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后。出使队伍出发了。另外三部的使队在同一天出发,大家都带着厚重的朝贡,此去渊都山高水远,结伴而行路上也有照应。云鬓想的简单,只带几件换洗衣物足矣。倒是启琰思虑周全,准备了一车草原特产以及各式各样精致华贵的玉器古雕。云鬓看了一眼,登时被一对色泽圆润的牛角梳吸引住了。爱不释手的摸了又摸,看了又看。
启琰说:你出嫁后第一次回去,不能空着手。礼物我给你备好了。你看看还缺不缺什么。
云鬓很受用,道:不缺了。这么多特产我母亲哪里吃的完。
启琰一脑袋黑线:那是给后宫里其他妃子准备的。
云鬓闻听此话起了三分性子,跳起来叫道:吃饱了撑的,干嘛给她们准备!
启琰忙按着她的肩膀把她按坐下:你有点夫人的样子。还有其他部落的人在。
云鬓四处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到自己,松了口气,压低声音又问了一遍:干嘛给她们准备礼物。
启琰耐心的解释道:礼物是我们准备,送由你母亲来送。拿女儿女婿孝敬的东西送礼,显得她有面子。懂吗?
云鬓不傻,启琰这么一说她便明白了他的用意。后宫中那些嫔妃娘娘哪一个不是现实势利尖酸刻薄。若此番云鬓真的空着手回去了,母亲指不定要被她们嘲笑成什么。想着,更为感激启琰处事周到体贴入微。可想想又有些不甘心,嘀嘀咕咕的说:那么好的牛角梳给她们用真是糟蹋了。
启琰哑然失笑:这些礼物都叫母亲先挑,母亲挑剩下的再送给其他娘娘。你看可好?
云鬓点头。启琰捏了捏她的鼻子,笑道:真是个小孩子。
四部使队一起出发有一起的好处,也有一起的坏处。那就是申西亲自带队,自然宜颦也跟在身边。宜颦不爱搭理云鬓,倒是很喜欢和启琰说话。启琰当然是叫苦不迭,云鬓也明白,有些事情作为一族之王的申西是不好直接开口打听的,反倒是宜颦一口一句臣妾无知想问问大王子,搞的启琰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很是为难。对付这种人云鬓是得心应手,便自告奋勇的缠着宜颦。宜颦笑嘻嘻的对启琰说:臣妾无知,早听说凤凰骑兵骁勇善战,但不知.......
云鬓插嘴进来:妹妹也无知,不如咱们两个无知的妇人去马车里坐着好好讨论讨论,让他们聊他们的。
宜颦嘴角直抽抽:马车里太憋闷,姐姐想骑马.....
帘子拉开哪里憋闷,快把帘子都拉开,我和王妃要去马车里坐一会。
宜颦推脱着不肯,云鬓马上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我有好多知心话想说给姐姐听,姐姐却这样拒人于千里之外。
众人便都看过来。其他人不明所以只是看热闹一般,唯有申西一脸无奈,启琰一脸窃喜。
宜颦只得挤出笑容来:妹妹多心了,咱们快去马车上坐着吧。
两个人便回到马车上。宜颦道:妹妹不是有好多知心话要说吗?
云鬓说:哦,我昨天做了个梦,梦见了盘古开天地,后来有个叫哪吒的大闹东海.........
宜颦笑起来,动了几分暗火:妹妹把姐姐当傻子般戏弄呢。
云鬓也笑:姐姐也是把我们当傻子呢。
宜颦自觉理亏,识趣的闭上嘴,一贯保持的笑容终于冷了下来。云鬓冷眼瞧她,心中已低看她五分,就这点城府还想学人刺探机密。
书说简短。跋涉千里终于抵达渊都。渊都算得上是国际化的大城市,热闹繁华自是不必说的。按照礼制,在朝贺典礼未开始前,使臣是不可入宫的,由礼部安排在城内的各处官驿中。四部使队抵达时,礼部已着人等候多时。一番客套寒暄,引着四部各自去安顿。
云鬓跟着鹏展出来过几次,对散落渊都各个街巷的特色小吃十分怀念,一进城就开始跟启琰絮叨个不停:想吃糕点要去三元斋,他家芙蓉糕枣泥糕板栗糕都特别好吃,逢节庆时要从早晨排队到天黑还不一定买的到。吃羊肉就要去郑厨,他家可了不得,羊肉做出来好吃的连舌头都会咬掉。想吃家常菜就得去熙春楼......
启琰打断她的话:等我们安顿下来我带你一家一家吃个够。
云鬓喜出望外:真的?
启琰点头:当然是真的。
礼部将呼羯部使队安置在城内最大的一处官驿中。三进三出的宅子,虽比不得行宫豪华,倒也应有尽有,十分舒适。云鬓回房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坐在正厅里等着启琰。启琰忙的脚不沾地,见云鬓坐在正厅里百无聊赖的数着手指头,走过来抚着她的肩膀柔声说:今日咱们是去不了了,要忙的事情太多。改日好吗?
云鬓点头:好吧。
这一拖便拖到三日之后的朝贺典礼。
大渊的朝贺典礼是很严苛的,对文武百官的站位,衣着,甚至服装颜色都有要求。群臣朝觐之后才是各国使臣觐见。使臣朝觐时所呈贡的朝贺表笺及礼单都会有礼部着人在大殿之上高声宣读而后记档整理。当然依照祖制云鬓是不能够上殿的。幸亏启琰细心,事先上了折子请求渊成帝批准云鬓入宫探望陈氏,云鬓便命人挑了礼物高高兴兴的进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