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我和姐姐都在城里的缘故,父母都搬过来了。我每天中午和傍晚回家吃饭,晚上住在高中寝室。有一次吃完晚饭回学校,我看到昏暗的灯光下,父亲弯曲的身躯还在劳作,那一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我学习的动力。偶尔姐姐和姐夫也会过来吃饭,我不怎么和他们说话。倒是姐姐帮我订了一套课外阅读,她说同事给自己孩子订了,反响不错,所以她也给我订一套。我猜她是想补偿吧。事实上,我答应过自己:如果考上重点高中,与她的恩怨一笔购销,毕竟没有她的话,在乡下我也考不上。所以我并不需要她做什么,已经不和她计较了,因为我履行自己的承诺。
正式上课前,老师登台做了几次思想工作,说我们要过失宠关。他说:我们这里有好多同学以前是全班第一,全校第一,甚至全县第一,可是来到这里,第一就只有一个了,但你们不用担心考大学,连重点高中都考上了,还怕考大学?!好好学塌实学!然后就分座位了,我坐在倒数第三排的角落,从没坐过这么偏僻的位置。同桌来自第一中学,那是最好的初中,比我的初中好多了。她说他们班有几十个考上的,中考没觉得有什么特别,跟平常一样。看着她很轻松的样子,我想象不出他们从小都是得到了怎样的训练,反正我没经历过。慢慢地我发现,班上有一部分同学是来自乡下的,他们和城里的同学不太一样,很容易辨认,还有一部分是来自郊区,处于城乡之间。我在城里上了两年学,可我出身乡下,所以跟来自郊区的同学比较投缘,他们比较平实。
我很庆幸上了这所高中,接触到那么多优秀的人。大家平时像是平行线,没有矛盾,都朝着一个单纯的目标奋进,那就是学习!我们交往最多的是座位周围的人,因为没有多少时间说话,下座位走动更是奢侈,因此我们交往的朋友大多也是成绩差不多的——曾经的和现在的同桌或者前后排。班上前10名基本上都是来自城里的同学,每次课间10分钟他们都谈笑风生,让我们这些外围人士颇为羡慕。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上了,可怎么也进不了前20名,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也许坐在后排会感觉离知识比较远,不受重视,从而认为自己不重要,学习的拼搏精神减少,得过且过。当然,如果我自身本事过硬,小小的忽略是伤害不了我的,应该还是自身底子不够好吧。我状态最好的时候是高二上学期,坐在第二排角落,同桌很好相处,我可以忘我地学习,心底很踏实。有一次语文课,老师布置作业让我们为澳门回归写首诗,我只当是写作业写完交了上去,没想到老师觉得挺好,他拿去改了改,还真得了全校二等奖,我们学校可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得到这样的殊荣让我受宠若惊,也因此得到了来自老师同学们的一点关注。我一直纳闷,我从没练过写诗,怎么就中了呢?
也许是因为有了较大的进步,接下来的一次换座位,我居然跟孙杨是前后排。孙杨是我们学校的尖子生,好几次都考全校第一。跟他相处的日子很开心,每次课间10分钟我们都笑晕过去。孙杨说过,跟我在一起很舒服,同桌柳月也说孙杨对我比对她好。高考前,班主任说:你们看坐哪有利于备考就坐哪,可以自由互换座位,来或不来上学都可以。确实,在这所高中,老师对学生们十分信任和宽容,除了个别的同学,大家都能自觉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令老师和同学们不解的是,孙杨居然从第二排正中间的风水宝地,换座位到后排跟我作同桌。我故作镇定,不敢打扰他或让他不舒服。当然,我们有过特别开心的交流,比如吃葡萄的时候是应该先吃好的还是坏的,比如荆轲对秦舞阳说的“柳条比树枝硬”该怎么理解。在和他作同桌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心空的样子,他真的好像可以装进很多知识。当然,他还掩藏自己,不让别人看到他的内心,所以我也只是被动地与他所想要展现出来的那一面互动——这我很擅长,不深究不追问别人不想要被发现的那一面。
有传言说孙杨喜欢我们班另外一个女生,秦妍。寒假晚会的时候,同学们打趣他们,他跑过去跟秦妍合影,我看了很难过,逃出教室外,下楼梯的时候腿发软,真的很心痛,眼泪流不停。碰到柳月,我告诉了她我喜欢孙杨,他却在教室里跟秦妍合影。柳月说:你是喜欢他的人还是他的成绩,他的成绩是好,可他的人我觉得不怎么样,我还觉得他配不上你呢!听了她的话,我诧异,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孙杨,他那么优秀,老师的宠儿,同学们崇拜的偶像,可是听到她说他配不上我,心里舒服了点,也许是我太迷恋他了。我说:我今晚可不可以去你家睡,我不想一个人呆着,寝室里的人不知道这件事,我想有人陪。她答应了,我去了她家才知道,这么不起眼的一个女生,父亲是警官,家里条件也挺好,比我家好多了,那她怎么会学习那么差呢,而且她为人沉着明事理,不像我,看不透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她却总说我脑子灵光,遇到问题还来问我。这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真是一言难尽,优秀作何解?
寝室里住的同学大多是来自乡下或郊区,三年中有来有去,最后剩下我,张欣,贾林和薛雁四个比较要好,他们三个在一个班。我们经常分享考题和考试成绩,他们总是很紧张,情绪随着考试成绩波动。我无法体会她们为某次考试而全力以赴,以及为了某次考试成绩极喜或极悲。她们说我像个世外高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可以那么超脱,其实我很在乎成绩,但不会为了特别具体的事情忽晴忽雨,万事万物总有它内在的缘起缘灭,我对里面的东西更感兴趣。偶尔我还是会写随笔,喜欢等大家都回老家了我一个人在寝室安静地书写心情。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我们在寝室唱歌,有个女生说我歌唱得好,她说:你不去当歌星真是可惜了。从小唱歌都难不倒我,但还没收到到过这样的评价。
高考前,我回想起了中考时的状态——全力以赴。这次也还不错,考完后,我很久才出教室,走在空荡荡的走廊里,恍如隔世。高考后,填志愿,我选的都是外省的学校,毕竟跟家里人相处总是不舒服。我偶尔会溜达到学校去看消息,有一天居然看到自己的名字上榜,怎么那么快!我填的志愿里没有北方的大学,我被调剂了。可是这学校居然在BJ毕竟是首都,我想还是去吧。