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胡途想办法把梁、苏变成朋友的时候,胡途却得罪了两个最不该得罪的人。
学校有个小卖部,那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小卖部是BO的兄弟媳妇开的,那是BO亲弟弟的老婆。
那天上午,胡途去教育局开会回来,经过小卖部前面时,老远就看见小卖部门口有七八个学生在那里追闹,其中有两个看见胡途了,就往小卖部里面去躲。
这时是上午第四节课时间,胡途看见有那么多学生在那里耍,原本以为是活动课,结果有两个学生往里躲,胡途觉得有些不对,于是去了那些学生的班上看,发现是在上数学课。
通过了解情况,胡途知道了来龙去脉:原来这些学生都是厌学的,在教室里听课无聊,于是上课时就直接不去了,呆在小卖部玩,这样几方面都高兴:
一小卖部高兴,因为学生在小卖部玩,或多或少要买东西。
二任课老师高兴,因为厌学的学生无聊,无聊就会吵闹,就会影响老师上课,老师就要花精力维护课堂秩序。这些听不进去的学生不在课堂上,老师也就更省心,所以明知道学生在小卖部,也假装不知道了。
三是班上的学生都高兴。为什么,想学习的学生嫌那些学生闹,巴不得他们不在,想耍的学生就不用说了--------小卖部去,想怎么耍怎么耍。
胡途还了解到,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几年了,从建校第一期就存在了。
“那这种情况没有人管?”,胡途问了解情况的老师。
“谁管?”那老师反问胡途。
“BO知道不?”胡途问
“知道啊,他认为那不是什么大事,况且又是创收的事”
“只有苏主任说了一次,结果小卖部老板娘和他大吵了一次,后来王校长劝苏主任不要管了”。
“王校长为什么这样?”胡途吃惊!
“你以为王校长纯白痴?他精着呢!”。
“况且梁主任都不敢沾边,躲得远远的”老师补充道。
胡途想想:“嗯,也是!”。
如果王校长纯白痴,可能这个“名誉校长”也没得当。
“所以······”。
那老师意味深长的看了看胡途,充满了善意。
但后来,胡途还是忘了那位老师善意的提示,当了一个纯白痴。
其实也不是忘了,而是他想到了更多。
他想到了如果这样下去:老师们将不会认真备课、不是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是只是图省心,养成混日子的心理,这样群相仿效之下,老师就会越来越懒,更不会如胡途所期待的再形成一个良好的教风。
他想到了如果这样下去:学生会越来越不想学习,其他学生也会竞相仿效,更不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学风。
他想到了如果这样下去:这些现象不会没有学生不回家说,家长怎么看?怎么想?社会怎么看?给学校带来的会是什么样的影响和口碑?
他想到了:这几年这个学校名声不好与这些有没有关系?
他想到了如果自己也这样放任:是不是违反了自己来当这个校长的初衷,自己倒是明哲保身了,那自己有所作为的想法是不是也还没有登场就谢幕了?
他想到了如果自己也这样放任:自己这样虽然明哲保身了,虽然BO也高兴,但是自己明明知道这样给学校带来的的坏处和后果,是不是一种“为人谋而不忠乎”?是不是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对得起自己做事的原则?
于是,胡途果断的做出了一个纯白痴的决定。
于是,有了一个“不责难人的向前看的”的教师会
于是,有了一系列以此为契机的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标的宣传教育活动。
于是,有了一个专题家长会。
但是关于家长会却引起了争论,绝大多数人反对,其焦点是:“会不会家丑外扬”。
最后,胡途说服了包括BO在内的大家,胡途说:正好有这样的机会,让家长知道我们不回避问题,看到我们解决问题的诚意,看到我们自我检查、自我反思的意识。反而让家长认可我们、信任我们。
果不其然,家长会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使家长觉得“耳目一新”(家长语)。为扭转家长对学校的负面看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这一来,BO高兴了,老师高兴了(向前看,不提任何人的责任),解决了部分学生厌学的问题(实事求是的讲,不可能一下子全面解决的)
更重要的是,统一了思想,通过事情的整个过程,大家看到了效果,特别是家长会的效果,因为这个过程和效果是在大家的参与下完成的,大家见证了、感受了这个转变的过程,让之前反对开家长会的人们服气了,看到了胡途对事情的预见能力。
唯一遗憾的的是,得罪了小卖部的老板娘,据说-------她背后说:“他断我的财路,我叫他走路”。
对于这个说法,胡途报之一笑:走路也罢,不走路也罢,这都不重要,也没有一丝一毫后悔。
这是胡途来这里得罪的第一个不应该得罪的人。
胡途得罪的第二个人就更粗了——梁高参。
高参就住在C学校,前面讲过,C学校因为是后来修的,条件相对较好。
高参因为没有课,又不是学校的行政人员,所以事情很少,一般就是有事跑跑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之类的地方(BO除了有学校,还有广告部、老年公寓等),办一下手续,拿一下通知,还有就是陪同BO去谈谈其它业务什么的,再有时间的话就是给各个学校找找麻烦。
他习惯又不好,晚上出去打牌,学校制度是晚上9点关门,他打牌回来凌晨一两点过了,回来进校门也是个问题。开始他还给门卫买一两条烟什么的,再加上他又是“理事”,门卫也给他开门,后来时间长了,门卫也烦了,他只有翻围墙进来,为此,门卫也经常在BO面前反映他。
对此,BO不好说,就踢皮球了:“这些事情给胡校说,让胡校过问处理”。
但胡途就是不知道怎么处理,那可是“理事”啊,算胡途的顶头上司了,处理他?你胡途不想混了?
所以最好的过问就是不过问,最好的处理就是不处理。
每天快中午了才起床,又爱抽烟,平时满屋子烟雾缭绕,烟头遍地,睡醒了,打开门,几扫把一扫,烟头全扫在走廊上,胡途就住在旁边,所以胡途每天就成了他的义务清洁工。
不过这哥们也很可怜,他虽然挂个什么理事,但由于没有什么具体工作,BO给他的工资也就一个普通老师的工资。
“胡校,你不知道,我缺钱花也很恼火,BO每个月给我的工资就只有一个普通老师那么多,我做的事都是跑外勤,外面的差旅补贴他从来也没给我过,我也不好提”。有时聊天时高参也诉诉苦。
所以就成天想着发展副业,也许他去溜冰,看到别人溜冰场生意好,触发了他的灵感吧,于是就想到了在学校开一个溜冰场,也亏这哥那超级的生意头脑,不去做商人真是浪费(几年后真的做生意去了,带了个漂亮的老婆来学校玩,说是在老家开饭馆,生意还可以),胡途佩服得五体投地-------这都想的出来!真正的人才!
于是高参就找BO商量,竟然一拍即合,真真的好兄弟。
于是BO和高参一起找到胡途,说了他们的意思:就是在校园内外操场的大礼堂改为溜冰场,由高参承包,有偿为学生提供溜冰服务。
胡途非常清楚如果有了这个溜冰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本来校风就差的九年制学校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会“人在课堂上心在溜冰场”,意味着学校的管理难度将会成倍的增加,意味着在上新课的时候学生也可以随便离开课堂去溜冰场,意味着胡途从此会多出许多许多的麻烦,意味着······。
看到那两张兴致勃勃的脸,本来想反对的胡途沉默了,这时胡途脑海里反反复复出现的就只有这样一句话了:“不懂得妥协的领导是短命的领导”。
无法否定的,就打折扣吧,所以胡途只好争取谈条件了,那就是限制溜冰场的作息时间。
“那溜冰场就上午、下午最后一节课时间营业吧!”,胡途提出。
“老大和胡校,你们俩看看,是不是上午两节课,下午全部时间吧,时间太短,办溜冰场就失去了意义,新鲜事物,支持一下吧胡校”梁高参争取道。
在BO的协调下,最后决定上午最后一节课,下午最后两节课。
这让胡途觉得基本上还是可以接受的,让教导主任李青松重新排一排课表,权把这些课时当活动课上了吧,反正上面也说要多上活动课,溜冰也算一项活动不是?
可是,接下来,高参让老胡以及全校师生认识了什么叫震撼。
学校外操场正好有一间闲置的大礼堂,就改成了溜冰场,离教学区比较远,胡途也觉得只要注意就影响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但后来高参请的溜冰场的工作人员就真的“注意”了,不是如胡途想的注意控制音量,而是“注意”如何扩大音量。并且随着时间的越来越后,营业时间也不断突破原来的约定,后来竟然上午第一节课就“咚咚咚”地震撼了,这下搞的,你说怎么上课,有时老师讲课学生也听不清楚了。
后来有老师直接找到高参说:“你梁理事也是领了教师资格证的人,怎么就不明白你音量大我们讲课的恼火呢?”
你猜高参怎么说?——“你XXX主任(班主任)也是拿人民币买饭票的人,怎么就不知道人要吃饭,不吃饭要饿死呢?”
瞧瞧这高参。
事情到这里,胡途这个最反感打小报告的人也只能去找BO了。
聪明如斯的BO说:“这边学校一切事情交给你,该咋办你就咋办”。
至此,胡途只能按当时约定的时间严格执行了,并且让人给溜冰场调好了不至于影响教学的音量。
不知道这一次胡途算不算得罪了高参,反正那一阵高参也一如既往的找学校的茬(反正高参在三个学校都这样,胡途心里也不认为是得罪了他才这样的,这一点得实事求是),胡途也就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心态,应该解释的解释,应该说明的说明,应该自我批评的自我批评。
终于有一次,把胡途弄毛了。
那天晚上教师坐班时间(C学校晚8-----9点教师坐一个小时的班),高参和BO一起找胡途谈工作,谈了一会,高参拿出一个学生的作业本,说是老师批改的作业出现了问题,问胡途是怎么回事。胡途看了老师的批改情况后,知道了原委。
一个星期前,三个学校在批改作业上作了一些改进,规定统一批改符号,学生错的题原来是打X的,为了体现人性化教学,规定今后错题一律在下面画横线或斜线。
这个规定是一件好事,但其中一个老师有一天在批改时因为还没有适应过来,习惯原因就忘了,把学生错的打成X了,所以今天,高参拿着一个和他经常一起打牌的牌友孩子的作业本来了。
胡途去把那位老师叫了过来,一起了解情况,据这位老师说,学校开会讲了这个规定以后,前两天她非常注意就按要求批改了,第三天可能因为思想放松了,就忘了,习惯性的那样批改了,但是第二天她就发现了,之后的就又改回去了,所以只有其中这一天错了,该老师表示: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的错误,明天将把作业本收上来让学校检查她讲的是事实。
胡途也批评了这位老师的大意,让这位老师明天和自己一起去这位学生家说明并致歉。
在胡途的认知里,觉得事情到这里应该结束了,但在这位老师走后,高参竟然当着BO的面提出要胡途谈谈自己作为校长的责任,说他都发现了这种情况,而胡途作为校长还对这个情况一无所知。
胡途表情一下子变得十分严肃,放慢了语速,几乎是一字一句地对高参道:“梁领导同志,您不是曾经做过行政,曾经当过教师吗?您不能要求每一个校长或者行政都像您一样变成神,也不能要求每一个老师像您过去上课那样没有一点问题,我们对待实际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员工的态度和目的应该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人”,责难人不是目的,教育人才是根本,我十分欢迎并愿意接受善意的意见和建议,很反对、也很反感不切实际的责难及刁难。如果您觉得我确实不称职,老总在这里,您完全可以建议老总把我撤了,换成您或者像您这样更有能力又能负起责任的领导来。谢谢!”
说完,胡途转身走了。
这是胡途在C学校第一次用脾气办事。
一会,BO和高参一起找到了胡途,高参向胡途道了歉。
BO说:我的本意也是既然发生了一些情况,希望及时处理一下,做得更好。梁如鑫也不是针对你,你不知道,在那两个学校,他提出的问题更多更尖锐。
胡途表示理解,并说:“提出问题是好事”
胡途本来还想说:“但不能吹毛求疵”。但考虑别人已经道了歉,没有必要往深处说了。
“我记得有一句名言-------我们不应该过多的责备提出问题的人”胡途最后说。
从这以后,高参基本上没有在C学校刻意找过什么麻烦了,至少胡途的感觉是这样。
其实,胡途感觉高参也不是特意针对自己,因为他觉得,高参就那个性格,其实就代表着一批人的性格:他们不善于更没有耐心做艰苦的、细致的具体工作,所以他为了生存,必须靠不断地指出别人的问题来体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
从这一点来说,胡途更多的是同情。
所以在后来高参失去BO信任,遭到冷落而墙倒众人推的日子里,胡途更多的是做着和秦德刚们相反的一件事---------劝BO挖掘他的长处,用他的长处。
所以,高参也出于一种感激或者说自责,经常和胡途一起聊天,使人们产生这样的看法:“胡校怎么和高参混一起了?”。
所以胡途觉得还是应该站在庐山外面,从另一个高度上去看庐山,而不要站在山脚下看,那就不会“只缘身在此山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