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不露身,
写人写事不好分。
记叙顺序有四种,
大海捞针晕了筋。
陈玉梅伸着大拇指,在李春丽面前晃来晃去。她的这个小动作,正好被刚给三年级讲完了课,前来给他们上课的王学奎看见了。他悄悄地站在她的身后,笑眯眯地欣赏着少女这有趣的动作。很显然,她是为了保持课堂的安静,才这样做的。为了不让陈玉梅觉得尴尬,王学奎一直等到她把这个小动作做完了,才走上讲台给他们讲课。
经过一番问答,学生对课本上的记叙文认识很正确。对文中了六要素也都有明确的回答,老师问到哪一课,学生都能咬文嚼字,说出那一课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当老师问到记叙文写人和写事的区分时,他们都很迷糊。在记叙文中,写人、写事是最主要的。一般的讲,写人离不开写事,因为人的思想一定要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写事也离不开写人,事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写事就不能不写到有关的人物。但是就一篇文章来说,它是写事的记叙文还是写人的记叙文,这就要从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的角度来衡量。
写事的文章是以事件为记叙描写的对象,以揭示事件的实质,及其对人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为目的;写人的文章,则以人为写作对象,以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为目的的。
简单地说,如果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可以说它是以写事为主的作品。如果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德,则可以说它是以写人为主的作品。
要区别写事为主还是写人为主的文章,有时可以从题目上找特征。一般说来,以人物名字命题的文章,大多是写人的文章。而写事文章的题目,多数以事情的名字及意义来命题。
老师这一说,学生都找开了:《小通讯员》、《列宁在学校里》、《向秀丽》写人的;《寄菜刀》、《找骆驼》、《小马过河》写事的。
老师给他们作了肯定后就走了,去给一年级的小同学看作业去了。他给四年级的同学留下了看“记叙的顺序”“写作手法、修辞方法”这些作业。于是,他们又忙碌起来。
记叙的顺序一般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西瓜弟兄》“抗日战争时期”“西瓜成熟的时候”“过不多久”都是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二是以事情的发展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信箱》“挂信箱”“丢信”“送信”“收到感谢信”。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
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我们读过不少倒叙的文章,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先写“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然后写父亲的被捕和牺牲。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踢鬼的故事》作者写到鲁迅“看见一个白影子”以后,为了让读者了解鲁迅敢“踢鬼”的思想来源,就插上了一段:“鲁迅先生是学医的,常常把死人抬来解剖,他不怕死人,也不信鬼,所以依旧向前走。”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列宁和卫兵》写洛班诺夫在斯莫尔尼宫门口检查通行证。“进宫门的人都要拿出通行证来让他检查。”为了说明这样严格检查通行证的原因,作者接着说:“那时候革命刚刚胜利,如果不仔细检查,就会有特务混进去,所以非特别警戒不可。”
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陈玉梅他们把自己找出来的有关记叙顺序的课文、章节、词句作了简单的记录以后,就开始对有关写作手法修辞方法的语句章节进行记录。这时候,他们真有点头晕脑胀了。
他们在想:这一班我们干了多少活儿?找记叙文,从第一课找到最后一课找到了还得做记号。记叙文的六要素,虽说是没一课一课地找,可比找记叙文还麻烦。你得把整篇文章读一遍,看看是不是符合条件。要是不行,还得另找一篇。找到以后,你就一段一段一句一句地推敲,哪一个词是时间哪一个词是地点……
研究记叙的顺序也不轻快,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把顺序、倒叙、插叙、补叙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捞出来。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在文章中藏得更隐蔽,需要花的力气会更大。都说是兴趣怎么着,乐此不疲什么的,到了时候,最管用的就是毅力!
老师是怪恣,叫陈玉梅在小黑板上写上这么几个字,就把你累个半死。
结语:
趣看小动作,学生得尊重。
记叙文写人,题目用人名。
记叙文写事,以事来命名。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四种。
顺倒插补叙,各有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