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3000000022

第22章 读诗笔记三札(7)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前蜀·韦庄《菩萨蛮》)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宋·苏轼《江城子》)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宋·辛弃疾《满江红》)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寒窗儿女灯前泪,客路风霜梦里家。

(明·部登《保定途中偶成》)

云随一磬出林杪,窗放群山到榻前。

(清·谭嗣同《山寺》)

此外,窗还是居屋品位及其主人品格的象征,正如当代作家赵鑫珊先生在《建筑是首哲理诗》一书中所说的,“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对于房间,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

例如:

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唐·王维《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

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唐·王维《东溪玩月》)

清风两窗竹,白露一庭松。

(唐·白居易《秋斋》)

书满闲窗下,琴横野艇中。

(唐·郑谷《深居》)

曲沼通诗梦,幽窗净俗尘。

(宋·程垓《南歌子》)

堪笑高人读书处,多少松窗竹阁。

(宋·辛弃疾《贺新郎·题傅君用山园》)

近水人家小结庐,轩窗潇洒胜幽居。

(元·郑允端《水槛》)

细细品读以上诗句,使人不能不赞同人居文化专家王振复教授的观点——“中国古窗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文化现象,其文化意义丰富而强烈。窗,具有诗性的品格”(王振复:《人居文化》)。读了古人的吟窗诗,笔者对以下几个问题沉思了许久,它们是:我们作为住宅的开发者、设计者,虽然都希望自己建设的住宅能使业主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可是,我们究竟用了多少工夫去研究怎样使现代住宅的“窗户”真正成为“感情的空间”?中国窗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否需要我们去认真发掘、利用?对于必须应用现代技术与材料的新民居,可采取哪些措施使其更富有诗意,从而加深其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内涵?

五、危阑依依——文人骚客的遐思愁绪

如果说“窗”是中国建筑中最富有诗意和审美魅力的建筑构件,那么,“阑”,则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带有情感色彩和文化意蕴的“符号”。

“阑”即“栏干”,梁思成在《石栏杆简说》中的解释是:“栏杆是台、楼、廊、梯,或其他居高临下处的建筑物边沿上防止人物下坠的障碍物……其结构通常都很单薄,玲珑巧制,镂空剔透的居多”,“栏杆在中国建筑中是一种极有趣味的部分;在中国文学中,也占了特殊的位置,是一种富有诗意、非常浪漫的名词”。

与古代楼阁建筑相比,现代住宅的“栏杆”确实少了许多,但住区景观中往往少不了须设栏杆的亭台、连廊等建筑(即古诗所描写的“高槛气浓藏柳郭”、“小廊回合曲阑斜”等)。同时,高层住宅也少不了建造一些楼梯及供人登临与眺望的凌空之处(即古诗所说的“高阁悬天际,危栏枕水滨”、“栏杆三四曲,楼阁几重深”),居住者在此登临、远眺,也免不了会有“把酒临风”之类的感慨抒发和“望眼欲穿”之类的情感寄托(即古人所说的“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想”)。因此,我们的景观策划师和建筑设计师们,很有必要读一读栖居诗中关于“阑”的篇章,努力使我们所建的“栏杆”,在安全、适用的同时,还能具有与住宅建筑主体相协调的美感和一定的文化意蕴,从而提高现代住宅的品位,增加其文化和艺术的附加值。

古诗中有大量描写凭栏远眺而心旷神怡的佳句,例如:

翠浓春槛柳,红满夜庭花。

(唐·张祜《忆云阳院》)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 《清平调词三首》)

欲收佳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

(宋·曾巩《甘露寺多景楼》)

危楼百尺倚栏杆,满目青山不厌看。

(元·虞集《滕王阁》)

横栏虚隐雾,高铎响迎风。

(清·王士禛《元日登淮阴城楼眺望》)

可以说,栏杆是古人发泄情绪之佳处。所以借凭栏而触景生情的描写更多,例如:

无由得与君携手,同凭栏干一望乡。

(唐·白居易《寄题杨万州四望楼》)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唐·李白《清平调》)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前蜀·韦庄《浣溪沙》)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煜《虞美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是容易见时难。

(南唐·李煜《浪淘沙》)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味切。

(南唐·李煜《玉楼春》)

放眼东南,苍茫百感,奔赴栏底。

(清·周星誉《永遇乐》)

应当说,这些诗句的作者将真情寓于栏杆的文字形象是感人的,不过有的显得过于阴柔小气,故被梁思成先生批评为“滥用”,他说:“滥用的结果,栏杆竟变成了一种伤感、作态、细腻,乃至于香艳的代表。”但是,我们只要漫游于诗海,就会发现,古代仍有不少寄豪情大气于栏杆的诗词,例如: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宋·岳飞《满江红》)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宋·陈与义《雨中赋海山楼》)

落日凭阑四望开,江流如带抱山回。

(明·吴兆骞《西山阁远眺》)

苍茫自洒英雄泪,不为凭栏忆故侯。

(清·丘逢甲《镇海楼》)

凭栏披满大王风,气象全收入座中。

(近代·谢琼《大欢楼》)

我想,在我们使用优质的现代材料来打造栏杆之时,若能将新时代的观念与崭新的居住文化理念寄寓其中,并注意汲取传统阑文化中的精华,便一定能使我们的建筑体现出中华传统的鲜明个性与积极向上的大气豪情。

六、琴声袅袅——士人的居家生活与高雅情趣

“买房就是买生活方式”,这是当今房产行业关于住区品质方面的一句流行语。那么,古代文人雅士们的居家生活方式与生活情趣又是怎样的呢?这也是笔者阅读古代栖居诗时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

《礼记·王制》云:“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吕氏春秋·古乐》曰:“故士达作五弦之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也就是说,中国的文人雅士(主要指位于“大夫”和“庶人”之间的“士”)是封建社会中长期受“诗、书、礼、乐”教化出来的一个讲究仁义道德、注重自身修养的阶层。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是“金玉满堂莫守,古人安此粗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往往讲究生活之清雅,“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们以文为业,潜居陋巷,“陋巷深深屋数椽,以文为业砚为田”,大都不事铺张,注重内涵,“志在守拙,养素全贞”。

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是“儒道互补”。文人雅士们一方面吸取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遵循孔子“士志于道”的古训,怀抱经纶大志,身居陋室,发愤读书;另一方面,又接受道教“以生为乐”的思想影响,不仅要以超尘脱俗赢得“高雅飘逸”的清名,而且讲究活得舒服自在,尽享人间乐趣,即王安石诗中所说的“诗书千载经纶志,松竹四时潇洒心”。所以,他们在居家生活之中,既能闻鸡舞剑、寒窗夜读、作文赋诗,注意保持雅正的儒士之风,同时又沉浸在琴棋书画、观舞听乐、郊游赏花、饮宴交友等多种生活爱好之中,尽情地享受休闲。于是乎,书案与宝剑成为文人居室不可缺少的物品(“清源君子居,左右满图书”、“古壁空悬三尺剑,幽窗闲却一床书”);赋诗作画,成了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手边云起何时雨,笔下波生不待风”);郊游赏花,是文人之雅兴的体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而舞剑下棋、饮宴听乐,则是文人休闲生活的写照(“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诗妙入神”)。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士人居家生活的情趣是相当丰富的。

琴棋书画是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彰显,同时也是中国休闲文化中最具品位的艺术形式。融入古代居家生活的琴、棋、书、画,不仅已成为士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而且已经成为传统文化“寓教于乐”、“修身正行”之器,即古词所言:“堪叹琴棋书画,虚中悦目怡情。”“琴”,作为四器之首,则对文人的生活方式、居家品质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如以下古代诗文所吟:

愔愔琴德,不可测兮,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晋·嵇康《琴赋》)

听琴知思静,说剑觉神扬。

(唐·杨巨源《上刘侍中》)

正养浩然气,忽听琴韵幽。

纯和思太古,淡静称高秋。

(宋·宋白《听琴》)

丝竹之音,推琴为首。

(清·李渔《闲情偶寄·丝竹》)

这也就是中国古代经典中所说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乐之可密者,琴最宜焉。君子以其可修德,故近之”。

正因如此,历代著名诗人无论受宠在朝或是失意在野,很少有不喜琴咏琴者,这里从十首诗词中摘句如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唐·王维《竹里馆》)

之子期宿来,孤琴侯萝径。

(唐·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独抱绿绮琴,夜行清山间。

(唐·李白《游泰山六首》)

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唐·贾岛《送别》)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唐·刘长卿《弹琴》)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唐·杜甫《赠花卿》)

屋中有琴书,聊以慰幽独。

(唐·白居易《春日闲居三首》)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宋·欧阳修《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点检歌舞了,琴罢更围棋。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悲风流水。写处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馀音在耳边。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琴》)

“雅引发清音,丽藻穷雕饰”是唐诗中歌颂雅乐的一联名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古人赞美清音的一句成语。而琴声,正是这样一种清音雅乐。所以,人们常以古琴名曲“高山流水”来形容知音之可贵和品味之高雅,以“琴瑟相调”来比喻政令畅通与夫妻和谐。我们目前的现代民居建筑之中,“梁”往往已隐入墙中,似乎已无法再重现琴声“绕梁”之意境,但是,新型的宜居小区,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和现代的材料,还需要高雅的居住方式与优秀的民居文化传统。这正是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讲的,“以琴瑟乐心……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因此,笔者认为,古代民居中的幽雅琴声,应当汇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宏大交响乐之中,并成为其中最清纯、最和谐、最高雅的旋律之一。

2011年元旦

① 本笔记篇名“庭院深深深几许”引自宋代欧阳修词《蝶恋花》;“琴棋书画妆銮并”引自元代王处一词《踏云行·赠道人》。

② 宋·陆九渊《黄氏墓志铭》。

③ 宋·陈造《题陈主管奥广楼》。

④ 《论语·泰伯》。

⑤ 摘自林语堂《来台二十四快事》。

⑥ 转引自易涛《中国民居与传统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⑦ 《庄子·山水》。

⑧ 《庄子·天道》。

⑨ 清·张英《聪训斋语》。

⑩ 清·张英《聪训斋语》。

清·朱锡绶《幽梦续影》。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元·尹志平《点绛唇》。

元·宋德方《雨霖铃·鸣鹤余音卷一》。

元·高道宽《苏幕遮》。

元·倪瓒《居竹轩》。

摘自梁思成《凝动的音乐》。

南唐·李建勋《和判官喜雨》。

唐·张泌《寄人》。

明·徐应元《登蓬莱阁》。

清·袁枚《山中行乐词》。

引自元·宋濂《阅江楼记》。

摘自梁思成《凝动的音乐》。

晋·嵇康《六言诗》。

战国·屈原《九章·涉江》。

宋·戴复古《寄王溪林逢吉》。

三国·嵇康《幽愤诗》。

宋·王安石《郑子宪新起西斋》。

唐·卢纶《同柳待郎题侯钊待郎新昌里》。

宋·白玉蟾《澹菴》。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唐·李颀《赠张旭》。

唐·神颖《山水屏·句》。

唐·李白《庐山遥寄卢待御虚舟》。

唐·白居易《白牡丹》。

唐·杜甫《别房太尉墓》。

汉《古诗十九首》。

元·王哲《西江月·四物》。

战国·荀子《劝学》。

汉·刘向《说苑·修文》。

同类推荐
  •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以《楚辞》元典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楚辞》基本问题、作家、作品、要籍提要和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爬梳《楚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同时又提供基本的研读书目与相关的参考文献,以便使研读者拓展学术视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本书为“中国人文讲演丛书”之一,以学术的普及为旨归,以思想的撒播为内涵,以学术的讲演为形式,搭建人文、经济、管理、法律各平台,再现国内一流学者的学术讲演现场。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山水游记和旅行随笔,他们对遥远的故乡有无限眷恋,他们对壮美河山有无限热爱,他们在晨曦中聆听乌儿的鸣唱,他们在夕阳下眺望凡尘都市……他们一路行走,留下一路芬芳美文,让我们沉浸其中,呼吸一下江南潮湿温润的空气,感受一下北方人的豪爽气魄!
  •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本书是一本评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的主题系列散文集,作者用她那闪耀着刀锋般光芒的语言,写那么虚无又真实的女子和男子。写女子,则写她们坠入爱情瞬间的绝美样子,写她们在爱情面前的温柔和坚定,以及一切玲珑剔透的小心思。写男子,那些让人喜欢的男子,则用更喜欢的笔调写他们;不喜欢的,也不故意曲笔,而是庖丁解牛一般,画出他们的原本,把厌弃或者包容的权利,交给读者。
  • 北大文章永流传

    北大文章永流传

    全书收入有蔡元培、杨昌济、王国维等几十位北大先贤的精彩文字数十篇。这些文章是诸多北大先贤所写文字的一部分,这些先辈英才自然是我们所要记住的,而他们的文字,也是要永远地流传下去的。愿本书能为今天的读者架起一座通往诸位先贤思想深处、心灵深处的桥梁。
热门推荐
  • 天道阿修罗之英雄系统

    天道阿修罗之英雄系统

    他的思念,小洁我们还会在见吗?他的个性,他沉迷与网络,新进游戏,是机遇还是被选中,他拥有随机系统LOL功能,经历故事,用奇异的方式获得认可,神秘的情节叠加,玄乎之玄的游戏世界?是真的?还是一场梦?假的为什么如此真实,真的为什么如此恐怖虚假。我要好好探索这个所谓的天道,阿修罗。
  • 天路为艰

    天路为艰

    立足血雨腥风的修仙界,除了坚强的毅力,还要绝佳的运气,精明强悍的大脑......秦倚天,无极大陆废物变天骄,险境中生存了下来;但面对只手遮天的敌人,无处不在的阴谋,发动聪明的头脑,强大的推理,化险为夷。天路漫漫,且看秦倚天如何步步为营,强悍逆袭,成就大道。此书惊险曲折,环环相扣,希望大家支持,多提建议。
  • 世界五星级酒店管人管事制度大全

    世界五星级酒店管人管事制度大全

    本书根据国际和国内酒店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通过借鉴世界顶级酒店专家的成功管理经验,和对世界5星级酒店企业进行的深入调查和研究,从现代酒店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全面的涉猎,对他们的管理经验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本书力求避免以往丛书内容陈旧、空洞和雷同的弊病,以期使现代化的酒店在管理制度方面有章可循,有利于管理者轻松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 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个女人不坏

    这个女人不坏

    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的小麦,因为姐姐的失踪从而卷入了一场无形的纷争之中,得到哥哥以前一位红颜的帮助从而开始了一段走向争流而上的宫廷
  • 自由号角

    自由号角

    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哪怕它不是我的神所许可的我将在这险恶的世界中为我的生命我的自由以及所有生命的生命和自由吹响号角!
  • 雀饮东头花香露

    雀饮东头花香露

    三更水长,五更月短,烛火烧断残红暗褪,青杏著酸,兀自伤感琵琶一曲,弦拨乱,一炉香稔烧几番,红绡洗旧。陈词一首,墨溅霜,庭中树盖盖好兮,春衫破陋。南楼月,旧时到今犹恨离别,音书绝,雪漫眉头簪钗凌乱。陌上桑月约我来年,砚边滴漏湿墨,几重风吹吹乱书卷,取来琵琶一尾,合上巷尾二胡卖唱。轩窗好女为君梳妆,独立亭中望月茫茫,边塞儿郎相思绣嚢,看取天上星明几点。青阁花楼喧嚣依旧,车如流水马如龙,曾为烟花寂寞主,饮尽一杯前世无踪,咽下千般孤苦风霜。诌文几句,写字几笔,权做游戏,赠了流水,尽付东风。
  • 穿越之铜镜缘

    穿越之铜镜缘

    新文地址:http://***.***/origin/workintro/358/work_1955174.shtml内容简介:她是个乐观而独立的女孩,无意中被遗弃的铜镜带到古代里的妓院,无奈之下,只好在那边混吃混喝边努力的寻找回家的方法……几番曲折,她如愿回到自己现代的家,以为从此不用再回首穿越的日子,可命运又再一次让她踏上穿越之旅,而且竟然阴差阳错的让她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古代穷人……回家的渴望再次让她费尽苦思,终于在多次回归试探之后,她找到了回家的方法,并且顺利回到现代的生活,惊喜之余,她喜欢上穿越的来回之旅,可穿越的旅途还能象以前那样顺利吗……
  • 夜之樱璃

    夜之樱璃

    “怎么?看见男朋友,还装清高吗?”眼前的超帅男票一下搂住她的小蛮腰,她一下脸红了。。。。。。。。。。。。。。。。。。。。。。。。。。。。。。。。。。。。
  • 心灵的随想日记

    心灵的随想日记

    一个90后的我,一颗有着80后的心,一点自己的经历,一笔写下我的感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