

    他是天生地养的一只老鼠,因为前世不愿意接受佛主的恩惠甘愿躲藏到尸娃洞中修炼。但是他赢得了佛主让他随意拿取天地间万物的本事的承诺。玉帝因为害怕他来世出生以后,让他修炼的尸娃洞所在的隘口镇大旱三千年。玉帝想要直接饿死他,可是谁知道他的命运天地都已经注定,同为天生地养的玉帝拿他也没办法,让他逍遥在三界,演绎了许多欢乐,悲伤,搞笑的故事。
  • 左耳边宁静,右耳边喧闹

    左耳边宁静,右耳边喧闹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情况?独自坐在生于城市边缘的大山上,将左耳对向山林,右耳对向城市。风迎面吹来,碰到你的身体就分流向两侧,一半轻触着宁静,一半冲荡着喧闹。你是否有过这样左耳宁静,右耳喧闹的时候?左耳边宁静,右耳边喧闹讲述的就是这个。我想用宁静与喧闹两种笔调,将15岁的男孩亦铭的左耳边宁静,右耳边喧闹构架出来。也许你觉得如果一个人一半喧闹,一半宁静,那他一定是疯了。也许你的“觉得”就是正确的。(读者交流群:286974611)
  • 玄泯之界

    玄泯之界

    冰灵一出,千里冰封,一片苍茫;炎灵一出,烈焰浓浓,火海滔天;雷灵一出,雷霆万钧,电闪雷鸣;龙灵一出,吞天渥日,狂啸九天;暗灵、狼灵、仙灵、云灵……上万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泯灵,充满了整个世界……一个不学无术、放荡不羁的卑微少年,是怎样一步步的登上灵学巅峰?奇葩的队友、屌炸天的泯灵、炫酷的神器、呆萌的灵兽……让御雷小泯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玄泯之界》!
  • 都市仙迹

    都市仙迹

    一本集都市、修真、异能、以及其他作者想得到的元素(作者是理科的)于一体的小说,有时轻松,有时严肃,有时专业(自恋中....),有时yy,总之,作者随便认真写写,希望大家随便认真看看。主人公叫刘阳,无意间获得外星科技帮他修真(科学修真么?),从此刘阳过上了那啥啥的生活......本书很正经,望大家订阅正版,不然作者就没钱看小说了......
  • 我是猎鬼人

    我是猎鬼人

    (强推2016年度最精彩的鬼故事)收藏有惊喜和美女一起抓鬼
  • 枭王

    枭王

    骁悍雄杰之人,犹言雄长,魁首,多指强横而有野心之人争为枭雄!枭雄之道,可以成王!屠戮天下?又有何妨!我欲绝唱古今,誓为枭王!成就我等霸业,千古不朽,万古不灭!
  • tfboys握住一丝希望

    tfboys握住一丝希望

    曾经,我也曾像孩子一般单纯善良。抱着我的梦想,渴望飞翔。但在绝望中,我紧紧握住一丝希望,不管利用怎样的方法,都要将那一丝希望装进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