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47500000195

第195章 秦朝覆灭

范增是谋士,谋士的作用在战前分析敌我优劣,能不能打,怎么打,更关键的是,打赢了能得到什么。

范增告诉项羽,六国联合起来的时候,秦国只能据守函谷关。但是六国纷争不息,所以秦国可以各个击破。如果今天赵国被围了你不去救,那么所谓的联盟就成了一纸空文,秦国会一个一个收拾,最后楚国也不能幸免,所以一定要打。

项羽说知道,如今诸侯国联军二十万,是联军的巅峰阵容,秦军四十万,是秦军最弱的时候,此时还打不过,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

范增说,既然要打,我们就要看,打赢了我们有什么好处。打赢了,以后你就是名正言顺的盟主,其他国家就要听你的号令行事。那就是你一战,打败了秦军,还让诸侯国归心,你取而代之想当天子的梦想,不就实现了。

项羽顿时恍然,既然战胜了有那么大的好处,那么更是要打了。

范增:所以这一战,不但要打,还要打得漂亮,还要领着头打。各国援军相互猜忌,不肯向前,你就要率先出征,只要你打赢了,其他诸侯国的联军自然会过来听你调遣。

项羽点头,心中有了计较。

范增反问,可是宋义是主帅,若是不听你的,你当如何处置。

项羽一笑,不管他听不听,我都要杀他,否则赢了功劳是他的,我又怎么当天子呢?

范增点头,儒子可教也。

项羽认范增为亚父,并不仅仅在于范增会打仗,更多的是他会筹谋。打仗,有自己就行了,范增则会指出,往哪打、该不该打,而这是自己缺乏的,所以项羽对范增很尊重。

如今军中,次将项羽、末将范增合力要杀卿子冠军宋义,宋义只有坐以待毙的份了。宋义很有谋略,用兵也很谨慎,可是若由他继续领兵,估计最后也只有兵败的份。

项羽去劝宋义发兵救援,宋义自然晓以大义。项羽于是趁势杀了宋义,而后召集军中将领。

项羽说,宋义贪生怕死,迁延不进。楚王已命我杀了宋义,帅你们出征,你们可有异议?

军中将士表示,楚国本来就是你们叔侄建的,如今项梁将军战死,项将军本来就该当主帅的,我们绝对服从。

摆平了军中事务之后,范增派使者送信给楚王,表示宋义按兵不动、居心叵测,军中将士愤慨,项羽已经杀了宋义。为了楚军的团结稳定,建议楚王遣使任命项羽为主帅,发兵救援赵国。

楚王看了信后,既惊且怒,还有些害怕,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总不至于把项羽逼反吧,于是认命他为主帅,善言笼络,吃足了哑巴亏。

此时的楚军上下,人才济济,项羽也信心十足。不过用兵先胜而后求战,试一下对方的势力,也是很重要的,于是派遣大将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军队,渡河作战。

英布,周朝封皋(gao)陶的后人为英国,英国被楚国灭亡后,国人以国为姓。

英布年轻时算卦,人家说你当在受刑后封王。后来英布犯了秦法,受了黥刑,就是脸上刺字。英布对人说,我快要封王了。旁人于是叫他黥布,算是外号了,要是劓(yi)刑,那估计就叫劓布了。

秦始皇修筑长城、骊山陵,除了民夫外,更多的是刑徒,反正你们犯了罪,在牢房里总不能吃白饭,干脆过来从事基建算了。

刑徒们在骊山互有团队,强者称王。黥布因为很能打,所以跟刑徒头们混得很好,当时都互称豪杰吧。不知道是花了钱还是如何,黥布从骊山哪里回到了楚国,否则就加入章邯军作战了。陈胜反的时候,黥布也聚集了几千人的队伍,最后投奔项梁,在他麾下做事。

蒲将军则是黥布的老搭档,两人一起起的兵,如今又是一起担任前锋,率领两万士卒过河,跟王离的秦军作战,竟然还打赢了。

项羽大喜,于是率领全部部队跟进。

赌徒心理,赢了还是那么都有,输了就万事皆休。

项羽知道能不能当天子,就看这一战了,于是渡河之后,所有船只一并摧毁,将所有炊具一并抛弃,只带三天口粮,胜了就光耀万世,败了就一败涂地,不留余地。

白起率军攻打楚国的时候,曾说,孤军在外,军中将士以军为家,故而十分团结,因为别无去路。

老子说,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就是,抱着必死之心的敌人,不会考虑生路,聂政刺杀韩傀一样,杀完后自知逃生罢了,干脆毁面自杀,以免受辱。而怎么都要活下来的人,你可以利用他这种心理,围三缺一啊,设伏啊,或者谈条件让对方投降啊,以此俘虏了他。

此时的五万楚军,真是前有追兵——王离军,后有堵截——黄河,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而人总是想活下来的。楚军要么团结一心,打败秦军活下来,要么失败之后纷纷请降,一败涂地。

关键在于,楚军要死不死的站在了王离军运输军粮的要道上,要么你打死我,要么我饿死你。

听闻楚军动了,诸侯国军震动了,纷纷前来围观,表示不支持、不参与、不鼓励的原则,在营寨处深壁高垒,坐观两虎相争。

而秦军那边也据说起了内讧,《史记》说,章邯令王离如何如何,王离身份尊贵,三代为秦军主将。章邯虽是九卿中的长官王族财产的少府,但是我并没有查到他家世如何。

章邯和王离不和,虽是联军也是各自为战,各有自己的依仗部队,未必没有消耗对方的想法。

楚军作战,项羽身先士卒,九战九胜。秦军虽多,可是却没有攻过去。

昔日吴起率精兵五万,在西河打败号称四十万众的秦军。如今项羽率军五万,击败两路号称四十万的秦军,真是惊人的相似。

不过,各路诸侯的十五万军马,在看准时机之后肯定也出手了,包括被困在城中的赵军。楚军相当于一出手就全力,打败了最强的秦军,而后跟风的人一哄而上,最后将秦军击败。

公元前207年9月,王离十五万秦军溃败被歼灭。

据说秦将苏离去章邯军中送求救信,被章邯弟弟扣下来,而后秦将苏离被楚军所杀。

副将涉离见兵败,说项羽这人,残忍好杀,听说之前攻破的郡县,所过无不虐杀,我已经是辱军之将,不忍再次受辱,于是自焚而死。

主将王离,有说被杀,有说被擒,有说被擒后被杀,毕竟王翦击败并杀死了项燕,不过已经不重要了。

记得王离兵败前,曾有人评论说,王离三代为将,听闻将军之家,三世而斩,估计王离会兵败。

想想蒙恬、蒙毅,也是将军之家的第三代,王离也是第三代,春秋战国还有后世,有数不尽的例子,少数突破了第三代的规律,不过后代籍籍无名,也有第二代就夭折了,比如赵括。

有时候也不是第二、三代将领没本事,蒙恬有能力,却因为站错队而被杀。周亚夫是开国将领周勃的儿子,又帮助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由大将军升任丞相,可是居功自傲,汉景帝于是将其下狱,周亚夫绝食而死。

李敢是李广的儿子,霍去病的部将。李敢因为父亲之死去找卫青算账,霍去病听后在围猎的时候一箭射死了李敢。李陵是李广的孙子,与匈奴作战,五千步兵打的匈奴单于只想撤兵。后来李陵兵败被俘,汉武帝杀李陵母亲、妻子等人泄恨,李陵于是归降匈奴,匈奴单于将女儿嫁给李陵,以示宠信。后来苏武回到汉朝,将李陵的真相告诉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

汉昭帝于是想召回李陵。李陵回复说,如果我母亲等人没被杀,我会回来的,可是我母亲都被杀了,武帝又杀了我全家,我回去还做什么呢?

王翦、王贲一定没想到,短短十年后,当年战无不胜的秦军,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自己的子孙竟然兵败,泉下有知,该作何感想。

将军之家,三世而斩,算是一个定数吧。

章邯听闻王离兵败,知道局势已经难以挽回,也有推测赵高跟章邯不和,想要趁机夺了他的兵权。

范增派遣谋士去说服章邯,对他说,白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尚且被秦王所杀。你一心为秦,功大也不能裂土封王,还有功高震主之危,不如归降楚军,待攻破咸阳后,封你为秦王,如何?

内忧外困之下,章邯最终选择了投降,是啊,投降后可以获封秦王,不投降既要抵御诸侯联军,又要防备朝廷内的刀子,着实心力交瘁,不想再撑下去了。

章邯于是率众投降。

章邯曾经击杀了项羽的叔叔项梁,但是范增告诉项羽,你一定要接纳章邯,取信于天下,这样别人自然归顺你。

各路的诸侯将领,进入楚军营寨的时候,都是跪着前行,不敢抬起头看项羽。

项羽终于一战而成为天下的上将军。

不过,对于二十五万的刑徒军,项羽和范增的意思是一定的——杀。

二十五万刑徒军,跟诸侯联军一样多,今日迫于局势不得已投降,未必不会反叛,那时候联军休矣。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有资格反叛你,还呆在你身边的人。

项羽于是命令黥布、蒲将军,将二十多万秦军全部坑杀,以绝后患,不过章邯等将领因为投降有功,还是留下来了。

章邯很识时务,如果早知道秦军会被坑杀,怎么都不会投降,毕竟他要对手下将士负责,实在不行自己仗着军队也能打一片领土的。可是已经被杀了,自己也没有了筹码,再去反叛,秦人不会原谅自己,项羽也不会放过自己,只好认命。

天道好还。

不过,据说项羽还是留下了一只秦军。

蒙恬、王离帅秦军在燕赵边郡和匈奴人作战时,吸取了赵武灵王等人的作战经验,开始吸纳林胡等塞外人参加秦军,这帮人精通骑术,熟悉草原,帮助秦军驱赶了匈奴人。

王离率军南下,也将这些林胡骑兵带了回来,据说有三万人之多。王离兵败,属下被俘被杀,这只林胡军估计是投降了,毕竟是投奔个前程,跟谁打工都是打工。

项羽很看重这只军队,将其收编入本部兵马内,并且开始详细研究骑兵战法。

双马镫一般认为是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出现的,考古发掘的时候也发现北魏、晋代陶俑中有双马镫。然而反过来想,也就是目前发现的秦汉时期的马都没有马镫。

马镫是个很简单的发明,可以上马方便,也可以作战的时候用脚蹬着马镫,有了受力点后可以腾出双手,或是挥动武器,或是射箭,都能够很好的发挥战斗力。故而有种说法,没有马镫的骑兵作战力只有五分之一。

而那个时候,中原人想了个更聪明的注意,就是用战车代替马镫,能够让在站稳,并且在战车上射箭,还可以往来驰突。那时候君王做的马车或是作战的战车,一般都是用两匹以上的马来拉车的,所以驾车是个很技术性的工作,比今天开车简单不了。

所以,战车面对只有五分之一战斗力的骑兵,还是很占优势的。

穿越到三国的人,都知道给属下骑兵配备马镫,并且告诉骑兵,就算马匹死了,你也要把马镫给我带回来,不能让对方知道了马镫的用处。

三国时没有马镫,也是一种共识。不过在骑兵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一种单边马蹬,可能是纯粹上马方便等作用。

没有马镫的年代,骑兵的最大战斗力在于挥刀作战,利用马匹的速度和高度优势,碾压步兵,不过对方一旦竖起长枪兵,骑兵也不会傻到以一换一,毕竟也有养一个骑兵,相当于养十个步兵的说法。

项羽战后,威望空前提高,趁机收编了不少杂牌,实力扩大,将士信服,开始将目光瞄向了咸阳。

而此时的咸阳,也非常有趣。

秦二世朝上问大臣们,陈胜的事该如何定义。

群臣有的说是叛乱,有的说不过是盗贼罢了。

博士叔孙通站出来,说先皇毁了六国城墙,又收拢天下兵器铸成了金人,有秦法在,怎么会有人造反呢,陈胜等人不过是一群盗贼罢了。

秦二世大喜,认为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把那些说陈胜是反贼的人治罪,罪名是“非所宜言”,意思是用词不当吧。

而赵高则玩了另一手,在朝廷之上牵出一头鹿,对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秦二世说,这马怎么长的鹿角。

赵高说,这是一匹长着鹿角的马,所以下面人献给陛下,是祥瑞啊。不信陛下问问群臣,此事很出名的。

群臣于是纷纷附和。

秦二世将信将疑,以为真的是天生异相,很高兴。

赵高见朝廷大臣无人敢反对自己,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后来起义军越演越烈,赵高于是派人去逼宫。

秦二世如梦初醒,于是说,我愿意让位,把我封做诸侯王就好。

不允。

秦二世说,万户侯也行。

不允。

秦二世所,当个百姓就好了。

不允。

公元前207年9月,二十四岁的秦二世被杀,当皇帝不过三年。

秦二世至死也不明白,秦国历来的国君,都是信任一个大臣,将国事托付给他。自己也是如此,为什么以前没有事,轮到自己的时候,就会有事呢?

以前各国都在,一个家族想要夺取政权,非要经历几代人努力,恩威并施这才实至名归,得到各国的默认,取而代之。否则,就算你占有了秦国,其他诸侯国也会过来讨伐你的。

而今天下归一,赵高只要搞定内部就好,李由战死,李斯被杀,秦始皇的老臣都死光了,王离、章邯在外作战,其它的都不敢跟我作对,我安排亲信把手关隘,自己在内部举事,那么自然能成功。

秦二世以赵高为师,赵高却把秦二世作为一个阶梯。在下面的时候,就要攀附这个阶梯上位,等上来了,就要踩着阶梯往上爬。

赵高,其实也是另一个吕不韦。

不过赵高还是失算了,当他带着秦二世的传国玉玺准备即位的时候,群臣们默然,既不反对,也不同意,也不愿意参拜。

坏就坏在赵高的身份上了,你是一个宦官,本来地位就低。后来仗着秦王宠信,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大家都让着你。

可是如今你想当皇帝,大臣们就得向你跪拜,也着实太有失体统了。

大臣们非暴力不合作,赵高也无奈,毕竟那么多大臣,总不能都杀了吧。秦国之内,自己固然势力大,掌管着咸阳军队,可是一个个家族根深蒂固,子弟们也有不少在咸阳军队里面服役的,你要杀人家还不都反了,就算不反,你总不能所有事都自己做吧,总的有大臣帮你做事吧。

当然最终让赵高放弃的还是天意,据说赵高要即位的时候,忽然起了异变。赵高害怕了,连赵高自己人都不愿意跟他往这条绝路上走了,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立公子子婴。

子婴即位5天后,诛杀赵高,毕竟反相毕露。子婴取消了帝号,称为秦王,想要和诸侯国联军讲和。

然而46天后,刘邦率军入关,子婴投降。

自秦国分封以来,秦穆公称霸,后来商鞅变法,锐意夺取天下,花费一百五十多年,七代君王的努力,终成帝业。历经十三年,传承三代君王,而后覆灭。

一夫作难而天下响应,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同类推荐
  • 刑帝志

    刑帝志

    东土大陆,分为三大帝国:天历帝国、元殊帝国、宝鼎帝国;天历帝国军事最盛,元殊帝国彊土最大,宝鼎帝国最为富饶;纪历1059年,天历帝国再一次改朝换代,赵氏被废,云氏上位;当正忙碌于新帝登基时,一个与朝堂联系似有似无的少年悄然离开天历帝国,去往元殊;三年后,少年又出现在一辆行驶往天历的马车之上;你忘了吗?不,我没有!我回来了。
  • 故明厮役

    故明厮役

    倒霉会计员睡觉做噩梦来到大明王朝,却成了终身干苦活的杂役。没事就打打算盘,和漂亮掌柜聊聊人生,谈谈理想。觉得无聊就去衙门和县爷品品茶、话话是非。入过书院,激昂文字。参加科举,金榜题名。跑过官场,指点江山。粪土王侯,淡泊名利。遍山访士,畅论豪杰。逍遥无比,神仙羡慕!就想做个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杂役,怎么就这么难?
  • 日暮歌

    日暮歌

    没落公子许夕照在走投无路之下混入皇宫假扮太监,历经一系列机缘巧合,竟成了崇祯皇帝的贴身侍从。从心思摇摆不定几次想要逃离皇宫,到决定对崇祯不离不弃誓死相随,许夕照始终立于崇祯身侧几步之遥,见证着这个内忧外患,战乱不绝的时代,见证着十几年间起起落落,风风雨雨的明末历史,陪伴着这位有喜有悲、有笑有怒,或与历史评价不尽相同,却无比真实的崇祯皇帝,走完了大明王朝最后的一段岁月。
  • 天篷元帅回忆录

    天篷元帅回忆录

    不要被电视剧蒙骗了,你以为唐僧就想去取经吗?你以为猪八戒就是好吃懒做吗?你以为沙僧就是憨厚老实吗?你以为猴子真的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吗?其实都不是,且听我告诉你真实的西游
  • 冒牌大贤

    冒牌大贤

    现代大学生赵新,旅游时遭遇雷击。“咳咳,没死,而是穿越到古代。”好吧,虽然赵新是个书生,但是你不能小看他。“咳咳,又是佳节?看来老子要准备几首大大的诗来讨陛下欢心了。”仔细的算了一下,赵新就是会了点对联,诗词,领兵作战,训练军队,貌似没有什么特别牛叉的科技了。当然,还有能无敌的嘴皮子功夫,那就是网络上所说的喷子。好吧这种穿越文都有很多美女当老婆的,赵新到底有多少个,那就得看作者的功力了。一段大学生穿越古代的故事开始了,让我给你们徐徐道来。
热门推荐
  • 从明星走上神坛

    从明星走上神坛

    悲催的重生了,新的人生,新的起点,上辈子活得太憋屈,这辈子精彩一点吧!愚蠢的人类啊,我要用音乐,电影,漫画,小说...来征服你们,我是腹黑大魔王,哇哈哈——程浩语录(因某些原因,第一章暂时无法观看)书友群:163936336
  • 地下世界与全职勇士

    地下世界与全职勇士

    这,是各大神族、神群之间的竞争。地下世界‘亚雷克桑达尔’是一处被万千神灵全力探索的大秘境。而意外穿越,并获得一枚主机齿轮,可将《地下城与勇士》相关游戏数据进行实体化的王跃,在毁灭了某个文明之后,成为了一名被大宇宙意志认可的新晋神灵。而他,降临万千世界,搜刮无数资源,携手故乡地球的同胞,必将走上诸神之巅。PS:本文直播+无限流+原创异界,不喜勿入,谨慎入坑!
  • 生死轮回试炼

    生死轮回试炼

    生者在现实生存经历死亡轮回,死者在地狱等待复活轮回,生与死的轮回都不是你能做主的,你能做的只是让自己尽量活着或者死的舒服。
  • 天落星痕

    天落星痕

    星甲战士,范德拉星球上一个永远的传奇。传说,他们能身着格式铠甲,传说,他们不借外力,便可凭空飞翔,传说,是他们打败了邪恶的摩尔族,捍卫了我们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主导地位。传说……有关于他们的传说,有太多,太多………………7200年前,人类在找寻了无数个星球并且试居过几十个星球但都无法成为人类最根本的居住点后,终于在茫茫黑暗宇宙中看到了这颗类似当年天堂般的星球。经过母舰上科学仪器的初步测试,得出的结论是这颗星球适合人类居住的概率为98.97%。兴奋之下,整艘宇宙母舰为之欢呼。
  • 直指巅峰

    直指巅峰

    当武圣带着记忆重生千年之前,又会引起怎么样的风波呢?
  • 厨倾天下:王妃不好惹

    厨倾天下:王妃不好惹

    她是现代厨神,穿越古代却被各种陷害,还莫名其妙未婚先孕。本想安安心心开个酒楼,每天做做菜,逗逗儿子,逍遥自在也不错,可是庶妹偏偏不放过她,不把她整死誓不罢休。在家破人亡之后,她誓要报这血海深仇,与虎谋皮又如何,步步惊心又如何?可是为什么原本认为是虎的人,此时却一脸温柔的看着自己。说要帮她报仇?
  • 送你一墙爬山虎

    送你一墙爬山虎

    送你一墙爬山虎我多想送你一墙爬山虎,初夏时分,我将种子深埋在你楼下的花圃里,然后离开。后来的后来,它终于像我梦里那样郁郁葱葱的蔓延开来,一点一点的笼着你最爱的那扇窗。而窗边深木色的写字台上也不知何时起沐浴不到一丝阳光,你床头的枕巾也渐渐失去了斑斓的色彩。你会生气吗?还是会叹一口气然后推门离开,然后看见正在你门外偷笑的我。或者你会耐着心拨开窗上吸附着的枝条,当然,你还是会看见我在偷笑,因为我总是无处不在。
  • 兽世枕水烟

    兽世枕水烟

    当我迷迷糊糊的闯入你们的世界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当我惊慌失措的努力适应这异世时,爱情的藕线越扯越多。当我费尽心力的寻找归家的道路时,羁绊的人事越束越紧。蓦然回首,倒映在我瞳孔里的你们啊!是我心甘情愿的原因。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兽世枕水烟》
  • 寻山记

    寻山记

    末法时代,魔终于将封印撕出了狭小的通道,送出了魔之子。末法时代,仙魔终于放下仇怨,共同寻找那座镇封整个世界的那座大山。末法时代,最终风起云涌。——《寻山记》。
  • 小小观止

    小小观止

    它是一道生命轨迹,如魂魄飘荡在寰宇。它久久不肯散去,只为证明存在的痕迹。它是匆匆苍生渺小之一,顺千年变化随波逐流。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第一次这样问自己,它睁开眼第一次看这片世界,用启蒙的灵智询问这个环境,开启生物第一次谛视星空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