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上载着三人,他们皆是一身白衣素袍,整张脸都藏在低低的斗篷帽内,仅露出半张脸,叫外人看不清容貌,如此更平添几分神秘之感。
奇怪的是,三位白袍人负手而立,双手藏于袖中,而小舟无帆无浆,却自行向码头靠近。
其中一位身材略显矮小的白袍人有气无力道:
“师兄,这种偏避小村能找到有灵根的孩子?按照以往经验,拥有灵根而且灵根没有枯竭的,每百位孩童中仅有一两个,此处地界偏僻人烟稀少,怕是我们又要白跑一趟了。”
“我看未必,越是荒野僻静之处,说不得越能寻到上好的苗子。”
站在正中一人回道,那人一袭白衣,身姿挺拔,领口手腕处皆绣着金边图案,气度明显有别于身旁两位,看得出三人以他为首。
正了正神色,为首男子继续说道:
“此次外出,师尊顶着压力派遣我们几人出岛办事,是想替我们多争取功劳,也好早日因功晋升,将来也好替师尊分忧,你们要打起精神,切莫懈怠。”
“师兄教训的是,我等必不辱师命。”原本无精打采的白袍人立刻精神了几分,与一旁另一位白袍人一同回复道。
小舟还未靠岸,三位白袍人便已经下了船,接下来的一幕令村民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三位白袍人在微荡的海面上凌波信步,仿佛是脚踩平地一般自如,最后又如一缕清风般飘然来到码头。
三位白袍人见到村民们的表情,其中一人的脸上不禁露出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诡笑,果真如他们所料,荒郊野民望而生畏,无不跪拜迎接,码头上想起无数磕头声。
随后拥挤的人潮自行分割开来,让出一条宽敞的道路,村民们将三位“神人”请入村中。
云良站在土丘之上,神色微凝,隐约猜到了三人身份。
他年纪虽小却走遍大山河川,足迹踏遍数国,未读过万卷书却行过万里路,见识绝非泛泛。
多年的漂泊生活,他跟着爷爷到过许多地方,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不乏一些江湖术士,他们自喻仙家大能常使些障眼法术,四处迷惑民众骗取钱物,但眼前这群白袍人似乎并非此类。
先前三位白袍人在海上踏浪而行,这是他亲眼所见,做不得假。
观对方气质明显有别于寻常武者,他想起一些只出现在传闻中并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或许他们根本不能称之为人,因为他们的能耐绝非常人所能企及。
在东海列国之中,除统治阶层与贵族外,人还被划为三六九等。最下等的是沿街乞讨的贫民,其次是农民、工匠......商贾、武者,在此之上便是士大夫贵族阶层,普通人想改变命运走上上流社会,通常会选择成为一名武者。
武者作为国之重器,是一国实力的最大依仗,地位非同一般。
除此之外,还有一伙身份特殊的群体,人们称之为“灵修”。
此类人一向行踪缥缈,甚少在俗世走动。
传闻中,灵修拥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本事,被认作是接近神灵的存在,寻常武者只怕难以望其项背。
相较于一众村民的虔诚,云良此刻有的却是激动,更多的是好奇,眼见三人的诸般神奇本领,不由心神激荡。
对于此类奇人异士,云良早有耳闻,却一直无缘相见。
灵修者人数稀少,寻常百姓人家难以得见,云良跟着爷爷走遍文新、百济、火烈等几国,也仅是听到一些传言,从未见过本尊。
对于灵修这种高深莫测的能人,即使是各国的王公贵族也得将他们奉之为上宾,不敢有丝毫怠慢。
而小湾村地处偏避,对灵修之事更是一无所知,见到三位白袍人只当是神使下凡,虔诚叩拜。
不管是神使,还是灵修,都是小湾村从未接待过的贵客,生怕有所怠慢不敬,这令村民们不胜惶恐。
小湾村屋檐简陋,多数是黄泥堆砌茅草盖顶,唯有村中祠堂青瓦红墙,其中有些摆设,倒似个模样。
祠堂正厅内,三位白袍人端坐于上首,以余有财为首的一众余姓男村民毕恭毕敬地站于一旁听候差遣。
这里是余家祠堂,外姓村民与女子不得入内,他们只得可怜巴巴地站在祠堂外不停地张望。
正厅内异常安静,案几之上,绿茶香茗冒着腾腾热气,这是村民们用来祭祖的上品,从几十里外的小镇集市购得,平日里可舍不得用。
为首的那名白袍人摘下斗篷帽,露出一张清秀俊俏的脸孔,柔声道:“在下韩宇,乃海外玄门弟子,这两位是我的师弟,此次外出乃是遵循师门之令,寻找一些有灵根的孩子,引入师门以作培养。”
韩宇面容和善,一脸微笑,看着平易近人,并未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听对方说要选徒,安静的人群中顿时沸腾起来,村民们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兴奋的手足皆颤。
仙家选徒,这可是他们做梦都盼不来的事,此乃天大的机缘。
很快,消息便传到祠堂外,引起了巨大轰动。
云良也夹在人群之中,感受着近乎疯狂的热烈气氛,心底开始盘算起来:自己能被选中吗?
他不由地握紧拳头,心中不免有些期待。
爷爷说他命苦,有些事出生时已经注定,他们爷孙俩四处漂泊,浪荡江湖多半与此有关。
他不听信命运,又或者觉得命运不该被别人掌握,眼下他似乎看到了希望。
三位白袍人虽不见得是灵修中的强者,但即便是实力最弱的灵修,其地位之崇高也绝非他们这些普通人可比。
现世中的灵修实在是凤毛麟角,想来修行之路必定充满艰难险阻,又或是拥有高不可攀的门槛。而传言中又是说得这般天花乱坠,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云良更是听闻,当今火烈国主闻满也是一位灵修,当年为了推翻****,一手建立赤虎军,以铁血手段推翻前朝,建立如今的火烈国。
只是有些事如今早已成了传说,当年的邯城一战,闻满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也不知他使了何种手段,结果前朝数千精锐军士皆葬身火海。
那场邯城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方才熄灭,只留下如今的一片焦土残垣。
尽管前朝统治者极力隐瞒,但纸包不住火,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散布全国,致使众多能人异士投效于他,使得赤虎军声威大震。
此后,赤虎军连战连捷,战场上暴君之名令前朝军队闻风丧胆,吓得丢盔卸甲兵败如山倒,兵败后前朝王族远逃他国销声匿迹。
看着这漫天战火中重生的国度,闻满定国号“火烈”。
也因为焚城事迹令闻满落得一个“暴君”之名,但实际上,新君闻满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国主。
而前朝国君昏庸无道,苛税重赋之下民间早已怨声载道,闻满新君初政推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安民政策,还兴修水利并免除各种苛捐杂税,因此深受民众拥护爱戴。
火烈建国已数十载,现如今人心思定,四海升平,再也没人称闻满为暴君,仅有少数几部野史小传中存在寥寥几笔。
可以说,当朝国君闻满是云良所知的资料最为周详的灵修。
此外还有不少关于灵修的故事,内容皆是玄奇诡异,正是这些传言铸就了灵修的无上地位,不禁令人敬而生畏。
此刻正有一个绝佳机会出现云良眼前,他希望变强,希望人生有所改变,希望自己掌握命运,希望自己和爷爷今后能够坦坦荡荡的生活,无需再惧怕那些隐藏在阴暗角落中的危险。
如此难得的机会,如果就此让它溜走,必将抱憾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