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曰:谷疸之名,似乎谷为病也。然其原仍由外感,故前首章虽不言发热,特揭“风寒相抟”四字,而寒热者亦有之。不食,食即头眩,是言头眩为谷疸第一的据也。谷疸虽为胃病,心胸在胃口上,浊气上熏,则心胸不安矣。但病未甚,则热亦不甚,郁久则热甚而遍于肌表,故曰“久久发黄为谷疸”。药用茵陈、卮(栀)子、大黄,乃以开郁解热为主,非发表,亦非攻里也。盖茵陈性苦辛寒,善开肌肉之郁;栀子轻浮性凉,能解内郁而降屈曲之火;大黄虽为攻下之品,然从栀子、茵陈则取其相佐,以开郁解热,所以茵陈最多而大黄少也。
论曰:前第一段论谷疸不言寒热,而有小便不通。第二段论谷疸,不言心胸不安,而有小便必难,此独不言及小便,盖谷疸证亦有微甚不同。前所云小便不通,此势之甚急者也。所云阳明病脉迟者,小便必难,乃既见阳明证而因脉迟挟虚,以致不运,此表病中之间有者也。若此云寒热,则非二三日之病矣。
不食,食即头眩,则虽眩而食未尝断可知矣,故曰“久久发黄”。
见迟之又久,乃相因为病,其势渐而缓,则小便亦未至不通耳。
然观方下注云“一宿腹减”,此亦必小便不快而腹微胀可知,但不必专责之耳。谷疸三证止出一方,盖阳明病一至发黄,则久暂皆宜开郁解热,故此方实为主方。若阴黄,则后人以附子合茵陈,乃此方之变也。按心胸不安,与酒疸之心中懊亦不同,彼因心中热至有无可奈何之象,此言不安,仅微烦也,即阳明脉迟证,所谓发烦头眩耳。
茵陈汤方
茵陈蒿六两卮子十四枚大黄二两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
腹满者难治,消矾散主之。
注曰:此详辨女劳疸证,其初亦未遽黑,故与诸黄相类,而曰“黄家”。但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谓彼骤然表证,或发热恶寒并见而无定时。至于疟,则发热即不恶寒,恶寒即不发热,亦无定时。脾胃劳热,则但热不恶寒,每于日昃时。若此独专于日晡,日晡即申时,此时气血注膀胱。然前曰“薄暮”,此曰“日晡”,乃统申酉时言之,酉时气血注肾也。以发热知阴虚生热,以恶寒知肾中虚极,不任客寒。以日晡所发,知卫气并肾与膀胱,而肾虚又不任热,故曰“此为女劳得之”。然肾主下焦,以膀胱为府,故膀胱急,小腹满,足下热必兼见之。额虽在上,水盛有过颡之势,故火受水克,而额见肾色。黑色者,肾色也。然曰“身尽黄”,其初亦不即黑也,病势浸淫,正愈亏则邪愈肆,故曰“因作黑疸”。言肾邪遍于周身,不独额上也,因而腹胀如水状。
水肆则土败也,因而大便黑。肾邪遍于肠胃,又不独身躯也,时溏泄者,上败则淖泽而不坚也。然腹胀似水而非真水,下焦本寒,水实不结而小便自利,故曰“此女劳之病,非水也”。又兼腹满,土败则肾邪愈难制,故曰“难治”。消矾散主之者,消能散虚郁之热,为体轻脱而寒不伤脾;矾能却水,而所到之处邪不复侵,如纸既矾,即不受水渗也。合而用之,则散郁热,解肾毒,其于气血、阴阳、汗下、补泻等治法,毫不相涉,所以为佳。
消矾散方
消石矾石(烧)等分右二味,为散,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其候也。
酒疸,心中懊,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注曰:前酒疸正条,尚有不能食、欲吐后各变证,如小便不利,足下热,腹满不一,此独举心中懊,为酒疸第一的据也,热而至痛更甚矣。药用栀子大黄汤,盖酒热气血两伤,欲速逐之,故以枳实佐大黄,气下而血分之热解;以豆豉佐栀子,清膈而使气分之热散。酒必挟湿,因其阴大伤,故不用燥药以耗其津,亦不用渗药以竭其液。谓热散则湿不能留也,则凡治病之湿热而兼燥者,于此可悟矣。
栀子大黄汤方
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二服。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方见水气病中。
注曰:此以下皆正黄疸方也。故言诸病黄家,不论从何而得,黄概属气郁,小便为气化之主,故但利其小便。下窍气通,则诸窍之气自不能久闭。然有病气全滞表分者,则外出之气强,利小便无益,故脉浮。以桂枝汤解肌发表,黄芪内托之,稀粥助其正,则邪自不能留也。
论曰:黄疸家不独谷疸、酒疸、女劳疸有分别,即正黄疸病邪乘虚所着不同。予治一黄疸,百药不效而垂毙者,见其偏于上,令服鲜射干一味斤许而愈。又见一偏于阴者,令服鲜益母草一味数斤而愈。其凡有黄疸初起,非系谷疸、酒疸、女劳疸者,辄令将车前根叶子合捣,取自然汁,酒服数碗而愈。甚有卧床不起者,令将车前一味自然汁数盂,置床头随意饮之而愈。
然则汗下之说,亦设言以启悟,其可无变通耶。
诸黄,猪膏发煎主之。
注曰:此为黄疸之谷气实者设也。肾为胃关,胃家谷气实,则气闭而肾燥。故以猪膏润肾燥,发灰利阴血,合而服之则胃燥和而郁解。仲景于妇人胃气下泄、阴吹而正结者,亦用此方。
注(论)曰:此谷气之实也,以猪膏发煎导之,乃利阳明之阴,以泄谷气之实也。然此之谷气实,又非谷疸之比,盖谷疸原由风寒不能消谷,此则真谷气过实热而闭耳。予友骆大游黄疸,腹大如鼓,百药不效,用猪膏四两,发灰四两,一剂而愈。仲景岂欺我哉?
猪膏发煎方
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右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
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注曰:此表里两解之方,然五苓中有桂、术,乃为稍涉虚者设也,但治黄疸不贵补,存此备虚证耳。
茵陈五苓散方五苓散见痰饮中。
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右二味,和,先食饮方寸七,日三服。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消石汤。
注曰:此为黄疸之有里无表者言之。谓疸色黄,见于表矣。
乃腹满,小便不利且赤,里热可知。黄疸最难得汗,乃自汗则表从汗解。故曰“此为表和里实”。实者,邪也。有邪则宜去,故主大黄消石汤,大黄、消石解气血中之实热;黄柏苦寒,主下焦;栀子虽轻浮在上,然能使里热从上而下,故以为使,且轻浮,则与郁结相宜也。
大黄消石汤方
大黄四两黄柏四两消石四两栀子十五枚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消,更煮取一升,顿服。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痰饮中。
注曰:此言黄疸中有真寒假热者,谓内实,小便必赤,今色不变加自利,虚寒也。虽腹热能满,虚亦满,实症有喘,虚亦喘。
误以为热而攻除之,则虚其胃而哕,哕由胃虚而气逆,逆则痰壅,故曰“哕者,小半夏汤主之”。谓哕非小故,唯姜、半能行痰下逆而调胃,胃调然后消息治之,非小半夏即能治黄疸也。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必小柴胡汤,方见呕吐中。
注曰:邪高痛下,此少阳证也。是黄虽脾胃之伤,实少阳郁热,故以小柴胡汤仍去其本经之邪,但小柴胡主和解,此必黄之不甚而亦未久者也。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方见虚劳中。
注曰:既无表证而又小便自利,是表里无邪。然发黄,此中气不壮旺,以致上焦气郁,全当治其虚,虚得补则气畅而郁开,郁开则黄去矣。故曰宜虚劳小建中汤。盖桂、芍、甘、姜、枣能调和荣卫,而饴糖大补其中也。然单言男子,谓在妇人则血分有热,正未可知,又当另自消息耳。
附方:
瓜蒂汤治诸黄。方见暍病中。
注曰:瓜蒂能解上焦郁热,故黄疸之由上焦郁者宜之,且瓜蒂主吐,吐亦有发散之义,故附此,以见治黄疸亦有用吐法者耳。
《千金》麻黄醇酒汤治黄疸。
注曰:此为黄疸之因寒而郁热在荣分者言,谓麻黄能发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中之阳,加之以醇酒,则彻上彻下之阴邪等于见,故附此以备荣热之治。
麻黄醇酒方
麻黄三两右一味,以美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顿服尽,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