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斯年同老主持说明了情况,便赶忙下山回府收拾东西了。
卫国虽不比晋国强大,但也勉强算得上是大国,自然是得罪不得的。而且据说这次前来祝寿的是卫王最宠爱的义子卫无忧。
说起这个卫无忧,倒也是个小传奇,他本是卫国一个小县城里的小乞丐,机缘巧合下救了当时微服出巡的卫王,卫王见他生的俊俏,神态间又与自己有几分相似,便心生怜悯,把他带回了宫里抚养,并收做义子,让他与众皇子一同读书习武,俨然是把他当做自己的亲骨肉。这个卫无忧倒也不负卫王厚爱,各方面都是出类拔萃,使得卫王对他更是宠爱有加,甚至超过了自己那些亲生的皇子公主。
民间甚至传言,要是这个公子无忧有上半分皇家血脉,怕是整个卫国都是他的了。
这话虽有些夸张,但的确说明这个卫无忧深受卫王喜爱。
陈斯年日落前才回到府里,这时迎接卫国使臣所需要的东西大多已经备好了,陈斯年查验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什么纰漏,便早早地吃了晚饭,进了卧室休息,生怕卫无忧也和李朝宗一样,是个难缠的家伙。
还没躺下多一会儿,青翎便急匆匆的跑进来,禀报说永安王来太子府了,想要见太子。
陈斯年大概也能猜到是因为什么,自知也打发不走他,倒不如过去看看。
穿戴整齐后陈斯年才慢悠悠的进了大厅,这时永安王正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看起来心情不佳。
也是,自己最喜欢的小女儿突然之间身死河道,任谁的心情也不会好,永安王这会儿没发飙已是客气的了。
“王爷。”陈斯年出声。
“哦,老臣见过太子殿下。”永安王紧忙行礼,“老臣今日来是想问问太子殿下,关于我家小女…”
陈斯年抬手,打断了他的话,“王爷,你应该知道,安敏郡主去世的时候晋国使馆发生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可以隐瞒很多关于凶手的线索,再者,安敏郡主去世定然和晋国使馆失火一事有众多牵扯,肯定是要一起查的。而现在,距父王寿宴不过十几天,大臣们都想着奉上什么寿礼讨得父王欢心,自然都不愿意领这一份差,即便是谁领了,也是草草的结了案,倒不如暂且压着,等父王寿宴一过,再彻底查清楚。”
“可若再等上十几天,说不定凶手已经…”永安王皱着眉头,显然对她的说法很不满意。
“王爷不必担心,自这件事发生我便让人查着,虽然进度有些慢,但并不是全无进展。”陈斯年上前一步,拍拍永安王的肩膀,“我一定会给王爷一个说法的。”
“不知太子殿下派的是何人?”永安王一听陈斯年已经派人查了,悬着的心不由得落下一半,但想到之前她说的领差的人多半会草草了案,心里又是一阵担忧。
“是楚相家的儿子,王爷放心。”
楚清秋在朝中并无官职,这个多年不上朝的老王爷自然是不了解的,倒不如借楚相的名声,给永安王一剂定心丸。
永安王一听是楚相的儿子,自然是十分的信任,“既是这样,老臣就先告退了。望殿下记住今天的承诺。”
“王爷慢走。”
永安王走后没多久,楚清秋便翻墙进了院子。
“什么毛病,大门好好的开着,偏要翻墙。”陈斯年瞥了他一眼,没好气的开口。
楚清秋也不在意,理理衣袍走上前,压低声音道:“这个安敏郡主在使馆失火前去找过李朝宗,说是带了些陈国的特色糕点,想请李朝宗品尝,但是过了没多会儿便被赶了出来,应该是又被李朝宗拒绝了,安敏郡主气不过,拿着鞭子打了几个侍卫,这下李朝宗不干了,派了亲卫出来收拾了安敏郡主,安敏郡主吃了亏,气的上马回了府,说要让那个亲卫好看。但是安敏郡主还未回到家便离奇失踪,直到早上在河里发现了尸体。”
“嗯。”陈斯年应了一声,表示在听。
“仵作们检验时发现,安敏郡主死亡的时间是在离开使馆后不久,而且身上并无打斗挣扎的痕迹,显然是自愿离开的,但奇怪的是,郡主的马车是在距永安王府不远处的小树林里发现的,当时车夫婢女都被人用迷药迷晕了,丝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据他们回忆,他们是到了树林里才被迷晕的,之前并未发现郡主失踪。”楚清秋继续说着,他声音温和,却又带着丝丝清冷,在这寂静的夜里分外的好听。
“这就有些奇怪了,他们是到树林里才被迷晕的,而安敏郡主是离开使馆后不久便身亡,也就是说在从使馆到王府这半个多时辰里,他们竟然没有发现郡主失踪了。”陈斯年脑子里有些乱。
到底是永安王府的随从们太无用了,还是她想多了?
楚清秋显然也觉得古怪,点点头,犹豫着开口,“殿下,还有一件事,微臣觉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