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曰:带下即前所谓“此皆带下”,非专指赤白带也。盖古人列妇人因经致病凡三十六种,皆谓之带下病,故此节冠以“带下”二字,后不复重出耳。不利者,不能如期也。因寒而瘀,故少腹满痛。然既有瘀而不利,则前经行未畅者,不及待后月正期,乃一月而再见也。药主土瓜根散者,土瓜即草部王瓜也,性苦寒,善驱热行瘀。虫兼活血,芍药敛阴中正气,桂枝行经络之滞,而积冷自散。因有瘀滞,故以土瓜为主,必合桂枝,所谓寒因热用也。此比去瘀血汤乃渐化之也,得力在桂枝。
土瓜根散方阴肿亦主之。
土瓜根三分芍药三分桂枝三分虫三分右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
注曰:此段言弦大之脉,并见于寸口,是病气上浮,见于阳部,乃正气亏而病气胜也,故脉先见弦,弦则卫气结。又见大,大则虚而不能敛,故释之曰“弦则为减”,谓正气已减。然正气何缘而减?以寒邪乘之,乃气结而减也,故曰“减则为寒”。又释之曰“大则为芤”,谓有边无中,芤如按葱也。然脉何缘而中空?以元虚不实乃中弱而空也,故曰“芤则为虚”。虚寒相抟,病始于下而脉见寸口阳部,是外实内虚如鼓,故名曰革。妇人妊娠及行经,必阴阳相维而后无病。今阳浮阴弱,不能养胎,故半产或下血而为漏下,此因虚而寒气结也,结则气不摄血而漏下矣。故以旋覆开结气而通其虚中之滞,加葱行其气也,加绛少许即新染绛色绢也,以此为血分引经耳。
论曰:半产漏下,血虚可知,不用补血药者,盖虚而兼寒,是有邪矣。故以开结为主。结开而漏止,其血自生,不必补也。
若有邪而补,则邪盛而漏愈甚,未得益,先得损矣。
旋覆花汤方
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无胶姜汤方,想是妊娠中胶艾汤。
注曰:妇人之经,虽从下出,实由心胃之气主之,故升降有期,今曰“漏下”,是无期也。所漏者黑,是下有因寒而滞之物,故曰“陷经”。陷者,有降无升,久则为黑色。故以胶艾汤主之,乃四物加甘、胶、艾,四物通调肝血,加甘、胶峻补之。病本于寒,故以艾温而行之也。
论曰:丹溪谓妇人之经,淡为有水,紫为热,黑为热极,故兼水化。假令其人素从热病来者容有之,然而仲景之言道其常也。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恐是“病”字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注曰:少腹满,前之小腹满也。如敦状,如人敦而不起,则气从后注。今溺满在前而血瘀在后,故曰“如敦状”。小便微难,是溺亦微,有病而不甚也。不渴,知非上焦之气热不化,更在生病后,则知馀邪未清,故使血室不净。血室在膀胱之后,病在彼,故气如后注而敦者。然明是溺与血俱病,故曰“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大黄以逐其瘀血,甘遂以去其停水。古人治有形之病,以急去为主,故用药不嫌峻耳。若阿胶则养正而不滞,故加之,且以驱血中伏风也。
大黄甘遂汤方
大黄四两甘遂二两阿胶二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注曰:不利下者,明知有血欲行而不肯利下,既非若久闭不至,亦非若行而不畅,如一月再见者,是有形之物碍之。故以大黄、桃仁、水蛭、虻虫峻逐之。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枚(熬)桃仁二十个大黄三两右四味,为末,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注曰:此言闭则经阻不行矣,然其子藏寒郁,更坚癖而下不止,乃中有干血,故所下者但白物而非血也。以矾石丸主之者,其经阻之由虽在子藏,实大肠之湿热侵之,使子藏得热而有干血,与着脐下之瘀血不同,故不用前之下瘀血汤,但以矾石却水去湿为君。杏仁利大肠之气为佐,而内之大肠,谓大肠之湿热去而于藏之干血自行,则白物止而经不闭也。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杏仁一分右二味,末之,炼蜜丸枣核大,内藏中,剧者再内之。
妇人六十二种风,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注曰:六十二种风,此言凡妇人病挟风者,无不治之。其六十二之名,详考方书,皆不能悉。血气刺痛,是言因血虚或腹中受风寒之邪,如经前后、胎前后、产前后,皆是以别于寒疝者而言,故以“血气”二字殊言之。痛而言刺,盖血气之痛,其状如刺,亦不同于寒疝也。红蓝花一味之力能概之者,色红与血同类,性味辛温而微苦,能入心肝冲任而行血和血,血和则风自灭也。得酒则力更大,故凡风证、血证皆宜之。
红蓝花酒方
红蓝花一两右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方见妊娠。
注曰:此言妇人之病,大概由血,故言诸疾痛,皆以术、苓、泽、归、芍、芎主之。谓即有因寒者,亦不过稍为加减,非真以此方概腹中诸痛也。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方见虚劳中。
注曰:此言妇人之病,既概由血,则虚者多,从何补起?唯有建中之法为妙。谓后天以脾胃为本,胃和而饮食如常,则自能生血而痛止也。小建中即桂枝汤加饴糖也,言外见当扶脾以统血,不当全恃四物之类耳。前产后附《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正此意也。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
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肾气丸主之。
注曰:不见寒热而饮食如故,则表里俱无邪矣。然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病形颇急,故疑而问。不知下气上逆,膈受之则内热而烦,阳明之气下行,逆则不得卧,逆则气高,高则气极,故反倚息,不能循呼吸之常,乃倚息而如喘也。其所以气逆之故,盖小便因气化而出,下有热滞不得出,久则气乱而胞转,转则愈不得溺,故曰以胞系了戾致此病。了戾者,其系纽转也。然既无表里,自当但利小便,则胞中之气,有药使之仍出,故道乃气直而系不得纽也。然不用八正等而以肾气丸主之者,谓胞系了戾初因气涩而溺满,满则气乱而转,气涩之由则因热聚。热聚之由因元虚,故以六味补其下元,导之使出。又以桂枝化其气,附子健其气行之势,所谓补正以逐邪也。若一味淡渗,则元气削而馁,馁则反不能出矣。
肾气丸方
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四两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茯苓三两桂枝一两附子各一两(炮)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蛇床子散,温阴中坐药。
注曰:坐,谓内入阴中如生产,谓坐草之“坐”也。蛇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合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注曰:少阴脉即左尺脉也,数为热,然尚有虚而假热者,滑则为实邪矣。邪热结于阴,故阴中即生疮,至于疮热内蚀,以致糜烂,则热势浸淫为甚矣。故以狼牙草汤洗之,狼牙苦能清热,辛能散邪,毒能杀虫也。
狼牙汤方
狼牙三两右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筋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恐是“结”字,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方见黄疸中。
注曰:下泄与下陷不同,下陷为虚,下泄者,气从阳门而泄出,故曰阴吹。吹者,气出而不能止也。然必有不宜结而结者,于是有不宜泄而泄,故曰“正结”,谓大便之气燥而闭也。此有热邪因谷气不运而来,故曰“此谷气之实也”。既有实邪,非升提药可愈,故须猪膏之滋阴,发煎之养血,补其阴而润其气,太阳之气润,而此通则彼塞矣。
小儿疳虫蚀齿方
雄黄葶苈右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熔,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枝,蘸药炤之。
注曰:是方疑有误,此篇为妇人杂方,而独附小儿]一方,恐亦是母因小儿而病也。大约雄黄取其去风杀虫。肺为气主,壅湿为热,故以葶苈泄肺气而拔其邪之源耳。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第23章杂疗方
退五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
注曰:此当与《内经》所谓“凡伤于寒,皆为热”病者对看。
盖伤寒邪自外来,外来之邪为经络间病,为实邪。故此言“五藏”,以别于表也。曰“虚热”,以别于实邪也。谓五藏之间为虚邪所袭,因而气滞不畅,则表里之间虚邪作热。唯虚邪,故四时皆有之。唯虚邪不若表邪传经之互异,故但随四时之气补泻所宜,相为加减。柴胡为表里阴阳和解之剂,且性能升少阳生生之气,故以为君。白术补中以养正气,故以为臣。人身之中,宣发则正气流通,壅滞则气涌为热。故以桔梗开提上焦之气,陈皮利中焦之气,槟榔快腹中之气,为使。生姜佐柴胡宣之于外,佐槟榔散之于内,名为退虚热,不全任补。亦不用寒剂,谓此热乃气分壅热,非阴虚发热,亦非外感表邪也。然冬月多加柴胡,此时少阳之气欲出于地,故多加柴胡以助之则阳长,阳长则三阳自泰也。至春勾萌渐发,甲拆求中,故加枳实以转动其机。
减白术,恐土燥则木不荣也。夏月热伤元气,甘草功同人参,故独增此以佐白术壮中气。但长夏湿热盛则气滞,药亦如春,而加甘草,不减白术,但加枳实、生姜,取宣补并行以助其发荣也。
若秋之药与冬同,气至此时渐收,稍加陈皮以温中快脾,谓秋冬收藏之令,自不同于春夏耳。
加减柴胡饮子方
柴胡八分白术八分大腹槟榔四枚(并皮、子用)陈皮五分生姜五分桔梗七分以上冬三月,柴胡稍多。
柴胡陈皮大腹槟榔生姜桔梗枳实以上春三月,比冬减白术,增枳实。
柴胡白术大腹槟榔陈皮生姜桔梗枳实甘草以上夏三月,比春多甘草,仍用白术。
柴胡白术大腹槟榔陈皮生姜桔梗以上秋三月,同冬三月,唯陈皮稍多。
右各咀,分为三贴,一贴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如四体壅,添甘草少许,每贴分作三小贴,每小贴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温服,再合滓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
长服诃黎勒丸方
注曰:诃黎性温,苦重酸轻,有下气消痰之功,故合五味、五倍用,则收涩;合橘皮、厚朴用,则下气;合人参用,则治嗽。此云“长服”,盖黎勒之下气,苦中带酸,利而兼涩,故《本草》既谓破胸膈结气,通利津液,又谓止泄痢,治久嗽,所以能消腹中百病,可长服也。
诃黎勒三两陈皮三两厚朴二两右三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饮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三物备急丸方
注曰:此方妙在干姜,巴、黄峻利,寒热俱行,有干姜以守中则命蒂常存,且以通神明而复正性,故能治一切中恶卒死耳。
大黄一两巴豆一两(去皮、心,熬,外研如泥)干姜一两右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内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密和丸亦佳,密器贮之,莫令歇气。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苦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可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差。
如未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治伤寒令愈不复,紫石寒食散方。
注曰:熟玩此方,可悟病后收摄馀邪、调和阴阳之法。曰:
伤寒是病邪从外来,有未尽清楚者也。欲使愈而不复发,既无邪之可驱,补之徒足动其气,故以诸石药之入阴而固本清热者,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和其阴。以姜、附、桂枝之入阳而运其本气者,以复其阳。以防风搜伏风,桔梗开提肺气,以文蛤散结热,鬼臼除毒恶气。其间钟乳补肺,馀粮益脾,赤白石脂、紫石英补心而养肺,镇浮补养虽有不同,其为和阴则一也。干姜壮中宫之阳,桂枝行上焦之阳,附子复下焦之阳,亦有不同,其为复阳则一也。合栝蒌有调剂之力,合桔梗有开发之妙,于是阴阳平而气血调,病何从复哉?然方名尚有“寒食”二字,方下无之,恐是将寒食调服,后或脱误耳,未许候参。
紫石寒食散方
紫石英十分白石英十分赤石脂十分钟乳(煅)十分栝蒌根十分防风十分桔梗十分文蛤十分鬼臼十分太乙馀粮十分(烧)干姜附子(炮去皮)桂枝(去皮)各四分右十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
救卒死方
薤捣汁,灌鼻中。
又方
雄鸡冠割取血,管吹内鼻中。
猪脂如鸡子大,苦酒一升,煮沸,灌喉中。
鸡肝及血涂面上,以灰围四旁,立起。
大豆二七粒,以鸡子白并酒和,尽以吞之。
注曰:凡人阳气一分不尽则不死,故救卒死,唯以复其阳气为主。若鼻气通于天,天阳之所通也。口气通于地,地阳之所通也。面为诸阳之聚,属阳明中土,人阳之所通也。故或以薤或以鸡冠血二物,皆能通天分之阳,故以灌鼻中。猪脂能通肤中之阳,苦酒为引,鸡子白能通肾中之阳,大豆为引,故以之灌喉。鸡属巽,肝为魂之主,涂面则内通于胃。以灰围四旁,则气更束而内入,相引入肝,故肝气通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